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养生知识>四季养生>秋季养生>

老年人秋季养生食谱 老年人秋季如何养生

朝燕分享

  老年朋友们在秋冬季节要更加注意养生保健,从中医角度来看,秋冬宜调养人体的阳气,养精蓄锐,以备“春生夏长”之用!为此,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老年人秋季养生食谱以供大家阅读。

  老年人秋季养生食谱

  [灵芝红枣乌鸡煲]

  食物功效:益精气止咳喘、安神、降血糖、利关节,适用于老年性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糖等症。

  原料:乌鸡1只、灵芝25克、菜胆50克、黄酒10克,鸡精、味精各2克,鸡油30克,红枣8枚,竹笋30克,葱、姜、盐、胡椒粉少许。

  制法:灵芝切成片,用鳖血炒制;乌骨鸡去毛、内脏及爪洗净;红枣去核洗净;竹笋用温水发透;菜胆洗净;姜、葱切段;灵芝、乌鸡置大火烧沸,再用文火蒸25分钟,加竹笋、菜胆、鸡精、味精、盐、鸡油煮熟,即成。

  [双耳冬菇]

  食物功效:益气、滋阴、止血。体弱消瘦、低热者及出血病患者食用尤为适宜。

  原料:水发银耳、木耳、冬菇各100克,精瘦肉150克,鸡汤适量,黄酒、香油、盐、淀粉各少许。

  制法:将原料摘好洗净放入锅内,置火上,用鸡汤或精瘦肉汤炖熟透时,适量加入盐、黄酒、香油少许,再调入淀粉汁,待汤汁粘稠明亮时即可食用。

  [银耳杏仁白果羹]

  食物功效:清肺润燥、敛肺止咳用于肺痨、肺燥之咳喘痰少、干咳无痰,适用于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症。

  原料:银耳1m克、甜杏仁、马蹄粉各50克,白果10个,马蹄250克,冰糖适量。

  制法:银耳浸透,洗净;甜杏仁、白果(去壳除心)用水浸泡3小时洗净;马蹄粉用水调溶;冰糖打碎;马蹄去皮、洗净,切小粒;把银耳、甜杏仁、白果放入滚水,锅中大火煮滚、改文火炖3小时,然后放入冰糖,冰糖溶后搅入马蹄粉,即成。

  [虫草白鸭]

  食物功效:滋肾润肺、止嗽化痰、适用于正气已虚、疲乏无力、咳嗽痰少等症,是支气管炎、肺结核病缓解期的调补佳膳。

  原料:白鸭1只,冬虫夏草100克。

  制法:白鸭除毛,去内脏洗净;虫草洗净装入纱布袋封口,把虫草放入鸭腹内加水上火轻煮,至肉烂,加食盐等调味,煮沸即成。食肉饮汤。

  老年人秋季养生知识

  1.规律饮食,养胃生津

  老年人大多五脏功能逐渐转弱,肠胃较为薄弱,如果饮食不注意温热、有节制,饥饱无规律,容易伤胃犯病。因此,秋季时节老年人应注意保持少吃多餐的饮食节奏,多食熟软开胃易消化之饭食。

  2.放松身心,乐观愉悦

  秋风萧瑟,自然界凄凉的景色容易导致老年人悲观伤感的消极情绪。因此,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精神心理方面的保健,可适当选择看书下棋、品评书画、养花赏鸟等文化活动,以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安度晚年的目的。

  3.增加锻炼,强身健体

  秋季,云淡风轻,天高气爽,正是室外运动的好时节,老年朋友们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练拳、打球、郊游等。

  4.提高耐寒能力,预防感冒

  秋季温差变化较大,风寒邪气极易伤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降低,尤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发生心衰而危及生命。因此应注意防寒保暖,有条件的可坚持用冷水洗脸、擦鼻,甚至冷水浴,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

  天气渐凉,也不必过于着急添衣,适当的冻一冻自己,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冬天。俗话说“春捂秋冻”,遵循一下“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的规律,使身体有抗御风寒的能力,增强身体抵抗力。但秋冻也不能过头,有支气管炎、胃炎等病史的人,则要注意适当保暖,防止旧病复发。

  秋季气候转变的特点,导致人们极易发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发作、胃病、风湿病、哮喘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老年人应结合自己体质情况重点防范,积极控制原发疾病,警惕秋季易发病的发生。如果老年人能做到以上四个方面,那么在立秋转凉时节,可以保持基本的健康

  5.补养肾气,坚持秋养

  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讲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从白露开始,可以经常给肾“打打气”,即补养肾气。

  每天晚上坚持热水泡脚,水刚没过脚腕最好,泡15—30分钟,待到身体发热效果更好。还可以搓揉腰部和耳朵,肾开窍于耳,耳朵上有密集的反射区,对应着全身各个器官。

  冷热交替的季节,也是一些疾病的多发季节,这时可以通过吃一些时令的、常见的,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来预防。例如:防治感冒可以吃葱白、生姜、香菜;预防白喉可以用白萝卜煎汁;适当食用荔枝预防口腔炎、胃炎引起的口臭症等。

  在饮食方面,除了多吃当季产的食物和果蔬外,入秋时节尤其还应注意,脾胃虚寒者尽量不要生食瓜类、水果,以免引发胃肠道疾患。

  秋养,指的是饮食调养和适当休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大量成熟上市。医药典籍《素问》中曾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已之,以补益精气”。秋季气候干燥,应适当多饮开水、饮淡茶、喝豆浆以及牛奶等,还应多吃些红薯、玉米、芝麻、青菜、柿子、香蕉、蜂蜜、红枣等柔润之食物。

  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同样也是老年人的养生良方。白天劳动、锻炼一定要注意适度,晚上更不宜晚睡,每天睡眠保证8小时。

  6.药物保健,适量为上

  根据秋季的特点,可适当服用一些维生素类制剂。另外,还可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健,如西洋参、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胖大海等。平素为阴虚体质的人,可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等。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秋季是进补的季节,但是,进补不可乱补,应当注意“五忌”:一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开支大,害自身。如鱼肝油过量可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二忌慕名进补。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身体,如:人参价格高,又是补药中的圣药,所以服用的人就多;其实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三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只不过是适得其反罢了。四忌贪多过量。正所谓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因此,进补要把握适量原则。五忌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食物的思想不可取,要知道,药补永远不如食补。

  7.做好防护,注意减重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是由于人体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地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时要注意防止运动过度,避免运动损伤。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秋天气候干燥,对于热爱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肥胖,既有碍于人的形体美,还会带来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文明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的肥胖,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有关专家指出,秋季,是人容易发胖的季节,肥胖者,更应当注意减肥

  每年夏天,人的体重都会有所减轻,肥胖者亦然。这是由于天气炎热,人们活动量增加,出汗多,能量消耗较大,脂肪细胞代谢也较快的缘故。而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人们睡眠充足,汗液减少,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会多于散发的热量,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无形威胁。
看了老年人秋季养生食谱的人还看:

1.老人秋季养生有哪些禁忌

2.秋季防病养生知识有哪些

3.老年人常用的养生保健知识

4.老人四季养生知识

5.老人养生知识大全

6.老年人冬季养生

7.老人冬季养生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