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养生知识>四季养生>春季养生>

春天吃野菜的好处有哪些

朝燕分享

  春天来临,一切都欣欣向荣,包括我们常见的一些野菜也都逐渐的冒出芽来。么我们在春季应该吃什么野菜比较好呢?下面就随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春天适合吃的野菜好处

  1、荠菜:健胃消食

  荠菜性凉,味甘淡,气清香,无毒。荠菜有健脾和胃、明目止血、利尿解毒功效,民间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春天摘些荠菜的嫩茎叶或越冬芽,焯过后凉拌、蘸酱、做汤、做馅、炒食都可以,还可以熬成鲜美的荠菜粥。

  但虚寒体质仍然不宜多食。

  2、蕨菜:清热安神

  又名蕨儿菜、龙头菜,有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卷曲状的蕨菜叶比较鲜嫩,老了后叶子就会舒展开来。但干蕨菜或用盐腌过的蕨菜在吃前最好用水浸泡一下,使它复原。

  但是,蕨菜性味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而且蕨菜中含有一种叫做“原蕨干”的物质,具有明确的致癌性,预处理和烹饪等加工只能降低它的含量,不能彻底清除,所以不主张长期大量食用蕨菜。

  3、苋菜:滋阴润燥

  苋菜有清热利尿、解毒、滋阴润燥的作用。除了炒食、凉拌、做汤外,苋菜也常用来做馅。比如凉拌苋菜、苋菜鸡丝、苋菜水饺等。

  4、刺嫩芽 :补气活血

  又叫刺龙芽,被食用的部分主要是其嫩芽,能够起到补气、活血、祛风、利湿、止痛、补肾益精等作用。

  5、马齿菜:天然抗生素

  又叫马齿苋、长寿菜,性寒味酸,具有清热利湿,止痢消炎,解毒疗疮等功效,并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等病症有疗效,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

  马齿苋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但吃的时候,建议不要多食。

  6、蒲公英:清热解毒

  又叫黄花地丁,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对肝有好处。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如海蜇皮拌蒲公英、蒲公英炒肉丝;还能配着绿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能够清热解毒、消肿的蒲公英绿茶。

  7、苦菜 :清热燥湿

  苦菜能够清热燥湿、消肿排脓、化瘀解毒、凉血止血。比较常见的吃法有蒜茸拌苦菜、酱拌苦菜、苦菜烧猪肝等。

  8、水芹菜 :健脾和胃

  又叫水芹、河芹。水芹菜有清热解毒、润肺、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利尿、止血、降血压等作用。焯过之后炒食、凉拌都可以。

  9、菊花脑:清热解毒

  菊花菜的嫩茎叶,又名菊花郎、菊花头、甘菊等名。菊花脑具有疏风散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中医认为,菊花脑性平,味甘微苦,用水煮沸后,则味不苦。具有清肝明目和良好的解毒作用。适合高血压、大便秘结、目赤肿痛等症患者食用,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在春季里,菊花脑凉拌、热炒、煮汤皆可。

  但虚寒体质(如怕冷、易腹泻、畏寒等)的人群不宜食用。

  10、香椿:美容驻颜

  含有大量维C、维E,还含有蛋白质、磷、铁等,它的特殊香味是因为含有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以健脾开胃,增加食欲,解毒养颜,女性多食可以润泽皮肤,美容驻颜。

  不过,香椿食用前一定要用开水烫一下,以减少亚硝酸盐含量。另外,香椿是“发物”,皮肤病哮喘、发热和感染性疾病患者不宜食用。

  11、秧草

  秧草的学名叫苜蓿。我国北方有一种紫苜蓿,花紫色,是最好的牧草,人不食用;另一种在长三角生长的叫南苜蓿,花黄色,故又叫金花菜、黄花菜,也有叫草头。

  扬州一带在大田成片种植做基肥之用,故扬州人叫它“秧草”。秧草可以鲜吃,第一茬新芽嫩叶味道最好,不仅鲜美程度最高,而且由于是越冬生长,其营养成分也特高,它含的Vc超过白萝卜三倍。

  吃时用旺火素油爆炒,也可以配笋片笋丝,不配荤肉,味极嫩鲜。秧草产量大,吃不掉的秧草洗净阴干后用盐稍加搓揉放入瓶中腌制,一周后就能吃了,而且久贮不会酸腐。长江下游爱用秧草烧河豚,据说是因为秧草有解毒的作用。

  12、马兰头

  一进春天,南方的房前屋后、河边田头,随处可见绿油油的马兰。因为到处都是,所以成为人们的家居小菜。“头”在江南是个很轻的后缀音,有“小、可爱的”的意思,吃马兰其实是吃它的嫩尖,也就是“头”了。

  野地里挖回来,拣出新嫩肥壮的掐下嫩尖,洗净炒炒便是一盘小菜,吃不掉便风干腌起来,留待日后慢慢地吃。

  13、芦蒿

  别名芦蒿、蒌蒿、水蒿、柳蒿等。芦蒿并非只有南京才有,但是南京的芦蒿是最有名的,南京人提到芦蒿也是颇为自豪,而南京又以八卦洲的芦蒿最为有名。宋代苏轼诗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说的正是此物。

  做芦蒿需要的是一份精细,一斤要掐掉8两,单剩下一段干干净净、青青脆脆的芦蒿秆儿尖。炒香干也是“素”炒,除了一点油、盐,几乎不加别的作料,要的就是芦蒿秆儿尖和香干相混的那份自然清香,食后唇颊格外清爽。

  芦蒿在炒之前,最好是在清水中浸泡一会,这样可以更增加其的鲜嫩,炒的时候则需要旺火,出锅之后保持鲜嫩挺拔,带着春天清新的气息。

  14、鱼腥草

  原名又名折耳根、截儿根,客家话称之狗贴耳。因有强烈的腥气,被俗称为鱼腥草。多见于西南、两广地区,可为野菜蔬食,煮过就没有腥味。在云南、贵州和鄂西各地,鱼腥草是一种凉菜的原料,主要食其根茎。

  方法是洗干净后切段,拌酱油、辣酱、葱、盐食用。口感比较独特,初食者需要适应后才会喜欢吃。在四川,也叫猪鼻拱,除了利用根茎,做凉拌菜或炒菜之外,还将叶子当做蔬菜。鱼腥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炎热的两广地区在凉茶中使用。

  15、春笋

  竹笋一年四季都有,春天破土而出的嫩笋就是春笋了。竹笋中,冬笋和春笋的味道最美,二者的区别是冬笋藏在土里,春笋长出了地面。因气候原因,春笋上市从两广、福建慢慢地从长江流域北上,到了阳春三月,就是春笋大量上市的季节了。

  竹笋被《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誉为“蔬食第一品”,“能居肉食之上”。春笋的做法很多,吃法很多,炒、烧、煮、煨、炖等皆可。

  宜荤宜素,荤素百搭。素食清雅脆嫩,与各种肉类配搭制成菜肴,滋味愈发鲜美腴润;春笋肥壮,部位不同吃法也有区分:嫩头或清炒或凉拌,吃其清嫩;中间部位切片可炒可烧,尝其脆爽;根部稍老切块与肉类原料炖、煨,取其腴美;还可发酵制成霉笋、酸笋,炖食别有风味。

  16、慈姑

  慈姑是南方常见的、物美价廉的一种水生植物。慈姑富含淀粉,可当粮食充饥,旧时有“救荒本草”的美名。

  水塘池边撒种便长,一株可结十几个果实,有如慈母抚育孩子,故得名“慈姑”。肉质滑嫩,稍有苦味,入菜多为红烧、快炒和炖汤,风味独特。每年8月上旬种植,12月底至来年2月采收上市。所以说这个季节吃它是最好的时候。

  17、蒲公英

  很多地方把蒲公英叫做婆婆丁,黄花地丁等,蒲公英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等多种功效的野菜,对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功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蒲公英吃法多样,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做成汤,还可以一些其它的食物一起吃发挥出最大的养生功效。

  吃野菜的注意事项

  在野外进行旅行探险等活动时,多数人在吃了几天方便食品后便觉得胃口大倒,于是往主利用大自然众多的野菜来烹调出美味佳肴。在遇特殊情况时,如粮食补给断绝,野共就成为了主要的应急食物。

  然而常常有许多有毒的野菜混杂在可食野菜里面,给采食者带来了极大危险。据有关医生介绍,万一不小心吃了这些有毒野菜之后,会产生一些中毒症状,比如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等一些症状。

  如果大家出现这些症状以后,不要过分紧张,可有两种方法进行处理。

  第一种方法就是催吐,如果实在吐不出来可以喝一些淡肥皂水之类的。

  第二种方法就是中和一下毒素,可以用大蒜捣碎以后服用,或者是喝一些鸡蛋清、牛奶或者是2%的碱水,经过简单处理以后,及时就近到医院进行治疗。
看了春天吃野菜的好处有哪些的人还看:

1.春季养生吃什么

2.立春后吃什么最养生

3.春季养生时令食物推荐

4.春季养生吃哪些食物好

5.春季养生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