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师的生活回忆故事
编者按:《民办教师》一文讲述了作者在当民办教师时的一些故事,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作者:伊茂健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写画空间(ID:gh_802563982b8f)
一九七一年秋,刚刚种完小麦,我正与本队的社员们在新城镇西南的乔家村挖河道清淤,村大队部李书记和校长去工地找到了我,说本村学校教师紧缺,要我去任民办教师。李书记恐怕我推辞,又加了一句话:“先干着,等大队里买了拖拉机,先让你开。”李书记向来对我厚爱器重有加,我刚退役时,他就让我协助他做大队里的工作。我不能辜负他的信任与重托,愉快地接受了这项工作。
我到学校后,看到校园里的校舍大变了样。原来的东、西屋不见了,还留着我在五、六年级读书时的那一排北屋,又在前面盖了一排砖瓦结构的新教室,虽然校舍得到了改善,但还是跟不上当时教育发展的步伐。经过改造后的校舍,不但要满足本村三千多口农民的孩子上小学的需要,而且还办起了初中。
为了缓解这一校舍不足的压力,村大队李书记就协调各生产队的队长,抽调劳动力为学校打坯盖房。为了加快建房的速度,我们民办教师就利用周日和课余时间,加入了建设校舍的队伍。我们脱去在课堂上穿的干净衣服,换上准备好的劳动服,放下斯文爱面子的架子,为建校舍出工出力。我们技术活是不会干的,但那时大家年轻,有的是力气。打地基时喊着嘹亮的号子,顾不得手上磨得串串血泡的疼痛。盖屋时大家有的提泥兜,有的传坯,顾不得擦擦脸上、身上的泥巴和汗水,大家忙碌得汗流浃背,热火朝天!
到了八十年代初,邻近的六个小村的孩子们上初中,也要来我们村上学,校舍不足,又成了学校、村大队部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当时,村里经济条件很差,拿不出多少钱。无奈之下,大队部决定把村东北南角的伊氏祠堂拆掉,拆下的木材建校用。又为学校在村东头的一块坟地里划了校址(主人已迁坟)。在做了前期准备后,村、校拉开了盖邢家联中的序幕。木料、建材运到了工地上,晚上需要人看护,我和民师儒侄子一组。我们各自从家里背着被褥,那一晚,我们俩就睡在了临时用玉米秸搭起的帐蓬里,忍受着刺骨的西北风,半醒半睡地守护了一夜。
天亮之后,我们俩才发现,我们睡的铺板的下面,竟然是一个空空的墓穴,怪不得我昨天晚上矇眬中还做了一个恶梦,原来是先人怪罪我们占了他的安眠地!幸亏前天晚上天黑,我们没看到,若不然我俩准会吓得胆战心惊地难己入眠!要盖砖瓦结构的二层楼房,要比盖土坯房困难得多。我们学校史老师懂得些建筑方面的知识,他主管建楼房的事。他买了水泥、钢筋,自己制水泥板,联系大队里办的窑厂,给拉来了砖、瓦。大队里从各生产队拨来了劳工、几个木瓦匠,我们学校里的民师们,在周日及课余时间里,还是像往日建小学校舍时那样,到工地上去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特别是往二楼吊水泥板时,特别费力,那时又没有吊车什么的,只能一块、一块地用倒链往上拉。(在平地上支一个三角架,上边有一个滑轮,下边用铁绳拴住水泥板,楼上的人用手拉铁链子,两手用力拉一下,水泥板就上升一点),我们几个人就轮流用力拉铁链子,把水泥板一块块地安放在二楼的水泥横梁上。经过冬、春两季的建设,邢家中学校舍建成,投入使用,我们看到孩子们那欢乐的笑脸,家长敬佩的眼神,感到无限的幸福和荣光!
六、七十年代,受过正规教育的公办教师是很少的,奇缺的师资,只能有民办教师来补充。民办教师先是由初中、高中的老三届毕业生为主力军,随后由陆续村办联中毕业的学生来补充。我们村有十六、七个民办教师,大多是兄弟姐妹或者是叔、侄、孙辈的称谓,大家在教学中互帮互学,在生活中团结友爱,关系十分融洽。
记得每年春节后,从正月初四开始,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民办教师,都要做一次主人,请大家到自己家里做客。这是大家自愿自发的,这还形成了一个习惯。我到各家做客时,老师们大多是自己动手做饭菜,或拌一棵大白菜,或抄一盘绿豆芽,或炖一盆杂烩汤……我惊讶地发现,他们不但是教学上的好手,在烹调上还是一个优秀的厨师。大家品尝着自己做的美食,欣赏着屋外纷纷扬扬的雪花,畅谈着一年来教学中的收获和心得,期盼着新一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们充满了信心和欢乐!
春节后,我同其他民办教师一样,排着队等老师们来我家做客,有的为了排队名次的先后,还争得脸红脖子粗。好容易等到老师们来我家做客了,我找出了珍藏的美酒,我拿出了请邻居友叔叔给我炸的豆腐干,豆腐包,炸藕盒,请烹炒手艺好的老师炒六、七个菜,像招待贵客一样对待和自己朝夕相伴的老师们,这是我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我家孩子们,虽然一年之中从没见过这么多的美味佳肴,但他们都很懂事,我请老师们时,他们都躲得远远的,等老师们散场后,如果有残汤剩饭,才能够解解馋。
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海老弟给我编好了的地排车轮子的幅条,解决了我无钱请师傅的困难。赵老师帮助我搬家,一直忙碌到天色很晚,顾不得在我家喝茶吃饭。老师们帮助我种责任田的时候,他们拉耧、撒种的身影,满脸的汗水,至今我还记在心间!啊!民办教师朋友们,我们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我们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的同时,也使我们的友谊深深地镶嵌在了心间!
民办教师在历史上的那一页,已经被流逝的岁月轻轻地翻过,但是,我还是为全国的民办教师们高唱赞歌。是你们甘愿清贫,经年累月地让汗水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地拋洒!是你们奉献出了自己的爱,浇灌了祖国未来绚丽的花朵!是你们不为名和利,默默无闻地展示着自己年轻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