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老师阅读教学札记:从《根鸟》到儿童小说推荐课

智明分享

  编者按:作者通过一门《根鸟》的推荐课,引出了关于儿童阅读的探究。要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老师的教学方式很关键。

  几天前,老同学在微信里给我留言,问我整本书的班级读书会怎么上,或者要注意一些什么。没有梳理,很难及时回答。而梳理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心境。所以只好等到双休,泡一壶茶,听一段音乐,看看窗外香樟绽露的芽尖,等待表达的能量能否集聚。一对白鸟从眼前飞过。我突然想起多年前在一次学校课外阅读教研活动中发言。在标注有儿童阅读材料的文件夹里,我还真的找打到了这篇无头无脑、缺胳膊少腿的文字。那就敲敲打打作些修补,算是对老同学这个问题的回应。而于我,又物化了一次思考。分享后,还可能对其他有需要的老师有点启发。所以,这样想来,码字有时真是天下一等好事。

  那天学校老师给五年级孩子上的是曹文轩《根鸟》的推荐课。我发言时的第一句话就是首先要向上课老师表示敬意,在繁重的教材教学之外,主动花时间来给孩子们上班级读书会,这是一种教育情怀使然。这堂课优点不再一一例举。因为是一次专业活动,我主要结合执教老师的课例,就”怎样上儿童小说推荐课”和老师们探讨了一些问题。

  1.推荐课应该选怎样的书

  曹文轩的儿童小说在中国的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包括《根鸟》,我们可以列出一大堆。国内无论哪一份小学生推荐书单,曹文轩的作品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怎样把这样一个作家和他的作品介绍给孩子?我个人认为作品选择很重要。

  按曹文轩的说法,阅读要读有“高贵血统的书”,要读那些“王书”。理由很简单,生命有限,精力有限,金钱也有限。《根鸟》当然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个人认为,孩子第一次接触曹文轩的作品,从其公认的代表作《草房子》入手更好。《草房子》可能就是所谓“高贵血统”中的“王书”。我们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读完后欣赏一下电影《草房子》,那一样是一部很棒的获奖电影。顺便可以让学生去思索一个问题:电影和书的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此,孩子是否会更兴致盎然?

  由推荐课出发,如果我们的教育立意再高一些,我建议用两个月的时间长度来做一个“曹文轩成长小说阅读课程”。如此的阅读构建,是否更有广度、深度?孩子在相同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穿越中是不是会越读越聪明,会不断地拓展他们的精神和认知边疆。

  2.教学内容选择要有小说的文体意识

  曹氏作品被冠以“纯美小说”有其原因。有人这样评价:人至纯至美,情至纯至美,景至纯至美。但请记住景只是陪衬。情节和人物才是小说的核心要素,才是最吸引儿童读者的地方。

  我个人认为,今天老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偏差。比较多地让学生欣赏风景描写,试图让学生被优美的风景描写吸引,继而对《根鸟》产生阅读期待。当然我还知道,老师的小算盘,希望这样比喻密布、通感弥漫、文采雯然的描写能让孩子接触、积累、继而运用到孩子的习作中去。比如课堂呈现的大峡谷出现在根鸟的梦里的部分,长满百合花的峡谷很美。但我坚信,学生绝对不会因为几段风景优美的话而去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特别是男孩子。他们更关注情节的曲折起伏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果它都没兴趣去阅读整本书,老师的小小“阴谋”又怎能得逞?

  小说的阅读推荐一定要聚焦情节和人物,比如呈现矛盾冲突集中的对话,比如呈现悬念丛生的情节,如此才会撞开学生的经验世界,引起他的好奇和兴趣。

  3.教学策略的运用需要有儿童立场

  所谓的儿童立场,说白了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我们都从儿童走来。但我们往往都很健忘,忘记了儿童的真实需要。如果我们要更好地服务于孩子的阅读,我想这堂课的教学策略运用还可以做一些改进。

  首先课的起始作者简介内容过多,过于冗长。孩子不是成年人,孩子关注的是作品本身的好玩好读,而不会因为你的头衔把书认真读完。从今天的课的结构思路来看,如果一定要介绍作者,我觉得可以放在最后,但信息量要适度控制,防止喧宾夺主。

  其次作为推荐课,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封面、阅读目录和内容提要。指导阅读目录可以运用猜测、选择等阅读策略。

  再次孩子阅读时一定需要保持安静。持续默读能力是学生的核心阅读力,需要环境和训练。今天孩子自由阅读时的音乐安排是败笔。不仅是班级读书会,包括我们其他的语文课,我还是建议要慎用音乐。在我有限的经验里,课堂中,音乐能和文本产生化学反应的真的是屈指可数。用语文的方式,用文本本身来打动孩子才是正道。

  另外我个人认为老师不论场合,反复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不合适的。当然这不怪老师。我始终认为,“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个伪命题。确切地说,这是一种功利性阅读。我不否认功利阅读在一定的阅读阶段有重要的存在价值。但对于阅读兴趣十分脆弱、还需要呵护培育的小学生来说,没有一件事情比激发兴趣更重要了。当老师提出让孩子“不动笔墨不读书”时,你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孩子有稳定的、可持续的阅读兴趣。阅读是个人化的、连续展开的体验过程。每一位读者都梦想追求阅读的高峰体验。毫无疑问,阅读行进中的动笔,将会割裂、碎片化小读者的阅读快感。

  请记住,在所有推介课展开的过程中,想办法让书吸引孩子,并且给孩子一些更便捷的阅读理解通道,是推介课的核心价值。

  我想再啰嗦一次:在儿童阅读中,孩子的阅读兴趣第一!持续默读能力是孩子阅读素养的核心和基石。

作者:莫国夫
公众号:莫国夫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27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