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养生知识>养生保健>

小孩喝水太多易得哪些疾病

玉凤分享

  孩子喜欢喝水是好事,但有些情况就需要警惕了,喝水多可能会导致小儿慢性肾衰竭,下面是的小孩喝水太多易得的疾病,欢迎阅读。

  小孩喝水太多易得的疾病

  1、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一般有两种,一种是I型糖尿病,即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损害,使得患儿体内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而引起,另一种是II型糖尿病,多数认为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综合引起的以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复杂病,儿童糖尿病以I型糖尿病为多见。

  当小儿患上糖尿病时,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口渴多饮,除此之外,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于是小儿还会出现疲乏、日渐消瘦,为了补偿损失的糖,维持机体活动,他们又常常会吃得很多。所以糖尿病儿童会有一个很特别的临床表现,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

  由于糖尿病具有远期的危害性,它可损害我们眼睛、肾脏、四肢等处的微血管,最终导致失明、肾衰竭、四肢溃烂等严重后果,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三多一少”的症状,尤其是有家族史时,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带去医院请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一旦确诊是糖尿病,需要在保证生长需要的同时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以及终身的胰岛素治疗。早期、规范、系统治疗非常重要,可提高生存率及降低后遗症,保证生长、发育。

  2、尿崩症

  尿崩症是指抗利尿激素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肾性尿崩症),致使肾小管重吸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性连锁遗传,男性多见,有家族遗传史。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脱水、间歇性发热、兴奋、喂养不佳、体重不增、生长发展障碍,年长儿可有便秘、夜尿增多、遗尿等。

  通过禁水试验可以加以诊断,正常人在禁水一段时间之后,尿量会有所减少,尿比重升高,尿渗透压增高,不出现明显的脱水,但是尿崩症患儿就不同了,他们在禁水一段时间后,仍然还是会出现多尿、低比重尿、低渗尿。

  对尿崩症患儿的处理主要是通过激素替代疗法和适当的抗利尿药物治疗,对原发性尿崩症患儿需长期随访并注意有无颅内肿瘤的发生,对于继发性尿崩症则需积极寻找并治疗其原发病。

  3、精神性烦渴

  精神性烦渴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习惯性多饮,致血浓度和血渗透压降低,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肾小管水的回吸收减少,从而引起尿量增多。精神性烦渴的症状与尿崩症的极为相似,但是它却不缺乏抗利尿激素,主要是精神因素所引起的,所以在经过适当限水后可以达到尿量减少。但其属于排除性诊断,需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后才能下此诊断

  原因

  小孩子喝水是好事,不过生活中孩子多喝水,要小心小儿慢性肾衰竭的发生。

  只是单一的表现,因为其他疾病也会引起孩子饮水过多,比如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等。但如果发现孩子饮水与平常不一样,异常过多饮水,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尿检和B超等检查,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一旦确定孩子患上了小儿慢性肾衰,那么过多饮水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从而加重病情。

  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尿量为400~600毫升,学龄前儿童600~800毫升,学龄儿童为800~1400毫升,尿量增、减都可能是肾脏疾病发出的“危险”信号。

  生活中当孩子有饮水过多的情况出现。并且身体伴有肿胀,无力等症状的发生。家长应该在第一时间里代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并且及时的进行治疗。让孩子的生命不受到严重威胁。

  注意事项

  1、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很多的饮料都是通过口感来吸引顾客的,其中还是含有98%的水,只是通过加入辅助元素改变口感,尤其儿童饮料,很能迎合孩子的口味,如果排除无良商家加了有害元素的影响,适当喝点,对孩子影响不大。

  2、别喝太热或太冰的水

  夏天不要喝太冰的水,冬天不要喝太热的水。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温水比较好,因为不管外面温度有什么变化,你胃肠只适合一个最好的温度,尤其是孩子,本身胃肠的机能不像成年人那样发育完善,所以对过冷或过热的水没有那么好的适应能力,过冷的水会引起胃痉挛,会让孩子肚子痛。

  3、不要随便喝淡盐水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出汗多了会损失盐分,因此在孩子出汗多的情况下会给他喝淡盐水,实际上根本没必要。这是因为我们日常的膳食结构已经含有足够的盐分,虽然孩子的身体结构令他们比成人更容易出汗,但只要补充白开水就可以了,因为哪怕只是很淡的淡盐水,也有可能令孩子胃肠不适,适得其反。

猜你喜欢:

1.宝宝呕吐的原因和建议有哪些

2.育儿知识春季大全

3.提高宝宝免疫力的方法

4.冬季幼儿常见疾病

5.提高宝宝免疫力的方法

6.春季小儿常见疾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