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0脱贫攻坚个人优秀事迹汇报材料5篇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0脱贫攻坚个人优秀事迹汇报材料.欢迎阅读!
脱贫攻坚个人优秀事迹汇报材料【1】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六,担任_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分队长的_主动提前返岗,根据镇党委、政府对疫情工作的布置安排,认真监督该镇各村委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全力做好防控疫情工作,并带领自己所联系的正义村委的村委干部、工作队员迅速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主动请战投身防疫一线
“当前正值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作为_镇脱贫攻坚工作分队长应该主动积极投身到该镇疫情防控工作中来,为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_用自己诚恳朴实的话,表明了自己在疫情面前,主动请战,提前返岗,与当地党委政府共同抗击疫情的决心。
_将正义村委工作队员、村委干部、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和村医等人员组织起来。针对从来自_和武汉等疫区人员、该村到达过_和武汉等疫区人员、与_和武汉返乡人员密切接触者以及目前在_和武汉出差、旅游、探亲等且计划在2月10日前返乡人员的四类人员,根据网格化和片区管理模式,通过走访调查、电话询问、微信联系等多种方式,对该村委范围内的22个自然村,31个村民小组,1200多户4800多人,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进行全方位和地毯式排查登记、上报与监控。
同时,为了让更多的村民了解疫情的情况和危害,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_还认真组织工作队员、村干部深入到各村各户、各家店面商铺等,通过发放《致武汉来_返_人员的一封信》《_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宣传资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知识手册》、张贴通告和公告、组建党员先锋义务宣传队流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微信群转发疫情防控知识、发动广大村民自觉谢客、禁止办酒席、白事简办、封路等多种不同形式和方式,将疫情防控知识传播到正义村委广大村民心中,有效切断病毒感染源,极大地提高了大家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视,更清晰明白地了解了肺炎疫情的严重性,快速掌握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方法。
严防死守阻击疫情
疫情防控期间,_甘当村民的“保护伞”,严把路口关卡进出车辆和人员,认真做好过往人员的体温检测。“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看似简单,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是抗击疫情的第一道关口,这个事情必须由我来做”_说。
因此,他秉着“万无一失”的认真态度,对过往的进出人员一一进行体温检测,丝毫不敢松懈。遇到不配合的村民,他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措施,再向他们宣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劝告大家减少出行的次数,叮嘱他们外出时务必戴好口罩,提高村民们面对疫情的自我防护意识。体温检测一天下来,站得他双腿发麻,口干舌燥了,但是他却没有丝毫怨言。
2月12日,_镇扶贫工作队长_在去龙口村委慰问贫困户的路上,看见一位迎面开车驶来的村民因没有口罩戴而外出购药,心急如焚,便从自己口袋里拿出工作中节省下来的口罩帮村民戴好。有一个村民在当天进出路口关卡时不配合执勤人员的工作,经_同志耐心教育之后,深刻认识到自己当时不对的行为与态度,第二天特地来到路口关卡执勤处向值班工作人员进行诚恳的道歉,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做好个人防护,配合支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忠心的感谢值勤工作人员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辛勤与付出。
_同志身负抗“疫”一线的所作所为,感染了该镇广大的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他们也纷纷主动请战,放弃自己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陆续提前返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配合各自所在村村干部认真做好驻村疫情防控工作,为该镇疫情防控工作添砖加瓦,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
_对该村委范围内排查出来的_返乡群众,安排工作队员和村委干部对其进行一对一联系,了解生活情况、张贴提示标语,积极劝告返乡人员在家自行隔离14天,做好体温监测及相关症状的监控,避免了_返乡群众与其他村民的密切接触,保障了广大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为进一步做好_(武汉)返乡隔离群众工作,_积极组织有联防联控“一对一”联系工作的镇村干部,时常对他们进行电话联系,给他们科普疫情防控宣传知识和注意事项,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组织镇村干部对返乡隔离群众进行慰问,给他们送上红灵芝和食用油等,让他们感受到疫情隔离不隔情,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
但是顾上“大家”的_却没能顾上自己的“小家”。_与其爱人双双都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他的妻子是_县三一0医院的防疫医师,从大年三十起就战斗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线,现他们夫妻俩都奋战抗“疫”一线,无暇顾及女儿,只能不舍地把女儿送朋友处照顾!他们俩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彰显了共产党员先锋本色。
“脱贫攻坚战我们在一起,新冠疫情防控战我们在一起,在寒冬里,我们用辛勤的汗水诠释责任和担当,默默守护着人民的健康和安全。”_同志正是怀揣着这颗赤诚的初心与继续前行的信念,带领着正义村委联系点的工作队员和村委干部奋力抗战在疫情一线,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该村范围内无肺炎疫情疑似病例,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
脱贫攻坚个人优秀事迹汇报材料【2】
_,__县永富禽畜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伯劳镇宦楼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至今任党支部书记,是宦楼村的创业致富带头人。任支部书记15年来,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无条件地服从上级组织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崇高的职业理想、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使宦楼村的各项工作事业,特别是扶贫事业都多次受到党群的一致好评。
“放远目光”:推动产业规模集体抱团经营
早年的宦楼村山多地少,留守在村里的又多是老弱妇孺,生产成本较低,成活率较高的百香果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村民们优先选择种植的经济作物。随着近年来百香果市场逐步好转,选择种植百香果的村民也越来越多。面对这个情景,_不喜反愁,作为市人大代表的他经常有机会外出调研学习的机会,加上他自己也是种养经商方面摸爬滚打多年的行家,他深知一个道理——大家有热情有能力发展百香果产业是好事,但是这样东打一片,西打一片,过于零散,难成规模,长此以往,不仅不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反而很可能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落后直至被“淘汰出局”。_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召开村委会议讨论完善本村百香果集中抱团生产的想法,得到了村“两委”干部和村党员代表的支持。经过多次实地调研选址和各自然村党员干部带头发动,最终,在冲旧坪自然村建成了占地800亩的百香果产业园基地,动员了70余户农户在此种植百香果,其中20多户贫困户共种植100余亩。_还通过向上级部门申请项目,再加上号召村民出资出力,为产业园修建平整了一条2公里的砂石路。近年来,百香果的市场行情逐步攀升,2019年,价格最高时甚至达到了6元/斤,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个个喜笑颜开。
实际上,这并不是_唯一一次“放远目光”,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还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致富能人抱团兴建了长发砖厂,2016年又召集村里的致富能人合资办起了生猪养殖场,不仅为村里的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还为村集体经济提供了近万元的收入!
“对症下药”:培育合作社专业规范化生产
百香果产业园建起来了,生猪养殖场也办好了,村民的收入日益提高,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_还是没能彻底放心,因为随着村里农户种养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生产不规范,工艺全凭农户自家经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规模产量都上去了偏偏收入难提高。他明白,针对这一情况需要的是专业合作社来为种养的农户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持、技能培训,并把农户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规范化、合作化的生产经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_充分利用宦楼村贫困村的项目优势,召集村里的致富能人、管理能人、技术能人先后成立了“志文百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申兴农机专业合作社、永富禽畜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吸收社员60多户,其中_自己带动的贫困户就有30户,为宦楼村经济快速发展装上了“三台大功率发动机”。其中永富禽畜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型模式,与县养殖龙头公司园丰牧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由园丰牧业提供制度制定、良种培育、技术指导和保价猪收购等系列扶持措施支持,这样一来,每年出栏的生猪质量上乘,也不愁销路了,农户们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2016年合作社成立至今,宦楼村生猪养殖场出栏生猪9200余头,销售收入1100多万元,利润约120万元,每年均向带动的30户贫困户分红,平均每户入股的“社员”获得收入约4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近万元。
“起死回生”:盘活废置资源重焕企业活力
在钦浦二级路边有个自然村叫沙姜岭,是部分村委集体所有地所在地,由于沙姜岭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早年在_的带领下建起了一座“长发”红砖厂。出于市场需求和减少生产成本需要,有企业老板想要在砖厂对面投资兴建一座砂石厂,万事俱备,唯独就是用地方面出了问题。原来砖厂对面那块地是属于宦楼村申某四兄弟共同所有的,由于意见不合一直闲置着,一放就是将近十年,是邻里皆知的“死地”。考虑到砂石厂建立起来之后给村里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_带领村委干部分别到申某四兄弟家中做思想工作。白天去,晚上去,算人情账,算经济账,终于说动了四兄弟,最终以村委的名义担保承租了4亩地,永兴砂石经营部得以顺利挂牌投产,村集体经济因此每年增收1.1万元。而_“起死回生”的奇事还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产业技术不断升级,市场对高新制砖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建于上世纪的“长发”砖厂由于工艺落后,升级改造成本大,渐渐由盈转亏,靠几位股东“输血”维系,眼看就要被迫宣布破产。_审时度势,提出了要想确保此项产业继续为宦楼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就必须“壮士断腕”,寻找有实力的老板转包后更新升级生产设备的想法,然后利用自身人脉以及经营经商经验寻找转包接手人。在他的努力推荐下,一名福建老板对接手旧砖厂产生了兴趣,并在几次调研之后签署了正式转包协议,确定投资3000万元在原有厂址上兴建现代化砖厂,宦楼村的老、旧砖厂摇身一变,成为了全市名列前茅的现代化砖厂,再次给宦楼村经济发展打了一剂“强心剂”。
“多措并举”:实施乡村建设壮大集体经济
近年来,_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申请国家帮扶,实施乡村建设。一是申请资金支持,总筹资39万元重新规划建设宦楼村党群服务中心等办公场所,建设内容包括会议室、围墙、安装自来水、篮球场、绿化美化工程等项目,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二是争取约300多万资金为宦楼村修建了10余条约10多公里的硬底化水泥路;三是总筹资60万建设了2层教职工宿舍楼,铺设好学校周边活动场所。
如今,宦楼村“种有百香果,养有致富猪”,三大合作社保驾护航,千万级、百万级企业先后落地投产,彻底摆脱了“一穷二白”的贫困村形象,以坚实的步伐走在成为经济强村、产业示范村的康庄大道上。据统计,2019年宦楼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多万元,并荣获“五星级党组织”称号,宦楼村党支部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
来到宦楼村,每当问到,谁是村里的创业致富带头人?有什么法宝?村民们都会对着_竖起大拇指骄傲地夸上一句“带头致富有一套”。
脱贫攻坚个人优秀事迹汇报材料【3】
2012年,在外闯荡多年回到家乡的_,创办了_县_食品有限公司,并在之后的时间里,_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怀着一颗回报家乡的心,热衷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帮助寒门学子重返校园,资助孤寡老人老有所养。
35岁的_生于贫困农民家庭,16岁_为减轻父母重担,让4个妹妹能完成学业,初中毕业的他主动放弃了学业,外出到广州、湖北、_等地打工,这一出门,就在外面打拼了十多年。十多年时间,也让_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财富。
2012年,受到_行动的感召,怀着对家乡的感恩情怀,_回乡创办了_县_食品有限公司。本着“尽孝、感恩、反哺、回报”的宗旨,企业逐步发展壮大,陆续创办了_蛋糕连锁店、_汽贸有限公司、_县_幼儿园、_县_堂药房,如今,还成立了贵州_实业有限公司,解决就业200余人。
在创业带富的同时,_用实际行动把“_行动”传播给员工、亲人以及身边的每一位朋友。近年来,_多次带领企业员工到学校、福利院,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企业也逐渐发展成为_本土优秀品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_还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不断回馈社会。2017年8月,_为新庄社区精准扶贫户石胜全家送上约10000元的帮扶资金;2017年9月,_为广场社区精准扶贫户之女莫芷莹免去所有入园费用就读_县_幼儿园,一年费用约6000元;2017年10月,_为珠藏镇丰岩村全村老百姓送去价值约40000元的中秋慰问礼物;2017年11月,_为珠藏镇的丰岩村、清香村的幼儿班小朋友送去100套御寒衣服,价值10000元……
这些年,帮了多少人,做了多少好事,_自己也记不清了。
也让_收获“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优秀_使者”“自信黔南青年人”、“_行动先进个人”、“_县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虽然有众多荣誉加身,但_始终不忘初心,回报家乡。
不仅如此,_还被选为_县十七届人大代表。当人大代表以来,他深入基层农村走访群众,和群众交心交谈,了解生产生活状况、发展愿望等,与百姓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反映群众呼声。
脱贫攻坚个人优秀事迹汇报材料【4】
_,自治区统计局二级主任科员,自参加工作以来,_一直在企业和机关工作。作为一名自治区统计局工作人员,他觉得与群众接触还是不多,希望能有机会直接将党委、政府的好政策带给群众。2018年初,接到单位人事处的征求意见,他克服困难,主动请缨前往_县_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2018年3月被组织选派到_县小江街道_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临行前,单位主要领导殷切关怀、加油鼓劲。他暗自下定决心“下来后,一定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_村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577户218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154人,是_县小江街道贫困户最多、贫困发生率最高的非贫困村。近两年的驻村扶贫工作,_已经从机关干部蜕变为_村村民,村民们朴素的热情就是对_工作最好的认可。
谋定思路,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
初到_村,现实的生活、工作条件比想象的还要差,没有像样的厨房和宿舍,只能到村干部家同吃同住。村民大多讲白话和本地话,作为江西人_一时还适应不了。为了尽快转变角色,找到扶贫工作的思路,他白天奔走于村屯小道,晚上及时梳理村情民意,不到一个月_就将全村12个村小组、34户贫困户走了个遍,摸清了他们的家庭状况和生产生活情况,深入了解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如今他已能和村民熟练交流,“曾仔,吃了没有,中午到我家喝粥啊。”“这是我们家种的甘蔗,砍两根你啊。”记者随驻村工作队走访的过程中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_深知扶贫不仅是“天冷送棉被,过年送大米”这么简单的事,推动村内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形成规模是扶贫工作的重点。_通过广泛的走访和调研了解到,村内有大小建筑队40余支,村内年轻人普遍认同“外出务工比在家里种地强多了”,村内闲置了一部分土地,面对这种状况,如何推动_村产业发展,产业如何转型升级?_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萌生了“依托土地流转,推动产业扶贫”的念头。
2018年5月_提出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村产业。先后组织村两委多次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并达成一致。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少村民有抵触情绪,认为租金偏低、不愿签订流转合同。甚至有村民认为村委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不公正不公开,_就同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跟村民算清土地流转的收入账“一亩地一年种水稻得1800斤,收入2000多元,除去化肥、农药、翻地、机收等成本以外,收入只1000元多一点,不如直接流转得600,还省了一年的人工,更何况你还不种地,为什么不流转呢?”,有的农户_自己也记不清去了多少次。
经过_反复解释做工作与积极动员,_村共流转110亩水田、10亩工业用地和180亩山地,土地流转租金惠及112户农户。依托土地流转的实施,一是引进柑普茶种植企业一家,发展小青柑种植110亩,建成后可带动村民和贫困人员就业50余人。二是引进采砂厂一个,由村两委组织人员为其提供相应服务,收取服务费作为后集体经济收入。三是流转的180亩山地引进花岗岩开采企业一家,盘活了大量闲置山地。
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发展百香果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号召,_多次到贫困户家宣传发动,邀请百香果种植技术人员到村指导,为贫困户发放免费的百香果树苗,5户贫困户在自家的农田种上了百香果,走上了产业致富道路。此外,全村共有19户贫困户利用_县产业发展政策,发展各类农业产业,除全家外出务工的外,贫困户“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94.12%。在贫困户通过扩大生产经营提高稳定收入的同时,_还向上级申请“以奖代补”奖励资金共计6.53万元。通过产业帮扶,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脸上的笑容多了,贫困户对_和驻村工作队竖起了大拇指。
真心扶贫,真抓实干解难题暖民心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驻村以来,_时刻要求自己要把心贴近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培养与群众的深厚感情。_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以黝黑的脸、满腿的泥和满身的汗,逐渐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爱戴。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履行好驻村工作队员职责,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做好贫困户各项保障工作,有效解决农民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突出问题。
“扶贫政策好比一场春雨,我们驻村工作队员就是要把这场雨滴灌到产业发展的项目上,更要滴入贫困户的心里。”_既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_在遍访贫困户的过程中,他了解到贫困户冯广才长年在外打工,妻子在家照顾两位老人和四个子女,根本无法接送身体残疾的儿子冯远康上下学,导致冯远康辍学在家。为解决这一问题,_到_县第三中学协调沟通,第三中学安排老师给冯远康进行送教上门,解决了上学困难。贫困户冯时侃,向_反应患有冠心病,每年医疗费支出不少,家里负担比较重。通过交谈,_了解到冯时侃仍然没有办理门诊慢性病医疗卡后,立即带冯时侃到_县人民医院协调,进行了体检并办卡。万梅芳是村里的低保贫困户,丈夫已去世,儿女都还在上学,基本没有生活来源,住着危房,_知道情况后,立刻向上级申请了危房改造,找来施工队为其修建房屋,起早贪黑跟进施工情况,不到两个月就建好了新房。在搬新房时,万梅芳激动地说“虽然我一直想危房改造,但我实在没钱,政府的政策就是好”。
_脚踏实地、真情真干,通过各项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帮扶,在住房保障方面:向上级申请住房保障资金12万元,对3户危房户进行了危改,2户人均面积不足的贫困户进行了加建。医疗保障方面:贫困户新农合参保率100%,仅2019年1-10月,全村贫困人员住院报销47次,惠及贫困人员23人,共计报销金额29.96万元。门诊慢性病报销64次,惠及贫困人员9人,共计报销金额1.00万元。教育保障方面:无贫困生辍学,为21人次申请“雨露计划”教育资助,合计3.5万元;为8人申请义务寄宿生补贴,合计5000元。
精心组织,积极奔走完善基础设施
_村要发展,最大的短板就是基础设施。_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民计民生问题加以落实。_村进村小桥已修建近30年,年久失修,桥面不宽,已经不能适用当前村民群众出行的需要。村民迫切希望修建一座新桥,解决出行困难。为此,_村向上级申请了70万元财政资金资金用于_大桥的建设。但大桥的总体预算为91万元,仍缺资金21万元。_自己带头捐款1000元,并与村干部一起到村民家中募捐,共收到村民群众捐款资金18.4万元。同时,_还积极发动社会捐款,共收到社会爱心人士捐款达3.2万元,最终于2018年10月完成了_大桥及护坡建设。_村有个别村民夜晚出行发生了意外,_听说后带头到村民间募集资金6800元,并通过申请财政资金为村主干道安装20盏太阳能路灯,方便群众夜晚出行。
通过_的精心组织和积极协调,_村通过“一事一议”修建河堤100米,保障了村民人身财产安全,方便了群众出行;投入资金8.79万元在大罗坪西角开展硬底化场地1100平方米,美化了村庄环境,改善村民居住质量;协调县水利局,新建小农水项目三面光渠道2.7公里,解决了部分村民农田灌溉问题。募集资金6.5万元修建新村村标一个。
如今,_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路、桥、渠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土地流转初见规模。“这两年,我们村发生了很多变化,_大桥建起来了,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闲置的土地都承包出去了,很多贫困户都脱贫了。”_村村民介绍说道。
经过两年的脱贫攻坚,_村2018年脱贫贫困户7户34人,2019年脱贫贫困户14户65人,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初的5.3%降至0.7%,依托土地流转的顺利实施,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2019年村集体经济实现4.1万元,彻底摆脱了空壳村面貌。这与_的真心真情帮扶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_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和贫困户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加以解决;始终坚持协助好村支部开展好党建工作,培养好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始终坚持深度参与村两委其他中心工作。“能成为脱贫攻坚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这两年的驻村经历是我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一辈子骄傲。”_信心满满地说道。
脱贫攻坚个人优秀事迹汇报材料【5】
_村距龙胜县城62公里,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29人,目前还有9户,25人未脱贫,是龙胜县59个贫困村之一。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论任何艰难险阻,带领贫困群众筑牢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思想防线,决胜_村2020年脱贫攻坚战。
“往年,过年前后是柑橘销售的最佳时机,今年由于疫情影响,看着金灿灿的柑橘到现在还挂在树上,有的甚至已经落果,我很心痛,为果农们感到惋惜。现在春耕在即,必须在做好防疫的同时,抢抓生产,帮助果农们减少损失”这位50岁村党支部书记杨再成动情的说道。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如何做到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是他最多想、最多做的事情。
疫情前线防控员,勇担健康卫士职责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杨再成带领村“两委”班子始终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实行村网格化、地毯式管理,责任落实到组,联系到户,不漏一人。安排村干们分片区把流动音响拉到每组通组路上,让《致村民们的一封信》《预防新冠疫情通用知识》送到村民手上,走进村民心间,全村250户都做到不恐慌、不轻视、不传谣,配合在家少外出、不集会。他组织村里的年轻党员、护林员等10余人组成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认真对村委办公楼、戏台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动员群众自行清理整治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与临近的几个村在进村的主干道上一起设置疫情检测点,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一一询问、登记、测量体温、消毒,做到进出人员来源明、去向清,坚决阻断传播链。“自家种的砂糖桔,很甜的,你们值班辛苦了,拿点来给你们尝尝,解解渴。”杨再成拎着两袋砂糖桔来到位于_村的疫情检测点,希望甜甜的果味能消去抗疫一线人员的一点点劳累。
“外卖员”忙里忙外抢抓生产巩固脱贫
杨再成每天挨家挨户宣传着防疫知识和政策的同时,总带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上面一一记录着谁家还有多少柑橘未卖出,砍除黄龙病病株果树多少蔸,需要新种多少棵果树。想着要怎么解决感觉滞销卖难的问题。杨再成介绍说:“_村有柑橘种植户70户,其中有4户是贫困户,种植面积达到160亩,品种有沙糖桔、沃柑、清香桔和马水桔,现在还有存量120000斤,依然挂在树上,价格很低,才是1块钱一斤,现阶段只能尽量减少损失了;而且,现在市面上的水果都很少,希望我们的柑橘销售出去,能够丰富正在紧张抗疫城市的果篮子,增加市民们的战疫信心”。他多方联系收购商,当起了柑橘“外卖员”,帮助果农们卖出一批又一批新鲜的水果。田间地头里,果农们采摘柑桔正在紧张进行,他一边向果农们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一边娴熟的拿着果剪在果树上采摘柑桔,更耐心地说服他们积极树立保本售果,减少损失的观念,为今年春耕生产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争取今年底的柑橘产量和收入达到“双丰收”。目前,杨再成已帮助销售了60000斤柑橘,还在积极寻找销售渠道,“我很感激支书!在疫情面前,他一直坚守着工作岗位,虚心听取群众的心声和疾苦,帮助我们把柑桔卖出去,收入虽比不上去年的多,但我们还是很高兴!”_组周胜友笑着说道。
当前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春耕生产也在积极筹备。他虽然不是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但他坚守岗位,从不言苦。本着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践行着“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使命。
相关文章:
4.扶贫个人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