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随笔写作>

我的旅行故事随笔:寻谒一都

春生分享

  元月3日早上,正在卧榻翻阅书籍之际,华哥打来电话,征求意见出行游玩寄情山水。听说是几个老朋友结伴,前往一都镇寻访拜谒欧阳修在福清的踪迹。请恕孤陋寡闻,以前只听说特立独行的“背包客”徐霞客到访石竹山,在游记中记录“岩石最胜,亦为九仙祈梦所”。想不到“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居然也来过福清?看来,“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果真名不虚传呀!顿时被吊足胃口,欣然应允,立即扔书,起床洗漱,沐浴更衣,到食堂遵循“八项规定”,简简单单喝一杯豆浆吃一个鸡蛋,等候楚云深开车送书接人。

  刚洗头完,楚云深就打来电话,约好见面时间地点,还特意送来5套金标兄海内外徒步旅游写的心得体会文章,去年底出版的散文集《山水为证》《岁月如歌》两本“姊妹书”。接上乐德兄、新朋友林小玲美女,与华哥在清荣大道上相逢同行。

  车在蜿蜒曲折的羊肠山路前进。楚云深虽年轻却是老司机了,山路十八弯,刚好让他娴熟的驾驶技术淋漓尽致地发挥,用驾驶新秀华哥的话说,那是一路一骑绝尘,让谨慎驾驶的他望尘莫及。

  据说,游客到一都镇,均有四大享受——游东关寨,品生态枇杷,看“娃娃鱼”,体验“东方第一漂”。其实,一都吸引人的地方很多很多,网友“茗香悟道”曾写过一首《一都行》,对一都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山水风貌、农业旅游业方方面面做出较为详尽的精美描述:“戴云南脉聚灵气,暇游一都不虚行。夏有漂流冬温泉,距市避闹六十里。古风清寨协济庙,独干榕王也成林。闽中游击双福寺,省委旧址在普礼。探寻宋时状元第,天人流连遗仙迹(仙人脚印)。春尝枇杷冬脐橙,摹拜醉翁三生石(欧阳修题刻)。层叠青山气象新,叮咚涧流荡心脾。勿需频问哪是最,民风纯朴老家情!”

  说起“东方第一漂”,今天也算故地重游——七年前,和几位同事曾在仲夏之初参加后溪“东方第一漂”漂流。记忆犹新的是,漂流区水流湍急,却没有常见的暗礁、漩涡,这特点和优势与其他地方漂流区区别最大。两岸碧水丹山,风景旖旎,空气清新,远离城市钢筋浮华喧嚣,聆听鸟鸣潺流天籁之音,仿佛呼吸天然“氧吧”,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让各地游客真实体验到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的快意与魅力。记得当时还气运丹田,吐故纳新,想增加一些肺活量,多呼吸一下如此佳境胜景的新鲜氧气,那模样回忆起来感觉十分滑稽。想想如今多少城市“十面霾伏”,PM2.5数值爆棚,而这里饮食起居的人们生活幸福健康指数确实很高了。记得那一天烈日炎炎,几位同事都穿白色或蓝色长袖衬衫和长裤。经过三个小时左右的曲折迂回划桨,接近终点(即后溪与永泰县交界的观音潭),当时和我同舟共济的同事面朝我发出一声惊呼,我还没反应过来,已经感觉整个人都悬在半空,感觉时间凝固几秒,原来河道落差20多米,眼镜顺势脱离鼻梁,飞了起来,右手条件反射在空中一抓,在落入观音潭湖面的瞬间,眼镜也没有掉入潭底……

  和华哥边聊边回忆,原来他早在中学时就来过一都。他在蜿蜒山路悬崖陡坡谨慎驾驶,而我思绪拉回,在副驾驶座游览沿途风光:山高林密,秀木修竹,郁郁苍苍,惬意舒畅。

  不多久,楚云深和华哥驱车到达东山村委所在地,国道入口拐弯处一座“革命老区东山村”石碑矗立。在村委办公楼前广场停车,五人歇息片刻,兴致盎然向山上进发。

  时值风和日丽,鲜妍明媚,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一路却感觉整个人的身心都沉静下来了。一些枇杷种植户在枇杷树丛间忙活着,揭开套在枇杷外面的纸袋,检查每一个枇杷的生长情况。为防冻,套在枇杷上的纸袋漫山遍野。放眼眺望,纸袋包装的枇杷树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蔚为壮观,相映成趣,让人消除工作疲劳,心旷神怡。

  如果在秋高气爽的季节,一都山上的枇杷园里满眼都是盛开的枇杷花,果农想必笑逐颜开,喜不自禁,比枇杷花开得更灿烂吧!据说,去年一都镇枇杷种植面积超过了5万亩,是的,不是50亩,不是500亩,也不是5000亩,而是5万亩!可见这个产业在一都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多么举足轻重。

  山路上,见到不少民居附近有一些木制蜂箱,箱子上下前后左右六面都封闭着,楚云深颇有经验介绍道,一都枇杷现在正是花季,蜜蜂这时所采枇杷花蜜,也就是所谓冬蜜。已经结果的枇杷开始套袋,主要为了美观以及防止鸟类昆虫叮咬。说到蜂蜜,突然想起以前在水立方徒步走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半路上,发现一处很大马蜂窝,几位好事之徒怂恿憨厚的背多多摘掉马蜂窝,以免路过的行人被蛰。背多多一向乐于助人,颇有几分侠客风范,非常爽快答应,二话不说转身从背包取出擦汗用的丝巾,把头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2只眼睛,那模样还真有点像忍者神龟,令人忍俊不禁。他胆大心细逐步靠近马蜂窝,大家撤离“案发现场”,远远地,默默地,紧张得瞪直了眼睛,喉咙提到嗓子眼,刚才还带着几分幸灾乐祸心态的人,现在却无不为背多多捏了一把汗……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背多多突然几个箭步行至马蜂窝处,一伸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身手敏捷地将准备好的一个大袋子包裹住整个马蜂窝,随后往悬崖下使劲一扔,带着大家边笑边迅速跑开……

  一路上经过的几个村舍放养着一些鸡,或休息,或散步,或觅食,旁若无人,优哉游哉。华哥突然做出惊人之举,学公鸡打鸣。额滴妈呀,那声音真是太惟妙惟肖了,简直就是录音机播放的公鸡原生态打鸣的声音,同行四人皆惊愕不已。

  看着大家惊讶的神态,华哥颇为得意爆料说,小时候调皮捣蛋,后半夜在村里学公鸡打鸣,邻居家里的公鸡们跟着他的声音一起打鸣,于是乎产生了连锁反应,全村公鸡一只接一只都打起鸣来。淳朴的村民都以为天亮了,纷纷起床打开家门,一看天色原来还早得很呢。

  一路谈天说地,不知不觉间,远远瞥见路边竖立着“东关寨”“古榕听涛”景区方向提示牌。

  东关寨与东山村相距1公里,坐落在村东隔溪的山腰间。据史料记载,东关寨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是当地何姓家族兴建。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第一批福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关寨坐东北朝西南,依山势高低因地制宜而建,层层递升,平面呈长方形,宽50多米、深70多米,占地4000多平方米。其寨墙基座和墙体下半部均用岩石砌建,高约10米,坚牢壁立,气派非凡。石墙之上再筑土墙,墙上开窗和小孔。正面、左右两侧各开一个大门。这是古民居,有二三百年历史,规模宏大,有99个房间,可住一个家族数代一百多口人,至今还有家族成员居住。整个建筑为土木结构,外墙下半部为花岗岩垒砌,上部为土筑,墙厚2米多,规制严整,主从有序,都具备抵御盗匪功能;寨内设哨廊,供跑马巡逻;外墙开有小窗,可作了望兼射击用;门顶有出水口,防备大火烧门。这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质与曾被美国五角大楼误判为“原子弹”的永定土楼、南靖土楼易守难攻、自成体系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东关寨寨前有广阔石铺埕地,埕中设阶台,自南向北历阶而上15级,折向东5级就进入寨门。东关寨附近有几株松树,冬日暖阳当空照耀,苍松翠柏挺拔伟岸,枝叶向四周延伸,在跌宕起伏的群山中,如此气势开张姿态让人心生艳羡!顿时有一股“荡胸生层云”的豪迈气概油然而生!如椽巨笔在天地苍茫之间书写自我,树干如颜真卿书法中的楷书端庄雄伟,枝叶如行书遒劲郁勃,用笔均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屈折处圆而有力度。不知这几株苍松存活了几百年还是上千年?经历过多少风雨霜冻电闪雷鸣?面对中间一株已被“腰斩”的,楚云深颇有经验说道,一看过去就知道不是人工砍伐留下的,而是经历某次台风或雷劈击中断掉的……好像和天空倾情拥抱,更仿佛在深情对白,这是什么样的生命广度与深度在召唤?这是什么样的人生厚度与高度在牵引?大家都说这里的天空比北京APEC蓝更蓝!耳边似乎传来那英朗朗上口的《春暖花开》“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如果你要一个微笑/我敞开火热的胸怀/如果你需要有人同行/我陪你走到未来/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382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