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如何应对面试的问题
有些企业尤其是不经常在校园开展招聘或者招聘人数不多的公司,很希望知道应聘者对工资的预期,所以会问这类问题。许多同学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总是大谈工资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求标准的入行工资,并且拍着心虚的胸脯说自己最关心的是在公司有没有发展前途、工作有没有挑战性。但只有同学们确实觉得工资不是最重要的时候,说出来的语气才不会心虚,可信度也才能比较高。
有些招聘经理会追问你到底需要多少钱,以便了解你的胃口以及你的抢手程度。如果针对小企业,你不妨说出你的真实预期,反正你的首要目的是拿到聘书,又不是一定要去上班,只要你的预期有助于你拿到聘书就可以了。经常在校园招聘的公司或者较大型的公司,通常是在面试的最后一轮才问你这个问题,这时你的回答不要超高,只要让他感到你能真心接受根据历年新员工入行工资以及市场行情制定的标准工资就可以了。
应届生面试问题应对策略
1)基础的工作你也会愿意干么?(非你莫属主持人也经常问面试者的一个问题)
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说愿意做最基础的工作,还画蛇添足地补充说自己级别低也干不了什么大活,这无疑暴露出如果给你这份工作,你明显不会心甘情愿地贡献,只是在应付差事。
倒不如承认自己有弱项,如果不在压力的环境中得到锤炼,也就不可能往上提升。有些基本功不够扎实,没有通过单调、枯燥的工作得到磨炼的人,将来在挑战性很大的工作中,很难有毅力去征服困难。某种程度上,早期的单调工作对长远的更大成功是一种难得的磨炼机会。
2)哪位老师/人物对你影响最大?
从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将来的职业生涯路径有可能朝哪个方向发展,对你影响大的人物的职业发展路径,通常都成为你追求的目标。很早就崇拜比尔-盖茨的人可能会有进入计算机领域大展拳脚的目标,或者希望自己也能靠创业发家致富。
一旦你被问到这个问题,那么你应及时想好与之密不可分的另外两个问题:“为什么你认为他们对你影响最大?”“他们在哪些方面对你影响最大?”此外,类似的连环问题也可能是:“你最喜欢哪本书?其中的什么观点最能吸引你?为什么?”对此你一定要思而后言,脱口而出之后又不能自圆其说会很尴尬,也显得浮躁。
3)你认为你适合干什么?
一般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选择是从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这两个方面着手考虑的,这两点都得到满足才是最佳选择。但现实中不可能都得到最大化的满足。细致的审计工作并非每个人都真正喜欢,有些人去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要长时间加班加点,工作简单枯燥,可为什么有的人却能一做十几年,还能升到合伙人的位置?这说明这些人有现实追求,不好高骛远,做每件事不论喜欢不喜欢只要不厌恶都能做出一流质量。这种人也不是没想过去应聘工资更高、名头更响的美国证券公司,但他们一直被认为能力和特长与这些公司不是最佳对接,有的也是没有机会去就索性不强求了。这种人的心态是既来之则安之,干一行爱一行。可有些人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甚至也做不来。抱着这种心态,能拿到的聘书有限,即使拿到了,也会觉得哪个都不满意。
许多同学只从表面上了解工作性质,甚至对自身的了解也流于表面,认为善于交流的人就适合做营销,沉稳的人只适合搞研究。其实,善于交流的人如果不能踏实工作,而且过于自傲、不善于察言观色,也做不好营销工作。反而是那些被认为只配埋首研究的人由于爱动脑筋反而更受客户的尊重。面试时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观察谈一些看法,但也要认识到自己涉世不深、阅历尚浅,对任何问题的看法都有待完善。
4)对公司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招聘经理通常都会给你一些时间来对公司提些问题,此时千万不要说“我没什么问题”,那无异于向他表明你对他们公司没什么兴趣,问不问都意义不大,而且还会给他留下迫不及待离开的浮躁印象。
问题一定要问,但是工资万万不能问。有些同学还爱问公司给新员工提供了什么培训机会,以显示自己虚心好学。在大家都问的情况下你问一问当然不会显得你的提问水平特别低。但这实在不是最好的问题,所以还是不要一上来就问,不能把它当作重点问题来提出。
很多进行校园招聘的大公司都会在招聘会上透露新员工培训计划,同时你也可以从师兄师姐的口中获悉相关程序,像这种常识性的问题应该在面试前就搞清楚,因此已经不属于面试中的高质量提问了。尤其如果大公司在招聘会上已经介绍过,那么你的问题就是在不打自招地说:“我没去参加招聘会,我对你们公司根本不了解,我不懂行规。”有的学生追问道:“那么我们怎么获得小公司和招聘人数不多的公司的信息呢?”小公司一般没有正规的培训机会,你贸然地问招聘经理有没有培训可能会吓着他,以为你没有培训机会就不愿加入他们公司呢?如果有培训机会,他们早就当个大卖点反复播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