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子和智伯的故事:德不配位,智伯之死(二)
德不配位,智伯之死(二)
(二)
上回在16年的9月份说了智伯之死的第一部分,只说到这哥们开始在别人心里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有没有发芽还不知道,现在开始接着说吧。
心理学有种理论叫做“满瓶打碎”理论,当然这是我自己编的,但是听了解释你也许会认同。有的人对一些人和事刚开始是一直持有包容的态度的,逆来顺受的性格似乎很让别人舒服,但是,千万别当真。他对你的包容只是因为能够承受你欺负的那个瓶子还没有满,正常情况下,如果情绪的瓶子装满了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倒瓶子把坏的情绪倒掉然后继续来接受你,可他们的做法似乎比较绝,一旦对你包容的瓶子装不下了你还不知道反省,依旧来灌注,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打碎这个瓶子,让你在他那里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包容你的瓶子,哪怕是小小的墨水瓶都没有。
之前,智伯这哥们已经把人家韩康子和小弟段规羞辱了一番,俩人都恨得咬牙切齿了。还好智伯身边还有一个聪明人,就是当初劝他爹不要立他为国君的智果,老先生本来对智伯就没什么好印象,但是没办法啊,谁让大家都是一家人呢,看到都是姓智的份儿上,该劝还是得劝啊。这点古人还是比较靠谱的,不像后来的皇叔、皇弟和皇家亲戚们,看到坐在龙椅上的那位不行了,也不跟你废话直接把你拿下,我来做皇帝算了,比如明成祖朱棣等人。
智果老头儿上前道:“主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您还不准备加以防备灾难的话,那么灾难就要来找你了。”
即将犯错的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该听的不听,不该听的全听,比如以后还要降到的苻坚。
智伯心高气傲,心想说啥呢,当初你不同意我爹把国家交给我,我还没有找你算账呢,现在又来我这里指手画脚,你以为你是谁啊!想到这里智伯开口了,“灾难不灾难的还不是我说了算么,你看看现在这个情形,别人的生死福祸都由我来决定,我不给他们降灾祸就算了,谁还敢威胁我啊!”言外之意,智果你的生死福祸一样是由我决定的,别嘚瑟啊。
忠心之人总是令人感动,智果身子微微一躬,“主公,并不全都是这样的啊。《夏书》上有句话说的好,‘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一个人如果多次犯错误,结下的仇怨怎么会仅仅都在明处呢,应该在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要谨慎防备了。贤君之人都是在小事上谨慎小心,才能避免招来大祸啊。如今,您一次宴会就把人家国君和国相都得罪了,事后又不加以戒备,还说谁敢威胁到你,没有人敢对你兴风作浪!主公,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啊。”
按理说,说到这里,如果智伯真正有智的话,应该就开始顿悟了。可惜了,历史从来没有如果。
智果一看自己说了一堆,高高坐在上面的那位一点反应也没有,不仅心下失望与着急,但是还得说一句啊!
“主公,请一定听老臣一言吧,主公你想想吧,蚊子、蚂蚁、蜜蜂、蝎子这些都是小虫子,这些小小的虫子尚且都能害人,况且是韩康子、段规这样的国君和国相呢”。
可惜了,历史又一次没有了如果,智伯仍然沉浸在良好的自我感觉中,智果说的他听到了,不过还是深深地不以为然。
现实告诉我们,如果具备实力想欺负别人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只盯着一个人连续欺负。
智伯这哥们又开始欺负韩康子了,这回就不仅仅是羞辱的问题了,直接开始管人家索要土地了,这就真的有点过分了,大家都是为了吃的好点、穿的暖点,你把地拿走了我吃什么穿什么,所以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韩康子是不敢含糊的,准备要直接拒绝智伯。
可是,不能忘了,韩康子身边还有个一样恨智伯的段规,段规说“大王,他要地就给他吧,智伯这个人贪婪又任性,如果我们不给他,他一定会派兵讨伐我们,到时我们的损失会更加惨重。”所以说,解决问题既要考虑眼前,也要着眼长远。段规接着说,“我们今天把土地给了他,依他的性格必定会更加狂妄,狂妄到明天就会向别人索要土地,如果有人不给,兵戎相见是迟早的事,到时候我们就可以静观事态发展而等待机遇了,只要抓住机会,你现在失去的一定会加倍拿回来!”所以说,高手就是高手,不但要想得远,还要说得好。
韩康子不像智伯那样膨胀,听了段规的一番话,深以为然,打发使臣,把万户之地的城邑送给智伯。简直是大手笔,他深深滴懂得“欲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个道理。
智伯收到了这么大一片土地,当然很高兴,但是并没有忘记段规的分析,他真的变得更加狂妄了,但是离死还有一段艰辛的旅程要走,当然这个艰辛都是他带给别人的。
下回再说。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 文艺小矿工
公众号:写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