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写景散文(2)
优秀写景散文:相约春光
阳春三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花儿绽放的季节。我向来都是热衷于种花儿的,不单单是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花语,还能种出眼前的美丽,也能种出一份好心情,种出一份诗意诗境和诗情。
花儿开放在每一个春天里,也让岁月长河浮载着美好的记忆,让花瓣上纷飞着的情思,并由此牵起心中的一抹抹念想。
故乡的原野上,没有争奇斗艳的百花,只有香气袭人的油菜花,她们昂首怒放,缤纷了我的童年。小学校园里没有国色天香的牡丹,只有沁人心脾的桂花,灿烂了我的小学时光。如今,告别了童年,别离了小学,然而现在这两种花仍然时时勾起我对故乡、小学思念。
每天的春天,屋后的那棵樱花树开花了,她盛开在无人涉足的荒野。
许多次,趴在窗口上的我总会看到这样一番景象:三棵树开着的花在争奇斗艳,有的还只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可周围蜂飞蝶舞。这着实让我迷离观望了好一阵子。在这荒地之上蛮荒之地竟然还能开出如此美丽的花儿,她们显得那么耀眼夺目。这难道是大自然的馈赠?
淡粉,深粉,乳白的樱花开成了一团团、一簇簇,令人目不暇接。樱花的花瓣有五片,花瓣中黄色的细柱上顶着小绒球似的花蕊,怕她疼,轻轻摘下一瓣,放在舌尖,一股流经全身的甜蜜的花汁醉了全身。
怀着隐隐期待的心思,漫步走向那通向屋后的荒地。
婀娜多姿、姹紫嫣红,迎接着花儿对我视觉的冲击。近日的早晨,怪不得闻到花香呢!原来是她们在向我传达春天的讯息。
近处看,是一片花的海洋,它不及牡丹雍容华贵,也比不上月季婀娜多姿,也没有荷花的高洁脱俗,但她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不畏严寒,坚强不屈。偶然想到李煜的《谢新恩》描绘的就是她们”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只是我的内心不似有一代帝王当时惆怅的心境。
周围,在荒芜的田野上,几棵嫩草偷偷地钻出地面。我想这也是一种情缘,让我有幸驻足,欣赏新绿,沐浴清香。平凡的小草,生命的绿色,那是让人悸动的生命之色。小草虽然平凡,但它却勃发着顽强的生命,拥有坚韧不屈的精神,怀揣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只有小草:“除了平凡和阳光,没有别的祈求!”此时我似乎聆听到了小草心灵深处的细语:过平凡的生活,享受平凡的乐趣。
平凡简单的生活着,真好!
行走在花蹊野径,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与春风亲密接触,和大自然深情拥抱,怡了心,醉了情。
樱花的花语此刻是春天最纯美的语言。一瓣樱花,飘落发梢,那香气便萦绕心田。
樱花的眸子在春天是最温柔的,在她的深情凝视下,我感觉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于是,我舒展四肢,沐浴在弥散在沁人心脾的花香里。此时,我体内春天蓬勃的生命气象融入了花的瞳孔,交织成了春天的画卷上的盎然诗意……
草有草语,需用心来解。花有花事,需倾情来读。时光冉冉,故乡的油菜花海里仍然珍藏着当时我捉迷藏的趣事;小学校园的桂树仍然记得我曾折断的桂枝。无论身在何处,我也忘不了春天曾经留给我美好记忆的花草,也忘不了那些花草中演绎的故事。
优秀写景散文:春游韶山
自小就对韶山这块红色圣地很向往,一直都想来游玩一番,却因种种原因,未来游玩,在心中总觉得遗憾。本月月初在我们电商二班全体同学的商量下,决定本月13号去韶山游玩,我的心中有着说不出的高兴。
13号早晨,吃过早点,买好干粮,在校门口坐上早几天预定的公交车前往韶山。路上,阳光明媚,山清水秀,南来北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同学们谈笑风生,时不时地唱几首歌。但毫无影响我的思绪,心中一直幻想着韶山春天的美丽景象。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路程颠簸,朝思暮想的红色圣地展现在我的面前,我的心激动不已。
在毛泽东广场(西)全体同学下车后,我们一行四十余人便浩浩荡荡地来到毛冬霞酒店。在酒店休息片刻,定好餐后。熟路的小佳带着我们,沿着一条绿化带向毛泽东铜像广场进军。四周草木翠绿,郁郁葱葱,繁花似锦,姹紫嫣红,娇艳芬芳,嗡嗡的蜜蜂在其间不断穿梭。这景象不断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眸,心情格外舒畅!
还未进毛泽东铜像广场,耳畔便传来了喧哗的声音。循声望去,广场上已是热火朝天。我们加快脚步,踏进广场,心都醉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黑压压的人头。我们艰难地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毛主席的铜像面前,见他高大挺直,手执文稿,面带微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直视前方,体现出他高尚的品质。铜像的四周,盆景环绕,它们竞相开放,馨香四溢,在阳光的斜射下灿烂夺目。
还未站稳脚,广播中便传来了一首《东方红》,接着便传来了一句:“一鞠躬。”游客们都急忙向伟大的毛主席铜像鞠躬,我们也跟着鞠躬。鞠完躬后,众多的游客们都拿着相机不停地向着毛主席的铜像拍照。在班长的安排下,我们全班同学便在毛主席的铜像下,拍了个合照。
拍完合照后,我们便在广场中停留了片刻,听到旁边的导游对旅游团说,“毛氏宗祠。”我和同学们都听着很好奇,便紧随着旅游团来到毛氏宗祠的面前。见白璧上写着“毛氏宗祠”四个楷体大字。大门的两旁写着:“注经世业,捧檄家声。”我们仔细阅读一遍后,便跟着旅游团,按秩序进入了宗祠。宗祠里,布置得井然有序,一进门便是戏台,进入戏台后,便是中堂,堂内设放着摆桌,东西两角放着宏钟、巨鼓,从中堂再往前,便是后厅敦本堂,正中设着神台,放置着毛氏列祖牌位,右下方有张几十年前坐过的黑漆板凳,散发出古色古香的味道。我们从陈放牌位处的左边进入展室。展室的白墙上悬挂着毛主席的相片,及其儿子毛岸青和妻子的合影。因里面人太少。我们便陆陆续续地走出了毛氏宗祠。
沿着毛氏宗祠往下走,便路过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我们到旁边时,导游们拿着票,带着自己的旅游团在一旁排队等候。我们听到旁边的游人说,“进纪念馆,要掏腰包。”同学们听到都有些失落,因为出来游玩每个人的钱量有限,决定不进纪念馆。经过购买门票处,听到一位学姐说,“有学生证就不用买门票。”听到这句话,同学们高兴得跳了起来,急忙从口袋中掏出学生证,到购买门票处,排队领取领取门票。
我们一行四十余名同学,排着一条长长的队进入了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毛主席白色石像,同学们忍不住在石像面前拍照留影。我站在毛主席的石像面前,看见毛主席写的草书(摹本),写得遒劲有力,龙飞凤舞,勾连不断,令人赞不绝口。因笔者爱好书法,对每副毛笔字,都一一琢磨,并熟记暗涌。
在同学的拉扯下,我们一群男生便从左边进入了展览厅,参观毛主席的生平事迹,白色的壁上有秩序地挂着毛主席相片,陈放着毛主席生前读过的书,用过的毛笔,及其各界领导和文人骚客前来游玩拍摄的图片。我们边走边欣赏图片。有的同学把相机不断地在图片面前自拍。
参观了一楼,我们坐着电梯来到了二楼,里面有几次鸦片战争的相片,及其《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约、赔款数额的明确记载。在旁边不远处,有许多游客在围观,我和同学们也举得很好奇,便挤进了其中。见上面挂着一首诗,里面写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了,1910年,毛泽东同志怀着强烈知求欲望和爱国热情到湘乡求学,临行前给其父的信。笔者把这首诗细细地读了几遍,对毛主席的崇拜之情又油然而生。
从馆内出来,熟路的小佳带着我们穿过一条沥青路,向着一条车辆如车水马龙的路走去。路旁有良田还有小河,河水缓缓地流淌着,寂静而柔美,像一块镶嵌在韶山的翡翠。不到十分钟,我们便看到几间土砖屋和一间茅草屋。屋外人满为患,摩肩接踵。因没问熟路的小佳,看到路旁的横幅和路线标牌才知道,这里就是毛泽东故居。故居前,有两个大池塘,池水波澜不惊,如一面镜子,把故居与旁边的松柏映照得格外清晰。可惜不是夏天,池中没有碧绿的荷叶,只有残荷,但毫无影响我们游玩的心情。
站在故居的面前,我的脑海中浮现年轻时的毛泽东同志,仿佛看见他坐在朴质的房间里看书,又放佛听见他在朗朗地诵读。在旁边同学地推动下,我才回过神来。因进故居要排近两个小时的队,同学们个个没有耐心等待。因天气太热,在学习委员的提议下,我们穿过池塘中的一条水泥小道,来到故居对面的山前。
刚进入山林,一股新鲜的空气夹杂着野花的馨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我顿时精神抖擞起来,张开双手深深地呼吸。林中古木参天,长青松柏,最为常见,在大风的吹拂中巍然不动,而那枝叶葳蕤枫树,则哗哗作响。侧耳倾听,那蝉儿潜伏在树上引吭高歌,小鸟也在林中叽叽喳喳地叫过不停。也许是游客多的缘故吧,然而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只觉得四周生机盎然。同学们在林中的石凳上坐下来小憩。疲惫被林中的风吹得慢慢散解。时不时地唱几首流行歌曲,幽默的同学笑话不断,笑声不绝于耳。因游玩的时间太久,同学们早已饥肠辘辘。在小佳的带领下,我们操小道回到毛冬霞酒店。
在酒店里,大部分的同学都买了一点纪念物,吃饭的时候,大家嘻嘻哈哈的,就连平时在班里很少讲话的同学,在此时也滔滔不绝起来。吃过饭后,有些同学觉得玩得还没有过瘾,便向公交车师傅询问,还有哪些地方没有游玩。公交车师傅亲切地告诉我们:“不远处还有一个烈士陵园。”在全班的商量下,决定前往烈士陵园游玩。热心的公交车师傅愿意免费开车送我们前往。
路上,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远处连绵起伏的大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四周的山光水色扑面而来,大家的脸上都露出甜美的笑容。还未到烈士陵园,小亿就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打开车窗,四处观看。片刻,指着窗外的一座山大声叫道:“同志们你们看那山上好多阶梯啊!”开公交车的师傅急忙告诉我们:“那就是韶山烈士陵园。”我们都朝着小亿指的方向看去,山脚到山顶有几百级阶梯,烈士陵园的“M”大门,在阳光的照耀下,流光溢彩,气派非凡。
在韶山烈士陵园大门口下车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进入了陵园内。从山脚抬头仰望,还看不到阶梯的尽头。有少部分的同学有点儿望而止步。但看着大部分的同学鼓起勇气拾级而上,也随着而上了。阶梯的两旁树木荫浓,树下绿草如茵,还有各种野花,香味扑鼻。此时虽是四月天,但还未到半山腰上,大家都口喘粗气,汗流浃背。但此时的大家都有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休息片刻便继续前进。
“皇天不负有心人。”同学们都一一上了山顶。见小塔的横幅上写着“革命英烈,永垂不朽”。我们急忙进入亭子,上了第二层,见墙壁上刻着革命烈士简介和抗日阵亡战士名录。我们一一阅读一遍之后。便下了亭子,站在亭子下的空坪上,看着旁边怪石屹立。一阵阵春风拂面而来,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惬意。鸟瞰下方,一条条崭新的水泥马路纵横交错,鳞次栉比的大楼,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山岭的枯草下透出无限的绿意,绿得醉人。我不禁大声说道:“韶山如此多娇!”沉迷于眼前的绮美景色,心潮澎湃,流连忘返。
因时间有限,我们下了烈士陵园,坐上了回学校的公交车。此次春游,完成夙愿的同时,又把昔日的灯下苦读与烦恼全抛之于九霄云外,心情舒畅了起来。美丽的韶山,再见了!
看过优秀写景散文的人还看了:
1.优秀写景散文欣赏
3.写景的文章欣赏
5.经典写景散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