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技术工作总结
在今年的防雷技术工作中,我们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防雷技术工作总结的文章,欢迎阅读。
防雷技术工作总结篇1
一、严格执行了防雷技术服务规范化工作。我们严格按照县所与防雷中心“五统一”开展技术工作,服从中心统一安排,技术人员所收技术服务费每月按时、如数转进中心统一的银行的帐号。政务中心所收新建建筑物技术服务费由非税局转入我单位银行帐号。同时,所有技术服务报告都上传至《湖南省防雷减灾信息网》后统一由市防雷中心审核批准后再发放给业主单位。
二、防雷技术严格实行“六不准”。严格执行了防雷技术服务单位及工作人员“六不准”及防雷管理人员“六不准”。技术服务合同、技术服务发票等手续一应俱全,没有乱收费用,更加杜绝了“小金库”等不合法行为。树立了防雷技术服务工作的典型形象。
三、我所在县域范围内规范了易燃易爆环境、化工企业、信息机房等的防雷年检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湘阴县气象局和县安监局等单位达成了共识,危爆环境的安全评估必须完善防雷设施。湘阴县范围内的防雷意识也已经形成,按照法律法规需要进行防雷检测的单位都会主动向我所申请防雷检测。今年我所常规年检收入达到十一万员元,再创历年新高。
四、规范了新建建筑物的图纸审核、跟踪检测和竣工验收检测工作。湘阴县气象局防雷行政许可进入政务中心统一收费以后,我们规范了对新建
建筑物的防雷技术服务。根据报建信息,我们及时联系业主单位,主动上门服务,适时开展技术评价、跟踪服务和竣工验收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五、有效地开展了防雷宣传和雷电灾害调查工作。
总之,岳阳市防雷中心湘阴县检测所在二○○九年的防雷技术工作中严格遵守了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省市局、防雷中心的要求。这一年我们得到了巨大的成功,赢得了被检测单位的好评。我们会努力在来年的工作中更进一步,继续实行技术服务规范化,争取更好的成绩。
岳阳市防雷中心湘阴县检测所
防雷技术工作总结篇2
民用建筑物防雷技术浅谈 随着经济技术越来越快的发展,如今社会主义建设化日程的加进,建筑物防雷永远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它与人们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大家也越来越重视建筑物防雷。防雷设计的技术措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7)中,对进行防雷分类,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相应要求,采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采用等电位联结这一保障安全的最重要措施。
1.确定该建筑物防雷等级
我们在着手建筑物防雷设计的第一步,首先是要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7)中,对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除了由建筑物的功能定性外,第
二、三类防雷建筑,还取决于建筑物的预计年雷击次数n。n=k?ng?ae 其中ng=0.024td1.3式中:n—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次/a)、k—校正系数,一般情况取1.0、ng—建筑物所在地雷击大地年平均度(次/km2?a)、td—年平均雷暴日(d/a),海口市区取104.3 (d/a)、a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等效面积(km2)、l—建筑物长度(m)、w—建筑物宽度(m)、h—建筑物高度(m)。按照《规范》,以上类型的民用住宅年预计雷击次数均大于0.06次/年且少于0.3次/年,因此均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2.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闪器采用避雷针、避雷带(网),或两者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系统方式,还宜利用建筑物的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但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应采用装有放射性物质的接闪器。其他形式的消雷器,只宜用于屋面上架设有高杆铁塔的建筑物上。避雷带采用镀锌圆钢φ12,由φ12间距为 1.5米高为0.2米的支持卡固定于屋面、墙壁及楼梯顶上,同时在屋面阳角处及梯屋顶四角上另加设φ16,高 0.5米的避雷小针,并在屋面加设不少于20米×20米的避雷网格。这样的设置,既美观大方,又经济实惠,而且实践也证明防雷效果非常理想。屋面上的突出物,如卫星和共用天线接收装置、节日彩灯、航空障碍灯和屋面风冷机组等,应在防雷装置保护范围内,若按滚球法计算不在保护范围内时,应另设避雷针、带加以保护,并与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2)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或剪力墙中的主钢筋,还宜利用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金属烟囱等作为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内对角主筋作防雷引下线(φ≥12), 利用建筑物基础作自然基础接地体,不仅可以节约钢材,而且比较安全。引下线主筋从上到下通长焊通 ,其上部(屋顶上)应与接闪器焊接,下部与基础焊接,并分别与各层板筋、梁筋及桩笼纵筋、螺旋箍筋、地梁面筋焊接通,构成一完整的电气通路。利用建筑物钢筋做为引下线在施工时,应配合土建施工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钢位置,用油漆做好标记,保证每层钢筋上、下进行贯通性连接,随着钢筋专业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由于利用建筑物钢筋做引下线,是从上而下连接一体,因此不能设置断接卡子测试接地电阻,需在柱内做为引下线的钢筋上,距室外护坡05米处的柱子外侧,另焊一根圆钢(φ≥10)引至柱外侧的墙体上,做为防雷测试点。每根引下线处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5ω。
当利用钢筋混凝土柱中的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时,不设断接卡,但应在室外适当地点设若干与柱内钢筋相连的连接板,供测量、外接人工接地体和作等电位联结用。
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在外墙四周另设引下线,并在离地1.8米出装设断接卡。其1.7米至地下0.3米一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3)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具有经济、美观和有利于雷电流场流散以及不必维护和寿命长等优点。利用柱基础作接地体时,对建筑物地梁的处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地梁内的主筋要和柱基础主筋连接起来,并要把各段地梁的钢筋连成
一个环路,这样才能将各个基础连成一个联合接地体,而且地梁的钢筋形成一个很好的水平地环,综合成一个完整的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4ω。
作为一座建筑物做地网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条:
(1)尽量采用建筑基础的钢筋和自然金属接地物统一连接,作为接地网;(2)在建筑物中选作地网的桩基础、承台作引下线的柱筋,其驳接处赢采取焊接而不应绑扎代替。(3)尽量以自然接地体为基础辅以人工接地体补充,外形尽可能采用闭合环形;(4)应采用同一接地网,用一点接地的方式接地;(5)若使用高频或超高频设备时,应采用机壳或近用一金属平面做最短接线的多点接地,以减少高频干扰。3.防侧击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高度超过30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物,应采取下列防侧击雷和等电位联结的保护措施
(1)钢构架和钢筋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
(2)应利用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
(3)应将30米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相连;
(4)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低端应与防雷装置连接;
(5)没有组合柱和圈梁的建筑物,应每隔三层在外墙内敷设一圈¢12的镀锌圆钢做均压环,有组合柱和圈梁时,利用圈梁的钢筋作均压环。将建筑物的各种竖向金属管道每三层与均压环连接一次。均压环应与防雷装置引下线连接。
4.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被保护建筑物内的金属物接地,是防雷电感应的主要措施。因此,建筑物内的设备外壳、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到防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
(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的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
5.防雷电波入侵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引入,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或保护钢管接到防雷接地装置上;若为架空线应换接50m电缆进户,线缆换接处应装设避雷器,并将其与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连在一起,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若采用架空线引入时,引入处应装设避雷器。
(2)架空和埋地的金属管道,应在进出建筑物处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灯及其他用电设备的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a.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应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b.从配电箱引出的线路应穿钢管。钢管的一端与配电箱金属外壳相连;另一端与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钢管中间断开时应设跨接线。
防雷技术工作总结篇3
截至2016年12月底,渝东北所运行维护的500kv输电线路共计7条,线路总长728.1km,铁塔1543基。
渝东北所所辖500kv线路地形复杂,山区雷击活动频繁,为线路安全运行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其中丘陵地形线路占总长度的41.2%,山地占31.5%,高山大岭占27.3%;根据地形情况可得,渝东北所所辖线路地形条件比较恶劣,山地以上地形占全长的一半以上,而山区正是雷击易发地区;因此,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造成渝东北所雷害形势严峻,防雷任务极为艰巨。
渝东北所500kv线路防雷设计裕度较低,造成线路投运后雷害抵御能力较差:全线铁塔平均重量16.6t,平均呼高34.1m、全高43.4m,由于铁塔较高,在山区地形中极易引发雷击;直路塔平均保护角度数11.4°,接地电阻平均设计值15ω,因原设计考虑的防雷水平本来就偏低,造成500kv线路本身雷击抵御能力低下。
二、雷害情况统计
2017年度,渝东北所所辖线路共计雷击跳闸2次,雷击跳闸率为0.27次〃百公里/年,低于国网公司0.14次〃百公里/年的目标值。线路遭雷击情况如下:
(1)4月19日1:49,500kv万龙一线b相跳闸,重合成功。巡视人员巡视发现,500kv万龙一线#92塔b相瓷绝缘子第1、3、5、
8片表面有明显放电痕击,均压环上亦有放电痕迹,接地连接点无放电痕迹,经确认该处为万龙一线b相故障点。从故障跳闸的测距情况分析,结合行波测距、故障录波及雷电定位系统数据,涉及到的区域连续雷雨天气,符合雷击故障的特征。
(2)9月17日7:40,500kv黄万二线c相跳闸,重合成功。巡视人员巡视发现,500kv黄万二线#320塔c相复合绝缘子串上有非常明显的典型雷击放弧烧伤痕迹,均压环上有一直径为0.5cm大小的熔点、多处放弧烧伤痕迹,经现场测量,该塔a、b、c、d腿接地电阻分别为1.4、1.5、1.5、1.5ω。线路故障跳闸时为雷雨天气,结合故障登塔检查情况,及雷电信息查询的结果,以及线路沿线居民反映的情况,本线路的跳闸为雷击跳闸的可能性极大。现场检查无交叉跨越、树障及大风等异常情况,绝缘子表面十分清洁,可排除雷击以外的其他的类型故障。
三、渝东北所防雷情况分析
1) 渝东北所500kv架空输电线路通过对接地装置的检测与整治,对线路雷电反击故障的控制成效明显。
渝东北所雷击杆塔平均设计接地电阻值为15ω,仅仅能够满足一般反击雷耐雷水平(125ka~175ka)的要求; 对于防止雷电反击,可以通过降低接地电阻提高线路耐雷水平来实现,渝东北所通过每年迎峰度夏前接地电阻测试,对地阻不合格的杆塔进行处理,较好的控制了500kv输电线路防反击的耐雷水平,有效地防止了线路反击:
2) 雷击跳闸率偏高与杆塔高度、保护角度数、杆塔地形因素有关,
渝东北所500kv线路铁塔由于设计原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对绕击雷缺乏有效防护措施:
减少绕击跳闸可从两方面入手,提高线路耐雷水平u50%或通过改
变保护角度数以降低导线绕击的概率。线路一旦建成,能够提高耐雷水平的措施基本上有两条,一是降低杆塔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另外就是适度增加绝缘子的片数以提高u50%放电电压。500kv典型杆塔
的绕击最大电流为50ka,提高10% 的绝缘子串的50% 放电电压使这部分雷击闪落次数降低约13.2%。减小线路保护角度数对降低线路绕击跳闸率效果最为明显:从统计数据来看,线路雷击点的直路塔平均保护角为10.5°,平均设计爬距为2.56cm/kv,无法满足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要求;由计算可知,当500kv线路保护角从10.5°开始,以每5°为一个梯次降低时,计算雷击跳闸率将成倍降低。
渝东北所每年在迎峰度夏前,完成500kv线路计划接地电阻测试率100%,对地阻不合格者整治率100%,地网整治工作开展顺利,在降低冲击接地电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加装可控避雷针、防绕击避雷针,在线路防雷电绕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渝东北所主要负责**境内已投运500kv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而线路在投运以后,想要通过对绝缘子片数的增加、对塔头地线布置位置的改变,来提高线路耐雷水平或降低线路保护角,从而实现降低500kv线路雷电绕击跳闸率的目的,由于受已有线路的通道、电气距离、施工可行性等条件限制,实施起来的难度极大。因此,500kv线路防雷工作在设计之初就应进行充分的考虑及论证,从而避免渝东北
所运行维护过程中在线路防雷方面面临的种种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