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
写作文需要素材的积累,平时要注意观察和思考,多积累一些有用的材料。写好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不是那么简单,下面给大家分享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供大家参考。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1
记得我们一年级学过的《春节童谣》里写过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熬一晚。初一初二,满街走。”时过境迁,我们南方过年的习俗跟上面写的有点不一样,下面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年二十三,我们这里要拜灶君。要用片糖或者甘蔗这些甜的东西来拜,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么甜的东西拜吗?哈哈,目的就是粘住灶神的嘴不让他在玉帝面前乱说话。拜过灶君后,大人就会开始打扫整理家里,从里到外,缝缝隙隙都要擦洗干净,反正一天到晚都在那里洗刷刷、洗刷刷;我们这边过年不磨豆腐、不发面,但我们会做煎堆、酥角、年糕这类的美食,我看外婆做煎堆可有意思了,只见她手里拿着一团糯米粉团,不停地在手里揉捏,最后搓成小球,不用放任何馅料,只往里面吹几口气,把口封住,再放进滚烫的油锅里炸,用筷子不停地拨弄那个粉团,不一会,小小的粉团就会膨胀起来,像足球那么大,金黄金黄的,刚上锅是最好吃的,又香又脆,煎堆寓意金银满屋,所以外婆每年都会做,我每次都会缠着她多做几个,好让我解解馋,但吃多了会上火哦!
到年二十八或者年二十九就要贴对联,贴完对联还要吊门楣。吊门楣就是把桔子、生菜、葱之类的绑在一块,吊到门口那里,寓意大吉大利、生财有道、孩子聪明伶俐;到了年三十,大人们都忙着做团年饭,晚上吃完团圆饭以后,孩子们就要赶紧去洗澡,换上新衣服新鞋子,这时候大人就会给小孩压岁钱,然后大家就会到屋外放烟花、鞭炮,到处都是鞭炮声、欢笑声……
到了年初一,见到大人就要说吉祥话,例如:恭喜发财、身体健康、大吉大利、心想事成……这样就可以收到红包,钱的数目不等,红包不能当时打开的,要等到过完年才能打开,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里都是充满了纠结,既想知道,但又不能打开,折磨啊!
其他的风俗跟其他地方都大同小异,但不管有什么风俗,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过年,喜欢过年的美食、喜欢过年的欢乐、喜欢过年的风俗。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2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真热闹,大街小巷有年味道。”这是小时候,阿婆教我的家乡过年时的童曲。现在大多忘干净了。但是,家乡那一道道绕过青山的年味道中的年规(习俗)我可一样没忘。
我是南方人,春节的习俗比北方多许多。
小时候,在农村的阿婆家住,阿婆和阿爹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每逢过年,规矩可多了,例如:全村人凑在一块打糟米(年糕用的主要原料)时,未出嫁的姑娘家是不可以去凑热闹,阿婆每次都不让我去,说什么姑娘家看打糟米会嫁不出,我信以为真,就不去了。可现在我也弄不清楚是真是假。那时的我只能在家偷喝八春酒。八春酒是一种药酒,是用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薏仁米,外加上几粒橄榄。泡上几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那才叫一个鲜美,阿婆是老一辈的人,是做八春酒师太,村里很多人都找她学。阿婆对村民们说:“八春酒,是强健身体的,还可以明目。”阿婆是不让我喝酒的,说什么太补了,小孩不可以喝的。我偏不信,等外婆去打糟米时,我就跑过去偷喝,村里人每家一个地窖,我家也不例外,阿婆总是把竽头、春笋,当然还有八春酒了放在地窖里。那时候,我小,总觉得外婆家酒缸好大,不过真的好大,我那时会拿那种专门舀竹勺舀起来喝。许多次,都晕睡在地窖中,阿婆找我时,那才叫一个哭笑不得。
家乡人并不贪喝八春酒,那是因为喝八春酒是一种习俗。村里哪一家没酿八春酒,如果不酿的话,来年一定是祸害不断;相反,酿了酒的人家是一定红运当头,年年全家健康的。
再说一说我们的年席吧。我们的年席不是一家办的,而是全村人办,一家分配一个任务,东家包饺子,西家自是煮腊肉了。再把各家桌子搬到最宽阔的地方并成一排,一起过年。平时,有大人上席,小娃子就不可以上席的,可年席不同啦,大人坐一块,小孩坐一块,可热闹了。
民俗是人类文明的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特色和文化。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3
“一方水土一方人”,老家是爸爸妈妈心中的牵挂,也是我“美味”的天堂。今年过年回老家,又闻到了那心系已久的带着泥土味花生的清香。
吃过年夜饭我们守候在电视机旁,等待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突然从厨房飘来一股奇异的香味。真香呀,真香!我不禁重重的吸了吸鼻子,“这是——花生”我大声喊了起来,记忆中的美食直窜脑门,我激动地一把冲到厨房。
大年夜炒花生这是我们村子传统的习俗,炒法有一定的讲究,要用大泥灶,中间放一口大锅,灶膛要特别大,一次可以放进很多木柴。烧火时要不间断的加柴火,把火烧得旺旺的。然后在锅里放一种闪着油光的黑色细沙,用一把大锅铲不停地翻动,直到黑沙滚烫滚烫,才把带壳的花生倒入,和着黑沙不停的翻炒。
这不,奶奶正在烧火呢,爸爸站在灶旁不停地搅着。伴着一阵“沙沙”声,爸爸把一盆花生倒进了锅里,花生像一个个小娃娃似的在锅里“哎呦,哎呦”直喊热,可奶奶并没有丝毫“仁慈”,反而把火烧得更旺了。火苗一闪一闪的跳跃着,像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在灶膛里上蹦下跳。花生在锅中滚来过去,发出一阵阵“啪啪”爆壳的声音。不过这声音传入我的耳里却是那么的动听,因为它代表着花生马上就要起锅了。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花生的香味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清新的泥土气息越来越淡,花生脆香脆香的味儿越来越浓,馋得我直流口水。还没等花生起锅,我早已迫不及待地伸手去锅里抓了一颗花生。
啊,这花生真香呀,我忍不住放在鼻子下方多吸了几口,轻轻的把花生扒开一条缝,香味更浓了。我拿出一颗花生粒,这颗花生粒又大又饱满,正向我“龇牙裂齿”地挑衅着,不过还是难逃我的“虎口”。我用牙齿用力一咬,花生在我嘴里裂开了,满嘴的清香……虽然它并不是什么名贵的材料,但吃在嘴里,享受在心里。
我又走到灶旁,伸手抓了一把花生,“哎呦呦,烫死了,烫死了!”我一边叫一边不停地交换着双手,把几颗发烫的花生像玩杂耍似的在两只手掌间抛来抛去。
奶奶看着我贪吃的样子忍不住又笑又骂:“皮猴子,快放下,要等凉了才又香又脆呢。”我扮了个鬼脸,放肆地大叫起来:“快来呀!吃花生过年啦!”可是我又不明白那么多好吃的,为什么选择花生呢?于是请教了我那百事通奶奶,奶奶微带神秘地说:“吃花生是希望这个家族多子多孙啊。”
是啊,新的一年,谁不图个吉利呢,老一辈人他们哪个不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呢?传统的习俗传递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我们后一辈人继承着……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4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流传着中华民族的各式各样的传统民风民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风貌;自己的民族都有着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与众不同的节日,与众不同的地方穿着打扮都不同;与众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小吃;与众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建筑风格……
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一不体现出绚丽多彩的地域特色,都展现着每个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在我们的家乡也有自己的别具一格的节日与习俗。在每一年的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过年吃的、用的、穿的。这也许只是大人们在过年时做的准备。不只是他们忙,我们的小孩也忙。小孩们为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七杂八的东西,这些是在集市上卖的花生、瓜子、开心果等食物;第二件大事就是买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如鞭炮、空竹等玩具,并且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吃团圆饭。
我们家乡的春节在除夕的这一天就正式开始了。除夕前家家户户准备好了各种吃的东西,接下来就是万象更新了,每家每户的门前都会挂上五彩缤纷的灯笼,都会贴上红红的对联,寓意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一家人平平安安、风调雨顺。我们家乡的春节在大年初一的这一天,每一个人都要穿新衣,家家都要放开门红。在这一天里,所有的人都会在家里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地度过。
我们家乡的春节在正月初一开始就是第二个高潮了。在初二初三的这几天里,大家都会去走亲戚,互相拜年,这就是礼尚往来。而拜年的礼节基本上是小辈给晚辈拜年的,而我们小孩也是最佳的时候,因为可以收到一个个红包,还有好多好吃的。
拜年过后,就是元宵节上市。元宵节时,我们乡村的家家都会吃饺子或者汤圆,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团圆饭时,餐桌上必须有一条鱼,代表家里年年有余。
转眼间,元宵过去了,春节也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我们也该去上学了,大人们又该忙各的去了。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虽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但我最爱的还是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5
“贴福字”可是春节中最必不可少的一种习俗。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历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现今的福字,由示、一、口和田组成:示,指神祗;田,指耕地、打猎;一字,按《说文》解释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口字,《说文》说:“口,人所以言食也。”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
更有大多数人民喜欢将福倒着贴,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气已倒(到)”。
其实,福字倒贴还有两种传说:①。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②。周朝的姜子牙,即姜太公封一大批神仙时,却把自己的妻子叶氏封为穷神,还告诉她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家家过年贴福字,就是告诉穷神,我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万不能进来。福字,就是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象征。
贴福字其实很简单。首先将那些红底黑字的福翻过来,在背面贴上双面胶,再撕开上面的一层保护层,然后贴到那还清晰的留着以前双面胶的印子的地方,随后再调整一下,最后就用手掌按压,使其完完全全的贴在墙上,你还可以在看一眼你的手——或许它会变得红彤彤的。
贴福字就是这么简单,但它包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旅程,包含着人们所寄托的情怀。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6
我的家乡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这里有可口的美食,有充满趣味的黄梅戏,更有风味独特的习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按老家的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开始准备年货。
冬至前后人们把家里打扫一番,把东西、家具打理一番、逛逛街买买衣服吃吃东西……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厨房打扫干净,杀鸡宰羊来祭“灶神。”人们穿着新衣服,精心打扮一番来迎接小年。
这一天,人们要吃饺子因为吃饺子代表象征着“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吃“拿钱爪”象征“财源滚滚”“招财进宝”之音,吃“鸡翅膀”说明女人很好、很强。吃“鲑鱼”象征“福气又安康”之意……
腊月二十五前后,人们又要打扫卫生,因为过年时“垃圾不能出门”不然会把好运、财气都扫没。二十五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把家里布置得大气、热闹。
除夕之夜,我们的院子非常热闹。每个单元门口早就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了红底金字的大幅对联;院子里摆满了各种鲜花;家家户户的门窗里都飘出年夜饭的香味;每家每户的门上也都贴上了春联,有的还挂上了大红灯笼;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院子里尽情的追逐着、嬉闹着,有的在放着各种各样的礼花和鞭炮。
晚上,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客厅的茶几上放着鲜花、水果、点心、瓜子和糖果。我们全家团团圆圆。我们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等着看春节晚会。这时还要说一些祝福语,姐姐也说了许多祝福爸爸、妈妈的话,表示了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的决心。
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围在一起看春节晚会。爸爸早就把春节晚会的节目单从网上下载打印出来了。我们一边拿着节目单,一边看着电视。今年的春节晚会可精彩了。有歌曲、戏曲、杂技、舞蹈、小品、相声、魔术等40多个节目。尤其是赵本山的《心病》、黄宏的《足疗》、冯巩的《马路情歌》,逗得我们都笑痛了肚子。整个晚会的节目真是一年比一年精彩。
到了晚上十二点,晚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门外也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们全家都来到楼下的院子里看热闹。院子里的人可多了,大人小孩都在放着鞭炮。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得我和姐姐早就捂起了耳朵。一束束五颜六色的烟花直冲云天,然后爆炸、散开,真是五彩缤纷,好看极了。院子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我和一群小朋友笑啊、跳啊,手掌心都拍红了也不知道。
于是,过年就是在人们嬉笑声中霹雳巴拉走来又霹雳巴拉大笑着走去。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7
每年春节三十晚上都是我们家最忙的一天。家里忙着打扫卫生、贴福、贴对联、挂中国节等。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中国节是我中国传统的习俗,大红大红的中国结代表着未来的日子要红红火火,挂在家里增添节日的色彩。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贴倒福、贴对联了。每年三十晚上这个任务我和弟弟就包搅了。我们总是问爸爸:“福字为什么要倒贴呢?”爸爸意味深长地说:“福倒、福倒,福自然就到家了啊!”
我们看到大人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在准备着丰盛的晚餐。过了一会叔叔和阿姨都来了,我们就开始吃年夜饭了。年夜饭又叫团圆饭,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香喷喷的饺子,心里特别高兴!就希望每天都过春节,那该有多好啊!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8
春节到了,家里的人忙不可开交。爸爸,整理年货,打算送给各家的亲戚,他边提着礼品边记录,“这个是给奶奶的,这个是给姑姑的。”他自言自语的说着。
妈妈也是闲不下来的,她把新衣服洗好晒好,准备拜年的时候穿去。家里大大小小的粗活重活,她得一一打理好。我呢?也要做好自己的事,把作业写好。因为到爷爷奶奶家去,是没有时间的。屋外高高挂起了灯笼,店面里摆起了烟花炮仗,各色各样的,有的叫“火炬手”,有的叫“闪星”还有的叫“恭喜发财”,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家的门上,也贴上了对联和“福”字。大人们说,这样可以避邪的。
今日是除夕,照往年,先到外公外婆家吃团圆饭,然后就去外地旅游了。今日可能价格太贵了吧,就不去了。我们先到外公家拜年,其实就是说几句甜言蜜语,像什么“恭喜发财”“祝外公外婆心想事成,福如东海”之类的话,让大人们高兴了,红包自然到手了。我欣喜若狂的接过红包,还没看清楚,就被妈妈收走了。不过这点事不能破坏我的好心情,我帮外婆给客人们倒水,摆上水果、瓜子、蜜饯之类的零食给他们。然后又帮外婆打扫家务,外婆喜出望外。
没过多久,哥哥姐姐来了,我们可以吃团圆饭了,大家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小孩子通常要说几句祝酒词。吃过饭后,“烟花大会”开始了,各色的烟花齐聚一堂,大伙把椅子围成一个圈,并说一个笑话,说不上来的,或重复的去放鞭炮。胆大的故意装作不知道去放鞭炮,胆小的则躲进里屋。
折腾了一正子后,我们该看春晚了。今年的节目真精彩。歌舞表演齐聚一堂,相声表演令人哈哈大笑。表演小虎队、王菲、赵本山各显风采,把春晚推向高潮。除夕夜得倒计时玩,10,9,8,7,6,5,4,3,2——1——0大家抢着话筒喊倒计时。房间里溢满我们的嘻嘻哈哈。然后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不知黎明的到来。
除夕夜的欢乐让我难忘,但是美好的日子似乎过得很快,一眨眼便消失了。新年真是快乐!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9
“小朋友不用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拉拉二十三……”每每唱响这首歌谣,我们都一阵欢喜,因为过年啦!
快过年了,大人们早就开始买年货了,尤其是这几天,超市里的人比平时要多的多。你看!收银台处早已排好了长长的队伍,再往里看,人们都在货架前挑选着自己要买的东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新鲜的蔬菜降价了,快来抢购吧!”蔬菜区的某位售货员在大声地吆喝着。我和老妈来到零食区,琳琅满目的零食令人目不暇接,我随手挑了几样我喜欢吃的放进了小推车里。“妈妈,我要吃虾条。”一位小女孩在央求她的妈妈。“宝贝,家里不是还有吗,咱们下次再买好吧!”“不嘛,我就要,”说着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好好好,妈妈给你买……”瞧,这小孩儿多可爱!
菜市场里的人更是多之又多,叫卖声和砍价声此起彼伏,各种新鲜的蔬菜看着就让人眼馋,“妈,看这土豆多好,买些吧!还有这西红柿多新鲜。”老妈买了这样儿买那样儿。我和妈妈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放鞭炮
谁说放炮都是男孩子干的事,我们女孩儿照样也玩。不信,前天我就过了一把放炮的瘾。那天下午,我们小区的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每人拿一个打火机和一些炮。随着我一声令下,几根炮“嗖嗖嗖”地窜出去,“砰”地一声同时,真过瘾。别急,我们还放了好几种花炮呢,像窜天猴,二踢脚,麻雷子等,我最喜欢放的要数窜天猴了,为啥?那个简直太安全了,只需点着以后高高举起就可以了。不过,伙伴们都笑我太胆小了,不,这可不叫胆小,这叫安全第一嘛!
“嗤——啪”花炮又响了。响出了一阵尖叫,也响出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走亲戚
“一百,二百,三百……”我美滋滋的数着手中的钞票,光这几天,原本空空如也的手中竟多了一摞钞票。哦!别以为我是个小财迷,过年了,长辈给晚辈发红包是应该的嘛。这不,大年初二这天,我整装待发,拎着礼物跟着爸爸妈妈去走亲了。“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刚进姑奶家,我便对姑奶拜年了,“好好,新年快乐”说着姑奶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红票递给了我,“不用了,我都长大了。”虽然我嘴上这么说,可手还是不由自主地接过了钞票,我那个心里美得哟!
随后几天里,我和老爸老妈又去了姑姑家,舅舅家,我和表哥表妹们在一起唧唧喳喳的讨论着谁的压岁钱多。“哈哈哈……”听,这是我老妈的声音,老妈的嗓门最响亮。笑啥呢,原来大人们在一起聊家常谈孩子哩!
过新年,喜洋洋,人人脸上乐开花。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10
今年春节,我有幸回到了相别8年的家乡──湖北,与爷爷奶奶一起度过了盼望已久的新年,这一次的团聚我似乎更了解了家乡的民风民俗,同时也有所感悟。
首先介绍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为三节,以过年最为隆重,从腊月初八起,一直准备到年三十,除了穿的戴的以外,以吃的东西为最多,如晒“冻米儿”。烫豆糕儿、打“糯米粑”等等,丰富极了!特以冻米、豆糕、糯米粑吃。准备过年食物,女性负主要责任,男的以清理债务为重点。应收的马不停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财纳福,过一个快乐新年。可贫穷人家是:“三十的躲猫儿,初一的大摆手”。意思是:过年怕债主逼债,到处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为从三十夜到元宵节。债主决不能向债务人讨钱,可以放心大胆了。年夜饭这个名词,在湖北称“年饭”或“团年饭”,时间多在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说的话要吉祥如意,为了防止儿童口不择言,特在厅堂上张贴“不禁童言”或“百无禁忌”的红纸条儿。饭毕,长辈发红包、晚辈收压岁钱,晚间禁例大开,合家同乐。灯火齐明,通宵达旦、谓之守岁;东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开大门,迎接大年初一。
看到了湖北的年俗,我不禁想起了今年的春节,家里来了许多亲戚,在团圆饭时,大家都忙于敬酒,说些祝贺的话语,坐在旁边的我,总觉得很不自在,吃过年夜饭,他们都忙于应付着发来的手机短信,直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大家又坐在沙发上享受着晚会的节目,时不时鼓鼓掌,笑一笑,看完后时间不早所以就上床睡觉了,想到这里,我头脑里突然冒出一个从来没思考过的问题:除夕夜我们能做的最温暖的事情是什么?是啊,传统的年俗的确非常吸引我们,但是现在看来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的快乐仿佛都被现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顿团圆饭,发发红包,看晚会,每年春节都是同样的程序,每次我都等着盼着新年的到来,但是等它过去了,却又觉得平淡无奇,没有多少值得回味。虽然这也很温馨,但我总觉得少了些更朴实的东西。
春节的基本意义,就是,在一年中只有这个时段很多人才有机会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团聚,所以我希望春节能够在中国逐渐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原有朴实,美好,温暖的样子。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11
我的家乡在东北铁岭,铁岭过大年非常精彩:挂长寿灯、倒贴福、二月二,剪龙头……有许多习俗。
挂长寿灯是每个东北人在年三十要做的事情之一。东北人三十点长寿灯,从大年三十到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开灯。挂着大的、小的、红的……各种各样的挂在阳台上,挂在衣架上,意味着香火不断,益寿延年。
如果你来到东北过年,一定会发现每户人家都会把福字给贴倒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寓意着“福到了”。这又有什么讲究呢?传说:有一个大管家为了讨好恭亲王,让臣民写上百个福字贴在恭王府的库房和王府大门上。可是府里刚好来了个不识字的人误把福贴倒了,为此恭亲王非常生气,问大管家是怎么回事,大管家急中生智道:“这正是意味着福到(倒)了呀!”恭亲王一听,不但没罚他,反而重重地赏了他。从此,这个习俗一就流传了下来。
“二月二,剪龙头”这个习俗在东北也是特别受重视的。东北有个说法:正月剪头死舅舅。所以只要是有舅舅的正月里都不剪头,单等到二月初二这天,可想而知,这一天理发店是多么的热闹了。
点长寿灯、倒贴福、二月二剪龙头只是铁岭春节习俗的一部分,还有像吃年夜饭、吃饺子、吃冻秋梨等,这里面的讲究还有很多。总之,铁岭的春节有声有色,年味十足,是你在其他地方根本无法感受得到的。
滚到了护主犬的脚下,护主犬一口就给吃了。怎么样?这个“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创意好吗?
这就是我做的树叶贴画,我把秋天的美留了下来。妈妈还夸我是个爱动手的好孩子呢!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1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辞旧迎新,合家团聚,非常热闹的一个节日,也是我最喜欢最盼望过的一个节日。
我们每年的除夕都是回诸暨奶奶家过的,奶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吃饭前大门先关起来,我们所有的人要先在厨房拜灶王爷爷灶王奶奶,再在房门口拜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然后我们才坐下来开始吃团圆饭。最有意思的`是饭桌上有两条鱼,一条熟的一条生的,熟的当然是都进了我们的肚子里,生的那是要留到明年的,“年年有余”嘛!奶奶张罗着让我们吃这个夹那个,我一早就吃饱了,我眼巴巴地望着奶奶,终于到了我等了一年的那个时刻了,奶奶开始分岁了,然后是大爸爸,哈哈哈,我好开心啊!
大爸爸开始放开门炮了,爸爸和哥哥一起抱着鞭炮飞快地在地上摊开,我和姐姐们都躲在门后,声音太大了,振得玻璃都“嗡嗡”响,远处的烟花好漂亮,色彩缤纷,千姿百态!我们还有一个热闹的事情,那就是大家洗净手一边搓汤圆,一边看春节文艺晚会,一边聊天!
最后我在美梦中不知不觉又大了1岁!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家乡的春节在腊月初旬就拉开了序幕。
十二月刚开始,街上卖对联、灯笼的摊位多了,切米泡糖的店铺忙碌了,大街小巷里飘着米泡糖的香气。街上的人很多,摩肩接踵。大家都拎着大包小包,有条不紊地为过年做着准备:各种干果,瓜子、花生、核桃……孩子们最上心的,除了吃的,就是漂亮的新衣了吧!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新衣,若今年是本命年,那就少不了一抹红色!
腊月二十五是年头日。这天是要吃年头饭的!在南乡,这天还得做馒头。当香喷喷、热乎乎的馒头出笼时,不只是小孩,大人也忍不住用手抓起一个馒头嘴里塞。那股味儿,可真令人回味!这一日,可千万不能大扫除。也不知是谁定的规矩,只是家中老人再三嘱咐。
过了年头日,村里的鞭炮声越来越频繁了,年的味道也就更浓了。
二十七八,家家赶做肉丸儿,预示着家家生活圆圆满满。竹笼里蒸着糖糕。糕香甜,生活更甜!
除夕真热闹,放眼望去,整个村子红红火火:对联红,灯笼红,新衣红,人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红。年夜饭上,大个的馒头,大盆的笋炖排骨,大碗大碗的米饭,吃完饭后,人们的肚皮也是大个儿圆。
电视中,滑稽的小品的逗得大家开怀大笑,美妙的音乐萦绕耳畔……大家谈笑风生。不一会儿,就到了午夜,我们吃着饺子,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新年到,我们也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了。
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就是元宵了。大街小巷都挂着灯笼,纸灯、纱灯……人们的手上也挂着灯,兔子灯、鸭子灯……下小溪的大龙头,胪膛的大小龙,我都赏了个遍。芝麻馅儿、豆沙馅儿的汤圆我也都尝了个遍儿。这个元宵,收获满满!
过了元宵,春节就只剩下残灯末庙了。小孩该去上学了,大人也该上班了。
年渐渐落下了帷幕……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14
我美丽的家乡在横坑,这是一个很小的乡村,但仅管如此,我们横坑村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
我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除夕之夜时的家家户户五点就开始吃年夜饭,“白粿”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它的颜色是白色的,白里带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我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好运连连……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欢迎哦!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冰糖水”,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我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在过了初六之后,大家的一切就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15
春节是最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从腊月二十边就有了年味。
爸爸妈妈准备买年货,我也跟着去凑热闹,来到街上,真是人来人往,水泄不通,你挤我碰。我在大人中间穿来穿去,真有趣啊!大人最忘不了的是小孩,来到超市,爸爸最先给我们买零食吃。超市里的糖果多得数不清,糖果分成许多种,颜色、形状、味道都不同,在超市的一角堆成了五颜六色的糖果山。人们争先恐后,一大把一大把地选购。
大年三十这一天,我们很早就起床了。爷爷就贴对联,挂灯笼,爸爸带领我和哥哥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奶奶、妈妈来做团年饭。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家里就装扮得焕然一新,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六点钟,兴奋的我们,终于可以吃上香喷喷的年夜饭了。妈妈把年夜饭端上来,啊,好丰盛呀!有红烧鱼、红烧肉、蘑菇炖鸡、脆皮鸭等等各种好看又好吃的菜。还有饮料和红酒,我是看得口水直流!正在这时,外面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爸爸高兴地说道:“过年了,过年了!”我们一家人就开始吃团年饭了。这时可热闹啦,鞭炮声、碰杯声、欢笑声,声声都是幸福的味道。吃完团年饭,我们全家围着暖暖的火炉,吃着甜甜的糖果,嗑着脆脆的瓜子,津津有味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在欢歌笑语中迎接新年的到来。到了晚上十二点,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声音传来,爸爸说是放烟花迎接新年呢。我跑出去一看,啊,美丽的烟花在夜空绽开了,争奇斗艳的烟花,把天空装扮的美轮美奂。时而似仙女散花,时而似星星闪耀,时而似流星追月,真是太壮观了。
大年初一,我们去亲戚家拜年。一进门,我们就向长辈问好,就会得到长辈的压岁钱和美好的祝福。
一转眼,春节过去了,我们即将投入学习中,可是春节那喜气洋洋的情景,深深地藏在我脑海里!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16
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眼间就到了春节。
春节前,我家的左邻右舍都在搞大扫除,我家也不例外。我的妈妈和奶奶一个打扫卫生,一个在消除往年的并不吉祥的物品。爸爸则开着车带我一起去买烟花,还去超市买春联、福字。买回来后,爷爷负责贴春联和福,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住在森林里的妖怪,叫作“年”,每当大年三十,“年”就跳出来吃人,人都十分憎恨“年”。但后来人们知道了对付“年”的方法,就是放红东西,上面写祝福语。后来,慢慢地变成了春联。我轻轻地闭上眼睛,双手张开想感受年的味道。刹那间,我睁开双眼,眼前还是那副对联,只不过我感觉到了年的逼近。
春节到了,大街小港都在喜庆春节。小鸟唧唧地叫着,好像也在欢庆春节的到来。下午三点,家家户户都烧好晚饭,放在后院,锁紧门。这让我想到另一个故事:“年”虽然怕红东西,但它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个禁止贴放红东西的地方——后院。人们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出来,村长想了好久,可谓“呕心沥血”,可算想到这个办法。还表示“生死未卜”。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可谓山珍海味;烤全鸡向我们招手、鸭肉静静地等“死”、火锅介绍自己的“新产品”……
等大家风声笑语地吃完年夜饭。我们又在一起看春晚,里面有精彩的主持、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曲、风趣的小品,最好的当然要数和主持人一起为新年——二零一八年倒计时了:“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顿时,烟花四起,新的一年开始了!烟花在天空中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有的想凤凰直冲云霄,有的像荷花绽开,有的像森林层林叠翠。放完烟花,我们全家又看了一会儿春晚,看完后,我们就怀着对新年的期望进入了甜美的梦想。
初一,初一,快拜年!今天大年初一,我们都要拜年。一大早,我给全家拜了个年,拿到好多大红包。又去庙里点蜡烛……拜完了年后,妈妈把我的钱,不,压岁钱存进银行。
一年之中有很多节日,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每年过春节了,我多么希望每天过春节啊!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1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元日》,早已深入人们心间。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人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回到了各自家乡。
今年的春节,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来到。我回到了我的家乡——福建省浦城县。母亲常跟我说:“越小的地方,年味儿越重。”浦城这个小县城,年味儿自然不少。这个春节,我要去的地方,则是浦城中少有的更小的地方——泽潭村。泽潭村是母亲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今年的春节,准备在这里过。
一下车,扑面而来的便是浓浓的春节气氛:家家户户门口都挂上了大大小小的灯笼,木墙、砖墙、石头墙,都洗得发亮,门上的春联红得似火,处处都洋溢着喜庆和欢腾。
我走上石阶,心中暗想:几年不见,这儿变化可真大。这时,阿姨从厨房里探出头来:“你们几个,要不要来包燕丸?”燕丸,是浦城特有的一道菜。它色泽金黄,味道喷香可口。我们欢欢喜喜地跑进厨房,见到姨父正在用一口平底锅煎着蛋皮。我趁姨父还没有把蛋皮煎好,跑到一旁和阿姨闲聊起来。“阿姨,这么多年,这里的变化可真大呀!”我说。阿姨笑着说:“是啊,你看这房子,空了二三十年,想想那时,床啊椅啊都不够用,更不用说像这样的平底锅、电磁炉了。一日三餐也基本上全是素,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吃到猪肉。但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高了,国家富强了,我们的老房子也能‘换新衣’、‘添新物’了!”我听了,喜悦之情涌上心头。
包完燕丸,又来了一辆车,车上下来了一个扎马尾辫的女孩。我一看到她,不由自主地喊道:“表姐!”表姐把我拉到一旁,神秘兮兮地递给我一本厚厚的册子。我定睛一看:“这是什么?‘泽潭村百草养生谷改造计划’?”表姐笑嘻嘻地说:“对啊!这时我爸爸的!”表姐的爸爸——也就是我的舅舅——是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这就是爸爸的建设计划书。爸爸准备把泽潭村打造成一个养生谷。泽潭村将会变好很多!比如说进村的那条小路,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如果对面正好也有一辆车开过来,那就麻烦了,所以准备把路拓宽;再比如隔壁爷爷家的土墙,经过那么久的雨水冲刷,迟早会散的,那多危险啊。爸爸决定把土墙改成坚固的石墙,这样他们的安全就有保障了……”我听着听着,对泽潭村的未来有了无限的憧憬。
这个春节,让我感受到家乡已经越来越好!
家乡的什么春节作文篇18
怀着一颗如雪般纯净地心,欣赏春节时烟花那转瞬即逝地美丽,而烟火在如漆地夜幕上绽放瞬间是令人无限地遐想于沉思——题记
儿时是伴随着“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八个字,初识了春节,爱上了春节。渐渐地,有了自己地思维,从“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地春节诗篇中,了解了春节,感悟了春节。
记忆中地春节,充斥着“噼哩啪啦”地花炮声,走亲访友地祝福声,顿时,红在这华夏大地上怒放,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春节,这个令14亿炎黄子孙难忘地节日,在我地生命中挥洒下了浓重地一笔,“回家,团圆”已深深镌刻在了我地脑海。也许只有在现在,在这举国同庆地日子,我才能感到久违已久地幸福。我们摒弃了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地生活,不必为了学业,为了生计,为了其他,只是简简单单地欢聚在一起,放声大笑。我们地眼里,有了彼此地身影,快乐而放肆!
年地气息越来越浓。除夕之夜,沉默已久地黯淡天际也热闹起来,只听“咻”地一声,一抹夺目便绽开了等待已久地艳丽花朵,那雨点般地花瓣飞快地向四处散开,很快便逝于眼前。但这抹美丽,像炫目多彩地开场,拉开了那紧闭已久地天际。随着“嘭嘭”好像整个世界沸腾了,烟花爆竹按捺不住内心地激动,冲向那早已无法平静地天幕,诉说着沉淀了一年地喜悦。此刻,烟花炫丽地照射、烟雾笼罩地弥漫、满街灯火地辉映,天和地,迷惘与明亮,奇异而矛盾。月亮不知是害羞还是怎地,躲在了云层后。看着天空中绽放地烟花,耳边充斥着孩童们烂漫地欢笑,一切是多么令人神往。那毫无杂念、烦恼地笑声又是多么令人陶醉—这—夜,竟然是如此美妙。
时间嘀嘀哒哒似流水般走着,静静坐在门前地我看着一阵阵此起彼伏地“花儿”,与爷爷奶奶一起守岁,在门口放上瓜果,各种家禽,等待着新年钟声地敲响。说是来年有个好兆头,谁知道呢,这是老人地美好愿望,是对一切美好事物地追求,是对过往地怀念和总结,是对新年地期盼和祝福。我也在此刻默默祈祷未来,一切安好……
其实,真地挺感恩地,感恩在这十五个寒暑无私陪伴我地亲人,以身作则地师长,包容我所有地朋友,还有曾经帮助过我地陌生人。祝他们快乐,幸福,无忧。
随着春节联欢会地倒数,我们守着电脑、手机发送着,等待着新年祝福。长大了一岁。懂事了一分——这一夜,注定着不平凡。
春节,在喧闹沸腾中迎来了。新年地到来,注定着又是一次不平常旅途地开始。我期盼,我向往——新年,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