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一年级方法>一年级数学>

一年级怎么学数学

文琼分享

  不少娃准备上小学的父母都会比较焦虑“数学怎么学”,其实按我的意见,一年级的孩子不用正儿八经地去学什么数学。思维发展好的,学书上的那些东西没什么挑战,学了也没太多意义。思维发展没到位的,强学书本上那些东西,反而可能对长期的数学学习有害无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一年级怎么学数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首先得明确两个问题—— 为什么要学数学?学数学应该学什么?

  明确数学学习目标很重要(不只一年级,是整个小学甚至基础教育阶段的目标)。目标在哪往往决定了我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向,目标明确了,也不易在中间被其它因素带跑。

  对大多数人来说,小学数学的学习往往有几个功利性的目标:应试、考高分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目标远大一点的可能想培养娃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

  这些都比较现实,但我们确定目标的时候却不应瞄准这些功利目标,而是要回归到数学的本质来看待问题。

  不瞄准不代表将来就没有这些可能性。恰恰相反,当我们回归到学科的本质后,就最能保护和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各种可能性,也是达成上述功利目标的最佳途径。

  2、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呢?

  1、数学是一种语言。

  它可以用来描述我自己(我有1个脑袋,我有2只耳朵,我家有3口人……),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交易过程(我用10块买了一张鸡蛋煎饼,老板找我6块钱,花了我4块钱),还可以用来描述和解释社会经济活动(《经济数学模型》学科就是专门研究如何使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释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规律。)

  2、数学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工具。

  数学好的人,面对一个问题,能够很好地理解其根本,并通过分析给出一个严谨的解决方案。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分组分配,大到使用二进制原理设计计算机模型从而改变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数学在其中通常都扮演着最合适、最严谨有力的工具角色。

  具体到小学阶段,我们的数学学习目标应该是:

  1、能够使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身边的事物和场景;(数学技能和素养)

  2、使学生能够使用数学工具解决各种实际和虚拟问题;(数学化思维的能力)

  3、激发孩子使用数学语言和数学工具的热情。(自主学习能力)

  目标确定之后,重点就来了: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数学教学的重点和方向在哪里?

  我们从孩子的思维特点、一年级数学对孩子能力的发展两方面来分析。

  按皮亚杰的理论,大部分1年级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期。其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但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抽象的事物。

  比如孩子们在做 类似 3+5=?的计算练习时,他们并不能将3、5抽象成任何事物,而需要借助于一个具体的场景,比如3个苹果和5个苹果合在一起,或是3个手指和5个手指合在一起。而且在运算过程中也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例如手指)来进行,很多孩子不掰手指头就没法完成计算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成人都非常不理解,类似 于计算3+5这样的事,即使他们需要借助于具体的场景,他们已经算了无数次了,为什么每次还要重新掰手指头呢?

  按皮亚杰的话说,他们还不是一个守恒者。

  皮亚杰的著名实验

  两个同样的杯子装了同样的水放在孩子面前,孩子会知道两杯水一样多;可当着孩子的面将其中一个杯子里的水倒更细高的杯子中之后,孩子就会认为更细高的杯子里的水更多。

  对于守恒能力还未发展起来的孩子来说,物质外形甚至摆放上的改变都会影响到他们对数量的判断。

  他们对数量总存在有一种不确定感,需要以他自己的方式不停地进行重复验证,通过这种方式来构建其内在的数量逻辑,发展守恒能力。

  但很多成人无法理解这一点,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这个过程直接告诉其结果。如果这成为了常态,孩子将发挥其善于机械记忆的特点,记住这些结果,但其内在就可能缺少了自己对数量以及运算的理解,为将来数学能力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潜在的阻碍。

  有些父母可能会说,我的孩子刚入学,确实就能够很流利地进行加减法运算。那么ta们是真正地具备了这些能力,还是通过记忆得到的?家长可以这样来分辨:

  将运算放到各种各样的实际场景中去,如果孩子在不同场景中都能顺利地使用数量描述场景并运算,那就OK,否则他们就还没真正建构出内在的数量逻辑。

  对于那些通过记忆进行流利运算的孩子,可能一时表现不错,但ta们在数学学习上产生的依赖于记忆系统而不是分析与思考的习惯,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影响不可估量。

  纠正和弥补的方法是不给他们纯计算的任务,多给他们一些各种场景下的非常规问题(比如在学习方位时,可以让每个孩子描述其前后左右的同学,左边有几个同学,第3位是谁等等),让他们之前的记忆优势无从发挥,以达到用进废退的效果。

  3、那么一年级数学会重点发展孩子的哪些能力呢?

  1、唤醒孩子对数学的关注

  2、养成使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身边事物的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其实我们每次组织并说出一句属于自己的话时,都是完成了一次思考过程。同样,孩子们使用数学语言完成一次描述,也都是在独立地完成一次数学思考。

  如果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平常碰到一些事物,都可以很自然地使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其数量、大小、长短、位置、时间、顺序等数学属性时,这就将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和练习从课堂无限延申到日常生活中,何愁学不好呢?

  3、养成大胆猜测及与同学交流的习惯。

  越是高级问题,直觉发挥的作用就会越大,在数学中尤其如此,数感是在低年级阶段应培养的一种数学直觉。直觉可能和天赋关系很大,但后天也同样很重要,在孩子逻辑能力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时陪养直觉能力就更重要,一旦逻辑分析能力充分发展了,他们就会越来越依靠强大的大胆分析能力,所以在小学阶段陪养其直觉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

  4、那在学校之外,家长可以为一年级的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

  我们来看传统学校的教材,其一年级的内容主要有:100以内的加减法(分成3个阶段,10以内、20以内和100以内)、认识钟表和时间、钱币、常规图形、简单的统计等。

  你会发现传统教材学习的形式会更偏向抽象的算式运算,使不少孩子养成依赖记忆来学习数学的习惯。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孩子能慢慢地自我调整,但更多的孩子习惯于依赖记忆而越来越不能处理逐渐复杂的数学学习任务时,就开始讨厌数学、畏惧数学。

  所以我们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向前面说的那样,重点在于唤醒孩子们对身边事物间关系的关注,学习使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和表达这些关系,比如在生活中和孩子做一些数学相关的游戏:

  像这种分生日蛋糕盘子的游戏就很不错

  此外,还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不要着急让孩子想出答案,给ta们充分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相关文章

1.

2.怎么学习一年级的数学呢?家长能为此做些什么?

3.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

4.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5.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上一篇:小学各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

    下一篇:2020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37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