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
教案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好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应该怎么写?快来看看,小编给大家分享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的写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参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规范的书写汉字。
2.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培养学生以学致用的能力。
重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通过多元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的&39;能力。
乐
学
善思办法通过比一比,赛一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这节课是字词课,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本单元内容,相信大家对字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节课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这一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请同学们读《爱国将领邓世昌》和《古诗》两文章,读准预习时所画的字词。
2.组内交流预习字词的情况,互帮互学。
学生交流词语,理解词义。结合课文语句来理解,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还可以通过字典查找词语的意思。
3.全班展示,多元交流。
(1)说一说两课文的主要内容个是什么?
(2)学生汇报组内学习情况。
(3)学生汇报字词。
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屡中敌舰抢射慷慨激扬
爆炸致远捐躯挣脱热忱逃命顽强视线
(4)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5)组内赛讲词语的意思。
(6)以抢答的形式来理解词语。
4.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师生共同找出易写错的生字。
(2)以组字谜和儿歌的形式来识记字型。
(3)教师奖励最棒的小组“学习星”。
三、重点指导,关注书写
1.师生共同确定每个生字主笔的定位。
2.教师提醒学生易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4.师生共同本节课内容。
5.布置作业。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2
【主题】
诗意语文主张以价值引领为灵魂,以文化传承为血脉,以精神诉求为旋律,以生命唤醒为光华,以感性复活为情怀,以个性高扬为风采,以智慧观照为神韵,以心灵对话为境域,主张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笔者认为,这一“诗意”缘于“情意”,因为语文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调节功能,所以只有充满“情意”的语文课堂,才有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诗意”栖息。
【背景】
随着以王崧舟为代表的“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兴起,诗意课堂成为了众多教师的追寻目标。前不久,笔者以诗意语文的教学理念,执教了《掌声》。对于诗意语文,沉静后有了些许感悟。
【情境描述】
一、诗意语文:以感性复活为情怀
师:大家觉得是什么力量改变了英子?
生:掌声。
师:我也同意,可我还有些纳闷。难道仅仅是掌声改变了英子吗?藏在掌声背后的究竟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第3自然段,并用”“划出直接描写掌声的句子。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生1: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生2: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掌声。谁再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思考:“那一刻”指的是哪一刻?(学生理解不到位,教师配乐旁白,让学生闭眼想象。)就在四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英子低着头,眼圈红红的,她一摇一晃地,一瘸一拐地,艰难地朝讲台前挪动。顷刻间,整个教室显得异常安静,我们似乎可以听到英子急促的心跳。这不足十米长的教室,此刻对英子来讲,好象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长。怎么走也走不到头,一秒过去了,两秒过去了,五秒……十秒……四十秒……终于,英子终于站定了……你看到了吗?看到什么了?
生1:我看到英子走的很艰难;
生2:我看到英子脸红红的,快哭出来了;
生3:我看到英子很害怕的样子;
……
师:“那一刻”英子的心情怎样?此时,她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1:很紧张;
生2:忐忑不安;
生3:此时,她最需要鼓励;
……
师导读: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女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评析:诗意语文,不是知识的堆砌物,因为它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案例中教师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将“那一刻”演绎成形象鲜明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视像、想象、直觉等,去感受词语的气息,去触摸词语的肤温,去聆听词语的声音,去掂量词语的重量,去把握词语的脉动和心跳。]
二、诗意语文:以心灵对话为境域
师: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在这掌声中对英子说些什么呢?
生1:我想对英子说:“英子,你别害怕,我们大家支持你!”
生2:我会对英子说:“英子,我相信你一定能讲的很好!”
生3:我会对英子说:“英子,你是我们的同学,勇敢地去讲吧!”
……
师:听到同学们的鼓励(板书:鼓励),英子又会想些什么呢?
生1:原来同学并没有笑话我,而且还鼓励我,我一定要把故事讲好!
生2:没想到同学们非但没取笑我,反而这么支持我,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
……
师:英子并没有辜负同学们的期望,她以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把“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学生接了下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第一次的掌声背后是鼓励,这一次的掌声背后又是什么?
生:称赞(板书)
师:你想怎么称赞英子?
生1:英子,你故事讲的真好!
生2:英子,你普通话真好听!
生3:英子,我们要向你学习。
……
师:是呀,故事讲完了,面对同学们再一次给予的掌声,英子也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千言万语在英子的喉咙哽咽着,她觉得再多的语言也不足以表达她内心的感激,于是,她向大家(生接着读)──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此时的“一摇一晃”的和刚走上讲台时“一摇一晃”的还一样吗?
生:不一样,刚走上讲台时的英子很自卑,现在自信了。
师:掌声唤醒了英子的自信,掌声鼓起了英子的勇气,掌声使英子和同学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听,故事讲完了,(学生接着读)──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读得真好,这掌声表达了同学们对英子的爱,对残疾人的爱,(板书:爱)让我们在这浓浓的爱意中,把感动表现在脸上,溶进声音里,齐读第3自然段。
[评析: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执教过程中,教师营造了一种安全、自由、和谐、欣赏的课堂氛围、课堂文化,使学生和作者的心灵交融,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生命互动。]
三、诗意语文: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
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掌声除了是“掌声”还是什么?
生:关心、爱护、尊重、表扬、夸奖……
师:掌声是鼓励,是夸奖,是尊重,是关爱!多一份掌声,多一份爱;多一份爱的鼓励,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你觉得在我们班里,在我们的学校,在社会上,还有谁需要掌声?
生1:我想把掌声送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希望他们不要泄气,只要努力,成绩一定会很好的。
生2:我想把掌声送给所有的残疾人,你们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只要有自信,同样可以成功的。
生3:我想把掌声送给老师,我们有时不听话,你不生气,还是一样的喜欢我们,教我们,您辛苦了!
……
师:谢谢同学们,谢谢你们的掌声。课后,请把你的掌声,鼓励的话语,美好的祝愿都写在爱心卡片上吧。在班级里,在学校中,在社会上,处处需要掌声,时时需要爱,让我们一起把爱的歌声带回家,把感激的微笑留下!让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响起掌声,处处充满歌声!(播放mTV《歌声与微笑》)
[评析:生活是智慧的源泉,更是诗意的源泉。案例中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将说话写话不露痕迹地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成为学生表达的需要。]
【分析与讨论】
纵观整个课堂,之所以能够美如“诗”,学生之所以能够“诗意”的栖息,我想,关键缘于一个“情”字。这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见证:
一、以形象思维激情。生动具体的形象总是容易震撼人的情感世界,特别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虽然不及成人,但形象思维能力却不比成人逊色。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是作者人生经验、智慧和感情的结晶,只要我们用心去解读,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感动。但学生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难以深悟。这就要求教师将文中感人的信息调动出来,内化成自己充沛的激情,然后酿化成强大的感染力,去感动学生,使学生通过感悟,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感情。带着这种知识和感情,学生再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这也就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过程。本课例中,教师利用配乐旁白、学生想象的形式,将第一次掌声响起时的情景,再现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情感被充分激发,对掌声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最后又以一曲《歌声与微笑》的mTV,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颠峰。
二、以灵活引读唤情。引读法,将情融于读在本课中得到了创新的生发,成为课堂情感升温的有效手段。本案例中教师以不同的引述,引发学生反复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的中心小节。那些情感未被唤醒的学生也逐渐地随着旋律的回转,随之盘旋上升,调整到审美的、优雅的、极富震撼力的状态中。
三、以品味语言煽情。人文性无疑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但人文并不等于语文,语文的人文性还得体现在“学语习文”的基础上。本案例老师的“煽情术”,好就好在能渗透于品赏语言中:“英子走下讲台时的“一摇一晃”和刚走上讲台时“一摇一晃”的还一样吗?”这一小小的细节却突显了浓浓的语文味。
四、以生活体验炼情。对英子掌声前后变化的深切感受,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发现,离不开对英子同学美丽心灵的发掘,这个过程是与学生的自身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那一刻’英子的心情怎样?她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在这掌声中对英子说些什么呢?”“你想怎么称赞英子呢?”……这些发现、发掘的过程,都注重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情感的升华。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蔡、伦”等10个生字,重点认识“携、蔡、”。会写“录、册、欧、社”等13个字,注意指导“录、存、阿、欧”的笔顺,尤其是“社”字左边是“礻”不是“衤”。能正确读写“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教学难点:
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知道你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孩子们表达)
2.板书课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对于纸,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纸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
2.检查生字和词语
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字)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词语)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等。
三、书写汉字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
“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体上同现在的“省”差不多。因此,现在我们自己称中国还有“神州”“九州”说法。
2.笔顺讲解
“录”的第七笔是撇;“欧”的第二笔是撇。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老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电脑屏幕出示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概括的表达能力。】
2.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
3.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但也常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在归纳时老师引导孩子用画重点词语的方法归纳。】
三、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小组讨论,请将课后题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小组讨论后,选出本组发言人汇报。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研究重点知识,突破重点,这样可以兼顾所有学生,也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思考和乐于表达的热情。】
3.再次默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1)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方法的动词画出来
剪碎、切断、浸在、捣烂、铺在、揭下等动词
(2)从这些动词中你可以体会出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设计意图:一是赞扬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二是学会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四、总结全文: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五、作业布置:
课下在搜集一下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发明。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蔡伦→总结前人经验→自己专研→造纸术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4
一、教材简析
《春的消息》(人教版第四册),是一篇形象生动、内容新颖,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诗。课文运用了拟人化写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赋予春色的大自然以生命和灵性。
二、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文章,对于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二年级学生不能深刻地体会。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于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诵读结合起来,充分地感悟、欣赏春天的意境美和文本的语言美。
三、教学目标
1.认读“怜”、“雏”、“禁”、“苞”、“耀”、“搔”、“痒”、“颊”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色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3.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欣赏体悟春天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珍爱万物的生命。
四、教学历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见过我吗?在哪儿见到我的身影呢?(若有,评价:真是个善于留心身边事物的小朋友)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自己行吗?我姓陈,耳东陈。小朋友可以怎么称呼我呢?谁来介绍介绍自己呢?
(第一个小朋友介绍后)边给红花边说:真能干,初次见面多多关照,没带什么见面礼物就让这多小红花见证我们的友谊吧,谁还愿意和我成为朋友呢?(6.7)学生!既然我们是朋友,就应该以诚相待,有困难共同面对,有快乐一起分享。我最近学会了一首歌曲,想和我的新朋友一起分享,愿意吗?
(二)歌曲入境
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边拍手边唱歌。
2.引语:小朋友,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3.指名说。
4.小结。是呀,刚才我们在柔柔的春风中,在柳树的枝条里,在小燕子的叫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脸上找到了春天。躲在大地妈妈怀抱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孩子们慢慢地苏醒了。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呀,让我们快去分享这份喜悦吧!打开课文,你们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试读课文
2.认读花朵词语。
引语:小朋友的琅琅读书声迎来了桃花姐姐,你能甜甜地喊她们的名字吗?
词语见课件内容
3.再读课文
引语:这些词语宝宝可害羞了,这不她们又躲起来了,大家快回到课文中找找她们,看看还能不能认出来。
(四)研读课文
引语:多么有趣的春天呀,你喜欢这样的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发到野外去找找春天吧。
1.(课件出示)欣赏春天的景色
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不能独自享受,要介绍给别人才好呢,为了当好小。导游,我们得充分地准备准备。请小朋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春天一处景色美美得读读吧。
2.学生选择小节诵读。
3.感悟第一小节(课件出示内容)
谁愿意读读它呢?(第一发言的同学评价:我真欣赏你的勇气和自信)
学生评价
赛读
预设:虽然声音有些微弱,但老师同样为你骄傲,如果声音再响亮些,老师就更快乐。有勇气再响亮到读读吗?
集体读:可能一个人的力量有点单薄,那就大家一起来试试好吗?
师范读:果然集体的力量大无比,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随风舞动的枝条,小鸭戏水的美丽画面,让我的心也禁不住摇摆起来,我也想美美地来读读,大家能给我这个机会吗?
指导朗读:我读的好吗?想不想知道我读的好的小秘诀呢?那是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出示内容背景图片)
提升练读:你们要想读好也要一边读一边想象,试试吧?
四、学生研读其他小节
1.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能干,要不接下来我们小朋友就用我们刚刚学会的读书新秘诀(板书:边读边想象)自己去读读下面的几个小节好吗?
2.读了这么美的文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
评价语:几句简单的话被你想象成一个生动美丽的画面,老师禁不住要夸夸你,你真能想象!
指名读:带上自己美丽的想象能美美的读读吗?
3.同桌赛读。快和自己的同桌分享读的快乐吧。
4.生读师听:我也想听听你们的快乐的读书声,愿意读给我听吗?
小结:现在我们行走在春天的路上,等到下一个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们会更加感受到这个春天的温暖,下课后,小朋友到我们的身边找找春天吧!
引语备用:
第二小节:是呀,脱下厚厚的冬装穿上飘逸的春装,让原来沉重的身心犹如插上了一对小鸟的翅膀,快乐的想要展翅飞翔啦。读吧,让我们读的飞翔些吧。
第三小节:你的心我懂,我能感受到你想留下蝴蝶的舍不得和把它放归大自然的爱怜。都说蝴蝶是春天的精灵,富有爱心的小朋友怎么忍心随意伤害可爱的小生命呢,让我们把这喜欢和爱放在心里再来读一读吧。
第四小节:送走了寒冷的冬天,第一个张开笑脸的雏菊宝宝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谁来做做和雏菊宝宝一样勇敢的孩子,大声地读一读呢?
第五、六小节:春天来了小溪唱起了歌小草探出了脑袋。多么明媚的春光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5
教学要求: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丰”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作家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
4、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读给同桌听听。
5、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
(4)品析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点评。
五、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注:注意区别“飘、漂、票”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3、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___。小喜鹊____________,小松鼠____________,小青蛙____________,松柏_____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三、总结拓展。
1、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吹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带来冬天的消息丰收欢乐
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语言特别有韵味的写景美文。我在教学之前便给它定位为重点让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的韵味,感受秋天绚丽多彩的色彩美、美妙的声音,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读来感受和想象。
教学中我首先以秋天的季节特点导入,然后配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听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通过词语分组让学生感受新词的层次,在这里我没有在田字格里给学生范写,这是一个关键的失误,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独自认读、写字的能力,这一点以后我会多加注意。
重点讲第二自然段: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读中抓住两个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读中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句子并同桌讨论,再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拓展训练“_______像______”的句式。在让学生欣赏优美句子的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能说能写。学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感受秋天的色彩美。说说秋天有那些颜色?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在重点字词上,抓住“邮”这个字,用换词的方法,例如换成“带”可不可以,让学生体会“邮”字的好处,并进行交流。
上完这节课,我感受很多,思考很多。有收获也有遗憾,教学中,首先是师生都走进了文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同时能较好地落实知识点并拓展,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也有遗憾,安排计划只能是预设的,而课堂是多变的。当学生不能按照我的预设回答问题时,我有一些手忙脚乱,安排欠妥,在某些环节放开了没能即时收回来,造成时间不够,没有时间“回读”感受也说明我的教学不娴熟,没有做到“教育机智”。而且这篇课文应以读为主,但在指导学生朗读上功夫不够,没有让人感觉到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层次的进步的朗读,应该让学生也尝试配乐朗读。
在安排课时上第一课时应该重点强调字词基础,把生字和生词砸实,比如组词,多音字,偏旁等,让学生在预习的同时自己来交流反馈。并且把练习册的练习当堂订正反馈。而我在教学中省略了这些步骤,有失妥当。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应该多多注重细节,灵活应变,争取进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6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准备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读读要求
1、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2、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行,组内交流
1、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3、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名单,教师颁奖。
2、全班交流:
荣获“故事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给全班同学讲讲?
3、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教师小结: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六、作业设计
课后继续交流名人故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7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1、请同学们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样描写庐山瀑布的?
3、出示图片,老师也来做一回诗人,请同学们告诉我,应该站在哪儿来给大家吟诵这首诗呢?("望""遥"说明诗人是站在远处观察瀑布的。)
通过老师的吟诵,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1)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遥、川、疑、飞。
(2)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3)通过自学,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
2、学生自学。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四、师生共同学诗: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诗,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谈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诗中哪个词是"升起"的意思?
(3)"红日、高山、紫雾"诗人用寥寥几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你能把它读得那么美吗?
(4)学生有感情到朗读。
遥看瀑布挂前川: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理解:川,河流。
(3)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
飞流直下三千尺: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体会"飞流""直下"。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重点理解:疑,体会李白诗的风格。
(3)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二)学生质疑:
1、"生"为什么不用"升"?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生,产生而后升起。
2、"挂",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
(1)学生交流。
(2)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
(1)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
(2)配乐朗读。
五、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秋浦歌〉。
六、拓展延伸。
(一)学生汇报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诗。(学生自备投影片,把诗中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二)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背下了。
七、作业:
1、预习《绝句》,了解杜甫的有关情况,并搜集杜甫的诗。
2、选择作业
(1)把今天学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上。
(2)请你用一段文字描述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8
【内容简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我”派一只鸟儿去侦察鸟类,收到鸟儿的侦察报告,知道了许多鸟儿因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有的死亡,有的正受到威胁,连去侦察的鸟儿也没有飞回来,告诉人们要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动物。
【设计理念】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实践,在自读自悟中明理悟情,获得启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动物。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设计流程】
一、出示课题,据题质疑
1.板书课题,齐读。
2.启发质疑:同学们读完课题后,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可借助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3.听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探究发现
1.再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鸟儿的三份侦察报告,你知道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交流,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结合挂图理解。)
2.读了本课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了解到我们的生存环境所受到的污染,进而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动物。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交流讨论。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
五、课外延伸
1.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是否被污染。
2.开展“爱鸟、护鸟”活动。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9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二、内容分析
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讲的盘古开天辟地孕育万物的故事。从奶奶讲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位远古英雄的神勇和伟大。重点难点:朗读课文,感悟盘古的神勇和伟大。
三、学生分析
喜欢神话,想探究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课的设置就是想通过让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究这些秘密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设计思路
减少繁琐的分析讲解环节,给学生充分探索、发现的机会,使其感受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精华,领悟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和探索自然奥秘中丰富的想像和无穷的智慧。
五、教具准备
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画或动画课件;本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谈话:佳佳是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他平时特别爱提问题,比如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地上为什么会有河流?有一天,她问奶奶,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从哪来的?奶奶就给她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神话故事,佳佳都听得人迷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
2、出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对照课后的生字表,把生字读准确)
2、小组合作学习,纠正读音。(读一读生字所在的词语或句子,并悄悄告诉同桌小伙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开天辟地”的句子。
4、指导学生从整体理解“开天辟地”的过程。
(1)故事中,天地最早什么样?(板书:大鸡蛋躺巨人)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出示挂图或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板书: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5、读最后一自然段,发挥想像力,感悟神话的创作过程。
(1)奶奶最后告诉我们什么?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发挥你的想像力,说一说盘古还创造了宇宙中的哪些事物?
三、小结拓展
故事中,宇宙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而诞生的,你相信这种说法吗?你还想通过什么办法知道些什么呢?让我们都为揭开宇宙的奥秘而努力探索吧!
附:板书设计:
30开天辟地
大鸡蛋——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万物
躺巨人顶天立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复述课文,指导写字。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了解了古代人民想像的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宇宙的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娃娃,这一节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巩固识字
1、同桌小伙伴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试着给生字组词。
三、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说说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盘古的勇敢、献身精神。)
2、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盘古勇敢、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造福人类?找出有关句子多读几次。
3、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盘古的勇敢和你对他的敬佩?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小组互读互评。(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适当评价。)
四、讲述故事
1、看图或板书讲《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试着给同桌小伙伴讲一讲,哪一部分讲不好,还可以再看看书后再讲。
2、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独体字,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四个上下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
(1)指导“丈”:强调撇捺要舒展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止”,描红,练习。
(2)指导“抓”: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停”,描红,练习。
(3)指导“突”:强调上下呼应、结构匀称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盘”、“蛋”,描红,练习。
六、拓展延伸
1、你还听过或看过其他的神话故事吗?讲给同学们听。
把你搜集到宇宙诞生的其他资料讲给小伙伴听。
教学反思:
1、本课以孩子们常见的听长辈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重视自主学习,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3、做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生活中主动学习,主动了解传统文化。
4、不足之处,应该让孩子了解神话是人们以前无法解释宇宙形成的原理,自己想出的一些合理解释,并不事实上如此。
一、教材简析
马背小学是当代词作家李幼容的一篇现代诗。诗歌共分为七小节,前三小节是写了哈萨克的孩子从小在马背上生活,四至六小节写了哈萨克的孩子们盼望着过上现代的生活,最后一个小节主要写牧区小学的教师用知识带给了他们实现的希望。全诗语言优美,朗读富有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感受哈萨克族人民渴望更美好的现代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诵两首诗。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
难点:指导作为城市中的学生正确地体会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及其内心渴望发展的心理。
四、教具准备:
主要采用朗读、诵读及以前学过的理解诗的方法来理解诗句意思,并辅之以课件。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并解题
1、谈话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许多兄弟民族生活在一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哈萨克族的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情形。
2、板书课题:马背小学
(1)能谈谈自己读了题目生想到了什么或是有什么疑问吗?
(2)相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材料理解伊犁马、哈萨克、冬不拉等与本地学生生活所不同的词语。(课件提前做好相关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这些词语有直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己尝试读诗歌。
2、同位或小组内互相读着听听。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正音。
三、指导学习方法。
1、想一想以前我们学习诗歌时一般会运用哪些方法?
2、引导归纳:朗读、联系上下文、借助图、找出关键的词句……
四、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刚才所提及的方法进行讨论,师巡视。
五、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相机给予指导、归纳。
(一)要点:
1、前三小节是写哈萨克民族的孩子自小与马的关系十分密切,孩子们在马背上了解了生活,了解了世界。
2、四至六小节是哈萨克的孩子们畅想高科技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并提出:“这难道是遥远的梦景吗?”
3、是对上面提出的问题的回答:马背小学的教师为他们带来了希望。
(二)读了诗歌,你能体会出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
一方面表达了哈萨克民族的人民渴望发展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表达了知识是改变生活的最好方法。(学生概括的只要意思能符合即可)
六、指导朗读
朗读全诗,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并读给全班的同学听。
七、想一想,马背是牧区孩子童年的“学校”,你的“童年学校”是怎样的?
学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生活是一所大学校,社会是一所大学校,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在生活中得到丰富的知识。
八、作业:
1、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收集与本诗有关的材料:关于词作家李幼容、哈萨克族等。也可以收集其他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
九、板书设计:
马背小学
生活————希望
知识实现
十、课后反思:
本文是一首浅显而又向上的儿童诗,全诗描写了牧民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牧民美好生活的向往。现代诗表达的感情一般都比较强烈,本课选的这首诗也不例外。所以在教学时我特别重视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表达的感情。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采用了齐读、指名读、比赛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会牧区孩子们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未来。在本课学习中,我尤其感到高兴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地提高,很多孩子查找到了马背小学的相关资料,加深了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同时也开阔了知识面。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0
教学目标
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对比喻句的认识。
3、积累反义词。
4、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美吗?但是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这段时间,你观察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2、交流:各调查小组派出代表,根据本组的调查情况,采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围绕以下方面再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调查的哪方面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在调查中有什么发现?了解到周围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3、讨论:以“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为题,对改善家乡的环境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各调查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推选出代表在全般介绍,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共同出谋划策。
习作
1、同学们,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吗?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3、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教师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
第二课时
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两组句子和学习伙伴的话。
2、发现了什么?第二句话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吗?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学生自渎,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抽生读、同桌互对、师声互对、齐读。
3、拓展:列举一些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反义词。
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句,读准字音。
2、采取多种形式读古诗句。
3、采取多种形式背古诗句。
展示台:
安排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主题,就其所获得的综合性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制作保护环境的标语牌、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保护环境的手抄报等形式,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1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60人,大部分来自农村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有一部分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没有良好的认识,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存在着惰性,喜欢依赖老师和家长,不是主动的去获取知识,靠的还是死记硬背。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一只小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五册)中第五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文的作者是冰心。文中主要讲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唱歌、孩子们用弹弓大中了小鸟,两只老鸟接住了小鸟把它带回巢中。从此孩子们再也听不到小鸟的叫声。文章批评了不爱护鸟类的行为,歌颂了亲情的伟大。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总结课文内容,并结合课文练习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按照指定意思为课文划分层次。
4、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总结课文内容,学习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大意,学习为课文划分层次。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自制ppt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儿吗?你最喜欢什么鸟儿?
2、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鸟儿的存在显得生机勃勃,因为有了鸟儿的存在显得绚丽多彩。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一只小鸟》一课,共同关注一只小鸟的命运。
3、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相信文中的一只小鸟给大家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1、2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这是一只()的小鸟。
2、交流汇报
这是一只可爱的、幼小的、快乐的、幸福的、爱唱歌、歌声动听的、爱欣赏风景的小鸟。
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
3、多美的景致,多可爱的小鸟,再加上小鸟清脆柔美的歌声,这是一副多么美丽、和谐的自然图画啊!让我们怀着美好的&39;心情齐读课文1、2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3--6自然段。
鸟儿欢快的歌声吸引了树下玩乐的孩子,他们天天来听小鸟唱歌。可是有一天,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发生了。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3至6自然段,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或感受。
2、汇报交流。
(1)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从这句话看出小鸟的伤势很严重,"跌"是完全失去控制,很重地摔下来。抓住重点词指导朗读。
(2)斜刺里两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从这句话能够看出老鸟对小鸟非常关爱,体会到亲情的伟大。"箭也似的"像箭一样快,说明它们此时此刻内心非常着急。抓住"箭也似的"指导朗读。
师:拿一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位母亲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此时的它们心急如焚,此时的它们肝肠寸断,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老鸟当时那种急切、悲伤的心情呢?
自己试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从这句话体会到小鸟的伤势很重可能有生命危险……
师:刚才还活蹦乱跳、高声鸣唱的小鸟转眼间正痛苦地流着血,正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你觉得此时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可怜的、不幸的、痛苦的、命运悲惨的……)
是啊!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一幕啊!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好这句话吗?
试读,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课文7、8自然段。
1、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那些孩子中的一员,当你看见小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它的生命即将结束,你会怎么想?
指名说。
2、因为孩子的一时贪玩,让这么可爱无辜的小生命受到了伤害,让我们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此时孩子们的心情。
3、文中的孩子们喜欢这只鸟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对小鸟的爱和老鸟对小鸟的爱有什么不同?
点生汇报。
师:小孩的爱是自私的,爱的方式不对,爱它就让它更加自由,爱它就应该让它更加快乐,爱它就让它更加美丽,爱不是占有。
六、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故事讲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如果让你对文中的孩子说几句话,你会说些什么?
2、师:听了你们这番话,相信那些调皮的孩子们会放下手中的弹弓,以一颗善心和爱心去对待鸟类。老师也想对文中的孩子们说几句话,可以吗?
出示白居易的《鸟》诗。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岂止是"子在巢中望母归",同样还有"母在巢中盼子归",古人尚且明白这个道理,何况我们今天的少年儿童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向所有的人发出"莫打枝头鸟"呼声吧!
七、总结。
美丽鸟儿,美丽的生活,美丽的大自然,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真正的喜爱不是占有,不是破坏,而是让美丽的事物更加美丽,让美丽的世界更加美丽。我们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作业:每一只美丽的小鸟都对世界充满了幻想和希望,但文中的这只小鸟却怎么也没有想由于人类的贪婪使它惨遭不幸。小鸟的命运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大家想像一下,那只小鸟后来怎么样了?续写一段话。
教学资源:
为了更合理的、恰当的用好多媒体资源,有效的服务于教学活动,真正的起到辅助作用,在本节课设计之后,我广搜资源,分别从网络上、远教资源库上、多媒体教学光盘上大量的参考整理,最后一句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最终选用了多媒体教学光盘和自制的幻灯片课件。光盘中我选用了词语的出示和第一部分的动画播放,这两个部分能较好的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并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自制课件我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会总结段意和划分层次,就用课件为他们展示出了一些学法指导,学生在自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参考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起到了引导与自学的作用。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2
《班长的苦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3、懂得惜时,努力的意义,为成为公正无私的人,树立社会责任感打基础。
教学重、难点:
懂得惜时,努力的真正意义所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苦恼,爸爸妈妈对我们的不理解、和同学吵架了等等。今天,在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小作者也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苦恼,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苦恼呢?
2、 出示课题:班长的苦恼
二、学习课文
1、 师朗读课文第1节
(1) 让学生思考:我的苦恼是什么?
我的苦恼是整个中队一起和我绝交。
(2) 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第1节进行提问。
_我的苦恼到底是什么?
__我说了些什么,使我有了这个苦恼?
___为什么整个中队要一起和我绝交?
2、 同学们提了那么多的问题,那么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学习课文。
首先,自读2、3小节,思考: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3、 面对这一事件,我作为一班之长,是怎样处理的呢?齐读课文4、5小节,思考并回答。
(1) 在这之中,我有着复杂的心里斗争,从文中那一句话可以看出?
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满脸发烧……[小学 教学设计 网=www.__J_Sj.cn=]
(2) 为什么我会有这心里斗争?
(3) 然后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听到我的决定后,整个屋子会突然变得静悄悄地?
因为同学们都没想到作为一班之长,我竟然会包庇好朋友,作出不公正的
决定,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
4、 之后,我在班中有是怎样的一种处境呢?找出文中的原话,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5、 现在,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作者的苦恼是什么了,对于先前提的那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那么现在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我的苦恼。
6、 齐读课文。
二、 口头练习
1、 你认为作为一个班长,应该做到些什么?
2、 如果你是课文中班级的班长,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3
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4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1篇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和语文园地六组成。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赞颂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旖旎多姿。
《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香港,璀璨的明珠》:展示了现代都市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习作训练和宽带网
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
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只有宏观地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去思考,去把握,才能使各部分有机地融合,让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总分总结构。分述部分是按照进入群岛的地点变换由上而下,有近及远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来介绍的。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写海滩则突出贝壳的千奇百怪和海龟的庞大、有趣。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
23、《美丽的小兴安岭》:作者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有顺序地来描述的。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叙述小兴安岭四季的特点;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的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24、《香港,璀璨的明珠》:抓住了香港最具特色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来介绍其繁华和美丽。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把课文读懂,在读的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二、本单元学习建议
(一)着眼篇章结构的教学
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快速阅读课文,你会发现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非常有特色。
(二)注重特色段落的学习
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写鱼多的一段时可这样进行
师:请同学们来看看分述部分,想一想:分述部分是怎样写出鱼多的?
写出了西沙群岛一带海里所有鱼的样子吗?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总结:你发现了一种分述的方法:举例分述法。举例可以用“有的??有的??”句式,也可以具体说几个事物。
(三)注重积累,夯实语言基础。
包括课内扎实学语言、课外引导学生不断积累。
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课可与本组课文的学习、宽带网的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要从本组学习开始时就提出要求。请打算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的同学和打算介绍自己最想去的地方的同学做好准备。
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教师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在双向、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应对的能力。
小组交流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活动。发现同学的进步,发现点滴可取之处。然后在小组内评选出活动的“最佳导游”“最佳解说员”“最佳游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如果大家有兴趣,还可以把这次活动搜集的资料整理好,办一次展览。
习作
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去过的地方,也可以是想去的地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自由选择。可以将习作和口语交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口语交际作为习作前的交流或者把习作作为口语交际前的准备。具体如何操作,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向学生作些习作方面的提示。这次习作要达到“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关键是要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如果有可能,教师可组织一次活动。习作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展开想象,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具体。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写好后,让学生读一读,改一改。
我的发现
这部分安排的内容是让学生发现:有些词有多个义项,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语义是不同的,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本次“读读背背”安排了五句写景的古诗名句。
教学中,要着重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要鼓励学生从古诗文中摘抄自己喜欢的名句,与同学交流。
读读记记
教学“读读记记”,重点是指导学生读熟、记住,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对词语的意思不必做过多的讲解。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三组词语的特点,第一组是“AABB”的形式,第二组是“又??又??”形式,第二组是“不??不??”的形式。此外,还可以做一些口头的扩展练习,如,“明明白白”“葱葱茏茏”“又肥又厚”“不言不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词语。
宽带网
本次宽带网从“迷人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两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具体的例子,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
4、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5、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五、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地图等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3课时
21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天门中断楚江开” 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长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一个“回”字,翻滚抛掷、变化无穷境界全出。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 的立脚点和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 的立脚点是“日边来” 的“一片孤帆”。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远客自当更加兴味十足。“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西子,即西施,春秋越国美女,原为浣纱女,后被越王勾践选入宫中,献给吴王夫差为妃。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啊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姿。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四、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
五、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准备有关天门山、西湖的文字、图片资料。
古诗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配画、配乐、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2.课文中的两首古诗,也许有不少学生都会背诵了。教师指导朗读时,重点要放在怎样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韵。可以结合看图,边读边想象,感悟诗句的含义。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诵读,必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
3.在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对诗句意思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可结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写海滩则突出贝壳的“千奇百怪”和海龟的“庞大”、“有趣”。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第二个特点是用词准确,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等。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四、教具准备 课件、地图、图片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准备中国疆域图,西沙群岛的图片、录像资料。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也可以搜集一些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文字资料。如,关于西沙群岛鱼类、鸟类的数据资料。
2.教学本课时首先要注重特色段落的学习,其次要注重积累,夯实语言基础。
3.课文有两处,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了思考的问题。一处是“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旁边,提出“为什么这样说呢”;一处是在课文的末尾,提出“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课文中的这些问题只是一个引子,教师不要困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以这些问题为凭借,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让学生领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么想,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朗读。可以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如,自由读、小组读、同桌读、范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从感官到内心体会到西沙群岛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指导背诵,要以理解为基础。
5.课后第二题让学生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这是一个演绎性的问题,就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概念到课文中去寻找具体的内容。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教师不要求多求全,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多说一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少说一点。这道题的重点部分是在第二至六自然段。教师可帮助学生抓住各部分的特点来谈。此外,老师还可以从这道题中引导学生感悟如何把习作写具体,提高习作能力。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
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收集资料、地图、图片等
五、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时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介绍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景色的段落,仔细阅读,体会作者有顺序的描写方法。这篇课文,画面感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
2.课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物产丰富”进行了具体介绍,这几段的结构、写法相似。根据课文的这个特点,适宜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可以自定段落,自选学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教学方法的多重组合,将紧张的学习变为愉快的活动。
3.课文用准确的词句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十分形象、生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来,反复朗读、体会。
4.本课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要以读为主,以读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把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的感情表现出来。
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背诵方式和段落练习背诵,可以想象情景背诵,可以抓住段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背诵,还可以看着插图背诵。
5.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段话。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一、教材分析:
《香港,璀璨的明珠》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向我们展示的是现代都市风采,让人们感受到香港的美丽和繁华,从而激发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围绕“璀璨”这一题材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第一自然段先是对香港一些基本情况的概述;第二到五自然段分别围绕“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具体介绍香港的繁荣美丽;最后一个自然段紧扣课题、画龙点睛,赞颂了香港 “真是我们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首尾呼应,中间4个自然段都能紧扣开头第一句叙述。
作为略读课文,本课另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运用前面习得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不应做过多的分析和讲解。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四、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香港的资料。2、课件
语文园地六
一、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课可与本组课文的学习、宽带网的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要从本组学习开始时就提出要求。请打算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的同学和打算介绍自己最想去的地方的同学做好准备。
在小组交流、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可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如果大家有兴趣,还可以把这次活动搜集的资料整理好,办一次展览。
二、习作
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去过的地方,也可以是想去的地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自由选择。可以将习作和口语交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口语交际作为习作前的交流或者把习作作为口语交际前的准备。具体如何操作,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向学生作些习作方面的提示。这次习作要达到“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关键是要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如果有可能,教师可组织一次活动。习作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展开想象,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具体。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写好后,让学生读一读,改一改。
三、我的发现
这部分安排的内容是让学生发现:有些词有多个义项,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语义是不同的,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四、日积月累
本次“读读背背”安排了五句写景的古诗名句。教学中,要着重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要鼓励学生从古诗文中摘抄自己喜欢的名句,与同学交流。
教学“读读记记”,重点是指导学生读熟、记住,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对词语的意思不必做过多的讲解。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三组词语的特点。
宽带网
本次宽带网从“迷人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两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具体的例子,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因“宽带网”布置的任务与单元的专题相关,所以资料的收集可以结合单元中课文的学习先行提出。
[学习目标]
1.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上有不同的意思,认识到词的意思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积累有一定结构规律的词语和优美的古诗句,交流宽带网信息。
2.自我发现,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区分字义,交流资料信息。
3.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富饶。
教学设计
21《古诗两首》
课型 古诗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三、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苏轼吗?谁来背背他们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这两位诗人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们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二)合作交流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 楚 孤 帆 亦 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2、多媒体出示课文。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品读体验
学习《望天门山》
1、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师指导
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2、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3、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巩固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2、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设计
21、古诗二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天门 中断 水光潋滟 晴
碧水 回 山色空蒙 雨
青山 相对出 西湖 西子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型 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图片与文字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2、初读课文
①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二、合作交流
1、检查自读情况。
2、检查生字新词。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三、品读体验
1、凸现重点。
a.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
b.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
2、自主感悟。
a.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b.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
3、合作探究。
探究一:(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a.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面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b.海水真美呀!说说看,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c.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
探究二:(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a.你为什么喜欢这两段话?(根据学生回答板书)b.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谁喜欢珊瑚的,请举手;有谁喜欢海参的,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c.学生朗读体验。重点理解“蠕动”“威武”;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探究三:(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a.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 b.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c.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d.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探究四、(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这是非常宝贵的服料。a.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谁能把鸟的多“读”出来?b.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师总结全文: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四、巩固延伸
1、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2、向学生提供关于“西沙群岛”的网址,引导学生课余可以上网浏览,全方位认识了解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总述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
海水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分述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
↓ 海滩 贝壳 海龟
海岛 鸟的天下
总述 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型 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情境导入: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2、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的?)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3、初读感悟: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再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二、合作交流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
2、重点指导难读的字。抽chōu 浸jìn 缕lǔ 软ruǎn
3、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
4、说说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品读体验
1、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
学生说喜欢的原因,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体验“抽出”的过程。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2、多媒体出示: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教师引导: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学生朗读体验,感悟“封”字用得真好。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夏天的画面。学生再次感受夏日小兴安岭的美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3、朗读交流,多媒体出示: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学生读课文,想像秋天的画面,演示“落叶在林间飞舞”的情景。
学生再次朗读,加深感悟。
4、多媒体出示: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看着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学生交流喜欢的原因。师:你能把自己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大家评价。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突出“积满”“又松又软”“舔着又肥又厚的脚掌。”
播放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色,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朗读,深入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巩固延伸
1、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
2、选择家乡的一处景色,仔细观察,再写一写。
板书设计
美 大
丽 春 抽出新枝 小溪淙淙 花
的 夏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园
小 秋 叶子飘落 果实累累 大
兴 冬 树上积雪 物产丰富 宝
安 库
岭
语文园地 六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照片小黑板,词语卡片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二、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结合照片或图片 说具体说清楚,语言生动形象
三、生生交际。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四、全班展示交流。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五、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二课时 习作
一、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二、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香港,璀璨的明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三、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四、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五、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六、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一、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二、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三、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2、指名读。集体齐读。
3、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4、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四、读读记记
1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AABB式, ABAC式
3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4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风景类,物产类;
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5
教学目标:
1、通过写自己过节的经历,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
2、能够有序地介绍出节日的场面或节日的来历,并能把自己的心情或所得恰当地表达出来。
3、初步掌握点、面结合交替介绍的场面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人们,同时也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其中包括许多很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蕴含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真挚情感和美好愿望。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吗?板书《过节》。
二、明确范围,讨论理解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提示:在介绍自己知道的节日时,要从节日的来历、形式、特色以及自己参加过哪些节日或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场面、情景几方面来说,说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2、学生读书上提示,明确本次的习作所要写的内容:写自己过节时场面和心情及节日的来历。
3、小组交流。
三、提供场景,打开思路
1、播放录像。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元宵佳节扭秧歌,国庆节放礼花的场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场面中“点”的描写。
2、交流归纳。
3、好词花篮、好句筐。投影出示描写好的场面、气氛的词语、句子。(供学生参考)
直冲云霄五彩斑斓天女散花香气四溢津津有味万紫千红……
锣鼓催春闹元宵识字花灯显神威
悟空降临元宵夜八戒背媳妇逗人乐
随着一声声震天动地的礼炮声,一朵朵礼花在空中绽放:有的像绚丽多彩的降落伞,有的像五颜六色的蘑菇,有的像金色的绣球,有的像银色的星星,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音乐喷泉……美丽的礼花在空中盛开。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