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散文欣赏>优美散文>

优美:半清半烟半秋扇,半爱半死半菩提(2)

若木分享

  但是人是会累的,无论多大的热烈,最终都会慢慢消减的。一个困阻击向那般热烈,热烈把它打败,但热烈自己也受伤了。打败多大的困难就要消耗多大的热烈。但是少年人不这么认为,少年人认为打败多大的困难就会获得多大的热烈,少年人认为他一路打败困阻就一路强大,少年人认为他的热烈只增不减。

  忽得某一天,或是少年人好奇想看看自己的热烈已壮大到怎样了,或是有个爱管闲事的人叫了他一声,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少年人停下来了,停下来看看他身上的热烈究竟已多到怎样了。

  这时就有了令人惊异的一幕:少年人不敢置信地看着自己的身体,怎么会呢,怎么会这样呢,怎么热烈竟少到这个程度了,不会呀,不该是这样的,是哪里掉了吗?对,是掉了,一定是哪里不小心掉了。

  少年人急急地回往来路寻找。仔细地、慌忙地查看每个角落,每个转弯,可是找不到——所有的热烈都随困阻而消散,自然是找不到。少年人挣扎着,少年人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

  少年人花了很多时间去找,甚至比一路向前的时间都多。

  终于,少年人找到了,可不是少年人想要的东西。少年人想要热烈,但少年人只找到一种奇怪的叫“累”的东西。

  可这是什么呢,怎么会累呢,怎么会这样呢,热烈怎得忽然消释了呢。

  没有答案,少年人找不到答案;也明白了,少年人忽然明白自己是累了。虽然不知道原因,但结局是明了的。

  于是少年人相信了,那个叫做叔本华的人曾说的话。于是少年人也相信了,自己是老了。关于这一点,暂且认为这是对的。其实重点不在对错,重要的是少年人这样认为。

  可这时青春都逝了,时间已灭了。可这时只能随意找一个同样的失意人构成似乎必定要有的家庭。

  这似乎与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关于爱情与婚姻的讨论相似。

  这些似乎就是少年和中年之间那段过程。

  过程,这个词值得商榷,过程暗示了缓慢与长久。“人是慢慢变老的”,这是多数人的认知。不错,正确。时间是慢慢走的,所以人是慢慢老的。这关于身体。“人是一瞬间变老的”,有人这样说。不错,也正确。想看看自己的热烈已壮大到怎样了的想法是一瞬间有的,某个爱管闲事的人的声音是一瞬间听到的,所以人是一瞬间变老的。这有关精神。

  可,为何少年人在见了自己的热烈已所剩无几时会忽然变老,为何一个人一旦有了家庭就算老?这两个问题其实类似,因为当少年人察觉到热烈已失时,他会选择另找一人结婚。此中的“老”,是关于精神还是身体,或是兼而有之?这是在令人费解。其中的缘由,我想,与时间有关。当少年人差不多见到自己的热烈所剩无几时,他就站在中年人的门前;当少年人差不多有了家庭时,他就离中年不远了。于是问题得到了解答,因为不论如何,他都步入中年了,因为不论如何,他都会有精神或身体中至少一项达到要求了。可这又有了一个问题,为何进入中年即变老?中年与老不该有些差距吗?什么是中年人,何为变老?几岁算中年人,几岁算老?这似乎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而其中的秘密,至少我是无法探知了。这似乎是一种约定俗成,若是细究,怕是只会累了自己吧。

  有人20岁却内在老成,他可以说我很老了。有人70岁却依旧童真,他也可以说我很年轻。这里的“年轻”与“老”关于精神。但对于身体来说,20岁当然算年轻,70岁自然算老。这很好区分。

  但中年老的含义比这个复杂。中年的时间与热烈的消释刚好重叠。而这个刚好,让我在这个冬日的午后,不知所想,不知所云。

  不过,总而言之,我想老不是一个固定的时间,一个特殊的时段,或多少历练的积累,或还剩下多少热烈,我想它只是一个虚体的概念或状态,只是一种身体的程度或精神的厚度——当然,很多情况下,它们同时存在——同七年之痒一样,不可以具体的数字和规范去定义,否则,即是对生命这一事物的不尊重。

  少年人的青春于是消逝,或是死了,爱也与之同亡。

  爱与死的另一相似在于,在失去爱后,旧情人的记忆会沉淀成永日的伤痛,从前的甜蜜成了苦涩的煎熬,苦到教人后悔为何当初这般甜蜜,是否若不这么甜蜜就不会这么苦涩,若最后一定会分开,是否当初就该平淡地对待爱情,或干脆不爱。因而我常常想,为何恋人总爱说永远,为何没有恋人说我会爱你2年,或3年,为什么不是这样一个具体的数字呢?这个问题曾在我心中留了多年以至无法忘记。在身边的人死后,旧时的温暖也会沉淀成永日的伤痛,只是内容不同,时间不一而已。从前的欢笑成了以后的伤口,连轻碰都疼得撕心裂肺,疼到教人后悔为何从前这样嬉闹,是否若不这样嬉闹就不会如此苦痛,若最终注定要别离,是否开始就应冷漠地应付他人,或干脆不见。

  曾有人说,年轻人啊,你们的悲伤比起老年人的,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总好奇,老年人的悲伤是关于谁,是从前的恋人,从流的年华,还是从逝的亲人?这不可猜,我也不便去问,我怎能因自己的好奇而触了别人的伤心事呢?不过,我想,大约是都有吧,所有的往事凝结而来,就铸就了怀念的名分和哀伤的理由。

  老年人如何看呢?到底该不该爱,该不该亲近人,以相应得到日后的伤痛或无感?

  我想他们会说,这没有选择,选择了也没有用,因为人终究是会爱人的,也终究是会亲近人的。没有人能保持着单身和单独过一生。于是这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可以弃之不理了,这实在是一件好事!对于这个奖赏上帝做出的相应惩罚是给人永久的伤痛。

  于是不知哪天,我突然明白为何恋人从不说具体爱的年付却一直说着永远,为何言情小说从不写恋爱之后的事而光写恋爱。前者是源于爱的陷阱,后者则是狠毒的智慧。

  而爱情的魅力,情歌的动听,言情小说中只讲恋爱不讲婚姻的智慧,以及亲情的温暖,友情的欢乐,惹人沉沦的同时也铸就了世界上最美的童话和最毒的陷阱。

  四、菩提

  前面我曾说,伤痛会成为永远,与生和世有关。生和世,即轮回。

  曾有人说,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以红尘为道场,以世味为菩提,这言明了轮回与佛海,红尘与化外都是可以同时言说的。

53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