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孩学好英语口语教学笔记
编者按:很多家长都想孩子说英语的时候能够有标准的英语腔,下面我们来看看孩子们学习口语的第一步应该怎么做吧!
模仿语言需要具备感知不同声音之间细微差异的能力。那么,这种感知不同声音之间细微差异的能力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呢?
比如,在听写"big"这个单词的时候,超过一半的学生会将听到的单词写成"beg",听写"pot"这个单词时,大部分学生会写成"pat",或者"put"。
高年级的学生因为已经学过"big"这个单词,所以他们条件反射地能写出来,然而,当我编造了一个新单词比如"ziz "这单词时,他们又会写成"zez"。
再比如中文里说数字一的音,与英语里单词"pig"中字母"i"的音,再对比于单词"eat"中字母组合"ea"的音,这些音如此相似,我们是怎么知道这三者之间的差异的呢?(1 i ea)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学生太容易混淆这三者的音了。
那么该如何做,去教会学生区分这些相似声音之间的细微差异呢?(问题一)以及,我如此在意学生是否能够做出这些区分,并如此执着地想要寻找到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这种区分能力到底在为哪个目标而服务的呢?(问题二)
问题二的产生来源于语言本身的功能——交际功能。只要我们能够听懂彼此的语言,那么带有一点口音、或者有部分发音咬词不准的问题,其实并不影响我们的交际对吧。
当人们带着各自地域性的口音说普通话时,并不妨碍来自其他地域的人听懂这些带有口音的语言,对不?
如果将这种地域性的口音解释为与标准普通话之间存有的细微差异时,那为什么我们依然能够听懂这种带有细微差异的发音习惯的普通话呢?并且,既然我们在这样的情形下依然能够听懂对方的语言,何必还苦苦费那个劲儿,非得做一个声音区分的练习呢?(问题三,说白了是问题二的另一种问法)
一边带着这些疑问,一边观察教学。
“机械”与“碎片化”
有一段时间,我一心一意地就想教给学生大量的单词,我将这些单词做了不同的区分,比如,这些是高频单词,要时不时练习的。这些是有关颜色、食物、形状...... 的单词,这些单词学好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的。以及,我罗列出了一些经常使用的句子,并在教学中不断重复这些句子,通过图片、动作、表演来让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进而能够学会使用这些句子。
这样教了一段时间后,进行教学总结时,有两个感受清晰地体现出来,一个是“机械”的感受。一个是“碎片化”的感受。
机械,是指,在教学时,比如教单词,当时教的是不同的形状,有几个形状,学生似乎总是很难记住,于是就反复通过各种游戏来强化那些学生不那么容易记住的部分。
结果,我感到自己与学生就像一个大机器面对着几个小机器,大机器不停地重复,小机器就跟着大机器模仿,遇到模仿不了的,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我们的大脑在咔咔作响。那种作为人类所有的情感的流动,那种语言作为交际功能被使用时所具有的美感完全没有了。就是在机械地重复,一种枯燥、生硬、一板一眼的感觉袭来,我感到很不对劲。
碎片化,是指,比如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这首歌描述的是农场动物,歌曲里面出现不同动物的名称以及它们的叫声。我把这些动物名称和动物叫声摘取出来,然后又提炼出不断重复的歌词,先教学生,确保他们知道这些单词怎么讲,这些歌词怎么唱,然后再让学生听音乐跟着唱去。
这样一番下来,我觉得,哎呀我的妈呀,我教一首歌咋这么累呢?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把裁纸刀,硬生生将一首带有流动感的歌给划拉成一个个碎片,喂给学生。那种吃力、那种别扭、那种带着某种被强迫的感受,如此清晰地被我的身体感受到。
于是,这种“机械”和“碎片化”的感受最终合成一个觉察就是,我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却取得了一点点的效果,这种感觉不对劲啊。
怎么做呢?不知道。身体已经感受到某种不对劲了,而大脑却依然束手无策,那就先跟着感觉走吧。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去观察在课堂之中和学生互动时的那种感受,哪些情况下我感到舒适,为什么?哪些情况下我有那种非常清晰的“怎么费了好大的力气,却只取得了一点点效果。”这种感受。对于一些实在无法解答的问题,就先放着,时不时翻看一下,答案总会在某天一点点浮现的。
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和几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们上英语课时,教给他们一首英文歌,听完歌曲以后,我再简单地带着孩子们唱,后来,一个男孩子举手表示他能够把这首歌从头唱到尾,然后他开始唱起来。
那带着童音略略走调但如此真诚的声音啊,那如此专注的闪闪发光的双眸啊,男孩唱完了,他竟然唱出来了,歌词一共涉及九个动物,以及九个动物的声音,而他唱出了所有的九种动物的声音,以及唱对了其中五个动物的名称,哇哦,我当时深深地感动着,呆掉了。
我知道,对于这个年龄层的孩子而言,能做到这个,并不是什么科学上的奇迹,可是,当我就那样听着这个孩子以这种如此虔诚地态度唱出来,亲眼所见时,内心是感到非常赞叹的。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另外几个班的孩子身上,有几个孩子,他们满怀欣喜地向我展示,他们已经能够熟唱一首歌曲,或者熟读一个语速较快的绘本片段了。他们那写在脸上的满足、充盈在双眼中的喜悦,萦绕在他们四周。
回头看那三个问题,再来结合这种“机械”与“碎片化”的感觉,冥冥中,又想到了《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这本书,一看,就发现了问题,搞了半天,教学目标确立的先后顺序弄错了。
在《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这本书里,有这么一段话:
“学Phonics前先训练韵律节奏”。Phonics只是解决阅读中单词的拼读问题,而韵律节奏等语感训练则贯穿在阅读的各个阶段,没有好的韵律节奏,学会了Phonics后也不能做到流利阅读。”
哇哦,就是这个感觉,我说呢,教得时候怎么感觉那么不对劲。光顾着教Phonics了,却发现在Phonics的背后,有这么一个大后方啊。
以前早就看到过这段话,当时对此抱有一个半信半疑的态度,韵律节奏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只是一个节奏感和韵律罢了,有那么重要吗?
问题的方向是A,结果,在探索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走到了B这里,回想这个过程,真的是非常有趣。这得感谢问题三,如果不是问题三一直在翻来覆去地出现,那么教学的方向就还得顺着问题一的方向绕点远路了。
作者| 李萍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