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400字精选5篇大全

慧良2分享

  《南方车站的聚会》是一部非常难得一见的电影,美学设计非常完美,演员表演完全在线,导演的手法也非常独到深处,小编整理了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400字精选5篇大全,欢迎借鉴参考。

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400字精选5篇大全

  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400字【1】

  这部电影的选角很有意思。电影里没有任何高大上的人物,角色只有三教九流和对付三教九流的警察这两类。演小混混的好像很多是群众演员,表现非常松弛。廖凡老师和刑警角色贴得很近,万茜演一个颇有韧劲的单身母亲也不在话下。男主角周泽农是个人狠话少的小贼头子,女主角刘爱爱是个毫不天真的陪泳女。一样是“下三滥”的两个人物,导演却选择了外型特别漂亮干净的胡歌和桂纶镁。胡歌和桂纶镁被用得非常狠,演员心理层面的表达被削弱到最低,被压榨出来的都是接近动物性的身体表达。可他们又那么美,靠肢体和脸孔就能打动人。周泽农如暗夜里受伤的孤狼,刘爱爱像时而胆怯时而勇猛的母鹿,演员完全把自己交给了导演,和雨夜里闪烁的霓虹车灯,黑色广场上跳跃的荧光鞋,湖面上氤氲的雾气一起,成为压抑又浪漫的符号,被导演写进这首黑暗而绮丽的现代诗里。

  看完《南方车站的聚会》后我又重温了《白日焰火》。这是两部很不一样的电影。《白日焰火》叙事更传统,一个完整的探案故事,延续了四五年。《聚会》的结构更大胆,短短几天内的追逐、逃窜,在城市边缘奇异的空间里被片段化地展现。《白日焰火》那么干燥冷冽,有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雪,《聚会》潮湿粘稠,有无边无际的黑色的夜。但导演都给了它们最终的浪漫 — 那么徒劳无功,白日里绽放的盛大焰火;那段似假又真,暴风眼里宁谧小舟上的一晌贪欢。那些瞬间,雪稍稍化去,暗夜有灯在闪。

  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400字【2】

  记得当初看《白日焰火》,就是很惊喜,叙事平淡镜头缓慢,可是它表达的故事却是那么深刻,那些没说出口的情感,都像刀一样扎进角色的心里,也扎进了观众的心里。

  如今,制作团队与演员们再度携手归来,而且加入了胡歌与万茜,给这部戏带来了另一层期待。

  从这部戏官宣、开始拍摄就一直关注,拍了很久,真的很久,胡歌老早就进组体验生活,推掉诸多活动,几乎与外界绝缘,之前在网上看到流出来的路透照,胡歌沧桑深沉,大概也能猜到这次又是一部比较现实,比较深刻的电影。

  真的很期待,期待刁亦男再度重磅出击,期待廖凡、桂纶镁的精彩演绎,也期待胡歌沉寂之后的转型归来~

  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400字【3】

  这部新黑色电影会是2019年年度最佳电影,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种境界不是每部电影能够做到的,会震撼电影届半壁江山,让我们尽情期待吧,不言而喻,看完之后会更加赞叹,这是中国影史上从未有过的商业艺术

  这部新黑色电影会是2019年年度最佳电影,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种境界不是每部电影能够做到的,会震撼电影届半壁江山,让我们尽情期待吧,不言而喻,看完之后会更加赞叹,这是中国影史上从未有过的商业艺术相结合的极强风格化艺术化商业化所产生的颠覆性效果的新黑色电影 我把它称之为“后黑色电影时代”,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黑色电影 ,起着承上启下的效应和作用以及领导。这果然是一部巨佳电影。其中缘由请期待电影上映,看完就明白了。

  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400字【4】

  记得当初看《白日焰火》,就是很惊喜,叙事平淡镜头缓慢,可是它表达的故事却是那么深刻,那些没说出口的情感,都像刀一样扎进角色的心里,也扎进了观众的心里。

  这是一部非常难得一见的电影,美学设计非常完美,演员表演完全在线,导演的手法也非常独到深处,比起导演的上一部电影(白日焰火)更加令人产生一种化学反应。

  主演胡歌,桂纶镁,廖凡等人也是精彩绝伦,尤其是胡歌,形象很生猛,非常的硬汉,很拼,桂纶镁还是一如既往的自然,廖凡的表演也是很生动硬刚,其他主演也是独到一枝,今年能看到这么美的一部电影,也是遗憾了。

  感觉这部电影会是今年华语电影很有力量的一部,期待国内上映再看一遍。

  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400字【5】

  等到感官情感层面的刺激稍稍消退,我才开始再次思考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而我又为什么喜欢它。《南方车站的聚会》是一部相当现代的作品,叙事去中心化,故事简单但文本结构复杂。这样的结构,如果执行恰当,比传统的线性叙事更能直观地呈现一个复杂的世界 。毕竟,现实生活由无数碎片交错而成,对“真实”最大的还原不过是采集众人的叙述,把参差的声音汇集成一个故事。刁亦男导演的执行能力显然在各个方面都很出色。电影的色调浓烈粘稠,光影音效运用十分大胆。从影片开头大雨滂沱的车站,到迷宫般的筒子楼里各色人物的进退追逐,从“野鹅塘度假村”破败混乱的市场,到雾气氤氲、孤舟荡漾的湖面,平日里最不光鲜的城市角落,在电影的镜头里成为了暗夜中华丽的舞台。舞台上演出的故事并不复杂,主角的命运由始至终无多悬念,但在固定的起点和终点之间,角色的行为路径和绝境中的本能反应被浓墨重彩地描绘。追逐与逃亡、求生与赴死,行动本身成了比结局更迷人的东西。

  《聚会》不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倒不是说电影里的人物、行事有超越物理规律和常识的地方,但这故事里的每个人仿佛比现实世界里的人更勇猛、带劲儿、更纯粹一点。或许这是因为电影讲的是周泽农生命里最后几十个小时的故事 — 当死亡在召唤,当末路已成定局,赴死之人和被他命运所波及的每一个人都有了超越日常的锋利。也或许是因为这些人物都活在一部电影里 —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只因其高于生活的炽烈。我想,导演拍这么一部电影一定是想祭奠某种真实,缅怀某种情感,但那些真实与情感被埋藏在故事和光影的深处,被发酵凝练,最终超越理性和道德的判断,让人对徘徊于杀戮和牺牲之间、暧昧在冷酷和温情边界的人们产生真切的同情。


相关文章:

1.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500字精选5篇

2.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600字精选5篇

3.《南方车站的聚会》2019电影观后感500字素材5篇

4.《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观后感5篇

5.《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22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