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回忆随笔:煤的记忆
这张照片如果不说,或许大多数人都不太明白,这是干么呢?这是在捡乏煤,就是在烧过一遍的煤里把能用的煤剔出来再烧,现在连农村都大部分用电磁炉了,好像这一切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但是这张照片却让我感到无比亲切。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家在一个镇子上,那里盛产瓷器,所以有很多用来烧瓷的瓷窑。瓷窑是圆形的,跟蒙古包的形状相似,顶的中间是大烟囱,四周围留着用来添煤的口,瓷器就放在瓷窑的肚子里,放好后就点了火,点火后工人就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要日夜不停地往瓷窑的口子里添煤,因为烧瓷必须用旺火,温度上不去,瓷器就烧不出所要的效果。外婆家就住在瓷厂的附近,所以每每等工人把瓷窑的火点着了,外婆就会领我去捡那些烧剩的乏煤,我们那里把这叫“捡燎炭”。外婆拿上大筐,我挎上小筐,我们还会拿上一个用硬铁丝做成的小耙子,把那些稍微大一点的燎炭耙出来,因为用这个既烫不着手,还好捡,省时省力。等我大一些了,自己也就敢去了,有时候还和小伙伴们相约去捡,反正那时候觉得挺有趣的,把这当作是课余时间的一种活动。
外婆家门前是一条大路,瓷厂拉煤的那些车都要经过,那时候是骡子车,我们把这种车叫“平车”。每当外婆听到工人们用平车拉煤了,就叫上我去捡那些掉下来的煤块,因为外婆家门前是一道凹凸不平的石子路,而且是一段比较陡的坡路,拉煤车过后总会掉下一些煤来,我们就有得捡了。因为拉车的工人都认识我外婆,有时候看见我们来捡,他们就故意把骡子赶得快一点,而车上的那些煤就掉得更多一些,好让我们来捡,那时候外婆家烧火用的煤全都是这么来的。而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当秋收以后,我们这些小孩子就会把土豆或者是红薯什么的拿到瓷窑旁,交给看管瓷窑的叔叔伯伯们,央求他们给我们放到瓷窑顶上去烤,一会就熟了,相当的好吃呢。
后来我回到了村里,看到村里的人烧煤更是节俭,居然是把烧过的煤渣用筛子过一遍,把那些不能再烧的石块一类的东西剔出来,再拿来烧。而农村不缺的就是柴禾,如果不是冬天,就会在院子里挖一个浅坑,上面放几块砖头,用泥一抹,做成一个简易的灶台,俗称“地火”,底下放上秸秆之类的东西用来烧水做饭,因为这样可以更省煤。
外婆虽然去世好几年了,但她捡来的那些燎炭却还有两大堆,因为舅舅一家也离开了那里,没人烧,我想那些煤可能会被慢慢风化吧。现在的人们生活是富裕了,也许用不着这样节约了,但勤俭持家的优良作风是不能丢的。
【本文章由微信公众号:明月原创(id: llfengjinfang)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