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一年级方法>一年级数学>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文琼分享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而数学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够用所习得的数学思维习惯更巧妙地解决数学难题和预习未知领域的数学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此同时,本人认为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一种方法,就是启发式教学法。想要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思考,如果教师能够将引导学生有效思考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那么,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启发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思考的方法,教师一边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点的讲解,一边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提升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当然,教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的过程中,也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旦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出现压力过大的情况。

  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过思考的机会。在实际的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就是一个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机械的接受知识,学生的思维不仅不会变得更加活跃,而且会越来越僵硬。教师只有通过与学生之间有效进行互动,才能将学生纳入教学过程,学生才能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积极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2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改变学生注意的方向和学习的态度。但是如果教学情境的设置与学生实际相脱离,就会出现反复强调知识点但是学生仍然记不住的现象。如“有理数加法”这一课,教师提出了一个关于踢足球的问题,而有些农村学生根本不了解足球,这样的背景对学生的学习就没有帮助,反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不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

  创设教学情境的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而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其实就是很好的切入点,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学“旅游的租车和购门票中的数学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课前了解当地租车和购门票的相关信息,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租车和购门票的方案设计;再比如教学时可以采用“商品打折”“电话计费”的例子。这些实例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并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产生求知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尤其是在愉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令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某些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具体表现为对学习的好恶。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或内在动机。因此数学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课堂效果才有保障。而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则时刻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艺术。

  比如教学“角的比较”时,教师首先出示一张山的图片,并提问“你选择从哪一面上山呢?”以此引出对角度的比较。在布置任务时对学生说:“请一、二组的同学每人任意画出两个角,三、四组的同学每人任意剪出两个角,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并讨论你们的比较方法。”教师通过提出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很有效。

  3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利用情境教学方式,诱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加之好奇心重,枯燥的数学教材常常很容易使他们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通过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以小学三年级数学中奇偶数教学课程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让不同奇偶号学生组队的方式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开拓数学思维

  当前数学学习中的一个很大误区就是人们认为数学学习无用,这是因为教师在数学授课中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是片面地学习数学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引入相关的实际教学的案例,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数学作业形式,如,通过鼓励学生们记数学日记促使他们仔细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数学学习中,不断拓展他们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开拓他们的数学思维.

  (三)在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育游戏”在学科教育中的应用在近几年开始受到教育界的追捧.传统的教育方式多是以教师为主,进行理论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倾听者,没有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而游戏式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形式.游戏的趣味性不断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自己所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在教学设计中引入“24点游戏”来培养学生们的心算能力以及反应速度,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游戏中不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而数学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够用所习得的数学思维习惯更巧妙地解决数学难题和预习未知领域的数学知识,

  4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1)思维具有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特点表现在思维的主体能够根据思维对象的变化,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原来的思维方式,使新思维能够更高效的解决问题。对小学数学来说,思维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数学的解题方法不是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根据题型的不同转化解题方法,转变解题思路,从而找到更适合的解题方法,主要表现在一题多解、变题练习、同解变形等解题方式。例如:200千克海水能够制盐2.5千克,那么50000千克的海水能够制盐多少千克?这属于一题多解,可以通过2.5÷200×50000;50000÷(200÷2.5);2.5×(50000÷200)几种方法来解。

  (2)思维具有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它是思维品质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主要表现在通过表面现象能够引发深入思考,从而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和内在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的训练。

  (3)思维具有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具有独立创造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寻找多种解题方法,不受到常规的解题模式限制,找出解题最简单的方法。例如:把2.5.6三个数字卡片进行组数,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模式,组成的数就只有25.26.256.265.52.56?,除了这些数,学生还可以发现“6”的特点,把“6”反过来当“9”用,这样就会组成更多的数,也是思维创造性的一种表现。

  (4)思维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主体通过独立思考,有敢于质疑的能力和较强的辨别力,能够发现自己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自觉纠正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在思考中善于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独立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检验和推理自己得出的结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多多质疑,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培养。


相关文章

1.教会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2.如何培养数学思维

3.怎样提高数学的逻辑思维?

4.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5.思维提升:初中教学中如何提高思维能力

    上一篇:如何培养幼儿数学思维

    下一篇:如何培养数学思维方式

    37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