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养生知识>四季养生>春季养生>

春季养生注意啥_春季养生要注意什么

飞鸿分享

  春季养生的特点 春为一岁首,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万物复苏,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发,万事万物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么春季养生注意啥呢?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告诉你春季养生注意啥,欢迎参阅

  春季养生之道

  早起喝水

  中医有句古话,“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早上起床后喝杯白开水或淡盐水,可补充夜间身体流失的水分,帮助“唤醒”身体。

  此外,人们一般上午脑力劳动比较多,早饭时可以喝一杯牛奶, 增强肠蠕动,满足人体的钙和蛋白质等营养需要。对消化不好的老人来说,清淡的粥类也是不错的选择。

  中午喝汤

  中午饭前喝一些汤,不仅能起到保健作用,还可使胃内食物充分贴近胃壁,滋养胃部,并增强饱腹感,避免进食过多,这对肥胖或希望减肥的人来说很有益处。萝卜汤、冬瓜汤、番茄汤、海带汤、紫菜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晚饭喝粥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一书中称赞粥“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

  中医认为,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晚上喝粥,既能补充一天耗损的元气,又容易消化吸收。煮粥时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适当加入山药、百合、芝麻、赤小豆、核桃等食材,增加保健功效。

  睡前喝蜜。蜂蜜味甘、性平,自古就是滋补强身、排毒美容的佳品,其中的葡萄糖和果糖易于被人体吸收,对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排毒养颜功效显著。睡前用温开水调服10~20毫升蜂蜜,给忙碌一天一个“甜蜜的结尾”,还有助于和胃润肠,提高睡眠质量。

  春季注意事项

  1、衣要“治寒”

  医学家孙思邈曾说过“春天不可薄衣”。中医认为,防病如御敌。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多变,如衣着单薄,保暖措施不利,极易受寒患病。特别是中年人各种生理功能开始减退,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变弱,“春捂”是必须的。中老年人衣着要结合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着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

  2、食要“治腐”

  春天生机旺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亦随之增加,中老年人要有足够的热量十分重要。孔子吃饭的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陈旧或变味,鱼肉不新鲜了,他都不吃。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过米面的数量,酒可以喝但不能喝醉。春季,老年人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一是保证热量,适当减少食量;二是粗细搭配,不能偏食;三是脂肪宜少,蛋白亦多。如豆类、鱼类、禽蛋、瘦肉等;四是忌油腻、酸涩、生冷之物,少盐,多食蔬菜、水果等。

  3、心要“治躁”

  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关于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方面曾写道:“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易役,气弱病相侵,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益悦乐,惜气供和纯。”春季是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人长期生活在不良情绪中,如郁闷、焦虑、愤怒时,可强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的分泌功能紊乱,免疫机制受损,抵抗力下降。不良情绪不仅容易使人诱发疾病,甚至患上癌症。而豁达的性格和乐观的情绪可使人精神轻松,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增强。心情舒畅有助于养肝,因为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也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4、身要“治疾”

  就是要及时地管控疾病,痛痒不可忽略。春天,气温回升,有利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气候变化无常,都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因此,中老年人要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别忘了自己的身体,别忘了医生的医嘱,别忘了按时服药。

  5、境要“治污”

  在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方面,清代医学家徐大椿更有自己的卓见。他在《医学源流论·五方异治论》中指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体随地不同。”在分析了不同地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后,他告诫人们,“入其境,必问水土风俗而细调之”,因为“所产之物,所出之泉,皆能致病”。可见,徐氏关于地理环境对疾病与医药影响的认识,已较为深入。

  冬去春来,中老年人的调节中枢和机体功能仍处怠缓状态,一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坚持每日通风换气;二要保持卧室干燥,被褥常洗勤晒;三要居室色彩协调,氛围祥和,可养置适量的花草;四是睡前温水泡脚按摩双脚。中老年人还要切忌“恋卧”,睡眠过多会使新陈代谢减慢,气血运行不畅,不利浊气排出。

  6、练要“治懈”

  古代医学家华佗很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创造了一种“五禽之戏”,用以锻炼身体。常到户外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可荡涤体内浊气,增强心肺功能,杀死肌肤上的细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中医讲:“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中老年人在锻炼中,首先要适度,避免运动量过大;其次要动静结合,锻炼时要保持精力,不要过度疲劳;三要适时适项,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项目,不要做过难、过大、过险的动作。

  女人春季养生注意事项

  1、要风度也要温度

  俗话说,“春捂秋冻”,虽然春天开始回暖,气温渐升,百花齐放。也是个展现着美丽与生命的季节。但是春天千万不要着脱下冬衣穿靓衫。尽管阳气渐 生,阴寒却未尽,要注意早春的温差幅度较大,早晨及晚上要注意穿多点,不要一天到晚都穿单薄的裙装,否则会导致关节炎与多种妇科疾病。不过,“捂”也要捂 得恰当,基本上在穿着上注意“上薄下厚”就可以了,注意保暖腿部及关节,不要留下病根。

  爱美的女性可以多带几件夹衣,随天气变化一件件增减,还要根据各人的生理特点、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生活环境、职业等不同区别对待。

  2、不在阴湿环境久留

  春天开始回暖,空气中的水分渐渐增多,显得湿气很重。特别是南方的春天,雾霾、潮湿、闷热,给细菌的生长居提供了环境。所以要保证居室及办公室 内的通风透气,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多晒晒被褥和衣服,晚上睡觉的时候要保持室内干燥透气。可以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避免发生湿疹

  春季气温多潮湿,女士们更要注意个人卫生,穿在身上的内裤一定要保持干爽。也要注意晾晒的衣服要在通风透气的地方晾晒,不让细菌滋长。尽量不要穿紧身裤子,不要长期使用卫生护垫,以免使闷热的湿气无法散发影响到阴道的清洁。

  3、不多吃酸常食甘

  中医提倡春天饮食中应“省酸增甘”,这是春季养肝的基本法则。因为在春天人的肝脏阳气旺盛,再吃酸性食物,会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而肝旺就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的饮食是忌酸倡甘甜的。

  要避免过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螃蟹等。多食用甘温补脾的食物,如山药、春笋、菠菜、大枣、韭菜等。

  春天应该多进食补,选择具有温热特性的食物可以助阳,适当多吃些可达到养护阳气的目的。在烹饪的时候多放些葱、蒜、韭菜、蒿菜、芥菜等辛辣的蔬菜,水果也应选择温和的食用。

  4、不怒常笑身体好

  春天不是个应该生气的季节,也不是适宜生气的季节。前面提及春季肝阳亢盛,如果情绪过于急躁或者起伏过大,就容易伤到脾脏。所以,要做到心胸开 阔,身心和谐。而且心情过于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也使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为了健康与美丽,应该多多放开胸怀,笑口 常开,这样会青春常驻。

  当被什么事情“气到”时,最好深呼吸10次左右再开口说话,不要被急怒的火气伤到自己的身心。遇到什么事情先想一想,伤心的时候不要憋着,适当地发泄是好事。

  5、不穿低腰裤

  腰部在人身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腰对于人们重要还在于腰部的位置正好是肾脏的位置。中医讲:“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腰部,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我们现在许多人不孕不育,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并无器质性病变,究其原因,相当一部分人与肾虚宫寒有关。因此为保护我们的后天之本,注意保护腰部是很重要的。

  6、少穿钢托内衣

  乳罩内衣的钢托是为了使乳房坚挺,实现曲线美,但从生理上讲尽量不要使用带钢托的,由于束胸太紧,往往把乳房下勒红,影响淋巴回流,不利于乳房的发育。孕期乳房需要发育,要为母乳喂养做准备,如果束之过紧使得乳房发育受限,影响母乳喂养还易于患乳腺癌

  7、不应频繁使用护垫

  护垫是无纺布制成的,不透气,可以使会阴温度提高三度,利于细菌滋生,引发阴道炎,有些还会引起会阴皮肤瘙痒,或产生过敏症。一般在月经快结束时使用1-2天即可,平时每天用流动的清水清洗外阴,每天换洗内裤,保持清洁。

  8、不穿露脐装

  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把肚脐命名为“神阙穴”,认为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它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宫、皮肉筋,脐部在肠胃部位,容易受凉,所以要防止脐部着凉。早、晚天气较凉爽时或者阴雨天气温较低时最好不要穿露脐装;电扇、空调的凉风不要对着脐部猛吹;穿露脐装骑摩托车或自行车时车速不宜太快;睡眠时应在腹部盖上薄被,以免因忽略了脐部的保养而减低免疫力和抵抗力,带来健康隐患。现在的许多不孕症追朔到原因应考虑到与脐部的保养不当有关。

  9、尽量穿带衣领的衣服

  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衣服绝大部分带衣领,衣领的重要作用是保护大椎穴,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为人体所有阳经在这里交汇的一大要穴,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猜你喜欢:

1.春季养生应注意什么方面

2.春季养生要点

3.春季养生要注意什么

4.春季养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5.春季养生方法有哪些

6.春季养生有哪些禁忌事项

7.2017春季如何养生

8.春季如何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