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写历史名人的散文:我与鲁迅(2)
03
在大学学的是中文系,鲁迅自然没法回避。老师、同学很多人对他推崇备至、高山仰止,我思量着我对他是否有着偏见,我得更进一步去读他的作品,了解他。我没打算读《鲁迅全集》,也没条件读,就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四卷本的《鲁迅选集》,也读他的传记。了解多了,印象也慢慢有了改变。早先,跟着别人人云亦云,说鲁迅深刻,富有批判性,却不知高妙在何处,看过一些东西后总算有点摸着头绪。
鲁迅确实能透过现象看到一些本质,体现一种同时代人少有的深刻性。他思考问题总喜欢联系到文化和人性层面,他批判宗法制度和国民性格,都立足于此。文化和人性等元素往往能涵括人们日常生活等诸多表象背后的不少共性,能展示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规律,常常能给人触类旁观,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技法很高明,给我启发很大。我现在也在给学生上写作课,经常提醒她们可以试着联系到文化或人性层面,有可能会获得立意上的某种深刻。
至于批判性,我更是感同身受,深为叹服。本人年轻时为人刻薄,常出言伤人,以否定别人为上,且以此自得,读鲁迅的杂文,时有共鸣,以至惺惺相惜。鲁迅虽不像我这么肤浅,但他像刺猬一样,易怒好斗却远甚于我,一言不合就开骂,时常有之。众人常乐道鲁迅的这种批判精神,怀疑意识,进而宏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没错,我现在课堂上也经常强调这点。但鲁迅的行状也时常表现为一种不合作的态度,一种反抗的姿态和对现状的深深失望甚至绝望。鲁迅的这个特点和孤高形象令不少知识者引颈仰望,尊其为大先生。应该说,鲁迅的这种批判性表现不是他特有的,更不是他的原创。中国自古就有“肉食者鄙”,蔑视权贵的文化传统,国外也有像索尔仁尼琴这样异见人士不屈不挠地抗争。所谓的与权力保持距离才能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观点,我在二三十岁时也一直深以为然,自以为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高蹈孑立,忧世忧民。
04
鲁迅一以贯之,至死都没有改变他的批判性。如果建国后他还活着,估计也不会改变,据周海婴披露,自谓与鲁迅的心相通的毛泽东在反右派背景下的1957年曾经说过:“(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做声。”鲁迅的这种直士风范确实是令人敬佩的。
鲁迅无疑是影响了我,可我没有坚持下去,也庆幸没有坚持下去。刚开始工作的那些年,我自视甚高,常有怀才不遇之感,像个小愤青一样牢骚满腹,看什么都不顺眼,批评这个,针砭那个,偶尔还写点小文讽喻一下单位领导,批评他们未能远谋,颇有鲁迅遗风。或许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渐渐地感觉生活环境越来越逼仄,心态也越来越消沉,事业婚姻了无所成,挫败感堵塞心胸。我试着调整,试着摆脱,不知何时起,或许是做久了班主任,或许是参加了户外活动,也或许是做了别人的丈夫和爸爸,我的眼光开始柔和起来,我的批判意识开始淡了,我的眼里也开始能容忍一些砂子。我的世界开始亮堂起来。
现在,我经常和人说,如果有鲁迅这样的人一起去爬山,估计山不容易爬成,最大可能是不欢而散,半途而归。鲁迅要求太高,甚至苛求,他批判甚至挑剔的眼光一直盯着领队,而他自己却从来没想过要做领队,他的位置就是在队伍里做一个独立的批判者。这样的角色是有意义的,做得恰当他可以帮助领队做得更好。可是,山野迷乱,谁又能做到万无一失,无可指责呢?在持续的批判挑剔面前,最愿意做事能担当的人也会选择退却。这些年,我一直在组织小伙伴们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所幸队伍里没有这样的习惯性批评者,不然,队伍早已解散。批判是应该的,但建设性批判尤为可贵。户外活动也好,班级管理也好,家庭生活也好,唯有建设性的批判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鲁迅,我以为他在这方面似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