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教材研读新教育晨诵工作总结

晓晴分享

  编者按:教材与晨诵是教育改革中的两个方面,作者通过培训活动了解一些改革经验,下面我们来看看《心系课改情,芬芳课改花》这篇总结吧!

  本学期,在县教研室侯建华主任的统一部署下,在道口一完小刘爱轻校长和王艳霞校长的的得力领导下,我们围绕教材研读和新教育晨诵做了如下工作:

  一、研读教材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超越教材。9月上旬,我们让每位教师围绕课程标准自主阅读课标,认真研读教师教学用书及教材,有效将三者结合。研读教材时要着眼于教材的编排体系,结合每个单元的教学特点拓展到全套教材,对全套教材的各项要求,有一个全面而统筹的把握。

  为了加大教研力度,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9月14日,我们利用小教研时间聘请高平一中——全县的首届名师吴银霞老师进行教材解读的培训,请中心校毛照庆主任及谢红林老师亲临培训现场,作详细指导并对下一步我校的教研教改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通过吴老师认真耐心的讲解,毛主任细致入微的指导,我校教师在自身研读的基础上,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备战阶段,为我们第六组的教材研读比赛做好、做足准备。

  10月上旬,利用每周二、周四小教研时间,我校12名教师中,刘彦芳、李金婵、蒋小丽、赵丽丽、毛利芳、张卫红、王彦雪、胡艳敏8位教师分别做了教材解读展示,既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又体现了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

  10月下旬,经过筛选,我校推出语文、数学各两名教师参加课改核心校第六小组的教材研读比赛。此次比赛,我们和其他兄弟学校同交流,共成长。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差距,特别是道口一完小老师的精彩解读,他们对教材把握之深刻、运用之灵活、见解之独到、呈现之完美令我们叹服不已。回校之后,我们就这次参赛情况再次组织专题研讨,参赛老师对参赛过程中一些小遗憾认识更加清晰。大家都说,一完小就是我们的榜样。

  日虽短,天虽寒,却没能阻挡我们教研的热情。我们将教材研读的实践与讲微课相结合,让老师在微课中渗透对教材的把握与运用。工作之余,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制作课件。每当落日的余晖散尽,漆黑的夜空中星光隐隐闪烁时,我们却还在为微课中的一个课件的制作、一个环节的设计、一个语句的运用、一个问题的呈现而争论不休·····有争论就有成长,有探讨就有收获。11月8日,教研室胡冠军主任到我校调研教材研读与新教育晨诵课的开展情况,对我校教材研读的参与率与研读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就读书活动书目的选择、主题阅读的开展给出了针对性建议。11月,大家辛苦而忙碌,幸福而充实。

  12月下旬,在高平中心校组织的教坛新秀大赛中,我们五小的语文组教师蒋小丽在近20名的选手中荣获第三,李金婵荣获第五,音乐教师王艳雪、数学教师赵丽丽分别获得高平镇综合组第二、数学组第三的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本学期教材研读的开展密不可分。感谢教研室,感谢教材研读,感谢一完小,感谢同行的伙伴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成长的舞台。

  二、新教育晨诵

  本学期,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我校将新教育晨诵纳入了工作重点,将晨诵课落实到了常态课中:每周一至周五的早上8:00——8.30为我们的晨诵课时间,(后改为8:10-8:30),我们使用的《新教育晨诵》是由家长自主购买,达到了人手一册。晨诵课以语文教师为主,其他学科教师也积极参与。我们利用学生值日检查和领导班巡课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确保晨诵课开展得有声有色。

  10月23日,中心校毛照庆主任到我校对晨诵课进行指导,毛主任对我校将晨诵课纳入常规课堂教学,扎实推进新教育晨诵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晨诵课的开展提出了可贵性的建议。毛主任说,我们用晨诵为学生开启了丰富的读书活动,开启了诗意的美好人生。有了领导的肯定与赞赏,在晨诵课的探索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始终如一地前行

  10月25日,课改核心校第六小组晨诵课竞赛在一完小如期举行。我校李金婵、张卫红老师参加了比赛,各校执教老师的精彩分享让来自偏远学校的我们收获颇丰。特别是一完小任老师的《一句话》气势恢宏、许老师的《酒驾》妙趣横生。我们深刻顿悟:原来晨诵课可以这么上,原来晨诵课就应该这么上。与之相比,我们的课还不成熟,我们的课还很稚嫩,但有大家的榜样带动与经验传授,我们将信心倍增、砥砺前行!

  10月27日,为了弥补新教育晨诵课的不足,我校5名教师参加了县教研室在新区锦和小学进行的新教育晨诵培训,李艳老师的规范展示,党铃芬老师的升华拓展,特别是党铃芬老师的“吻醒”教育,“编织”环节更让我们认识了晨诵的意义。我们将用自己的实践教育孩子在晨诵中感悟生命的美好,书写人生的传奇。

  2018一个充满美好与期盼的年份,我们将2017的成绩轻轻收起,将新的憧憬、新的目标、新的希冀、新的奋斗装入行囊,悄悄背起,开启我们的美丽之旅······

  作者|滑州杏坛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09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