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随笔写作>

英格力士读书随笔800字

家志分享

  学习啦:英格力士这部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在困难时代依旧喜爱英语的小孩的故事,从中能窥探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坚持,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荒芜世界的文明之花》。

  我是八零后,生活在江苏,十来岁开始学英语。为什么学英语?是因为进入初中,学校里开设了英语课,还挺重要,是主科。有没有其他原因?不知道。当时也从来不曾思考过。只记得在开始阶段,我的英语学习比身边的很多同学稍微好那么一点点,至少从不曾有过在英语单词下面注上汉字谐音的经历。当然,这都需要感谢我的英语启蒙老师,她叫朱志萍,在教会我们读26个字母之后,她就教我们学习了国际音标。

  直到今年,在告别英语学习十多年之后,我才终于明白学习一门外语有多重要:多懂一门语言,我们的世界才不至于只有一种色彩。当所有人都说着同样的话,读着同样的书,看着同样的电影……多了一种语言,你就可以拥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一片天地。当你所处的世界一片荒芜时,你可以因为另一种语言而欣赏到一片别样的风光。

  “”时期的乌鲁木齐,该是怎样的“风光”?稍微熟悉那段历史、了解一点中国国情的人都可以想象得到。然而在这本名为《英格力士》的小说中,作家王刚为我们描述了另一番风景,他以少年的视角描述了成人世界的荒谬与温情,记录了特殊年代,一个个人在“好”“坏”之间的煎熬与转换。最终,透过他的笔,我们能看到的是人性的宽广与坚韧,以及人之为人的所有善念与罪愆。

  小说的叙述主人公是刘爱——这个名字在当时显得很不平常——十岁出头的初中生,他的父母均是毕业于清华的建筑设计师。在被派去画主席像时,父亲画了一幅侧面像,刘爱感到奇怪,因为只看得到一只耳朵,父亲给他讲解透视法,他不能理解;革委会范主任看到这幅画像,要求立刻修改,结果父亲越改越远离了主席本来的样子,范主任打了父亲一巴掌,父亲一点也没有反抗。对此,刘爱更不能理解。

  还有让他更无法理解的事:在乌鲁木齐,在这个时候,学校为什么还有一位老师给大家上英语课?而且上课的老师王亚军还是那样子的?他每天穿着笔挺的衣服,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皮鞋锃亮,还用香水。他读英语的腔调很怪,他说做人要绅士,他喜欢单独辅导学生,尤其喜欢辅导女学生;他被人们说“作风不好”,因为误会而被家长打,却不还手;他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女老师,为她拍了好多美丽的照片;他不仅教大家读Long live Chairman Mao,他还教love soul这样奇奇怪怪的单词……

  这样的老师让刘爱感到奇怪,更感到好奇。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他渐渐和王亚军熟悉起来,渐渐感受到了他身上存在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在刘爱熟悉的语言之外还有另一种美丽的语言,而这种语言背后是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另一种更文明的价值,是关于爱和灵魂的思考,是仁慈和优雅。

  刘爱的父母、校长、革委会主任,都是毕业于清华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不说英语,偶尔偷偷地唱苏联歌曲,听格拉佐诺夫;他们不会给孩子说什么是灵魂,甚至不给孩子解释为什么名字叫“爱”;他们追求进步,渴望获得认可,为此常常唯唯诺诺甚至出卖自己……直到若干年后,刘爱听到父亲会唱Moon River,还有很多英语歌;刘爱见到了校长曾经写过炽热的情书。而这一切,连同他们曾经的文化修养、曾经的青春热情,全淹没在了众口一词的话语当中。

  王亚军老师曾经对刘爱说,你们将来要到英国去,要到美国去,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去拥抱更文明的生活;然而,他自己从没有机会去外国,更没有机会去见见他的祖辈父辈所信仰的上帝。他被迫从上海下放新疆,他被罚去修防空洞,他被判刑十年,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因为他始终保持一种不同于大众的生活方式,只不过是因为他仁慈,他还敢去爱。

  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它

  当荒芜的世界逐渐灿烂起来,曾经的王亚军老师黯淡了许多;但是对刘爱来说,十几年的时间里,王亚军就是唯一的一朵文明之花。一个见惯了野蛮与杀戮、欺瞒与斗争的孩子,一朵鲜花就能让他的世界明亮起来。

  而在那个文明凋零、满目疮痍的时代,正是这样一朵朵生长在戈壁滩上的小花,脆弱而又坚强地存留了这个古老民族对仁慈的追求、对美好的向往。

  公众号:教书匠陈浩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