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话题散文随笔:有没有爱情可以长久(5)
对于两个没有固定收入来源,也得不到大人支持创业或买房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两个的感情,其实是面临着考验的。特别是我看到大学同学和其他年轻人,择偶标准是必须在成都有房甚至还要有车,我忽然替蔡欣和蒋小江担忧。
好在我的担忧是虚惊一场。
去年五一他们来成都,我陪他们一起去看车,当天上午到,下午他们就订了一辆总价八万多的汽车,手动挡,乞丐版;贷款,我借了一万块给他们。
若不是不能马上提车,他们可能当天就开车回去了。蔡欣一直生活在偏远的老家,对城市来往不断的车辆和到处都一样的街道,感到很不适应。我渐渐明白,为什么一辈子围着土地忙碌的父母,一点儿也不向往城市;也渐渐明白,城市和乡村,各有各的好。
他们这次来,我发现蔡欣脾气变得特别暴躁,动不动就冲蒋小江发脾气。感情的世界里,你进一步,我就会退一步,所以看到蒋小江低头道歉的样子,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但是,我依然觉得这样不好,甚至让我觉得他们的感情变得有些不自然。
物极必反,一个人能承受的始终有限。可这样的苗头,蔡欣看不见。
我在家里给他们炖了猪蹄,做了香菇蒸肉,也带他们去吃了火锅。入睡前,我甚至也想,其实我也可以回去,过着普通简单的日子,谁说一定要留在这里,过着朝九晚五?但还没想明白就睡着了。
我和蔡欣依然联系很少,可每次见面都会觉得亲如家人。我想,她也真的是我家人。只有家人,才会给你说她最大的痛和最高兴的事,才会在你最重要的日子陪着你。
回去后过了几个月,他们结婚了。我赶了回去,一早陪她去化妆;看她一会儿穿婚纱,一会儿穿一身红色的复古装,看她在蒋小江的背上,笑得像个孩子。看蒋小江穿着帅气的西装,单膝跪地,看他喝下亲朋敬的一杯杯酒。
蔡欣考上了县幼儿园的教师,算是有了一份稳定工作。蒋小江则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老家那个不足成都一个区大的县城,是没有多少工作可以选择的。他偶尔做些零碎的工,帮逐渐年迈的蔡欣的父母做更多活儿。要按照很多年以前的话,蒋小江可以继承酿酒厂的活儿,但如今的年轻人,很少能吃下这样的苦头,加上有更多的选择,再走老一辈的路的人不多了。
时间一晃过了一年,这一年里,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们活在自己的生活里,偶尔无比想念对方。
今年国庆,蔡欣在医院痛了一天一夜,诞下六斤多重的女儿。我去看她,听她给我描绘生孩子时的场景。我早就知道生孩子并不是浪漫的事情,也知道老公不能陪你,就算可以花钱进去,也一定不要让他进去;有人说如果他看到了,恐怕会让他倒胃口,以后的性生活或许再也不美好。我不关心这些,因为万事皆因人而异,我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蔡欣也不是。
蔡欣还说,感谢自己平时待人和善,认识很多人,医院的护士们对她关照有余,不像其她产妇,孤零零的躺床上疼得死去活来。
蔡欣从未叫过蒋小江的婆婆一声妈妈,大人似乎也并不在意。在我眼里,有些温情时刻自然而然就想叫,没有,大概是从来没有过那样的时刻吧。给孩子取名时,蔡欣和婆婆吵了一架,因其非要在名字里带上红、翠、俊、晗这些字;最后蔡欣还是妥协了,给孩子取名蒋俊朵。
噢,忘了说,蔡欣有个弟弟,比她小两岁,他弟弟在蔡欣生产前一个月举办了婚礼,娶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女人。那个女孩儿,噢不,是女人怀孕了,蔡欣爸妈说不能对不起人家。
所以,蔡欣坐月子时,她母亲得在家里照顾孕妇以及忙酿酒厂的事。刚好蒋小江面上了一份消防员工作,月子才到第三天,他便要连续一周不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