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感悟随笔:评日记后与孩子们的交流
昨天开学,孩子们有九篇日记要看,加上课多,我没有能一一认真批阅。但是孩子们的日记,还是让我感到了惊喜。今天为了推进孩子们的日记兴趣,我在批改完日记后,找出相对较好的日记,为孩子们的范读学习。
今天有几位孩子没有写日记,其中就有我昨天在日记中表扬的李天奇。我感觉很有必要,再次为孩子们的鼓鼓劲。王随博的日记,写的语言并不通顺,但是他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自己的生活。我在班里为孩子们的解读,告诉孩子们日记就要向他学习。尤其是像信超和王鑫这样基础较差的孩子,他能写的,自己也能写。白蓉蓉的日记,记录自己在家在学校里的生活,同样的是金豪用了三千字左右,写下了自己的生活。我说金豪的实录,会为未来的历史提高详实的资料。将来写城南小学的历史,白金豪的日记就是第一手的珍贵资料。
我们有七个字日记,有四五十个字的日记,也有近三千字的日记。这其中差距,就在于一个人勤奋,一个人的懒惰。我在一些日记本上批了一个字“懒”,因为日记不是作文。每天的内容多的写不过来,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我们的起步阶段,就要求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而已。不考虑记录材料的价值,而实际上材料价值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本身也难以把握,为练笔写下来就行。同时也是一种材料的积累,为自己以后的写作提供资料。
我在班里讲,为什么同样的老师,你们最后的收获不同呢?他七个字,他三千字?为什么他考的分数低,她的分数就遥遥领先呢?同样的老师,不同的学生。古语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领路,学生能否按老师指引的方向努力,就是学生自己把握的事情了。比如我让你们写日记,教给了你们写作的方法,咱们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白金豪、白蓉蓉、李天慧、李璐鑫和王冀威,他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了,而其他同学偷工减料,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写;我们要求每天读书一小时,他们每天坚持读书,我经常看到冀威在班里读书,而其他同学呢?下课不是打闹,甚至课堂上还嘻嘻哈哈影响课堂,你能想象他们在家能真的读书。今天有你们的家长来,她告诉我孩子不在家读书,总是看电视,玩手机,我不知道你是在欺骗谁?最后只能骗了自己,别的同学学得了智慧,继续深造,有了光明前途,骗了自己的后悔,也是晚矣!让你们每天练字,有同学利用老师没有批改的,擦去日期,蒙混检查,这样的学习态度,能练好字吗?真是见了鬼,太阳从西边出来才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出生后很快失明进而耳失聪,但她最后却成为了世界伟大的女作家。她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自己的勤奋。今天看到了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写了38年零七个月月的日记,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靠的也是自己的勤奋,才成为学识渊博的大科学家。每天工作学习十六七个小时,而不是他们的天才的大脑内天生就有的智慧。
我们从今天开始,不再欺骗自己,踏踏实实完成我闷的四项日常作业。每天坚持读书,日日坚持日记,天天坚持练字,每日坚持摘抄。遇到优美文章段落,熟渎成诵。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得做,语文的学习的新目标写一手好文章,钢嘴利牙胜过百万兵。
【本文作者:殷志斌】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