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教育资讯>热点>

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有哪些讲究

广辉分享

过年不仅能穿新衣服,吃零食,玩游戏,最重要的是还能收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那我们知道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有哪些讲究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有哪些讲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有哪些讲究

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有哪些讲究

婚后第一次在婆婆家过年,三十早上,亲戚家的孩子就给送来了一箱新鲜的海鲜,婆婆高兴地收下礼物后,转手就给了孩子一个压岁红包。

后来我好奇地问婆婆“红包不是应该初一给吗?你怎么现在就给了?”

我想很多人应该都有相同的疑问,压岁红包到底是三十给还是初一给?这两天到底有什么讲究呢?

第一种:三十给“压岁钱”

压岁钱,又名压祟钱,通常认为可以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妖叫作“祟”,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因此吓得大哭,然后出现头疼发热, 变成傻子。因此,家家不得不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后来有一户人家的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放到枕头边,晚上“祟”来的时候,孩子枕边突然发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

从此人们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放在孩子枕边,果然祟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

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现在又称为“压岁钱”。压岁钱意味着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第二种:初一给“拜年钱”

如果说压岁钱是在大年三十儿给,那么在三十一家团圆的时候,自己家的孩子可以直接给红包。可是初一来拜年的别人家的孩子呢?难道就不给了吗?

当然不会,所以很多孩子在初一给亲戚朋友拜年的时候也会收到红包。

初一给孩子压岁钱的,寓意老人往下“压压岁”,要等孩子给长辈拜年后,才能给压岁钱,这里面有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的寓意在其中,同时也是为了给来年讨一个好彩头,寓意财源滚滚来。

实际上,除了三十和初一,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前,都是可以给孩子“压岁钱”的,比如有的时候才走亲戚,都初五,初六了,只要孩子给拜年,只要不出元宵节都能给。

压岁钱,蕴含着亲朋好友对晚辈的祝福,不管是送红包的人,还是收红包的人都很开心。可是在送红包的时候,有几个小问题我们一定要注意,否则的话很可能红包送出去了,还把人得罪了。

1、红包金额要重视

有的地方忌讳收单数红包,有的地方忌讳数字“4”、“3”,大家一定要提前了解,做好准备,千万别钱送出去了,还让对方不开心。

一般来说南方压岁钱红包金额小,北方金额大,所以如果你是跨区域过年,也一定要打听好当地的面额大小,不要闹乌龙。

2、不要送差别红包

千万不要送差额红包,就是有的孩子给了200,有的孩子给100,特别是几个孩子同时从你这里收红包时候,一定不要差别对待。

别看孩子小,都会互相打听红包金额,如果发现你送的金额不同,别说孩子会不开心,连对方的家长也会对你有意见。

所以千万别搞特殊哦!

3、不要送旧钞票

新年红包,一定要送新钞票。

过年,万象更新,如果对方从红包里拿出皱皱巴巴的破旧钞票,即使金额不少,也会心理不舒服。所以别嫌麻烦,去银行换成崭新的钞票,寓意更美好!

4、要当着家长的面送

这点很重要!

很多人都是私下给孩子红包,被对方家长误认为没给,被抱怨吝啬小气的。

这个错误千万不要犯!

给孩子的压岁钱,务必当着对方家长的面,让对方看到!这是基本的社交礼仪,别不在意。

春节压岁钱的来历

关于压岁钱的来历,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

春节给压岁钱的意义

传统的年俗给压岁钱是希望能镇恶驱邪。因为古时候的人们认为孩子最容易受到鬼祟的侵袭,所以要用压岁钱来帮助压祟,“岁”与“祟”谐音,希望得到压岁钱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度过一年。

自从压岁钱变成了真正的货币之后,压岁钱的意义也发生了改变。压岁钱“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渐结束,而其新担负的“一本万利”、“财源茂盛”、“步步高升”等“励志”作用应运而生。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也是最为常见的,即由长辈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春节压岁钱的由来

在古代新年的“钱年俗”中,“压岁钱”是最重要的一种。压岁钱又写作“押岁钱”,还有“拜钱”、“岁钱”、“新年岁”、“分岁钱”、“守岁钱”等多种叫法。古代人是这样定义的:在新年时“赠小儿钱,曰压岁钱”。

这种概念的“压岁钱”,也是最为流行的说法。压岁钱的产生与古代人对钱币功能的崇拜有直接关系,古代人认为,凡钱都有“厌胜”功能,能辟邪趋吉,保健康平安,压岁钱的'民俗学功能,最初就是“厌胜”。

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压岁钱”条称:“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这个说法,反映的就是“压岁钱”的本义。在同一词条中,富察敦崇又称:“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如何给小孩子压岁钱?通行的是小孩给长辈磕头拜年后,长辈就会递过准备好的压岁钱。其实,古代压岁钱并不都是包成红包,清代最讲究的是将钱用红线穿起来,放在孩子睡觉的房间。据清蔡云所撰的《吴歈百咏》记载,当年的杭州“除夜将睡,以钱置小儿女枕边,名‘压岁钱’。”

古代人的压岁钱一般给多少?肯定不是现在的“多多益善”,但也非“意思一下”就行。压岁钱包含着长辈对孩子的祈望,所以准备压岁钱时都要讨个吉利,多“以百为数”,即压岁钱一般一百文,既不多给也不少给,取“长命百岁”之意,故民间又称压岁钱为“百岁钱”。

春节压岁钱的传说

关于压岁钱的来历,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

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新年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还有一种说法:北宋神宗年间,某年春节夜晚,有个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跟随大人在街头观灯游玩时,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一笔钱财。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车子经过,南陔大声呼救,歹人放下南陔仓皇逃跑。后来,宋神宗得知此事后,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从此“压岁钱”在民间流传开来。

钞票细菌多,孩子拿了压岁钱要洗手

有研究显示,平均每张钞票带菌数达118万个,其中能够致病的细菌和病毒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肝炎病毒等。

孩子的卫生意识较弱,往往他们接触了钞票后,没洗手就直接拿东西吃,这样极易染病。流感、鼻炎、肝炎、肺炎等传染性疾病患者,其手上沾染的病菌很容易污染人民币,从而再度感染接触钱币的人群。

专家建议,大人们给孩子压岁钱之前最好处理一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钞票放在太阳直照的地方晒2个小时以上。大人们应该教孩子,拿了压岁钱后要及时洗手消毒。

    220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