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教育资讯>热点>

2020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大全5篇

燕玲分享

  樊锦诗,为国家文物事业奉献了自己一生的心血和精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一)

  樊锦诗1938年7月出生于北京,不久后全家迁往上海,在上海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年时光。1958年,她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3年7月毕业后,她面临北京与上海的工作机会,毅然选择了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从事敦煌研究和保护工作,从此便扎根大漠,与莫高窟“厮守”逾半个世纪,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心血和精力。

  喝咸水、点油灯、住土屋、睡土炕、物资匮乏,风沙漫天……敦煌,对于樊锦诗这个长在上海、求学在北京的姑娘来说,当地的生活条件简直是想象不到的艰苦。但为了敦煌,她选择了坚守,她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19年,两个儿子出生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2008年,年过半百的樊锦诗带领敦煌研究院的成员们为每个洞窟、每幅壁画和每尊塑像建立数字档案。2014年,“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成立;2016年,“数字敦煌”上线,30个经典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向全球发布,并实现全景漫游。建成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开创了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有效地缓解了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矛盾。

  半个多世纪里,樊锦诗始终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长期坚守大漠深处,努力传承老一辈莫高人的精神,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守护着敦煌文物,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我们要学习她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苦干实干、创造实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二)

  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1938年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北平,成长于上海。1963年,樊锦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大考古专业。从此,就扎根黄沙漫天的大西北,在敦煌的莫高窟,一待就是五十多年。当同龄人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樊锦诗和恋人彭金章,却不得不面对两地分离的苦楚。

  1986年,樊锦诗和爱人彭金章,终于在风沙漫天的敦煌团聚,这距离他们毕业时的约定,整整迟到了23年。那时的彭金章,已是武汉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和同事道别时,老彭幽默地说,还是敦煌胜利了,老彭投降了。支持妻子,彭金章没有半句怨言,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让一个年近半百的人,重头开始,要做出怎样的牺牲。

  在樊锦诗的努力下,经过20多年的治沙工程建设,使袭击千年的黄沙,远远地停在摩根山后面。 但防砂只是缓解了壁画病害的影响,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当时,摩根壁画和彩色中,已经出现了一半以上的空鼓、变色、脱落等病害,樊锦诗也日趋中心。

  为保护石窟,樊锦诗就在全国旅游景点中率先实行限流,没想到,这个先例却导致游客怨声载道。很多人说樊锦诗太傻,有钱不赚。然而,外界的争议,并没有扰乱樊锦诗的步伐。她在进一步思考,如何用更现代化的方式,向游客展示敦煌?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到了电脑,这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窗。

  与此同时,范锦诗决定通过恋人彭金章的建议拍摄全面介绍敦煌的海报。 工夫无心人,十年的探索与坚持,樊锦诗自创摩根数字展示中心,发表了010-3010和立体球幕010-3010两部电影。 从那以后,模拟电影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观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游客的参观时间,还可以增加洞穴的装载量,一举两得。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三)

  樊锦诗,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成长于上海。1963年,樊锦诗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25岁起,就扎根敦煌,潜心研究和保护敦煌文物,一忙就是50余年,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也成为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守护敦煌的第三代传人。

  1962年,24岁的樊锦诗和另外3名男同学同学,来到敦煌实习。当历史书中的敦煌,真真切切地呈现在眼前时,樊锦诗被彻底震撼了。然而,与绚丽多彩的艺术宫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洞外生活的艰苦异常。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最西端,气候干燥,黄沙漫天,冬冷夏热。喝的是盐碱水,一天只吃两顿饭,十点一顿,下午四五点一顿。住的是破庙泥屋,没水没电,没有卫生设施。房子天花板是纸糊的,会时不时“咚”地掉下一个老鼠。这一切,都考验着樊锦诗和同学们。

  1963年,樊锦诗被分配到敦煌,而她的恋人彭金章,却被分配到了武汉大学。樊锦诗和彭金章的爱情里,没有山盟海誓,各自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后,彭金章还是像在校园里那样,默默关心着樊锦诗,经常给她写信。

  渐渐地,樊锦诗已经和敦煌融为一体,习惯了那里的安静与淳朴,习惯了那里的深邃与自然,她的深情早已扎根在这片大漠。最后,樊锦诗写信给丈夫倾诉自己的意愿,没想到丈夫只回了一句:看来我得过去跟你腻在敦煌了。又是彭金章做出了最艰难的决定,他放弃武汉大学的一切,奔赴敦煌。1986年,彭金章与樊锦诗,终于在黄沙漫天的敦煌团聚,这距离他们毕业时的约定,整整迟到了23年。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四)

  樊锦诗,一位扎根戈壁大漠深处敦煌莫高窟半个多世纪的文博工作者,她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敦煌,奉献给了我国文化、文物保护事业,被人们亲切尊称为“敦煌女儿”。

  上世纪60年代初,樊锦诗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曾在敦煌实习,面对那里艰苦的生活条件,也曾经让她动摇过,“我不想再回来了”,但是,毕业后她还是选择了敦煌莫高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与敦煌难舍难离的情缘?

  当生活与工作面临抉择时,她也曾犹豫,也曾彷徨。刚结婚,她和丈夫就面临两地分居,一个在武汉,一个在大西北,北京大学的老师答应她,3年后就把她调到武汉大学,可是3年又3年,她们夫妻始终没有团圆。她的两个孩子都出生在大西北,没有人看孩子,在她去工作的时候,只能把孩子放在家里,每天她回来,听到孩子哇哇大哭,她这才放心,要是听不到孩子的哭声,她就提心吊胆。

  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让樊锦诗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沙漠,爱上了敦煌。她对丈夫说,反正我不走了,要不,你来吧!分居近二十载的家庭终在大西北团聚。她经历了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40年的全过程,她的工作就是为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管理服务的。

  2003年,敦煌研究院正在搞数字化,樊锦诗也在琢磨,莫高窟能不能数字化,让游客在洞外看?经过10年的探索与坚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推出《千年莫高》和立体球幕《梦幻佛宫》两部电影。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五)

  12月25日,中华读书报发布2019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榜单,由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口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撰写,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入选其中。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按时间顺序而作,从出生、求学、实习到莫高窟的保护传承共分为十三章,是“敦煌女儿”樊锦诗的唯一自传。这本书真实全面地讲述了樊锦诗的人生故事,梳理了樊锦诗亲历的敦煌考古、学术研究和文物保护事业的风雨历程,深刻揭示了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价值。书中除了随文附有的黑白照片外,另附16页彩插,包括敦煌景色、莫高窟外景、樊锦诗工作照片、精选敦煌壁画等内容,部分图片为首次对外公布。

  该书不同于一般的自传,书中用了大量笔墨刻画常书鸿、季羡林、饶宗颐、段文杰、宿白等老一辈学者,有关于樊锦诗自己的求学、工作、成长经历,皆融汇于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大环境和敦煌学发展的学术背景中。正如樊锦诗在自序中所说:“我一生的事业以及我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敦煌,写樊锦诗这个人如果脱离了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而只是简单重复网上多次发布的那些报道,就写不出一个真实而又完整的樊锦诗。”

  2019年10月,该书正式出版。此前多年,樊锦诗曾多次拒绝写传记,她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写的。直到樊锦诗与初到敦煌的顾春芳相遇,并在采写过程中结下忘年之交,互相成为了“懂对方的人”,樊锦诗才愿意敞开心扉,顾春芳才能走进樊锦诗的心灵世界,向读者展现樊锦诗素朴而高远的人生境界,从而让这本书具有了感人的力量。

  正如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舟所言:“一个樊锦诗,半部敦煌史”。这本书将樊锦诗与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结合起来,把她对于文物保护事业的所思所想真实地表达了出来,书中突显的一颗心、一件事、一辈子,就是热爱祖国文化事业的赤子初心,是保护莫高窟文物的使命在肩,是扎根敦煌大地的绿树长青,是青春时“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的庄严承诺。

  “千年前的古代艺术家为我们留下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见证了老一辈的莫高窟人无怨无悔地把青春乃至一生奉献给敦煌,我要把他们的工作精神告诉世人、留给后代。做这本自传,是因为我觉得有义务把半个多世纪的工作经历化为文字,为敦煌留史。”樊锦诗在《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发布会上如是说。

  《中华读书报》由新闻出版署、光明日报社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1994年7月创刊以来以其高雅的文化品位、大量的读书出版信息、生动活泼的界面风格,在各界读者中受到好评,文章频繁被各报刊转载,是一张颇具影响的文学类报纸。


相关文章:

1.2020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学习心得5篇

2.2020观感动中国樊锦诗先进事迹体会感悟范文5篇

3.202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樊锦诗事迹观后感5篇

4.感动中国2020人物樊锦诗事迹观后感5篇

5.2020感动中国人物王娅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上一篇:2020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心得大全5篇

    下一篇:2020感动中国樊锦诗人物事迹心得体会大全5篇

    29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