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故事创作>

与父亲有关的亲情故事:编筐

晓晴分享

  编者按:编筐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作品。作者的父亲边框技术了得,让作者牢牢记在心中,下面我们来看看《编筐》这个亲情故事吧!

  父亲有一手编筐的好技术。

  小时候,家门前有一大片“条通”,就是长满了灌木柳条的湿地。每年夏天,那里的柳条郁郁葱葱。每一株都有几百个枝条,又细又长,我时常把它折来做哨子。这些柳条是编筐的好材料。

  父亲是编筐好手。编筐用的柳条他要亲自到条通去割。拣那种粗细匀称的,枝条赿长越好。割回来的柳条堆了厨房满地。编筐用的是柳枝的木质白杆,外面的绿皮需要扒掉。扒柳条皮是有绝招的。烧上半锅开水,把柳条插进去烫一下,一撸柳条皮便兑下来了,用开水烫过的柳条也变得洁白柔韧不易折断。

  编筐是从底部开始的。多根柳条交叉做成筐体的竖架,便可把柳条一根根地缠绕在架上。父亲编筐技术娴熟,编得又快又细致,一双男人的大手,是那样的灵活快捷。我很喜欢看父亲编筐,喜欢看他完工后左右端详、满足的样子。

  父亲会编各种各样的筐。有又大又园的平底筐,用来盛粮食的。稍小些的锅底筐是带梁的,用来挑土挑粪的。挑柴禾的筐叫挑筐,底平帮浅,四根筐架又长又结实。一付挑筐装的柴草卸下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柴堆。我读中学时星期天休息,常常挑着挑筐去拾柴,拔豆根,搂豆叶,砍苞米茬子,装得满满的,挑起来很吃力。父亲经常会在半路上接我。家里所用的筐都是父亲编的。装针线的,摘菜用的……各种样式各种规格难以一一描述。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小花式筐,编得非常精致,是花边的。老袓母把它挂在棚上垂下来的铁钩上用来装点心。其实她自己很少吃,大都拿来赏给了孙子孙女们。

  我已经离家很多年。那年回去,我看见小花式筐尚在,欣赏了好半天。筐子已经不再是原来洁白的颜色。父亲谢世后,弟弟卖掉了老宅,搬到城里去居住。那个小花筐一定是不复存在了。我很后悔当初没有把它带走,真是遗憾。

  父亲一位聪明有才干的人。虽然读书不多,但喜欢看书看报听广播,很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每次回家,他都会告诫我要好好工作,不能有事。他的意思我明白,是让我淸白做人。老人家的教导我时时记在心上,今生今世,不敢稍忘。

作者|王宏

公众号|咱们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0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