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教育资讯>热点>

冬至节气养生要注意哪些问题

庄宇分享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在这阴极阳至的时日里,正是养生的大好时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冬至养生的知识,供大家参考。

冬至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多着衣、避寒邪

冬至阴寒之气隆盛,成为“进九”之始。在冬至养生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所以冬至养生首先要多着衣、避寒邪,特别是要注重足部的保暖。

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顺应这一变化,此时养生当注重于“藏”,早睡晚起,勿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补养肾脏十分重要。

饮食要温补适宜

在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外出时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少出门,适度保暖、适量运动。

另外还需要注意,冬至日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过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

运动要动中求静

冬至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升,我们体内的阳气如何升发呢?“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通过合理的运动就可以帮助我们升发体内的阳气,但是过度的升发阳气就会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蛰藏的养生道理了。

冬季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臻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

身体哪些部位要重点防护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认为,体内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发掉,所以,冬季如果不重视头部保暖,很容易引发感冒、头痛、鼻炎、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甚至引发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静止状态下不戴帽子的人,在环境温度为15℃的时候,从头部散失的热量约占人体总产热量的30%,4℃时约占50%,零下15℃时可高达75%。所以在寒冬季节如果一个人只是穿了保暖的衣服,却不戴帽子,那就好比热水瓶里灌满了热水,但不塞住瓶口一样,热气会源源不断地向外散发。这样,就会损害人的阳气。如果头部长期暴露在外面接受寒冷的刺激,还会使头部血管收缩,引起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伤风感冒等病症。提醒大家一定要戴帽子。

第二是脖子!寒风容易透过脖子将冷气带到全身,从而易引起嗓子痛、发炎等症。而且,颈部还是气管的所在地,很多发生在冬天的呼吸道疾病都是从嗓子不舒服开始的。所以可以穿高领的衣服,出门带围巾。

第三个是后背。中医学讲“背为阳”,总督人体一身的阳气。风寒从背部经络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人体免疫能力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诱发多种疾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因此,在冬季里给自己加穿一件贴身的保暖背心增强背部保暖。

最后要说的保暖部位是脚了,俗语说“寒从脚起”。现代医学认为,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不足,长时间下垂,血液循环不畅,皮下脂肪层薄,保温能力弱,容易发冷。脚部一旦受凉,便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冬季要注意保持自己的鞋袜温暖干燥。平时要多走动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临睡前用热水洗脚后以手掌按摩脚心涌泉穴5分钟,这样保健作用最佳。

冬至古诗句

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3、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白居易《早冬》

4、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5、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唐·白居易《卖炭翁》

6、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宋·卢梅坡《雪梅》

7、寒风吹日短,风浪与云平。——杜甫《公安县怀古》

8、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南宋·吕本中《踏莎行》

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0、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11、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唐·李颀《听董大弹胡》

12、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

13、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悼李花》

14、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1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16、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17、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8、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渊明《四时》

19、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南朝·范云《别诗二首·其一》

20、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唐·宋之问《苑中遇雪》

    235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