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散文欣赏>散文随笔>

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散文(2)

学良分享

  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散文:统节日的风韵

  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深厚,魅力无限,传承数千年,迄今这些文化精粹仍然绽放出异常绚烂的光彩。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世界级的文化精粹,为世界绚丽文化宝库增添光彩,弘扬了人类文明的历史,优秀文化的魅力。

  在中国传统节日很多,而且每个节日均有不同的意义与魅力。例如,春节,这是举国上下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在辞旧迎新的基础上迎接新春的到来,各地以不同的习俗方式表示着庆典,文化元素镶嵌其中,展示出中华民族独特节日的魅力。这个节日参与人口众多,也是世界级的大型庆典活动之一,有中华儿女栖息的地方,就会有新春佳节的活动。其次,是清明节,这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借以缅怀祖先,怀念已故的亲人,怀念烈士为中心的祭祀性活动。在节日中人们要给过世的亲人扫墓上坟填土,给过世的亡灵寄送冥府王宫使用的钱财,真诚期盼天堂中的亲人过的更好,更为理想;再者如端午节,这是大型的爱国主义活动,人们以传统故事为梗概,以不同的形式祭奠二千多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中心主题,渲染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操,激情涌现,爱国爱家,愿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呵护祖国的尊严与稳固。各地以划龙舟,吃糯米粽子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祭祀庆典活动,有声有色,花样繁多,这种活动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经久不衰,而且演化出新的韵味,展示着中华民族的风采与面貌。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一种大型群众性活动,形式隆重而热烈。百姓在金秋硕果累累的时节,稻谷,果蔬漂香之际,举办形式各异的庆贺活动,把丰收的硕果摆在供桌上,敬请天宫的诸神来品尝自己的劳动硕果,其情谊是相当浓郁的,也是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心中的表现。一年的拼搏奋斗,赢得满园的累累硕果,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这样喜悦庆典活动涉及的范围也是可想而知的。这正是,举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时。丰收硕果充盈,满心喜悦情更佳的真实写照。还有专门为老年人设置的九九重阳节,这是一个以尊老爱幼为主题而抒发情感的节日,浓郁的节气氛围包裹着老年人,和谐团聚,喜庆之余,让人回味无穷,特殊的节日,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一种风格与魅力。尊老敬老不是今天才拥有的,而且千百年民族文化积淀而形成的精华乐章,传承着民族团结友爱的气息,是促进国家亲和向上的动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民族,蕴含着无限的魅力,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奋进的标志,象征着伟大民族战胜困难,凝聚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的黄河、长城……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力量,神圣的中华大地孕育了伟大的民族。传统的民族节日是万里长江的一朵朵闪光的浪花,凝聚着伟大民族的精华成分。我们要欣赏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元素,我们要继承这个光荣传统,在前进途中挖掘精华的潜在力量,剔除糟粕,弘扬优秀成分,让这种光荣传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促使东方巨龙腾飞的更高更远,把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向更高的境界,独具世界鳌头,领先于世界之上。

  传统的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有着无可比拟的强大民族亲和动力,为中华民族勇往直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气概所在,成功所在。因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风韵是永远不会中断的,犹如滔滔的黄河水自天上而来,向大海喧嚣着奔腾而去,因为,这种势态永远不会静止的,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魅力所在决定的。

  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散文: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二胡的悠扬踩着三月斜雨的韵脚,沁过薄雾和窗纱,微微的还有些许暖意。冉冉檀香弥漫着空气,让我不觉神游于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长河中。

  天地初开,万物终归混沌。祖先们就踏上了征服自然的征程。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无一不体现着祖先们的智慧,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争鸣,如一声春雷惊雨,给华夏大地一场润泽。道家,法家,儒家、诸如雨后春笋纷涌而出。

  其文学思想,道德学说更是沿用至今,令我们受益匪浅。而反自春秋《诗经》开始,先秦散文,魏晋文学,后唐诗宋词元曲,品读时给人以美的享受,怎不叫人感慨古文学的博大精深。从孔子的“诗可以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给人们打上了一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这种忧患意识逐步上升到爱国精神,体现了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崇高天伦。“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不屈不挠精神。“仁者爱人”的高尚道德。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功业抱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的天人共鸣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当世界文化的铁蹄滚滚袭来时,总将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难以抵挡。在这个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物质生活。欲望,拜金,权利等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步一步的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洋节”,昔日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步被淡忘。生活中的这些情况比比皆是。追求自己喜欢的,是没错。可这又何尝不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漠视?那些我们曾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都哪去了?我记得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奥巴马也曾说“当中国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时,就是我们攻打这个民族的时候”觉醒吧!我希望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来构建我们的祖国辉煌。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淅淅小雨尽苦泣。


看过传统节日文化散文的人还看了:

1.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散文

2.传统节日文化散文

3.传统节日的记忆散文

4.传统节日散文

5.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文章

上一篇:关于传递的散文

下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散文

64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