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麦香的美文欣赏800字
学习啦:如今的小麦已不是农村主要的种植作物了,麦香也消失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麦香》。
又到麦粒收获的季节了,却闻不到麦香了。走进十里八里的乡村,难见麦影。有一次,语文课上提到“麦芒”一词,叫孩子们举手说说谁见过,竟无一人举手。我的天啦!农村学校的孩子尚且不知,更何况城里孩的?触动心弦的一词叫我怀念那粒麦香。
“荞麦不吃立夏水。”曾经听爸爸说。意思是立夏之前必须把荞麦收割完。那时候,麦子是农人半年的口粮。除了稻谷外,小麦就是主粮了。
收麦子是一件极其痛苦的劳动。由于土地不平坦,都是坡坡坎坎的地,根本无法用什么机器进行操作,于是尝试各种方法:割麦穗,和麦秆一起砍,用两根竹棒夹等等。收回家没有脱粒机,逢太阳天,把麦穗晒在稻场坝里,用竹条或连枷打。往往打一通下来,手掌里就是几个血泡,打完后还要用漏筛把穂头麦秆儿与麦粒分开,然后再用风车扬去麦壳麦芒。汗水和着麦芒钻进头发,钻进衣袖,钻进领子,钻进裤管,全身上下都如芒刺在背。
辛苦和汗水换来金黄的麦粒,妈妈总是不忘奖赏我们几个馋猴儿,当晚就把半升麦粒倒进锅里,只听见锅铲翻炒的滋滋声。要小火慢焙,等麦粒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时,妈妈手中的锅铲翻动得更加起劲了,然后撒下几粒糖精,香香甜甜的“麦泡”就大功告成了。这时妈妈把半升炒熟的麦粒倒进簸箕里凉着,一群馋猴儿围着簸箕,时不时抓两三粒放进嘴里,那烫嘴的、脆脆的、香甜的麦粒,在齿间咯嘣咯嘣磨成粉,香香的、甜甜的随着一条条馋虫咽进肚里。那是我们少有吃到的零食,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
麦子收割完毕,妈妈会背上几十斤去打成面粉回家来。妈妈会使出她的“十八般武艺”:煎麦粑、蒸馒头、炸油饼、做羹汤、刀削面、用桐子叶包粑粑……换着花样来做。一个夏天都有着盼,有着吃,是最最开心的事。有时碰巧还有挑着手工面下乡的,爸爸一定会让妈妈舀出十几斤麦子换上几斤手工面的,还要补几角钱的加工费。妈妈总会说又要少吃两顿了,叨叨爸爸不会过日子。我们倒是开心极了,能吃上一年中难得一见的面条了。
麦子在妈妈手中总是能变成各种各样的美味。除了作为主食以外,还能做菜,做调料,做麦芽糖。妈妈做的麦酱我特别喜欢。把麦粒炒熟后加水煮胀,沥干水倒进簸箕里,用树叶覆盖进行发酵,就像做豆瓣酱的蚕豆一样发酵;发好洗净后,用磨子推碾成碎粒儿,加上盐、花椒胡椒粉、三奈八角等装进坛子密封好;有时会采来一些木香花放在里面,等一段时间那开坛飘香的麦酱就秘制好了,可以让你随便扒光两三碗饭。
等到初冬季节,妈妈还会舀来一碗麦粒,用温水浸胀,放在垫有芭蕉叶的篮子里,上面再盖上一层叶,每日清晨,以温水蘸撒,让麦粒发出麦芽,以备冬天熬糖用。
那些年月的日子虽苦,但我们却过得快乐!妈妈依然把一家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年四季,麦香四溢。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如今麦子早已不种了,小麦早已不是农人半年的主粮了,收麦的痛苦再也没有了。因此“麦芒”自然就没看见过了,只有麦香留在我记忆里。
公众号:天府散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