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骡子》观后感6篇600字

家锐2分享

  《骡子》讲述的是一个独居老人,因为破产所以接受了一份开车的工作。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老人运送的货物不简单,后来老人因为工作十分出色得到上头的赏识,老人一跃成为集团的大红人,但是虽然老人的财务问题解决了,但是他也为人生犯下的种.种过错感受到压力,这位年岁近百的老人最后会选择走向什么样的道路呢?希望以下影评对您有所帮助!
《骡子》观后感6篇600字

  《骡子》观后感一

  时间如同一个漩涡。年轻与年老面对时间的区别,大概在于距离漩涡远和近时截然不同的意识。前者因为手里尚有大把时间可用来挥霍,于是一径麻木。后者则逐渐有所警觉,所以他的心和眼睛如同寂静的房子,在某个时刻突然被深夜的月光照得雪亮。

  他们也有相似。相似在于无论快慢终有一日会被时间的漩涡吞没。

  影片中的老人厄尔面对时间,不同于年轻人对时间没有足够的意识,也不同于更多他的同龄人,面对所剩无几的时间恐惧,焦虑,或者干脆撒手静等死神的来临。所以他的生命成为了一个传奇。

  他的传奇在于他既没有逃避时间,也没有刻意去战胜时间。而在于他对时间的不卑不亢。他与时间从容共处,既没有恐惧,也没有企图去扼制。如同在跟死神跳一支华丽的舞蹈。舞蹈中,他获得的是一种心甘情愿的满足。

  当然,厄尔并非生来就擅长这种处理时间的艺术。他付出了代价。

  或许是因为直到老年他仍然具有一种如同孩子般好奇活泼的天性。属于那种容易追随一只蝴蝶而在不知不觉中迷路的类型。所以差一点他几乎就被时间的漩涡吞没。因为人在真正追逐自己的热爱时是对时间没有意识的。很容易顾此失彼。厄尔在园艺上有所收获,留给妻子和孩子的却是漫长的孤独。如果真是那样的结局,他直到临终都不能挽回家人的爱,并且会因电商的冲击,园艺破产而一贫如洗。

  而当他终于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得以反省,并重新调整他处理时间的方式时,他也并没有视时间为敌,企图扼住时间的喉咙,没有刻意远离那个即将把他吞没的时间漩涡。他的方式并没有拒绝,也并不曾否认。他一度遗失了时间,此时开始找回时间,并尊重时间。他做好了准备要温和而平静地进入那个时间的漩涡,那对它来说不是一种死刑,而是一个拥抱。

  悬疑,惊悚,犯罪,爱情,都可以是这部影片的标签。但对我来说,最让我感慨的部分是它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一个老人在他的晚年如何认知时间,并处理与时间的关系。

  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妻子问他,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你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花上而不是家人。他说,因为每一朵花都是独特的,它的生命极其短暂,开的瞬间几乎就达到生命的终点,值得用心对待。

  显然这个回答如同孩子的眼睛一样清澈纯粹。人的生命与一朵花并无不同,从某种维度来看短暂如同一梦。用怎样一种方式才算用心对待了一生?是无视时间,还是紧紧扼住时间?或许都不是,无视时间或许会在一生庸碌中不知不觉滑向那个漩涡而不自知。扼住时间,可能一生都变成了飞速掠过的风景,难免狼狈匆促。所以从容才是一种真正的智慧。就像厄尔,命悬一线也不能阻止他坐下来从容地享受一个好吃的猪肉汉堡。

  人从获得生命的最初就被抛入时间的汪洋中。有的人一辈子被囚禁于海底,有的人发现陆地上的乐趣而再也不思回返。厄尔既没有抛弃时间,也没有屈服于时间。他是岸边踏浪的纯真的孩童。

  时间所呈现的样貌和质感因人而异。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时间意义非凡。无论89岁高龄的东木先生是否藉此谢幕,他对生命和时间的表达已然圆满。大概只有一个进入老境的人,一颗老的灵魂才会真正洞悉关于时间的秘密。

  《骡子》观后感二

  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它不断的勾起我关于听过的当事人讲述的一个故事的回忆。看完电影之后,既然在豆瓣上发现了这个话题,我就尝试着对比叙述一下电影的故事和我听到的故事吧。

  厄尔是一名经历过国外战争的退伍老兵。他退伍之后因沉迷于工作,流连于各式各样似乎能给他带来荣誉的社交场合,而忽视了家庭,在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家人之后,终为家人所排斥抛弃。时代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一个九旬老人所能够适应的速度,互联网经济将厄尔赖以生存和获取荣耀的事业摧毁,并使他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在人生几乎绝望的时刻,毒贩找到了他,并利用他娴熟的驾驶技术为毒贩当运输的骡子。运输的过程中,厄尔获得了大量的金钱,迅速摆脱了贫困潦倒的境遇,重拾了在社交场合里的往日荣耀,甚至赢得了家人的原谅。可惜赢回家人原谅时,毒贩交代的任务尚未完成。也就在与家人冰释前嫌,重新上路完成任务时,为警察所抓获,并被关入联邦监狱。

  这是电影讲述的故事。接下来我要讲述的,是发生在云南的一个真实案件。

  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她出生在这个国家最贫困最荒凉的角落。她是家中长女,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她的父亲有着严重的倾向,经常对待她和她母亲。同时她奶奶和她父亲还有着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备受欺凌和虐待的童年,让她格外痛恨她的家庭,她的父亲、弟弟、奶奶。进入初中,进入青春期的她,比其他的同学更加叛逆,更加不服从家长和学校的管教。而在她生活的地方,在她学习的学校,师生比有时能达到1比50甚至更高的比例。她愈是叛逆不服管教,学校和家庭也就愈是放任自流,既然不服管,正好又管不过来,索性就不管。越是不管,她越希望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行为就越是出格。由此陷入恶性循环。久而久之,所有人包括她自己也对她失去信心。于是初中肄业之后,这个小女孩一个人踏上了去省会昆明的路。

  就像每个刚来到大城市的人,一开始都是“站着如喽啰”,也都会“含泪发誓”让每个认识的人都“看到我”。她也不例外。从小养成的不服管教的性格,让她在初到昆明所经历过的每一份工作都难以长久。她总是嫌弃工作太累,工资太低,又迫不及待地想一夜暴富衣锦还乡让所有曾冷落她鄙视她侮辱她的人都看见她发达的样子。可是她终于迷失在这花花世界。她跟着在昆明认识的所谓“好朋友”频繁出入娱乐场所,挥霍着她挣来的微薄的薪水。短暂的麻痹从来不能消除焦虑,放纵过后的空虚反而更容易让人加倍悔恨。

  但是很快她不在焦虑也不在悔恨了。她遇到了一个男人。一个“大哥”一样的男人。或许几乎所有17、8岁的少女,都会幻想过一个成熟稳重、阅历丰富、挥金如土的男人为自己倾倒。而她真正遇见了一个这样的人。至少在当时的她眼里,这个“大哥”就是这样的人。

  大哥带着她买她从来买不起的名牌,消费她从来消费不起的娱乐场所,吃她从来吃不起的山珍海味。吸她从来没有吸过也吸不起的。一个没有见过世面、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没有经历过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来自贫穷山村的女孩,就此彻底堕落。彻底为大哥所控制。

  或许是受大哥要求,或许是希望能为自己心爱的男人贡献一份力量,或许是想赚到属于自己的钱让过去看不起她忽视她欺辱她的人知道她在昆明也有发达的日子,又或许还有其他缘由,她也从吸毒走上了贩毒的道路。很快,暴利的生意让她赚的盆满钵满,甚至能为家里打去一笔又一笔“巨款”。连她的父亲都对她刮目相看,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作为家人的“掌上明珠”的感觉。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她贩毒被捕是迟早的事情。而被捕之后的她天真的以为,她的大哥迟早能“捞”她出来,于是十分抗拒警方调查。一段时间后发现并没有人“捞”她,她又为自己心爱的“大哥”顶罪,一个人扛下所有罪名。最终宣判之时,她甚至还没满18周岁。

  生活远比电影更加电影。

  看《骡子》的时候,我之所以不断的联想到这个故事,是因为二者之间实在太多相似之处。

  首先,他们都为家庭所放逐。无论原因为何,风烛残年的老人陷入穷困潦倒的绝境,和未经世事的小孩饱受不公的虐待和歧视,两者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

  其次,社会环境都让他们前路迷茫。时代更迭的脚步前所未有的加快,耄耋之年的老人本该安享晚年,却突然间负债累累,穷困潦倒。来自闭塞穷困的小山村的女孩,没有见过世面也没有收过良好教育,在“大学生尚且活得不如狗”的省会城市如何能够生存下去。

  再者,初尝金钱的魔力之后,想要收手就已经不可能了。金钱意味着什么?两千多年前的苏秦周游列国却郁郁不得志,回到家后,家中姑嫂甚至不愿正眼看他,于是他叹息出一句“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而等他拥六国相印,纵横捭阖于山东诸国,衣锦还乡之时,姑嫂谄笑着远迎。金钱就是有让所有曾忽视你鄙视你歧视你侮辱你唾弃你排挤你的人前倨后恭的魔力。电影中他用金钱赢得了社交场上众人的欢呼,又何尝不是用金钱打开了回家的门。固然最后是陪伴让他获得原谅,但是包下孙女婚礼的酒水才是他回家的敲门砖。没有前期的铺垫,或许他妻子并不一定能够接受穷困潦倒的他在消失十二年之后出现在她临终的床前,而事实上婚礼前她就已经赶走过穷困的他一次了。退一万步说,即使厄尔或者小女孩能够抵御住金钱的诱惑见好就收,但是毒贩们又怎会轻易饶过他们?

  或许会有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一直都认为这句话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何不食肉糜”的议论。当然厄尔也有他自己的虚荣、小女孩也有她自己的懒惰的因素在内,可是他们和我们并没有任何的区别。所有的虚荣,懒惰,贪婪是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共有的品质,是人类作为生物必然存在的品性。我们都是普通人,只是因为生长的环境不同,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与其说他们是在为自己的虚荣、贪婪、懒惰而接受刑罚,不如说是在为他人对他们自己的伤害而接受刑罚。所有这些恶劣的品性我们是用每一个人所共有的,但是我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因此受罚,所有美好的品质也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共有的,而我们也并没有因为这些美好的品质而接受褒奖。我们受刑罚是因为行为破坏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受褒奖是因为行为为大多数人提供了重大利益。但是我们的行为,有多少是真正能为自己所控制的呢。思想上的“我”,是为“我”的记忆所塑造,“我”经历过的每一件事,见过的每一个人,读过的每一个字,都在塑造“我”的记忆,而“我”的记忆提炼出了“我”的思想。而“我”的思想决定着“我”的行为。由此观之,构成“我”的,是“我”所经历过的一切。刑罚籍由我的行为而降临于“我”,实际上也就是籍由塑造“我”的“我”所经历过的一切。

  我想讲述的大抵如此。最后这一段或许有些拗口,又或许在许多人看来都是谬论。我的思考也不可能完全严谨。欢迎理性探讨。

  

  《骡子》观后感三

  我们年近90的会做什么,好莱坞传奇88岁的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了可能是他影坛谢幕之作《骡子》,爱好花(自由)的男主被网络时代毁掉了生活,为了家人成为了帮组织运送货物的“骡子”,挣钱帮助恢复那些被新时代毁掉的美好,但是最后发现亲人需要的不是钱而是陪伴,自己拒绝辩护认罪入狱。我潸然泪下的片段没有台词和配乐,只有东木的佝偻背影和他面对新世纪的无力与倔强。

  道理是简单朴实的,但是从东木导演那融合了将近90年沧桑岁月的人生感悟那么真诚的劝诫众人,振聋发聩引人深思,但是年轻人是会当耳旁风,就像他们不能真正体会这个平淡的电影,因为人生总要自己经历过才明白。不过没关系,老当益壮的Eastwood告诉你,就算我90了,就算做骡子,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骡子》观后感四

  时间先拨到2007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

  那一晚,有两个场景最具情怀。

  一是马丁·斯科塞斯凭《无间道风云》获最佳导演奖,颁奖嘉宾动用了科波拉、斯皮尔伯格、卢卡斯这个阵容。

  二是当时79岁的意大利音乐家艾里奥·莫里康内获终身成就奖,当时的颁奖嘉宾是老搭档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莫里康内曾五次获得最佳电影配乐提名却颗粒无收,伊斯特伍德称,“电影学院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这个略带安慰性的奖项,显示了奥斯卡对这位老人应有的尊敬,可是却忽略了他作为艺术家和电影人的创造力。10年后,艾里奥莫里康内终于拿到了第一座最佳配乐的小金人。

  而晚,伊斯特伍德也77岁了,凭借《硫磺岛的来信》第四次获最佳导演提名。典礼期间他还被主持人调侃过,大概有100岁了。

  伊斯特伍德是影史上极为特殊的存在。作为演员妥妥的是西部片巨星,虽然有点沾了莱昂内的光,但莱昂内的执导、莫里康内的配乐、伊斯特伍德的表演可谓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论演技伊斯特伍德不比《黄金三镖客》中其他两位李·范·克里夫、埃里·瓦拉赫高,但形象太加分。身材高大瘦削,眼神深邃忧郁,在莱昂内的镜头语言中也不需要他有太多的表情。离开莱昂内后的伊斯特伍德又接演了几部西部片,反响并不大。

  再过几年就开始执导电影了,早期的导演生涯比较平淡。直到1993年,自编自导自演的西部片《杀无赦》,以一种“反西部英雄”的形式杀死了西部片,如同塞万提斯用《堂吉诃德》杀死骑士小说、金庸用《鹿鼎记》杀死武侠小说。本片共获得四个奥斯卡奖杯,伊斯特伍德摘下“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两项大奖。

  那一年,老牛仔已经63岁,人们以为可以光荣收山。虽知道他却迎来创作的高峰期。像人气极高的爱情经典《廊桥遗梦》,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完美的世界》,更恐怖的是,他巅峰期是21世纪,也就是70高龄以后。单看他的奥斯卡履历:

  2004年,凭借《神秘河》再获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提名;

  2005年,《百万宝贝》为他再拿下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并获最佳影片提名;

  2007年,《硫磺岛来信》获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提名;

  2015年,《美国狙击手》入围最佳最佳影片提名。

  其余如《老爷车》《换子疑云》《成事在人》《泽西男孩》等等,都是水准以上高分作品。

  论影片的质与量,老东木无疑是影史大师级别的。但似乎人们谈及当代巨匠时,往往忽略他,与他岁数差不多的雷德利·斯科特、伍迪·艾伦人气都比他高。毕竟比起雷德利的凌厉霸道、伍迪的轻盈跳脱,东木的片子明显沉闷许多,且缺少话题性的商业大片。

  东木的电影,尤其是到了21世纪,可谓平淡处见老辣遒劲,镜头语言可谓臻至化境。叙事节奏极为平静,并不见太多波澜,往往以人物的命运变化调动观众情绪,而且大多是具有悲剧性的故事。

  他的电影总是以一种冷静的态度,有时还会用女性视角去发现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性侵犯罪(《神秘河》)、女性弱势地位(《百万宝贝》《换子疑云》)、同性恋(《胡佛》)、种族歧视(《老爷车》《骡子》)、战争反思(《硫磺岛的来信》《美国狙击手》)、美国司法裁决(《萨利机长》),在东木的电影里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政治正确”,最终的偏见的化解,也往往伴随着悲伤的结局。

  另一方面,在这种冷峻的镜头下,却彰显出一种对往昔留恋的热情,这是从西部片中传承下来的“老牛仔”英雄老迈、壮志难酬的崇高美学。外冷内热是他的风格,老牛仔的精神气质是他电影的烙印。这尤其体现在他本人主演作品中。

  《杀无赦》中他是一位已经洗手不干的老牛仔,连牲口都开始欺负他。为了家庭再度出山。最后在一个雨夜,老人家血洗小酒馆为友报仇。

  《廊桥遗梦》里他是个流浪的摄影师,沧桑、忧郁、多情。在一次旅途中,与一位美丽的女主人相爱。最终选择了离开,因为女主对家庭的责任感。

  《血腥拼图》中是里他成了令罪犯们闻风丧胆的联邦调查局探员,《迫切的任务》中又成了重燃斗志的记者。

  《太空牛仔》里和另外三个老宇航员壮心不已,暮年之际遨游太空,演绎一段动人的太空摇滚。

  《百万宝贝》他是一个老拳击教练,为了事业忽略了家庭,晚年遇见一位年轻的女拳击手,在培养她的同时内心得到了亲情的抚慰。

  《老爷车》中他再次扮演了一个独居的孤僻老人,在和亚裔邻居相处的过程渐渐改变自己,最终为给邻居复仇走上一条决绝的道路。

  桀骜不驯,孤僻倔强,老年落寞,热情犹存,这些片中的老头子也许就试当年那位西部镖客的晚年的样子。也许妨碍我们称呼其为大师的最大阻碍在于我们习惯称他为老牛仔。

  在新片《骡子》里,东木再次饰演一位晚年落寞、与家庭梳理的老人,只不过这次已经88岁的他身形佝偻了些,远不如早几年那样雄风犹在。本片根据真实案件改编,2011年10月,在密歇根州警和DEA(美国缉毒署)的一次联合行动中,逮捕了一个不寻常的毒贩。87岁的里奥·厄尔·夏普,因持有200磅而被逮捕。夏普是专门为黑帮运送的“骡子”,也是美国缉毒史上落网的最年长者。

  电影中,东木饰演的厄尔·斯通比他以往饰演的所有形象都要显得苍凉些。年轻时是个有名的花匠,因为事业和妻女关系梳理,甚至没有出现女儿的婚礼。到外孙女的婚礼时,他已经破产,本来答应负责婚礼酒水费用却无法兑现。最后成为黑帮运输的“骡子”。这个工作为他带来可观的收入,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家庭间的矛盾。在与探员科林·贝茨的交谈中,也规劝他注重家庭。在一次运毒行动中,得知妻子病危,终于放下了工作回到妻子身边陪伴她走完最后旅程。

  故事中厄尔·斯通对自己的一生充满悔恨,但另一方面在运毒过程,有展现出自己的老沉练达、激情依旧。与黑帮大佬在一起,依旧谈笑风生,美女在旁,花心不老。悔恨中渴望赎罪,赎罪中却找回激情,典型的东木式的老牛仔。

  东木选择了这个故事,并决定出演,也许是对自己的演员生涯做一个总结。电影内,扮演他的女儿的是东木的女儿艾莉森·伊斯特伍德。电影外,他也与自己的私生女和解并相认。没错,真实生活中的东木也是到老也风流不断。

  《骡子》也许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最后一次出现在银幕上了,不仅仅是因为已经89岁高龄了,更因为这部影片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他脸上的斧凿般的线条没有以往硬朗,孤寂的眼神也无过往那样凌厉。最重要的他表现出了最生活的和解,《百万美元宝贝》最后,他结束弟子的生命给与其自由,然后独自离去;《老爷车》最后,他在做完忏愧,整理仪容后走向自我毁灭的复仇之路。而这次,老人家没有以往那样勇决,他获得了生活的宽恕,尽管结局仍有那么点哀伤,却多了些温馨。

  《骡子》观后感五

  关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我了解的不多,知道他在全球有众多影迷,被亲切的称为“东木老爷子”,依稀记得看过的他的电影是《廊桥遗梦》。90岁的高龄还在拍片并且自己当主角,算得上传奇了,真90后。

  之前没看过简介,只觉得海报有点沉闷压抑,符合犯罪悬疑片的基调,对于“骡子”这个有点文艺的片名,最先出现在我脑子里的竟然是魏无羡骑的那头驴(啊喂,你在想什么),看完后觉得这哪里悬疑了?而且骡子原来是指为贩毒集团运送的人。

  主要讲述一个90岁的耄耋老人破产独居,意外成为贩毒集团的运输者“骡子”的故事,虽然是犯罪题材,却不急不缓的娓娓道来,节奏类似于西部公路片,像是某种形式上的英雄迟暮。但所表达出的东西一点都不温和,剧情中穿插着工作、生活、家庭的矛盾,用一种近乎真实冷血残忍的方式,来反思自由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值得琢磨。

  从人物上来讲,片中的老爷子厄尔像是导演自己的写照,的确是个有魅力的人。不得不说,他几乎满足了我对于一个男人老去时的样子所有的幻想,硬朗,自信,又睿智,如果忽略掉风流的话。热爱种花,为了种花事业忽略家人,向往自由,带有一种老派的顽固和倔强,鄙视互联网和手机,不止一次的吐槽,“现在的人都离不开手机”,“该死的互联网毁掉了一切!”,塑造了一个跟不上时代,却依然老骥伏枥般倔强前行的银幕形象。

  作为退伍老兵身经百战,心理素质太强大了,有几次在警察眼皮子底下打开后备箱的操作,让人捏一把汗,这也是他能成为最好骡子的原因吧。至少在看的时候,从他第一次开车进轮胎店,我就开始紧张,一趟趟的运输,很怕他在半路倒下或者被警察拦住,好在开着皮卡穿过美国一条又一条绿荫公路,bgm是欢快的乡村音乐,音乐和风景衬托得恰到好处,倒是舒心自在了许多,这里看得出导演的功力不俗,不疾不徐之中流露惊心动魄。

  借老爷子几次对晚辈的说教,来传达片中的价值观,这样的讲道理方式显得有些陈腐笨拙,可正是这种不花里胡哨的叙事节奏,反而更符合我们心中的某些标准。他的每次说教背后带有几分自嘲,像是“时间是最珍贵的,我可以买来任何东西,却买不回时间。”“家庭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话若是一个年轻人来说,我定会不屑一顾,网上有无数这样的鸡汤段子,可是老爷子这样说的时候,那一刻觉得里面包含的是他的全部人生。身边总有很多年长的人告诉你,要读书努力,要珍惜时间,要陪伴家人。我们很难有那样的理解共鸣,只有犯了错才会明白这些最朴实的道理,人生不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摸爬滚打过来的 。

  前半段看的时候越来越难过,几乎已经预见了结局,我以为转折会是老人跟毒贩的搏斗,或者与警察的对峙,结果是为了看妻子最后一眼而抛却贩毒任务。给我最有感触的两个画面一个是他在床前听到妻子临终说的话,“你是我毕生的挚爱,也是我一生的苦楚,对我来说,你在这里,就是全世界。即使身无分文你一样可以挽回我们。”老爷子那时的眼神带着浑浊,或许还有伤痛,愧疚。

  第二个画面是他被捕后,侧脸流着血坐在警车里的画面,车外是阳光和绵长的公路,一切仿佛尘埃落定,但却感到一股沉甸甸的无力感,那种无力感大概是我们无法在法理和道德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最终只能将这一切归结为情感。最后没有为自己辩解,坦然认罪,在监狱里又回归种花匠的身份,也算是另外一种归宿吧。首尾呼应,这个结局挺巧妙。

  当然里面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细节,比如老爷子在发现后似乎很自然就接受了,过程中甚至是在享受犯罪,或许面对巨大的金钱利益,人性永远是脆弱的。比如里面夹杂着种族歧视的部分有些讽刺。

  总之,是一个能触动人心的故事,即使是个罪犯。硬朗鲜明,风骨迷人,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叙事工整流畅,像老酒一样醇厚,品味出浓厚的人情味。主旨讲的回归家庭,珍惜时间,如何体面的老去,不辜负光阴,不辜负爱人。每一朵花都是独特的,从花开到花落的时间,生命如此短暂,人生如此漫长,珍惜眼前人吧。

  “昨日更胜今日吗?”

  “明日更胜今日。”

  祝福东木老爷子能够活到100岁,希望不是你的最后一部电影。

  

  《骡子》观后感六

  一个男人充实的一生!

  自由本该要给需要自由的人,家庭我们不是不需要,只是我们的更向往自由.

  影片从一开始的东木从种.种典礼上走来,这样的光芒及簇拥,谁又能断舍离.

  家庭!多么沉重的一个象征词.丈夫,父亲,外公.这么多身份套在一个向往自由的人身上时,大部分人会尽忠职守,遵循社会主流及舆论导向。但剧中本来只有一个女儿的东木,不难看出他对于家庭的束缚,若即若离。他需要爱,他也会爱,但请别用自由当筹码,这是我愿意为一生去追求的东西!包括即使要判这个老头好几个终生监禁的贩毒行为.

  这部东木谢幕之作,轻描淡写的着重谈了自己的一生,干练、直接、勇敢,到最后问心无愧,即使年轻时会放错.但这是人生中必经的配菜!

  For freedom!

    11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