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童年的朋友》精选教案

李斯分享

  《童年的朋友》写的是6岁时的“我”一开始要当拳击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来练拳,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立誓永远不想当拳击家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童年的朋友》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童年的朋友》精选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

  2、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诱发阅读期待

  童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有居住了12年的小屋,有与祖父在一起的快乐的田园生活,相信也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

  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儿时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前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忆。(板书:童年的朋友)

  【设计意图】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愿意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玩具朋友的回忆。

  二、切入重点,明确学习目标

  进入“快乐读书屋”,打开书95页,首先找同学读一下题目上方的文字。谁来说说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应把握的重点是什么?(课件出示学生凝练后的学习重点)

  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

  2、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主寻找并把握学文的重点,把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展开自主学习。

  三、提出要求,自读整体把握

  明确了学习课文的重点,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1、出示读书要求:(1)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能读出感情;

  (2)边读边想:“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谁?它和“我”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学生根据读书要求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读书要求清楚明白,学生在读书要求的引导下开展的读书活动,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从容充分。

  3、对照检查,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情况的检查:认读词语开火车领读 如:拳击家、形影不离、硬邦邦、沉默、克制等。

  (2)文中“我”童年的朋友是谁?它和“我”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指名回答:我童年的朋友是谁?板书:玩具小熊 (一只什么样的玩具小熊?)

  一身巧克力色。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小的是原来的——黄色,玻璃做的;大的白色——是用一个纽扣后补上的。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我和小熊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完成下面填空。

  (出示幻灯片):“我”一开始要当(拳击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来(练拳),但是“我”后来想到(小熊曾经带给我的快乐),于是“我”改变主意,永远不想当(拳击家)了。

  板书:要当 不想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填空形式降低了难度。

  四、巧设话题,体会交流感悟

  1、默读第18自然段,想一想“我”和小熊以前的关系怎样?(非常亲密)

  2、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哪个词语最能感受到“我”和小熊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板书:形影不离

  3、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4、再读这一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具体写了“我”和小熊的形影不离,用直线画出来。

  5、指名回答。(出示幻灯片):那时我走到哪里都带着它。吃饭时让它坐在旁边,用调羹喂它;睡觉时我也让它躺在旁边,对着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悄地给它讲故事。

  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吗?带着你的体会读读。想象还有什么时候?(指导学生读出“我”回忆美好往事的甜蜜。)

  读出“我”和小熊关系的亲密无间,读出曾经的难舍难分。

  引读:所以“那时候,我爱它,—————”(一心一意地爱它)

  因为那是“我往日最要好的朋友,童年的————”(真正朋友)

  教师总结:那时的我甚至为了它,把命献出来都舍得。带着这份感情再来齐读这两句话。的确,我和小熊就是这样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

  所以已被丢弃在筐底的、残缺不全的小熊依旧“用那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我想对小熊说:“ ——————————。”(此时,你就是那个曾经与小熊为伴,与它形影不离的小熊的主人,你想对它说点什么,把你此时想说的话写在书上。)

  的确,这是小作者最真实的内心独白,他陷入了深深的疚愧之中。

  可为了不让妈妈从声音里猜出“我”的心事来,“我”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掩饰了内心的自责,哪种方式?

  直击最后一段,抓动词“转过脸去,沉默了好长时间”“仰起头,想把眼泪憋回去”(动作描写)

  这种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作者是怎样呈现给读者的呢?你能尝试着归纳一下作者展开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吗?

  1、通过动作,反映人物心理《童年的朋友》

  2、直接刻画,交待人物心理(刚才的读写结合训练)

  3、通过想象,表现人物心理《卖火柴的小女孩》

  4、通过环境,烘托人物心理《十里长街送总理》

  布置作业:请尝试着用其它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呈现文中“我”当时内心的自责。

  【设计意图】

  五、总结全文,迁移拓展阅读

  童年的朋友只是这只小熊吗?也许是更多的可爱至极的玩具,也许是那些最亲最近的人,也许是几本精彩绝伦的故事书。对,是所有曾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同学们,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美好的,让我们好好珍惜吧!

  推荐阅读:高尔基 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其中《童年》中的同名作品《童年的朋友》。你知道他童年的朋友是谁吗?(他的外祖母)为什么把自己的长辈称为“童年的朋友”?不妨课余时间拿来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形影不离     一心一意

  (玩具小熊) 真正朋友

  小学三年级语文《童年的朋友》精选教案二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3个,会写6个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2、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文中“我”与伙伴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回忆童年美好时光、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最美好的时光里,总是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

  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儿时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忆。(板书:童年的朋友)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我们中国的汉字有一类叫做形声字,它的字形中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例如:这课生字中的“瘾”,就是这样的形声字,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记住它们的字音、字形和意思。

  你还发现哪些生字也是形声字,如何记住它们?

  2.学生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谁?它和作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指的是“我”童年时的玩具小熊。课文讲“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再也不想当拳击家了”。)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

  (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当时有一个怎样的心愿?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1.学生带着问题读文,思考。

  2.汇报:(迫不及待地要当一个拳击手)

  3.朗读课文,要读出作者对当拳击手的渴望。

  过渡:这么强烈的愿望,在当那可爱的旧玩具小熊——“我”儿时的好伙伴充当了练拳的“梨”后,被放弃了。

  (二)精读课文重点段,想一想,是什么让“我”又改变了想法?在文中勾画出重点的词句,细细品味。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

  2.汇报交流:

  作者与“小熊”之间深厚的情谊。想想:课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和小熊之间的关系?(形影不离)“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我”和小熊形影不离?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吗?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指导学生读出“我”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回忆美好往事的甜蜜,又有自责。)

  3.回想起这些温馨的画面,作者犹豫了。根据课文的内容想象一下,补充下面一段话。

  小熊用那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我想对小熊说:“。”

  (三)学习最后一段。

  故事的结果,大家预料到了吗?(指名读文)说说你的感受。

  小学三年级语文《童年的朋友》精选教案三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写法。

  教学时数

  2教时

  教学安排

  第一教时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教时侧重对能力的培养和迁移,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读

  导语设计:

  朋友是一杯酒,越能是困难的时候,越能品味到他的真诚;朋友是一盏灯,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候,是他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走出困境;朋友是冬日的暖阳,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是他们处处为我们驱散阴霾。真的,真挚的朋友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力量。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是朋友帮助我们登上成功的顶峰,到达理想的彼岸。童年的高尔基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是他的外祖母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今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童年》中的《童年的朋友》。

  (板书课题)

  字词检查:

  发绺 马鬃 诅咒 颤动 敏捷 两颊

  文学常识:

  高尔基 苏联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

  二、初读

  我们平常所交的朋友,一般都指在学习上、生活上帮助我们的同学、同事、伙伴,但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长辈称为“童年的朋友”?

  1、教师范读课文

  2、思考:

  ⑴我为什么把外祖母称为“童年的朋友”?她给我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⑵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⑶说说你对文中外祖母的印像,并请你为“外祖母”画一幅肖像。

  (通过解决三个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结合学生所画的肖像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

  3、学生交流发言,教师总结,形成板书。

  外貌描写

  朋友——外祖母:

  语言描写

  三、品读

  1、教师:读过课文,我们感觉到本文中的人物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你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部分,并选择一至两句并批注。

  ⑴学生朗读,作批注;

  ⑵并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间交流,小组各成员轮流问,其它同学汇报学习的成果;

  ⑶小组选出精彩的批注,上讲台作汇报;其它小组作评价

  ⑷教师总结,重点强调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侧面烘托在文章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外祖母的形象,给作者哪些深远的影响。

  (通过外祖母的语言描写外貌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板书:充满爱心,慈爱和蔼,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坚强、乐观。)

  四、迁移

  1、我们学习了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了解到他的外祖母给他深刻的影响,你童年时代的最难忘的朋友是谁?你能学习课文的某些写法,用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你心目中的好朋友的形象?

  2、学习了本文,我们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手法,尤其是通过描写眼睛来表现人物性格,请你们学习这样的写法为你的同桌描绘出他的形象,表现他的性格。

  4、你学过本文后,你学到了什么?

  (主要从人物描写手法,侧面烘托,语音、修辞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巩固

  1.有感情朗读课文,整理字词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相关文章:

1.童年的朋友优秀作文400字

2.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学习计划3篇

3.童年的朋友作文600字

4.有关童年的朋友话题作文700字

5.关于童年的朋友话题作文500字

    292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