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最后一次演讲》精品教学教案

李斯分享

  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枪口拍案而起等都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闻一多拍案而起痛斥国民党的言辞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八年级语文《最后一次演讲》精品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八年级语文《最后一次演讲》精品教学教案一

  学习目标:

  1.识记难字生词和文体常识。

  2.引导学生品析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句式和修辞在演讲中的作用。

  3.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舍生取义”是中国古代文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枪口拍案而起等都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闻一多拍案而起痛斥国民党*的言辞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闻一多同志在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卑劣(liè)污蔑(miè)捶击(chuí)*(tú)

  蛮横(hèng)毁灭(huǐ)赋予(fù)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污蔑:捏造事实来诋毁别人。

  光明正大:心地光明,言行正派。

  挑拨离间:挑起是非争端,破坏团结。

  (3)指出下列词语的感*彩。

  光明正大(褒义)偷偷摸摸(贬义)悲愤痛恨(中性)

  挑拨离间(贬义)制造恐怖(贬义)卑鄙无耻(贬义)

  2.背景链接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人民的内战。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反*”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人民。1946年7月11日,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这篇讲演。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3.作家简介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五四运动时参加学生运动,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后研究文学,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代表作有《七子之歌》《红烛》《死水》等。

  李公朴,江苏人。五四运动时,在上海发起组织爱国团,“五卅”运动时,任上海*工人科科长,1926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军。“四•一二”政变后,愤然离开军队,“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坚持战斗,积极从事民主和平运动。1946年1月在重庆“校场口血案”中被特务殴打受伤,5月初到昆明,全国内战开始后,与闻一多积极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7月11日晚,于回家途中,被国民党*的特务杀害。

  4.文体链接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演讲词有三种类型:①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议论、说明和抒情,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②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正确深刻的论点、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③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以“情”来开启听众的心灵。

  其特点主要有:①针对性。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同时又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②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③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初读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段落大意。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3):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虚伪的本性。

  第二部分(4—5):剖析国民党*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2.通读全文,讨论问题。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交流点拨】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的罪恶和卑劣,表达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文章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崇高品质?

  【交流点拨】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3.研读第一自然段。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义正词严地揭露国民党*令人震惊的罪行。

  (2)“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究竟”“竟”均为副词,强调了李先生的行为是一个中国人的正当行为,是正义的。揭露了国民党*的卑劣无耻。

  (3)请从选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并说说其在表达上的作用。

  【交流点拨】“光明正大”和“偷偷摸摸”是一对反义词,通过对比,揭露国民党*卑劣无耻到极点。

  4.研读第五自然段。

  (1)选段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

  【交流点拨】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2)为了证明观点,闻一多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了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什么?

  【交流点拨】正面: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

  反面: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3)说说本段的讲演思路。

  【交流点拨】围绕“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这一中心,先指出“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并列举事实证明。然后,又与世界和历史联系起来,用希特勒、墨索里尼为例,强调反人民的势力终会被人民毁灭。最后,强调国民党*必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探究语言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交流点拨】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揭露敌人暗杀手段的无耻。又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

  (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交流点拨】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用“一个”和“千百万个”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既打击敌人,又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交流点拨】反问句,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的*。

  (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交流点拨】反问句,揭露了*的凶残与愚蠢,表达必胜的信念。

  (3)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交流点拨】祈使句,当面命令特务,揭露了*虚弱的本质,表现了自己大无畏的精神。

  (4)你们完了,快完了!

  【交流点拨】感叹句,揭露了敌人的虚弱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

  7.在演讲中人称的不断变换,对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有很重要的作用。下列两句中人称都有变化,简析这种变化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交流点拨】对敌人用“你们”,对正义力量用“我们”,爱憎分明,旗帜鲜明地与敌人展开面对面的交锋。第一句由“他们”变为“你们”,表现讲演者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第二句“你们”“我们”相连相对使用,表现了讲演者坚定的立场。

  8.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

  【交流点拨】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三)教师小结

  这篇演讲词运用了40多个感叹号,把讲演者的思想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展示给了听众,使情感越来越分明、越来越强烈。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也是这篇演讲词的一大特点。这些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听众的思想与讲演者的思想感情始终处在激荡、交融,再激荡、再交融的过程中,从而不断地涌动和撞击,达到强烈的共鸣。

  四、板书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痛斥——敌人的卑劣

  赞扬——李先生的光荣

  揭露——虚伪的本质

  指出——末日来临

  号召——进步青年临危不惧

  坚持真理

  勇于献身

  五、拓展延伸

  演讲是一种在公开场合,用口头语言宣传自己的主张的最简便易行的方式。进行演讲要做到如下准备:

  1.明确演讲的观点。演讲要提出自己的主张,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就应使自己的主张正确、鲜明、突出。

  2.围绕主题选择材料。观点确定后,就应该为自己的观点找寻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道理论据包括人们公认为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原理、定律等。论据典型、生动、丰富,才能使人耳目一新。

  3.安排好演讲的层次。清晰的思路、层次有利于听众抓住要点,理解演讲的内容。

  4.反复推敲语言。演讲的语言应做到:口语化,通俗易懂;生动化,活泼风趣,富于感染力;精彩,富于哲理,耐人寻味;用词、色彩、句式、语气语调恰当,为表明观点、表达感情服务。

  初中八年级语文《最后一次演讲》精品教学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把握讲演词的特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感受闻一多追求真理、大义凛然的精神气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朗读,品味语言,体会爱憎。

  难点:把握讲演词的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资源】《闻一多在李公仆追悼会上的讲演片段(影视资料)》,营造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1946年,来缅怀为争取民主和平进步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李公朴先生、闻一多先生,感受闻一多先生这位优秀的诗人、卓越的学者、大勇的民主战士,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的行动中所表现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

  二、整体感知

  1.了解文体。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可参考【微教案】《讲演词的特点》《如何写作讲演稿》

  2.走近作者。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学者和坚强的民主战士。1920年7月发表了第一首新诗《西岸》,从此跨入中国诗坛。

  1923年9月,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出版。这本诗集反映了诗人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爱和对黑暗现实极端的恨。他把自己比喻为正在燃烧的红烛,宁愿牺牲自己,誓为他人造福。

  1928年1月,诗集《死水》出版,这是他的代表作,面对苦难的祖国,严峻的现实,他的爱国主义热情更加炽烈,而虚幻的唯美主义的成分减少了。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6年7月17日*、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者终必覆灭。”

  3.了解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为了*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讲演”。

  可参考【微教案】《李公朴》

  4.检查预习情况。

  (1)给加点字注音。

  诬蔑(wūmiè)*(tú)恐怖(kǒng)挑拨离间(jiàn)

  卑鄙(bǐ)卑污(wū)赋予(yǔ)

  (2)解释下列词语。

  诬蔑:捏造事实冤枉人。

  卑劣:卑鄙恶劣。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卑鄙无耻:品行低下,不知廉耻。

  挑拨离间:搬弄口舌,引起争端,使互相猜忌而离散。

  5.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影视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感受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2)学生大声朗读,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理清讲演思路并概括每部分内容。

  参考

  ①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②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虚伪的本性。

  第二部分(4、5段):分析国民党*的虚弱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段):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三、局部探究

  学生大声朗读1、2段,思考:

  1.讲演中,闻一多先生一再痛斥敌人的卑劣无耻,他是从哪几个方面痛斥的?

  师生交流,回答

  参考

  (1)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2)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3)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

  可参考【微教案】《开头结尾》

  2.学生朗读第3段,思考:

  这一段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态度?

  师生交流

  参考

  对李公朴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并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总结:讲演开始,闻一多先生痛斥敌人的卑劣无耻,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爱憎分明,体现了讲演者鲜明的态度。

  3.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是如何揭露*的本质,进而指出*末日来临的?

  (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思考交流

  参考:(1)首先表达对反对派的强烈愤慨,接着剖析出敌人内心的虚弱:自己在恐怖、慌、害怕,然后指出他们的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2)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4.学生齐读第三部分,思考:

  (1)对进步青年,闻一多先生发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2)在讲演的最后,表达出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精神?

  师生交流

  参考

  (1)发扬云南光荣历史,继续进行民主和平运动。

  (2)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的精神。

  5.学生大声朗读全文,体会讲演词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四、总结拓展

  1.结合本节所学课文具体内容,总结讲演词的特点。

  个人总结,小组交流。

  明确:讲演词的特点:第一,有的放矢,考虑听众对象。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烈士追悼会的现场,面对的既有大批的民主人士与进步青年,又有国民党*的特务。闻先生对前者发出号召,对后者则严厉痛斥,充分考虑了听众对象。第二,观点集中、鲜明。对民主人士与进步青年,鼓励号召;对敌人,则是严厉痛斥。第三,讲演首先痛斥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接着分析其虚弱本质,最后发出号召,思路清晰。第四,多种称呼,多种句式,多种修辞,语言铿锵,语气强烈,爱憎分明。

  2.在*横行霸道的黑暗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无所畏惧,勇于斗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今天,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缅怀革命先烈?谈谈你的看法。

  各抒己见。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试题中心】“基础训练”

  (2)模仿作者练习讲演,进一步感受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的态度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体会讲演词的特点。

  可参考【悦读世界】

  六、板书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赞扬李公朴斗争精神,痛斥敌人罪行

  讲演内容分析敌人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

  号召昆明人民坚持斗争,表达自己献身决心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模仿讲演练习,进一步感受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的态度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体会讲演词特点。

  一篇讲演词,能够征服听众,除了有清晰的思路与鲜明的观点外,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品味一下这篇讲演词的语言特色。

  二、局部探究

  同学们,一篇富有战斗力的讲演词,能够征服现场听众,引起强烈的共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根据刚才所听的朗读,大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的表现力。

  1.分析下列三组句子,分别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

  (1)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2)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我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3)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学生反复朗读,师生交流

  参考

  (1)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了肯定的观点,强烈的讽刺,鲜明的爱憎。

  (2)设问句。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观点上的认同。

  (3)感叹句。表达强烈感情,揭露敌人的卑鄙与虚弱。

  2.用讲演者的口吻反复朗读下面的语句,体会人称变换的作用。

  (1)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2)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

  (3)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师生交流,讨论。

  参考

  (1)充分表现出讲演中和群众的亲密情感和一起战斗的态度。

  (2)对敌人厉声质问,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3)表达出对敌人的极端蔑视。

  可参考【微教案】《不同人称的表达效果》

  3.文中多处运用了修辞方法,找出来并批注,体会其作用。

  寻找,思考,交流

  参考

  (1)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2)无耻啊!无耻啊!

  (3)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分别运用了对比、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更好地表达出讲演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强烈的感情,增强了讲演的感染力。

  可参考【微课堂】《闻一多先生的讲演艺术》

  4.质疑问难:你还有哪方面的疑问,提出来一起探讨。

  问题预设

  (1)“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的末日!”结合背景材料想一想,这里的“光明”“黑暗”分别指什么?

  (2)“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如何理解这句话?

  参考:

  (1)“光明”指民主和平运动的胜利。“黑暗”指国民党*的统治。

  (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跨出了这大门,就没想着再回来,“前脚跨出大门”是指走出去,“后脚跨进大门”是指退回来。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四、总结拓展

  播放【影视课文】,深入理解内容,体会先生的人格力量,把握讲演词的特点。

  学生复习总结本课知识点、文章内容、写作特色、语言特点。

  师生交流。

  本文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感叹句、反问句,不断变换人称,运用反复、对比等修辞方法,表达了对国民党*的强烈的憎恨,对李公朴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的热情赞颂,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追求真理、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气概。

  学习了这篇讲演稿,我们不仅了解了讲演词的特点,品味了富有表现力的讲演语言,还感受到革命先烈闻一多先生字里行间充溢的那浓烈的爱国情怀。今天,我们同学们生活在新的时代,用怎样的实际行动爱国呢?结合本文的学习体会,谈谈你将怎么做。

  五、作业设计

  1.请你针对校内不文明的现象,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讲演词。

  2.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死水》,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可参考【写作训练】【悦读世界】

  六、板书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的使用

  讲演语言特色对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不断变换人称

  作用: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爱憎分明感染力强

  初中八年级语文《最后一次演讲》精品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1、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2、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3、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彩强烈的语言。

  【教学重点】

  感叹句和修辞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领会闻先生为真理、正义献身的伟大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演讲?你听过演讲吗?

  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学生上黑板完成)

  卑劣()诬蔑()卑鄙()离间()蛮横()赋予()

  2、解释下列词语:

  (1)卑劣:卑鄙恶劣

  (2)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3)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4)挑拨离间:搬弄口舌,引起争端,使互相猜忌而离散。

  3、介绍作者闻一多:(由学生多人补充完成)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7月赴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5年5月回国,曾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学校任教。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还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4、时代背景。(由学生多人补充完成)

  李公朴先生是一位的爱国民主战士。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妄图篡夺胜利果实,实行*统治,阴谋发动内战。国民党*疯狂地*民主运动。1946年2月,重庆发生“校场口事件”,重庆各界人士在校场口集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国民党特务捣毁会场,大打出手,打伤郭沫若等60多人,李公朴先生当场被特务打伤。5月初,李先生带伤回到昆明,又与闻一多先生一起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国民党*对李先生又恨又怕。7月11日晚十时许,李公朴先生在回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暗杀。

  闻先生“毅然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就闻先生一人。闻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和内战而坚决斗争。闻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闻先生在发表这次讲演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用无声*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

  三,整体感知,听录音感受课文魅力。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暗杀李公朴先生是“历最卑劣最无耻”的罪恶行径,严责敌人造谣诬蔑的无耻伎俩和险恶用心,赞扬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勇敢斗争的伟大精神。

  第二部分(4、5段)剖析*的虚弱本质,阐述*必败,人民必胜、真理永存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的斗志。

  第三部分(6~12段)号召昆明青年、昆明人民发扬云南的光荣爱国传统,坚持正义,维护真理,完成争取民主和平的历史任务,表明自己要像李公朴先生一样为了正义、真理虽殒身不恤的坚贞意志。

  四、深入研究,共同探讨。

  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4.作者是怎样揭露*的虚弱本质,指出*的末日来临的?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

  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5.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6.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7.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表达——自己的决心: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

  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席讲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

  五、研讨写作特色:

  1、前面,我们侧重领会了本文的思想内容,课后布置同学们朗读课文,大家一定深有体会,请同学们说说这篇讲演词有什么特色?

  讨论提示: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这样的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讨论提示:对进步力量和对*讲的话,语气和措词的感*彩截然不同

  2、在讲演中,作者使用了较多的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这篇讲演词运用了40多个感叹号,把讲演者的思想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展示给了听众,造成了使之越来越分明、越来越强烈的效果。设问、反问及反复和排比等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也是这篇讲演词的一大特点。这些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使听众的思想与讲演者的思想感情始终处在激荡、交融,再激荡、再交融的过程中,从而不断地涌动和撞击,达到强烈的共鸣。这篇讲演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量。

  3、在讲演中人称的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对敌人用“你们”,对正义力量用“我们”,爱憎分明,旗帜鲜明地与敌人展开面对面地交锋。

  4、短句较多,语言口语化。

  口语又叫口头语,是大多数人日常交际时口头使用的语言,它的特点是词汇大众化,句式简短,少用关联词语。演讲多用口语。

  5、饱含激情的语句。

  讲演词的开头和结尾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否吸引听众和能否达到讲演目的的关键。该文的开头和结尾,尤其是结尾,使听众振聋发聩、热血沸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高超的讲演技巧。同学们对此应认真体会琢磨,并逐步学会善于选取恰当的语句作为讲演的精妙结尾!

  五,拓展延伸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上一篇:初中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

    下一篇:初中八年级语文《诗经两首》优选教学教案

    256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