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读后感>

读阿袁小说《苏黎红小姐》有感:关于如何优雅地老去

文渊分享

  小说《苏黎红小姐》是一篇亦庄亦谐的现实主义小说,讲的一个叫苏黎红的老妇人和她儿女之间的家长里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读这本书的感受吧。

  阿袁的中篇小说《苏黎红小姐》是一篇亦庄亦谐的现实主义小说。

  读着读着我就笑了——那是一种不怀好意的笑。

  小说讲的一个叫苏黎红的老妇人和她儿女之间的家长里短。

  苏妈妈之所以不能叫苏妈妈而叫苏小姐,一是她出生高贵(大城市),二是她老了都很作,当然还有个词语叫优雅。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我”叫朱小燕,长得黑而矮,其貌不扬,和美貌的母上大人苏小姐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是呢我却是个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博士,在某高校任中文系教授,因为长像爸爸一样不好看,从小被苏小姐嫌弃。“我”唯一的优点是学习好。

  “我”的弟弟则继承了苏小姐美貌的天资,唇红齿白,贾宝玉一样。他们母子俩是家里颜值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扭曲乖戾。

  苏小姐天天和儿子黏在一起。

  很难说是苏小姐恋儿情结还是弟弟是妈宝男。

  哪怕儿子结婚了,苏黎红也要控制儿子,一步步入侵儿子的家庭生活。

  她的手段就是一周四五次地跑到儿子家里,一去就和儿子谈心,在阳台上,撇开儿媳妇,一谈就是几个钟头。

  于是,她成功的赶跑了儿子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媳妇,她们都受过高等教育,如花似玉,端庄得体,但是和苏黎红不合气场。

  第一个儿媳和儿子一样都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那时候还叫“景德镇陶瓷学院”。她长得漂亮,气质高雅。关键还会画画,做得陶瓷很有畅销。

  第二个儿媳端庄得体,来至书香门第。很懂事。很有教养。

  然并卵,她们都不讨苏小姐喜欢。

  因为她们都不喜欢苏小姐频频地来找自己的老公聊天,一聊就是数小时。

  物极必反,最后儿子娶了个大他6岁,长相丑的护士。

  这第三个媳妇,完全和他们家风格格不入,太知道如何讨全家人准确地说讨苏小姐的欢心。

  可惜一开始和后来的表现完全不同。

  这个护士出身的老女人,她步步为营结结实实的收拾了这个苏黎红老作女—— 家里的局面峰回路转。

  高傲而优雅的苏小姐,终于败给了一个世俗的小市民。

  60多岁苏黎红小姐如何作呢?

  她从来不屑和小区老妇人们聊天跳舞,她每天早上练瑜伽。

  她一年两季都穿裙子。

  她每天躺在在家里阳台的藤椅上看书,看得最多的是《红楼梦》。

  她长得花容月貌 ,气质高雅。

  她从来不做家务。

  她不屑做饭。

  她要求家里种的花都必须是高雅的花,,她认为花草也分雅俗之分,和女人一样。

  她瞧不起邻居郝伯伯的妻子,认为那是一个粗俗的女人。

  她就是今天好多心灵鸡汤里极力鼓励女人们学习的榜样,——一个女人就是老了也应该气质高雅!

  应该有自己热爱的事情。

  不要迷恋做饭洗碗洗衣拖地,不要沉浸于繁琐的世俗之中。

  身边的人必须敬仰她,赞美她。

  她们过着女神一样诗一般的生活着。

  她就是张爱玲笔下的“白玫瑰”。

  可,真的,我们一定要这样吗?

  “我”深受其害,弟弟深受其害,父亲深受其害。

  弟弟一味盲从,结果害得一次两次的离婚,遇到的女人一个不如一个。

  “我”从来不听苏黎红的话,所以“我”过得好好的。

  父亲不敢离开半步,因为苏小姐不会煮饭会饿坏的。

  弟弟的第一任妻子离婚时,愤恨的说——你为什么娶我?你应该娶你妈!

  父母应该有父母的样子——成熟的母亲才会养育出心智成熟的女儿,母爱应该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一旦父母插手儿女的婚姻生活,基本上,家里将是鸡飞狗跳的场景。

  再有一个人应该脱离低俗的生活方式,应该一种高雅的生活,但,如果过了,就太可笑了!!

  一个人,该俗的时候俗,该雅的时候雅,才是真正的高雅。

  那种连基本的生活和社交能力都没有的高雅,其实是一种伪高雅,是一种空洞的虚伪的自欺欺人的生活模式。

  总体来说,这篇小说非常的生活化,你会发现,差不多身边总有这样的人。


  本文作者: 阿秋(公众号:青衣街的阿秋)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8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