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医概念>解毒>

黄菊花和白菊花的区别

苑如分享

  菊花味甘、苦,性凉。入肺、肝经。功能: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黄菊花和白菊花在药学是上的区别 
1.菊花有黄、白二种,二者虽功效相仿,但各有偏重:

  白菊花,因其味偏甘,亦称甘菊花,简称甘菊。产于安徽亳县者,称亳菊花,品质最佳;产于安徽滁县者称滁菊花,产量较大,品质也佳;产于浙江杭州者,称杭白菊花,或称杭甘菊。此三类均被视为白菊花中之佳品。此外,因产地而命名者尚有,产于河南怀庆者称怀菊,产于河北者称祁菊,产于四川者称川菊,产于安徽徽州者称徽菊(亦称贡菊),产于山东者称济菊等。历代医家认为,白菊花除具有疏风清热之功效外,且有较强的平肝明目之功。临床常与枸杞子、地黄等药配伍,用于肝肾阴虚、目暗昏糊等证,方如杞菊地黄丸;又如《急救方》中用白菊花、蝉蜕等份为散,每用 6~9g,入蜜煎服,治疗病后体虚生翳。

  黄菊花,以产于浙江杭州一带者品质最佳。与白菊花相比,味偏苦,疏散风热、泻火解毒之力较强。《药品化义》指出:“黄色者其味苦重,清香气散,主清肺火。”如常用于治疗风热犯肺、寒热咳嗽的桑菊饮,即以用黄菊花配方为妥。

  2.历代本草有关“甘菊花”一名的论述不一,出入较大。有谓系指白菊和黄菊以别于味苦不堪食之苦薏;也有谓指体轻、性气平和、味甘之白菊花;甚而有谓指野菊花者。目前临床用甘菊花一名时大多指白菊花。

  3.炒菊花,系原药材清炒至微焦为度入药者。炒制后辛凉之性已缓,多用于平肝明目,即使脾胃虚弱之人,亦可选用。

  4.菊花炭,系原药材清炒至焦褐色存性,喷洒清水放凉晒干入药者。菊花炒炭后擅入血分,常用于血虚风动、头眩耳鸣、目珠胀痛之证。

  ⑤菊花根、菊花苗、菊花叶分别为植物菊的根、嫩茎及叶入药者,均有一定的疏风、清热、解毒之力,但不及菊花质佳而多功,故多用以捣烂外敷,治疗疮疡疔毒。

  附药 野菊花野菊花(《本草正义》):为菊科植物野菊 Chrysanthemum indicum L.及北野菊C. boreale Mak. 或岩香菊 C. lavandulaefolium (Fisch.) Mak.的头状花序。味苦、辛,性凉。入肺、肝经。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之功。与白菊花、黄菊花相比,其偏重于泻火解毒,常用于治疗痈肿疮毒,如疔、痈、口疮、丹毒、湿疹、天疱疮等证。多与蒲公英、紫地丁、连翘、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配伍。亦可用于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内服:煎汤,6~12g(鲜品 30~60g)。外用:捣敷,煎水漱口或淋洗。

  野菊花中分得:胡萝卜甙(Daucosterol)、木犀草素(Luteolin)、洋芹素(Apiginin)、金合欢素(Acacetin)、豚草素(Cumanbrin A)、棕榈酸(Palmitic acid)及野菊花醇(Chrysanthemol)。

菊花区别相关文章:

1.雏菊和菊花的区别

2.不同颜色菊花的花语

3.胎菊和贡菊的功效区别

4.贡菊和杭白菊有什么区别

5.胎菊和贡菊的功效

6.2017菊花的花语

7.胎菊的作用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