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母亲的味道阅读题答案(2)

雪丽分享

  高中语文常用典故

  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曹刿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高中语文阅读题分析

  2017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根河之恋》,取材于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上鄂温克人的生活。选材具有民族性,又有时代精神。通过作者对鄂温克人生活变化的思考,引导考生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新生活的建设,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通过文本的阅读,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有所思考、关心现实生活,拥有家国情怀,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育中“立德树人”的要求。

  命题上继续坚持“文化立意+能力立意”的命题方向。试卷结构、题目数量、总体难度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散文阅读与经典名著阅读、微写作有机结合,体现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如24题,与经典名著阅读有机结合,涉及到《红楼梦》《边城》《红岩》《呐喊》四部名著。考生通过对散文中的人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感悟,延展到阅读经典小说中主要人物与典型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知识运用的迁移能力和整体阅读作品能力。

  25题微写作中的第①题,要求考生在对散文意蕴的理解基础上,结合《平凡的世界》的阅读,选择恰当的人物及相关情节,并对其“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的意义或价值有所思考,并作出点评,是对考生阅读能力、判断信息能力、语用能力的考查,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考生“读”与“写”综合能力的考查。这种读写延展实际是考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考查,体现出语文教育在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文本阅读与经典阅读、微写作勾连,由此及彼,也便于考生产生联想,顺利作答。

  应该说今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能力点是明确的。语文基础题整体难度不大,如第19题,考查词语在文本中的意思,强调了语境下的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文本意思。20、21、22、23题突出文本特点意识,强调了散文阅读中“理解、赏析”的阅读目的,侧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悟以及写作手法的赏析,这些能力点是考生高中语文学习中应具有的文学类文本的基本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解题常见问题

  问题1:对字音的考查,高考命题有何规律?

  答:从近几年命题情况来看,对于字音的考查有以下规律:

  (1)常见常用的多音字是考查的重点。因为不少人易将多音读成一个音,或不理解字义而将几个读音弄混。如“暑假(jià)”、“假(jiǎ)手”、“教(jiāo)学生”、“给(jǐ)付”、“参与(yù)”、“为(wèi)他人”。

  (2)越来越注重考查常见常用但习惯上易误读的字音。高考考查的难字僻字愈来愈少,这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应用性、生活性、社会性。即使出现个别较难的字音,也基本上是课文中出现过的。如“掎(jǐ)角之势”,虽相对生僻,但在课文中出现过。

  (3)形声字是高频考点。试题所涉及的汉字大都是形声字。

  (4)试题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

  (5)可以参考试题调研的语言基础专题

  问题2:病句类题目须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够得高分?

  答:从小就接触汉语,对于汉语的句子非常熟悉,这就使得我们对汉语有着较强的语感,这是我们辨析语病的优势。做题时,首先通读句子,借助于语感初步判断,然后再根据语法或逻辑知识进行检验,从而得出准确答案。考生判断不准是因为只是跟着感觉走,忽视了用语法或逻辑去检验。

  问题3:压缩语段主要有哪几种考查形式?

  答:压缩语段主要包括4种考查形式:(1)给新闻拟写标题、导语,或将一段新闻稿压缩为一句话新闻;(2)给概念下定义;(3)概括文段的基本内容、主旨;(4)用简洁的话将图表内容表述出来。

  问题4:扩展语句有哪些种类?

  答: 扩展语句可分为以下几种:单句的扩展;复句的扩展;综合扩展,这类扩展可以是由单句到单句,也可以是由单句到复句,总之是使句子生动形象、丰满具体起来; 语段的扩展,给定一个话题或提供一个情境,让考生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从而使话题或情境明确、具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

  问题5:仿用句式题极具开放性,命题极为灵活,命题形式都有哪几种?

  答:句式的仿用是指根据提供的例句或新的语境来仿造句子。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所考查的题型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嵌入式。要求仿写的内容镶嵌在语段当中,既有上文的语境,又有下文的语境。

  (2)续写式。要求仿写的句子是在给定了上文语境的基础上,承接上文语句的续写,在内容上具有连贯性。

  (3)话题式。除给定例句外,还给定几个话题。

  (4)限定式。给定例句,并附加其他限定,譬如以××为开头等。

  (5)自由式。给定例句,在选材和立意上充分自由。

  (6)对联式。给定上联或下联,要求写出下联或上联。

  问题6:考纲中规定的常见修辞方法共有8种(新课标地区9种,江苏省7种),非常具体,我们没有疑问,可是对于其命题特点却不清楚。

  答:命题主要有3个特点:

  (1)考查运用能力。不考查对修辞方法的辨认,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

  (2)选材具有时代气息。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往往涉及社会热点问题。

  (3)考查具有综合性。高考考修辞,往往与语言表达准确、生动、连贯、得体等结合起来考查,即使是单纯考修辞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种修辞方法,往往多种修辞方法放在一道试题中考查。

  问题7:默写名句名篇这一知识点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不要因为书写有误丢分。 要注意那些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热点,应知其音,明其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这类词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另 外,如果题干中要求“只做两小题”,就要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句中没有生僻难写字、易错字的两题作答,否则阅卷时只按答出的前两题计分,所以答题时一 定要看清填写要求。


看过“母亲的味道阅读题答案”的人还看了:

1.一个母亲的心阅读题及答案

2.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题答案

3.母亲的蔬菜阅读题答案

4.寻觅故乡的味道阅读题答案

271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