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文章_关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的文章(2)
(三)睡眠
父亲的作息很有规律。85岁前,每天晚上9。30点上床,在好看的电视节目也不看。90岁后,8。30点上床休息,看一会书或报纸后睡下,近10点,小便后再睡,早晨5点左右起床。父亲睡眠好,睡下即进入深睡眠。他的这个基因传给了我。去世前半年,白天,他时常边看电视边睡,有时坐着看书时也能睡一会。
(四)洗澡
85岁前,父亲自己去浴池洗澡。几年前,我曾陪他一道去过那个浴池。那是一个离家3里远的老式浴池,空间宽敞,有早年间供浴客休息的床,浴池、淋浴、桑拿间俱全,水好,服务也不错。那里的人都认识父亲,对他十分尊重。我们多次劝阻他独自一人去浴池洗澡,他不听。直到五年前,他昏倒在浴池里,才同意由我陪同。
在我们劝说下,有一段时间,父亲同意在家附近的浴池洗澡。我们一联更换了三个浴池,父亲都不满意,后来又回到原来的浴池。那时我还在工作,洗澡安排在我的休息日,一般两周一次。刚开始,父亲坚持来回步行。他的步履矫健,有时我都有些跟不上他。三年后,我们走着去,打出租车回来。2010年5月后,父亲已没有力量走那么远的路了,每次洗澡,我们都是来回打车。
洗澡对父亲是一件开心的事,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一件担心的事。每次洗澡前,父亲都早早做好准备。在浴池里,他行动自如,很是愉快。在洗浴和乘车过程中,听到有人称赞他身体好,他很是满足、惬意。看到父亲高兴,我们当然也开心。其实,每当我看到父亲廋的皮包骨头的身躯,心里都很不是个滋味。每次洗澡,我们都担心父亲会感冒,但一次也没发生。
2010年10月中旬,父亲病愈后,我再次陪他去洗澡。我们都很清楚,也许这是父亲最后一次去浴池洗澡了。
二、读书作诗习书映晚霞
父亲中年时教过高等数学,此后做了多年会计工作,对会计学,有独到见解和论述。他知晓英、日、俄三种文字,读了一生的书。每日读书与思考,成为他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亲读书做笔记,还有在书上写读书心得的习惯,所以他读过的书上,满是铅笔写就的文字。
老人家晚年阅读了大量的书。他读的书大体可分为历史、古典和近现代经典诗文、哲学、易经、书法、宗教等。这些书,他自己买的居多。有时,老人家开出书目,请后辈为他够买。我曾多次到图书馆为他查找并借阅他所需要的书,还几次建议他去图书馆借阅图书、看报刊,不知为何,他从不去。父亲80岁前后,一度对《易经》产生兴趣,认真研读了近10部有关易经的书籍,做了大量的笔记。
我有时想,母亲去世后,我们都在为生计奔命,父亲孤身一人在家。是书,陪伴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白昼;还是书,使他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人生与社会。
父亲作诗大约始于75岁,曾一度通过书信方式与异地的年轻诗友交流。他在87岁时整理出一部诗集,有过较强烈的出版愿望,多次让后辈联系出版单位。新闻出版业进入市场后,大多出版社不再由政府财政投入,为生存,他们靠出卖书号,出版迎合市场需求的书籍。纯文学书籍的销量日渐减少,诗歌、书法类更少,作家、名人自费出书,搞促销活动屡见不鲜。我们委婉的向父亲介绍图书出版和图书市场情况,渐渐的,他不再提出版诗集的事了。我知道,应该想办法满足他的渴望。几个月后,我将他的诗稿复印后,以古籍线装书装订方式成册。看到宽大白纸上原汁原味的再现他的诗书作品,父亲很是满意。命我们将诗集分发给亲友。那是一部父亲文字、思想与书法(真、行草)造诣高峰时期的一部力作。
父亲90岁前,将他晚年的诗作整理成册,自命名《百年百首》;生日过后,由在北京工作的外孙女在一文化单位印制,了却了他的一桩心愿。这部诗集收录他晚年创作的109首古体诗词。全书用毛笔书写,字体真、行草,内容涵盖读书心得、咏物、史评、时评、情感、人生感悟等,集父亲一生学养之大成。
家父乃布衣,一生坎坷,没有任何财产,这是他留给我们最有价值的一笔财富。
父亲早年刻苦研习过书法,毛笔字酷似柳体,硬笔字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在70岁后,用大量时间研习名家法帖、书法书籍。80岁前后,父亲的毛笔字几度变化,不见了几十年前练就的漂亮的柳体字。受几位草书名家影响,他的字出现了奔放;在临习一些隶书、篆书法帖后,又出现刚劲、古朴;到85岁后,真、行、行草、隶、篆书自成一家。字体骨干刚健、笔势苍劲,行文疏密得当,章法气清韵通,含有浓重的书香气息。
90岁前,父亲每天都习书。他用的毛笔、墨、白纸和宣纸大多由我来购买。为了满足父亲创作诗词作品之需要,我曾按父亲的设计,用毛边纸印制了10刀专用纸;后来,又寻一印刷厂将两刀四尺宣纸切割成他所需的尺幅。
父亲创作书法作品时,先根据内容和尺幅反复考虑章法,胸有成竹后,便一气呵成泼墨在宣纸上。他说,每当习书时,他的脑海里没有任何杂念,完全是字帖里文字和诗作内容。每当完成一件满意的作品,他的心情十分舒畅。后辈结婚、乔迁或来看望,他都要为其作诗并形成书法作品,有的还要求由我装裱后赠与。他的书法作品还赠与许多亲友。遗憾的是,他没有为我写一幅字。
为在90岁生日前完成《百年百首》,年近90的老人每天都要书写几个小时。我们怕他累着,多次劝他不要急,慢慢来,他总说不累。
2010年9月初,父亲患病期间,几位后辈前来看望。老人家还能在数小时内,作诗并毛笔书写赠与,书法功力不减盛年。
三、平和坦然睿智看社会人生
与许多有良知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一样,性情耿直,为人正派的父亲关心时事与政治,热爱祖国。
父亲88岁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赶上好时候了。我的理解:父亲历经中华民国的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国共杀戮,伪满洲国的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次运动;一生坎坷,到晚年方过上平静安逸的生活。“赶上好时候了”是一位知识老人以近百年人生阅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当今社会的认知。
父亲一生经历了许多近现代历史事件。他对他经历的历史事件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给中华民族带来影响,有一个逐变的认识过程。他对“”,深恶痛绝。老人家最不能容忍的是“”摧残文化,剥夺民众的读书权利。在2010年9月病中,他还告诫晚辈,不要忘记那个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年代。他90岁时认为,中共的兴起、发展、壮大源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当时的国内外局势,不能完全由中共和毛泽东承担责任。父亲对邓小平赞赏有加,称邓改变了当代知识分子和中国的命运。对于一九四九年后历次运动所遭受的磨难,他一直都以平和心态对待,从未听他说起。
父亲的性格急躁,固执己见,晚年强迫观念很强,家族里的人和事都要过问,还要按他说的去做。现在想来,父亲当时的很多意见都是对的,且具有前瞻性。母亲去世后,父亲变得十分随和,极少问及晚辈的事,即使听到了也很少发表意见。我想,这是他晚年读书修养和对人生的感悟所得。
人生七十古来稀。父亲几年前便能理性面对生命终结。在他87岁时的《若一自娱诗选集》里的第一首诗便是:
过客
侬自天上来,大地巧安排,
嫦娥频挥手,率兔桂花栽。
2010年8月29日,父亲突然出现吐字不清、吞咽困难、流口水症状。我们几经劝说,他方同意在家里输液药物治疗。老人家自知不持,表示要见直系后人。当我们手足到齐后,平静的交代了后事。也许是亲人的挽留,或许是他对生命的眷恋,奇迹出现了。自9月3日起,父亲的上述症状日渐减轻,到6日症状基本消失,食欲还好于病前。他认为已康复,拒绝输液治疗,又开始了每日读书,作诗、写字的常态生活。
仅过了两个月,11月初,父亲基本处于卧床状态,每日仅喝一袋牛奶和少许米粉类流食。老人家十分清醒自己的身体变化,多次说:“我没有病,就是老了。”“到时候了。”他还说,孝就应该顺,不要逼着他做他不愿做的事。
在如何对待父亲健康状况变化这一问题上,我们一度十分矛盾。一是父亲多次明确表示不去医院就医,即使在家输液都不让;二是即使父亲同意去医院,他的身体能否承担得起繁杂的检查与“治疗”。三是在现代医学还解决不了人类老衰问题的背景下,去医院折腾一个高龄老人,是尽孝道?几经讨论,我们手足包括孙辈达成共识,以老人家的意见为意见,一切顺其自然。不过,看到父亲日渐衰老,我们心里都不是个滋味,好在父亲坦然面对且没有任何痛苦感。
2010年7月中旬,在外地做官、经商的两个家庭,专程来看望家父。看到孙辈都已成人,重孙儿茁壮成长,父亲很是欣慰。他说,曹家和与曹家联姻家族里的人都没有坏人,这是最好的。一位为官的亲属说,他年轻时,对老人家的学养不以为然,体会不到老人的价值。这次见到老人家,他感受颇深。他认真聆听家父的每一句话。他说,姥爷说出的话,是他近百年人生阅历和学养的结晶,那是大智慧,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回味的。
2010年8—9月间,家族中有两亲属出现家庭矛盾。我们手足几经研究也没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父亲在一年前听力便不佳,我们谈话他几乎听不清楚。当我们简述事由后,还在病中的老人家,稍加思索便说出了让当事者动容和信服的话,矛盾迎刃而解。父亲的睿智让我们叹服。
四、最后时光
2010年12月17日上午,决定卧床的父亲把他没能完成的200多首诗稿交给我,嘱我整理后编为《百年百首(二)》。
此前,父亲白天多在客厅的床上躺着,间或在家人的帮助下,靠着高高垫起的被褥坐一会,不时的看看电视节目,晚上到卧室睡眠。需要大小便时,由人扶着蹒跚挪到卫生间自行方便,早晨,在家人的帮助下起床穿衣。经过一个多月这样的生活,父亲自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家人的劝说下,同意不再起床活动。
12月18日起,父亲进入真正的卧床生活,从此,他在床上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光。
这个期间,父亲下身一丝不挂,身下铺着海棉垫子、电褥子、尿不湿,上身穿保暖内衣(后改为短袖内衣),羽绒小袄,腹部和脚下各放一个热水袋,盖着棉被、毛毯。老人家身体内的能量基本耗尽,皮下几乎没有肌肉,突兀的骨骼清晰可见,由于臀部骨盆和尾骨受不了大半身的重力,他时感不舒服,隔一段时间就自己往下边放手巾,或要求家人往臀部下放些软东西。他已没有力气翻身,大小便需要有人帮助。父亲每天的进食:一小碗小米稀粥,约250cc水,50cc果汁。他不时的吃冰糖,每天能进100克左右。白天,父亲的嗜睡和清醒时间大致各半。清醒时,有时自己用遥控器打开电视机,看一会电视节目,吃几块冰糖;有时呆呆的睁着眼睛,不知在想着什么。他很少说话,但时常问我和小妹的孩子是不是有电话。
2011新年过后,父亲大多时间处于嗜睡状态,除了喝少量的水、果汁和吃糖,基本不再进食,但神志清楚,反映正常。
1月11日,脚踝部出现浮肿。
15日始,不主动看电视,即使看,目光也不专注。
17日,父亲老朋友之后人胡柏忠前来看望。柏忠劝说父亲注射营养药物。父亲说,我没有病,不用打针。我就是老了,现在很好。看现在的样子,再活二三年没问题。柏忠走后,父亲问我,他原工作单位的同事还有谁在。当他得知他们那代人只有他一人还在时,他笑了。我好久没看见父亲笑了,而且笑得是那么灿烂——皮包骨头面颊上的皱纹聚在一起,像一朵盛开的花。
18日,胡家三女、四女来看望。老四艳华劝说到,曹大爷,有一种好药,打上后,你就有劲,能坐起来了。父亲点头表示同意。几分钟后,父亲问我,小四是不是会计师。我说,是。她现在当局长了。父亲示意叫小四。他对小四说,你工作有成就,学术上也要有成果。我写的东西你拿去看看,如果还行,对你和社会会有好处。小四说,好。但你要同意打针。等过年时,我再来看您。父亲再次点头表示同意。
20——21日,父亲接受每日静脉点滴脂肪乳250ml。他清醒时,时常注视药物数量变化。21日,老人家说,你们竟瞎弄,让我花钱招罪。
24日上午,父亲不断要求变换体位,但表达不清楚那里不舒服。11。20时,对我们说,我怎么会这样。——给儿女添麻烦了。——我真的不行了。
15。40时,父亲突然出现昏迷,眼睛无意识,叫无反映。小妹试图为父亲静脉点滴药物,更换三个部位均无回血。
父亲生命体征的这一变化,让我们感到意外。我们都以为,以父亲目前的情况可以度过春节。
25日,1。56时,父亲前额出微汗,呼吸渐现微弱。我、二姐、小妹和妹夫守候在父亲身旁,神情紧张的密切观察着老人家的生命体征变化。
约2。25时,小妹叫我握住父亲的手。此后,父亲的呼吸越来越弱,眼睛无意识半睁。看着减弱呼吸的父亲,我高叫两声:爸,走好!爸,走好!父亲大呼两口气,安详的闭上了双眼,停止了呼吸。时钟指向2。31时。
父亲卧床37天,没尿床,无褥疮,干干净净的无疾而终。
一生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父亲,“落落直直走四方”(父亲诗句)的走完了过91年人生道路。
五、后记
写这样的文字,对我是个挑战。一是写父亲晚年生活是痛苦的;二是我没有写过这类文章。不知用何种题材,什么样的文字和表达方式,如何记述;三是父亲的晚年生活长达20多年,这期间的很多事,我已记不清楚。经过思考,我用现在分类、粗线条概述的方式,阶段性的完成了这篇文章。
中国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式社会,家族中长者对子女的影响是其他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父亲青少年时在沈阳文汇中学读书,受到当时东亚最先进的西方文化教育。从那时起,他便脱离家庭独立生活,家庭对他的影响不大。一九四九年后,中共割裂传统文化的宣教和对知识分子的打压,又对他的社会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基于此,父亲一度排斥传统民俗文化。他的这一认知必然影响到我们子女。我是为了完成一个生文化选题,在2000年时浏览了《民俗学》和几本民俗文化丛书,才对中国民俗文化略知一二的。
家族史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述家族长者生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家庭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我写父亲晚年生活的动力之一。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猜你喜欢:
1.晚年生活的文章
3.老年感悟文章
4.老年人晚年乐趣
5.对老人的赞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