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故事随笔:寻谒一都(2)
这是我们的世界,更是所有热爱大自然的人们的世界。看楚云深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带着数码相机拍摄无限风光,劝他回去挑选若干幅摄影佳作向一酷爱阅读的《国家地理杂志》投稿。楚云深颇为认真地介绍说,咱们出来只是为了游山玩水,不为投稿,水平怎么样也有自知之明。不过这家蜚声海内外的杂志,还真的曾刊登过一幅福清境内的摄影作品,具体地点不详,只知道作品备注拍摄地点在福建福清。哎,不知他是否有意在卖这关子?
为了抄近路,缩短步行时间,在一位四十岁开外的当地男子指引下,才知道这里是福清和永泰交界处,福州地区一些喜欢富有挑战性户外徒步探险的老驴都知道十八重溪胜景就在对面山峰一带。为了觅得终南捷径,少走弯路,楚云深与乐德打前锋探路,华哥为了小玲美女行路方便,更为了增加她的人身安全系数,在穿越一片郁郁葱葱密密麻麻的树丛时,就地取材,折断一根较为粗壮的树干,三下五除二踩掉盘根错节枝叶,瞬间搞出一根大小粗细高低均为适中的户外“临时拄杖”,还时不时提醒小玲注意安全,呵护备注。在某处陡坡,小玲一脚踩在一叠叠落叶上,不慎滑倒,一屁股坐在地上,有惊无险,华哥立即转身拉住她的纤纤玉手,拍拍她沾上泥土和落叶的背包,“护花使者”一副古道热肠,行侠仗义之举由此可见一斑。我也依样学画葫芦,折断了一根略微弯曲的树干,既为自己下山行路增加便捷,也可算小玲美女手中“拐杖”的后备选材,有备无患呗!
估计过了半个小时,大家终于走出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茂密丛林。对面群山连绵、峰峦叠障的画面立即映入眼帘。
一路穿越奔袭都是为了寻访欧阳修石刻题词。终于踏破铁鞋,风尘仆仆来到了摩崖石刻。传说中欧阳修永叔篆书题词“遗照台”“三生石”地方,看地方政府文物保护碑记,屈指数来至今也有三十年。在古人遗迹面前,时间是如此稍纵即逝,不胜唏嘘。
欧阳修题刻位于狮头坑岩壁上。向西岩壁刻“遗照台”,篆书字迹苍劲有力,每字宽0.3米,长0.5米,落款不见踪迹,应该是长年累月风雨侵蚀脱落而致。另一处向北岩壁刻“三生石”,也是篆书,落款“永叔”,小楷字,如果不仔细观察,非常容易疏忽遗漏。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开玩笑说,要不要学着写“某某到此一游”,才能证明不虚此行呢?
一般人也许只知道欧阳修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迁兵部尚书,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词章窈眇,世所矜式”。却鲜有人知,他没有古代“文人相轻”的陋习,除了自己政绩和文章皆为后世传颂,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更以博大胸襟喜欢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为其门生。当然,他在“四岁而孤,家贫无资”的逆境中,从小到大“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勤奋好学,勉励后人的榜样力量更是无穷的。
据说宋代有位秀才,决心与欧阳修一较诗才。秀才上门寻访,路遇一株大树,便诗兴大发:“门前一棵树,两朵大丫杈。”憋不出后2句。这时,背后有陌生人续吟道:“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秀才于是邀陌生人同路。二人来至江边,见一群鸭子扑入河中,秀才又作诗曰:“一群好鸭婆,一同跳下河。”还是没词了。陌生人再续后两句:“白毛浮绿水,红爪荡清波。”最后俩人乘船过江,秀才技痒,高声吟道:“两人同乘舟,去访欧阳修。”陌生人听后,微微一笑:“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莫非今日楚云深和华哥盛情特邀乐德兄、小玲和我来寻访欧阳修,也带有这样的寓意?哈!哈哈!哈哈哈!!!
狗尾续貂一则福清朋友的留言,他说:对一都欧阳修题刻,我以前也做过一点小小的勘验。刚开始跟你的认识一样,以为他来过福清。后来查看欧阳修的年志时刻表,发现他并没有来过福清,甚至福建都没有到过。准确的说,这个题刻,是当时一福清人叫欧阳修写了几个字,带回福清,刻在那块岩石上面的。
晕倒,折腾了半天,功亏一篑白跑这么老远路程啦?期待哪位史学界考古界的高人尽快揭开迷雾,还历史一个真相吧!当然,因为行程安排紧凑,没时间去一都桥头的状元庙和状元故居去走一走,看一看,只能等以后弥补这个缺憾了。
白岩松说,没有哪一代的青春是容易的,姑且聊以自慰吧。
时间流逝,留下村落低矮错落有致的斑驳痕迹,路上几处拐弯口或路口,见到伐木工人在锯木,有的司机开着拖拉机运输菜地里的蔬菜,有留守老人悠闲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打电话,拉家常,也有卖小吃的小贩开着摩托车,后座重复播着叫卖的吆喝声……大家引经据典,说这村庄真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呈现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身处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跟眼前“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天壤之别,没有功名利禄,没有世俗纷争,没有矛盾冲突,所有人都内心淡定、不急不躁、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生活节奏,感觉时空穿越到《老子》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一元复始,旦复旦兮,祝愿新朋故交新年都有丰硕收获,三阳开泰,喜福安康,就像今日之行,跋山涉水在寻古访幽中同乐,赏心悦目在谈笑风生里共鸣!楚云深约定,今年还会再去一都几次,观赏梅花是必然的,也可在青梅树下煮酒论英雄,去后溪野炊散步。如果背多多从澳洲“海归”重逢,将带领大家去走更曲折深远的路径。
仿佛听到一都在召唤,何日君再来?
本文作者:王钦俤(微信公众号:草根叙事)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