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友情文章>

关于孩子人格的短文章

晏付分享

  小孩子的教育是重要的,要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也是重要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孩子人格的短文章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关于孩子人格的短文章篇1:让孩子的人格有“适度的自我”

  初中有段时间,我总是很早到班上义务值日扫地。父母看我这样做,就很表扬我。但有一位县城来的亲戚姐姐对我说:你不能总去义务做一件为大家服务的事情,做久了,就成了你的责任了,哪天你没扫,肯定有人骂你——果然,后来应验了这话。因为父母的教育根深蒂固,我改不了,但我十分感念姐姐给我说的真心话,她比我父母更能够洞察人性。

  中学时代,我有位往来密切的同学叫猫猫。某天,猫猫带来两个橘子,她把小的那个给我,更大的那个留给她最好的朋友。我倒不在乎吃到的橘子是大是小,我好奇的是她的行为方式与我不同。

  因为我想起有一次家里买回几个橘子,父母大概是随机分的,弟弟要和我换大橘子,我给他了。一会儿他吃完了,我还没有吃,我又送给他了,父母就表扬我。类似“舍己为人”的行为似乎不止一次被强化,而我母亲,更是一个行为榜样,困难年代,她总是饿自己的肚子,把食物给祖母、父亲和孩子们。我是母亲身边最近的人,我就成了倒数第二个要处处克己的人。等我长大,我有个弟弟投资做生意,每次失败,我都要自己从银行贷款帮他还债。经过将近20年的挣扎,最后一次,当父亲又要我替弟弟还债的时候,我终于学会了拒绝,表达了我的愤怒,但心里竟然还是觉得内疚。朋友猫猫那种心中有自己,善于分远近亲疏,虽然与学佛之人要修炼的“无分别不执着”境界相悖,但却是世俗常情中,最温暖宜人的部分。

  父母没有存款,父亲的退休金有段时间还不能按时到位。一个儿子得了癌症,只能自顾;一个儿子投资生意失败还在债务中;另外一个儿子远在北京,工作忙,心思也很直,不一定对父母的需求体察入微。记得有一次,给父母电话打到一半,我就挂了,先去给父亲存了一笔钱到他的账户,然后再接着给他打电话。弟弟很奇怪,说他也刚给父母打过电话,父母并没有说自己缺钱。我就说,对父母,你只能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从蛛丝马迹去研究他们的需要。我也曾提议给父母存一笔足够的钱在他们的账上,但我试过之后很失望,要么他们慷慨助人花了,要么就给弟弟还债了,总之也用不到他们自己身上。

  但我希望一种理想境界存在:觉得像父母那样不给自己留任何余地的人应该得到回报。

  有一次,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说她的父母从小教她一句话: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我的父母教我自立也说这样的话,但他们言传身教的都是对自己所付出的人的百分百信任,为了亲人背水一战,忘记自己,或者是永远最后想到自己。

  我在北京是比较早买房的人,银行贷款还很多的时候,就把家族亲人一个一个接到北京。我还要工作带孩子,陪他们玩我很累,他们还带着孩子,招待他们就是出门两辆出租车,顿顿吃饭店。每次工资数都没有数就花光了,后来却落下他们对父母一句话:“姐姐有钱。出门就坐出租车,天天吃饭店,以后就姐姐给您们钱吧。”等我凑够第二套房子的首付时,我去签合同,都到了售楼处,老公给我打电话:你要留些现钱,万一父母和家人有需要呢?我一犹豫,房价涨到5倍。第三次去看房子,首付就差几万,亲人借钱不还,我也就此放弃。后来,房子涨到几百万,我感慨:我是把自己的种子拿来喂家人,误了自己秋天的收成。等我后来因为常年劳累,病得连床都起不来,只有丈夫同孩子在身边,忽然不能像过去一样对父母和兄弟们付出,内心竟也是内疚不堪。

  所以,当我教育孩子的时候,我的难题是如何稍微教会儿子自我保护,尤其是在利益上能够“合理自私”,在人格上有“适度的自我”。中国的家族文化,虽然有互相扶持的温暖,但实在养了不少寄生虫和逃避义务的人。能干的多劳,心憨的活该,一心付出的人,如果没有分寸和限度,没有智慧的方式,培育的是贪婪,得到的结果是“活该”。在家如此,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如此。

  一方面,我有点遗憾父母给我的这种心憨,另一方面,又希望继续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他们并不“活该”。

  我这样回顾自己的家教,并非鼓励人人自私。物极必反,过分自私给自己造成的不利,也许比盲目付出造成的自我损伤更大。

  关于孩子人格的短文章篇2:谁培养了孩子的不良人格

  马老师:

  您好!

  我有一大堆问题要请教您,希望得到您的帮助。我儿子今年13岁了。前几天,孩子的老师请我去,他先对我说了儿子的很多不良行为,接着又夸奖儿子很聪明,但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老师建议我找个心理医生,可孩子不愿意去,所以只好给您写信了。

  孩子平时的不良表现很多:一是懒惰。比如,做数学作业,见到麻烦的数学题就说,还要一步步计算,真烦死了。做错作业不订正,老师让他重做,他总是耍小聪明。他还有不洗脚不洗脸就睡觉的坏习惯。二是撒谎。他不止一次撒谎,如果你不切实抓住他的把柄,他从来不会主动承认。三是动不动就有发泄行为。老师反映,他犯了错误,哪个老师要批评他,他就不高兴,就拿哪门课程的书和本子出气,把书和本子撕坏。四是攻击行为。在学校他特别喜欢向别人挑衅,一旦别人还击,他会更凶狠地反击别人。老师反映说,他攻击别人的时候,脸上表情特别愤怒,好像恨不得对别人发泄完自己所有的不快,因此弄得同学关系也不好。

  我和孩子的父亲都是做生意的,每天很忙。因此,孩子从小都是奶奶带,直到上小学才和我们在一起。即使和我们在一起了,我们也总是忙的时候多,和孩子交流的时间少。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但是遇上高兴的时候,他也很能说,如果不高兴,你说什么他都嫌烦。

  您说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该怎么办?万分感谢!

  一个困惑的母亲尹玉岚

  2005.3.20

  尹玉岚朋友:

  您好!我仔细研究来信中谈到的情况,所谓“一大堆问题”,所谓“孩子平时的很多不良表现”,其实就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的人格问题。就是说,孩子的问题就是不良人格特征问题。

  首先,孩子身上存在爆发型人格特征。

  所谓爆发型人格,是指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就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而又无法控制的愤怒情绪甚至暴力行为的人格障碍。具体表现为:①情绪和行为具有突发性。由于控制能力差,容易与别人发生争吵或冲突,往往可以因一点小事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的愤怒或暴力行为。②情绪和行为具有不稳定性。由于缺乏自我认同的稳定性,因而不断地寻求自己的生活角色,又由于没有找到很好的定位,就导致变化无常的生活态度,形成了情绪的不稳定性。③情绪和行为具有反复性。每次在暴怒或暴力行为之后都十分内疚懊悔。在间歇期表现正常,但过不了多久,暴怒或暴力行为等又会重新表现出来。④挫折耐受力差。人的情绪总是与外界刺激有关,这种人遇到的刺激强度即使很小,也能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小题大做。现在您已经看出,孩子的所谓“发泄行为”和“攻击行为”,其实就是这种人格特征的表现。

  至于孩子的懒惰和撒谎,也是不良人格特征的表现。

  不良人格特征是怎么形成的呢?实话实说,孩子的人格特征都与家庭教育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培养”了孩子的人格特征。就你们的家庭情况来说,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亲子关系的失调,也就是父母缺乏与孩子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人生的早年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刻。心理学的结论是,孩子六七岁之前,已经为他后来的人格奠定了基础。这时孩子却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而祖辈在行为训练方面又不能严格要求孩子。这本身就是不良人格形成的土壤和环境。比如,孩子不洗脚不洗脸就睡觉的懒惰习惯,还不是因为父母没空关照而让孩子一点一点地养成的?再有,孩子撒谎的习惯,一定是撒谎曾经得逞,曾经给他带来好处,从而慢慢形成的。就爆发型人格来说也有明显的家庭原因。父母长期不能和孩子在一起,后来也很少交流,让孩子的心灵变得封闭而孤僻。父母听到老师说的不良表现后,又难免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这都会让孩子找不到感觉,增加心理压力。再有,您的孩子已经进入少年期,身心发育出现突变,神经系统的抑制兴奋机能不够协调和灵活,控制力差,并且心理上开始进入第二反抗期,容易和成人对抗,非常敏感,一旦受挫,就容易以暴怒的方式来进行心理自我防卫,从而导致孩子对老师的“发泄行为”,对同学的“攻击行为”。

  知道了孩子的问题是怎么回事,现在您关心的就是该怎么办了。

  首先是增进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说句心里话您别不高兴,别光顾挣钱了。谁家过日子都离不开钱,挣钱很重要,但是,再重要也没有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要。您说是不是?过去已经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了,别再继续了。赶紧让您困惑的心灵化作温暖的亲情吧。沟通,不单是讲道理,更需要感情的交流。温暖的亲情,能最好地滋养孩子的心灵。

  再有是为孩子的行为训练补课。孩子的人格,离不开长期的家庭训练和培养。孩子到底还小,还没有完全长成,应及早抓紧补课——加强行为习惯的训练,孩子的人格还是可以得到改变的。不要再简单地抱怨孩子,而是要在行为上抓紧训练。不要再给孩子偷懒和撒谎的机会,让孩子勤奋诚实起来,慢慢地孩子的人格特征就会发生改变。

  最后,我再给您介绍一些指导孩子调整爆发型人格的方法。孩子情绪爆发后往往自己也后悔,您可以指导孩子这样学习自我调控。

  首先是在间歇期里加强自控能力的培养。一是加强道德修养,用道德的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二是增强纪律观念,用纪律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三是学会心理换位,经常替别人想想以使自己学会冷静。四是学会运用“制怒”等座右铭来提醒自己,从而提高自控能力。五是学会用愉快的情境体验来驱赶不愉快的情绪,学会自我排解、自我安慰。六是正确对待挫折,认真分析原因,不盲目采取情绪化行为,以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

  其次是学会在激情爆发时自我调控的方法。一、警醒法。当怒火即将爆发的瞬间,立刻卷起舌头不讲话,闭上眼睛,脑子里默念“忍”字警醒自己。二、回避法。迅速离开产生激情的现场,去从事别的事情,如,去跑,去跳。三、暗示法。如果一时离不开现场,则可在脑子中迅速默念:“大发脾气有什么用?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上一次发火自己已懊悔极了。这次千万不要再发火了……”四、假想法。迅速想到暴怒或暴力后的严重后果,尽量把自己激情爆发后的结果想像得严重些,以使自己息怒。五、宣泄法。实在怒火难耐,就赶紧对准一堵墙,挥舞你的拳头。这样,既宣泄了怒火,又避免了造成人员财物的伤害。

  但愿我们的沟通对您有所帮助,相信您的付出会让孩子健康成长的!

  您的朋友 马志国

  2005.3.25

  关于孩子人格的短文章篇3: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们人格更健全

  个人事业上要成功,15%是由于他们卓越的学识和专业技术,85%靠的是不凡的人格心理素质。 “人格即命运”也就是说,除了才华和机遇外,人格是决定人的一生成功与否、快乐与否的关键因素。人格,它涵盖了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与其关联的气质、性格、品德、操行、观点、态度、能力等因素。人格是人与社会环境接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那他的人格为正常,才不会出现行为上的偏差,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和更新,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地影响了千千万万家长的思想观念,也影响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当然也涉及到了校园里的教工们。所以,现代孩子们人格的缺失和不健全的发展;让孩子们行为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不能自立等现像,也出现了情绪不稳定、惧怕胆小、做事缺乏毅力等。孩子们人格就出现了一定的缺憾,就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可预知的难度。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们的人格更健全、心理更健康呢?

  一、 创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是人格塑造的重要阵地

  孩子们出生后,首先接触的就是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并深受他们的“潜移默化”,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品质或多或少都烙着家庭的印记,所以说一个守信用、重感情、温馨、和睦、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家庭就会给孩子铸就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反之极可能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一定的伤巴。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就给家长提出了严格的、长期的要求:首先要有一个健康、和睦家庭;其次家长们要学习教育学方面、心理学方面的书,学校还要通过家长会及家长座谈等方式,让家长与家庭成员了解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明白只有自己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去感染影响孩子;最后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对孩子既不能溺爱,也不能过于专制。总之,家庭教育的方法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才会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

  二、 幼儿园、学校教育环境――――人格教育的重要资源

  教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具体操作者,教师要真正成为学校人格教育的主力军。培养良好的师德是孩子们健全人格的关键 ;教师应该以真、善、美的要求不断完善和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做到诚信、博爱、奉献、宽容、乐观、独立、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以身作则、勤学躬行,才能更好的教育、影响学生。

  三、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社会、家庭、学校和谐是对学生健全人格建立的关键。目前三个方面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人格教育的持久性、实效性显得力量不足。学校教育是重要的突破口,学校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教育系统、文明的校园环境、必备的教育设施,周到的后勤服务,是对学生进行较全人格教育的可靠保障。在人格教育要具有理解与对话的能力,具有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人才。这是今后人格教育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个性开朗、随和、有弹性、适应力强、有智慧、有理想、会思考又能积极力行、品行端正、没有不良习惯、观念正确、态度正当、不偏不倚、不卑不亢,情绪平稳、有爱心、能体谅别人,就应该算得是有 “健全人格” 的人,是受人欢迎和喜爱的人。而这也正应该是父母教养子女的环境和目标,相信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长成身心健全的人,

  让我们携起手来构建一个立体的、多棱的人格教育空间;使孩子们都具有良好健全的人格品质;认真学习、努力奋斗将来成为社会的、国际的有用人才!

关于孩子人格的短文章相关文章:

1.关于孩子成长的短文章

2.关于孩子成长的短文章读后感

3.鼓励孩子的短文章

4.关于孩子成长的散文

5.鼓励孩子多读书的短文章

6.关于父母疼爱孩子的短文章

7.育儿心得文章

8.儿童必读的励志小故事10个

9.描写教育孩子的经典语录

10.读给孩子听的短文章

    2695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