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大全>

家乡风俗作文五百字

新华分享

家乡风俗作文五百字篇1

杨柳依依,春风徐徐,放风筝的季节又到了!

周末,天格外的明朗,正好比我的心情,因为这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放风筝喽。

今天爸爸为我准备的是凶猛的老鹰风筝,躺在地面的风筝看起来有些大,但在魁梧的爸爸身旁显得并不笨拙。爸爸高高地起风筝,奔跑,放线,飞起来了,真要感谢爸爸灵巧的双手。爸爸的大手把风筝传到了我的小手中。可风筝并不肯乖乖听我的话,在空中扑腾了几下,又来了几个高难度的跳水动作,一头栽了下来。看着狼狈坠地的风筝,我追了过去,幸好,没有伤到筋骨,还可以继续放飞。

“别灰心,继续来!”我回头一看,是妈妈。我又鼓起了勇气,重新收回风筝线,拖着调皮的风筝跑了起来。我越跑越快,线绳传来的力量也越来越大,风筝看样子要急着重整雄风了,奔向蓝天了。“乐乐,风筝飞起来了,快放线吧!”爸爸妈妈又对我喊道。

我刚一放手,它便“嗖”的一声,向上窜去,风儿吹动它的翅膀,尾翼,给我送来阵阵笑声。我小心地摇着风筝的“轱辘”,风筝飞上了天,老鹰在空中展开双翅,自由翱翔。我们的笑声也和风筝一起飞向了天。

仰望蓝天,我不禁回忆起了那首优美又清新的歌: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上天,带着我们的欢声笑语,越飞越遥远。”

家乡风俗作文五百字篇2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但我更喜欢端午节里的划龙舟。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午日节。这个节日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都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活动。

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古时楚国人屈原不愿做亡国奴,而投江自尽,人们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同时又为了避免鱼虾吃食屈原的身体而制作了粽子扔入江中,后来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星期三,我们一家去西溪湿地看赛龙舟。

我一来到西溪湿地便看见了波光粼粼的河面上荡漾着许多龙船,每条船上有十来个选手挺拔的站着。然后,他们缓缓坐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忽然,哨声响起,选手们像发了疯似的划了起来,旁观的人有的鼓起掌来,有的兴奋不已,大声叫喊着。选手们拼命地划着,口号更是声如洪钟:一二三,划!一二三,划!落后的选手也不甘示弱,紧追其后,仿佛一条条发威的蛟龙在水面上腾飞着,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脸颊,衣服,但选手们并没有停顿,每一个动作还是那么力量十足,战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让人沉浸在浓烈的比赛气氛中,使人叹为观止。

比赛结束了,我看着碧绿的江水,心中不禁赞叹着:龙舟比赛真是扣人心弦。

家乡风俗作文五百字篇3

“春节”是一年中最欢快的节日,也是人们最惬意地时候,然而在这个节日中,它有许许多多的风俗。

给“压岁钱”就是其中之一。传说,人间有一个野兽,叫做“岁”,每到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就跑出来作怪,专门来吃小孩子,闹得人心惶惶。后来有一户人家的孩子,睡觉的时候将长辈给的钱放在枕头底下。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可怕的野兽“岁”跑出来了,正巧跑到那户人家里,看到那细皮嫩肉的孩子,顿时口水直流,邪恶的爪子伸了出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枕头底下的钱发出了闪闪的金光。“岁”像触电了一样,“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了。人们知道了制服岁的办法了,便一一效仿。到了后来给“压岁钱”不只是为了赶跑可怕的“岁”,更是长辈对晚辈美好的祝福。

除了给“压岁钱”,在春节中还有人人重视的团圆饭。

团圆饭不同于平常的饭菜,除了菜品很丰富之外,还有象征意义。例如: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年糕象征着“步步高升”,芋头和腐竹象征着“富裕”,这些共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美好祝愿。吃团圆饭时,每一个亲人都要到场,缺一不可。长辈们还要一一敬酒,晚辈们也应一一回敬,表示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以及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我喜欢春节,因为它不仅让我知道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风俗,更让远在四方的亲戚朋友都聚集了,让彼此间的血脉亲情更加浓厚了。

家乡风俗作文五百字篇4

我的家乡在福建,那里充满了我甜蜜的童年回忆。那些美好的瞬间让我难以忘怀,那些美味的水果也让我念念不忘,还有那些特别的风俗让我记忆深刻。

我的家乡有很多奇特的水果。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妈妈出门去了,我自己一个人在家玩,不一会儿,饥肠辘辘的感觉驱使着我到厨房里去寻觅好吃的。我在厨房里翻翻这儿,看看那儿,顿时,一个金黄金黄的大木瓜出现在我的眼前,怎么吃呢?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小刀把它切开,黄灿灿的果肉包裹着一颗颗滚圆滚圆的小黑籽,就像一颗颗圆溜溜的小珍珠,摸起来滑滑的。我捏起一个放入嘴里,咬了一口。哇!好辣啊!满嘴都充斥着火辣辣的味道。这个小黑籽味道还挺怪呢,害我喝了三杯水才让那味道在我嘴里渐渐淡去。不过,木瓜的果肉的确好吃,吃起来甜甜的、软软的。

除了木瓜,在我的家乡还有很多奇特的水果,比如小柠檬和波罗蜜。说起波罗蜜我总会想到大榴梿,它们长得实在是太像了,外面都有尖尖的刺,好像同胞兄弟。虽然它们长得像,但吃到嘴里的味道却有很大差别。大家都知道榴梿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香香的,而波罗蜜的气味和味道都是甜甜的,吃完很久,嘴里还留存着它的香甜。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那香甜的波罗蜜。

此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特别的风俗,比如我们家每当过年吃完年夜饭的时候都要跳火群。什么是跳火群呢?就是把地瓜藤放在院子里,然后放火烧起来,让全家老小都从火群上跳过去,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所有的霉运都被火烧光了,很特别吧?

家乡风俗作文五百字篇5

我们家乡也没什么风俗,大概唯一不变的风俗就是春节打麻将了吧。

每逢新春佳节,普天同庆,家家户户都闹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火红的鞭炮在空中翩跹起舞,火星落地生花。喜悦的气氛传遍了大街小巷,整个富阳都一派喜庆的氛围,好不热闹。

我的老家,临江,在春节有个奇特的习俗。当别村的人都在和家人团团圆圆的时候,村里的人们总是会零零散散三五成群地聚到一起打麻将。很多同学有疑惑,春节不是应该家人聚在一起共同欢乐度过的吗,怎么会出门打麻将呢?这恰好是我们村的特别之处了。打麻将在我们村寓意着团结合作,在来年富富贵贵,邻里之间和谐相处。每当春节的夜晚,我的邻居们都会聚集在麻将桌旁,共度春节。

每到那个时候,夜色朦胧,有时天空会飘起一点小雨,渲染着神秘的气氛。热腾腾的开水配上上等的安顶茶叶,飘散出浓醇的香气,沁人心脾。一声“胡了!”表达着村民多大的喜悦呀。

打麻将的传统虽然在我们这代年轻人这儿渐渐淡了下去,但是在老一辈那里却炉火纯青。这是我们村长久以来的习俗,却随着世事变迁而慢慢消逝在历史长河中,那是一种多么令人惋惜的结果啊。想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是啊,我们身边不断地有传统在无声无息地消失着,而我们却不懂得怎么去保护它们,那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啊。

传统值得我们珍惜,更需要我们传承。

家乡风俗作文五百字篇6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都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用荠菜和鸡蛋一起煮。在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荠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荠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荠菜煮鸡蛋,就在沔阳形成了风俗。以后逐渐传开,在江汉平原一带也盛行起来了。

这远古流传下来的下来的风俗,现代人们依旧照办-------一大清早,人们就从田野里采来一把荠菜,洗净后放入锅内,加适量水,配上桂皮、八角茴、五香粉、酱油等佐料,同鸡蛋一起煎煮,将鸡蛋煮熟后捞起食之,这既是美味食品,又可以健身治病。荠菜,一名地米菜,又名地花子。《本草纲目》载:佛家常以荠菜作挑灯杖,据说夏日可驱除蚊虫,故荠菜又名护生草。

在今天,我也不例外,吃到了美味的荠菜煮鸡蛋,听老师说,这荠菜煮鸡蛋还能清火解毒呢!我放学回到家,连忙从锅里拿出三个热腾腾的鸡蛋,顾不上烫,急急拨开蛋壳,一口气吃了三个还想吃。难怪我们这里流传着一首歌谣,也是赞美荠菜是一种美味佳肴的。歌谣是:“地米菜,蒸蒸菜,一阵香气飘门外,好吃婆娘闻到了,急急忙忙拿碗来,吃了一碗又一碗,厚着脸皮还要带。”

家乡风俗作文五百字篇7

我的家乡是九江,在过年的时候,可有很多异常的习俗呢!

过年前夕,家家户户挂满了腊肉、腊鱼和腊肠,像是在为人们提前宣告了新年的来临,又像是在争斗谁更有喜气。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订年货,有的还在打扫卫生,还有的正在分配红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脸上的喜悦却是对新的一年的完美向往。

除夕来临,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团聚在一齐,手烘着温暖的火,正惬意地吃着由“顶级厨师”婆婆亲自现做的可口饭菜。可为什么大家并没有“大饱口福”呢?嘿!这你都不明白?当然是为了大吃几碗“压轴菜”——八宝饭啦!八宝饭俗称我国的年夜饭,是由甜糯米和几种干果拌成的饭,据说吃了这一年就万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饭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动的环节了,那就是——发红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献殷勤,逗得爸爸妈妈直乐,大人们才给了我们“小费”,可“小费”也不是白拿的,还要帮大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这对联也是我国过年时的著名传统习俗之一,红运来临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一样。街道上人来人往,明白这是为什么吗?有句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咱们九江人也同样好拜年这口。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去别人家拜个年,说上几句祝福,以示祝别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兴旺。

怎样样?你想不想也来体验体验九江过年时的习俗?

家乡风俗作文五百字篇8

我的家乡在临岐新华村,有一个爱做美食的奶奶,样样都会做。她懂得也很多,知道哪个节日要做哪个美食来给我们吃。

就比如大年三十那天,我们村并不会很忙,只不过是贴下对联,扫一下墓,下午才会很忙,因为我们村的人更注重团聚。那天,我们都会叫来自己的亲朋好友,摆出十几张桌子,让那些做菜好吃的人来烧菜,我奶奶也是其中一员,她要做暖锅,因为她在村里算是暖锅烧的最好吃的人。

快到傍晚,那一阵一阵的菜香扑鼻而来,一个个暖锅冒着热气,几位大人把分好的酒菜放在每个桌上面,从高处看,可以用人山人海这词来形容,就像有人结婚时婚礼的样子。

开始吃饭了,只见每桌的人打开暖锅的盖子,那正在沸腾着冒着香味的暖锅,看看就够让人口水直流了,何况是大口大口地吃着,大匙大匙的盛着呢!

吃完了暖锅,我们来到人民大会堂里面,坐在椅子上摸着那吃饱喝足的肚子,看着那一出又一出精彩的表演,获得电玩具呢。这表演一结束,热闹才开始了,成群的小孩子们拿着火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直到晚上深夜才逐渐变小。

怎么样,这就是我们老家过春节时与众不同的分俗,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这天为什么要做这些,但是我很喜欢我们家乡的风俗。

    212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