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教后记1000字
编者按:《第一朵杏花》教后记是作者在教学后写下的总结,讲述了教学内容的两个大方面,接着讲述了教学内容的概括。
第一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有字词板块和概括板块。第二课时选择了两大方面的教学内容:
1.精准的用词
文中有些句子特别传神,比如:
A.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
课上我问孩子,如果不用“泛出”还能用哪些词?孩子们说可以用“现出”“冒出”“呈出”,我说这些词放进去句子都是通顺的,和“泛出”比,差在哪儿呢?孩子们再读再悟,有些孩子就感受到了“泛出”含有微微的、淡淡的意思,还含有一种缓慢变化的意思在里面,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词都达不到的效果。
B.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这个“捧”字用得真好,活泼泼地写出了第一朵杏花的惹眼,更重要的是表达了文中人物的内心喜悦。
C.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吹绿”“吹青”“吹皱”“吹鼓”这些词汇充满了动感,这样的描绘让文字特别富有画面感。绿了、青了、皱了、鼓了本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样排比的句式中,画面叠加出现,有种快镜头的意思,很好地渲染了春天的美好。同时,这样一段景色描写放在两次事情中间作为一个过渡,让叙事就有了节奏感。
值得反思的是:
(1)跟随着作者的叙述顺序,这些教学内容的呈现很碎,没有成组。虽然都是体味用词的精当,但没有能找到一个很好地统整的点。导致教学力量的分散,教得不集中。
(2)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举手发言的始终是部分孩子,大部分孩子是听众。让所有孩子都能有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是班级授课制背景下一个永恒的话题。
.富于变化的对话描写
关于“看杏花”,一共有两次。两次叙事的共同点就是对话。让学生读好对话,读出人物身份、语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理解、朗读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第一次对话有丰富的提示语的描写。如“仰起脸来天真地问”“弯下腰来,习惯地问”“孩子有些奇怪”等等,通过对这些提示语地琢磨,能更好地走近、理解人物,从而更好地提升朗读效果、朗读能力。这些提示语有在后,有在前,还有在中间的,形式上富于变化,让对话不单调,这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对话书写形式的范例。
第二次对话恰恰相反,没有一次提示语的描写。见过不少课堂上老师让学生给没有提示语的对话补上提示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体悟人物,这无可厚非。但如果就是让学生补上了提示语,不再追问“作者为什么不写提示语”的话,会给学生一种误导——提示语写得越充分越具体越好。比如这段对话,在学生尝试着加了提示语后,我让他们朗读;再朗读没有提示语的对话。对比之后讨论:作者为什么一个提示语都没有?不少学生领悟到了,没有提示语更能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激动,更容易用流畅的朗读还原当时的画面。
作者| 田小秋
公众号:时间的流里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