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药文化>

宝宝喝中药可以放糖吗

文局分享

  宝宝喝中药可以放糖吗?虽然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对于小宝宝来说,喝中药确实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有些家长为了改善口感在药里加糖,那么宝宝喝中药可以放糖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宝宝喝中药可以放糖吗,希望能帮到你。

  宝宝喝中药可以放糖吗

  1、宝宝喝中药以放糖吗

  在每个方剂中,组成的药物皆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药性也有“寒、热、温、凉”的差异。而糖类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及疗效,例如,糖具有润肺和中、补脾缓肝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胃痛的病证,因此中医也把糖类作为一味中药。

  如果是“快病”,偶尔少量加些糖没有关系,如果是胖、痰湿体质的孩子就要注意了。长期服用会影响消化功能,引发腹胀、消化不良疾病

  其实,吃药也是一个锻炼孩子的过程,首先能让孩子适合、感受到不同的味道,渐渐适应食物不同感觉,养成不挑食的习惯。另外,也是一个心志的磨砺,提高孩子的忍耐力。最后,所谓‘苦尽甘来’不无道理,只有感受‘苦’的味道,才会珍惜‘甜’的感觉,从而让孩子们体会到努力得到甘甜的心境。

  2、宝宝怎样选择中药制剂

  2.1、选安全无毒的品种

  一般中草药中含有鞣质、生物碱等复杂化学成分,而肝功能发育尚未完全的婴幼儿服用后,很有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损害肝功能。婴幼儿宜选用低毒或药食两用如莱菔子、陈皮、砂仁、乌梅等中药。

  2.2、用药性平和的品种

  由于婴幼脏器娇嫩,对大苦、大辛、大寒、大热等药性猛烈的药物要慎用。

  2.3、佐健脾和胃之品

  小儿脾气不足,消化能力差,因此应佐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山药、山楂、陈皮、六神曲、麦芽、鸡内金、白术等。

  小儿体属“纯阳”,热病偏多,且阳常有余,易出现肝热抽搐、惊风之症。救治小儿疾病特别是外感病邪,出现壮热、烦躁、惊惕等症,则应在清热透解之时,佐以平肝熄风之蝉蜕、钩藤、僵蚕、地龙等。

  3、宝宝喝中药有什么讲究

  小儿服药与成人不同,最好将中药连续煎两次后,兑到一起,再分成数份分次服下。学龄期儿童可分3~4次服,婴儿期则可分5~6次甚至更多次数服完,每次可间隔半小时或1~3小时再喂,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中医有“吐药不吐性”之说,即使孩子服药后有些呕吐,家长也不要丧失信心,可隔一会儿再喂,一般总是喂入的多,吐出的少。

  中医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理论,因此服药有热服和温服之分,这样可提高药物的疗效。一般药物均宜温服,祛风寒、发汗解表药(治疗感冒发热的药)应热服,服完药物以后,还可以喂些热水、热奶或热粥,然后盖上被子,促使孩子出汗,以利于退热。

  中药煎剂的服用时间也有讲究:通常急性病服药不拘时间;补益药、泻下药以空腹为宜。治咽喉病的药要慢慢含咽,或者含漱吞咽;健胃药或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大的药要饭后服;若孩子服药后容易呕吐,则可饭前服药。

  宝宝喝中药要注意什么

  1、煎煮小儿中药的时间、次数

  因小儿体质弱,胃容量小,加之喂药较困难,因而煎药要少而精。

  为小儿煎煮的药液不宜过多,应根据小儿的年龄控制药液的多少,如3岁以上可煎至40毫升,分4次服下;3--7岁幼儿可煎至45毫升,分3次服下;7--12岁儿童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下,12岁以上儿童可煎至90毫升、分3次服下。

  2、服药的温度

  中药煎好后,放到不冷不热时服用叫温服,一般多采取这种方法服药。但也有一些病人需要冷服或热服。如消化不良、痢疾等腹泻的病儿畏寒则需要热服;外感风寒感冒时也需要热服,热服可助发汗,解表退热。患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脑炎等热性病时,中医往往使用清热解毒、泻下通便的凉性中药,这类中药冷服效果比较好。

  宝宝喝中药有什么忌口

  1、影响药物效力的食材

  如萝卜助消化、清肠胃,服补气药时忌食用,但服消积化食药时可以食用。牛奶富含蛋白质及钙、铁等,易与某 些药物成分形成不易吸收的凝块,所以忌用牛奶送服药物,喝奶和吃药要间隔一个小时以上。

  2、提高机体敏感性的食材

  如过敏性哮喘鼻炎皮炎的孩子发病期间忌食鱼、虾、蟹、蛤、韭菜、发菜、茴香、芹菜等发物,以免诱发过敏,还应少吃鸡、羊、牛肉等温热肉食和竹笋、香菇、花生、芒果等易致敏食物。

  3、与药物不相合的食材

  如药方中有鳖甲,不宜吃苋菜;有荆芥,不宜吃黄腊丁;有石膏,不宜吃荞麦;服双黄连忌吃大蒜。另外,吃发汗药忌吃醋和生冷食物,否则会降低药效;吃板蓝根忌吃冷饮、绿豆、香蕉、苦瓜等凉性食物,否则容易导致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