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范文5篇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杂文的终极定本,内容繁多,可以读到作者对这个世界的很多态度。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1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摘自余华《活着》
当看完朋友对《活着》的评论后,就有一股想要看看这篇高尚作品的冲动,我不知道作者在写时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我知道作为一个读者,在品味这篇叙说一代人历程时的深切感受!
我总认为人世间最伤心的事莫过于亲人对你的不理解,当看完《活着》你会知道,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边一个个亲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着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
当生活在80年代的我们还在为物质上的需求挑三捡四时,我们从来不知道上一代人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情形;当我们还在抱怨命运的不公时,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这世上更苦难的人,与他们相比,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感到幸运呢!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在我脑子里,我仍然清晰的记得前几天报道的那位为钱财而贪污受贿的官员,在法庭宣判前的那一番话:受贿巨款,只是为了下一代过得更好,再说,我所贡献的远比我所得到的多得多。这就是他活着理由吗?
当一次次邪恶的观念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冷静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第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2
在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我翻出来一本积了一层厚灰的书,打算消遣一下。书名挺文艺,印刷土了点,作者照片亦忧郁深沉,名字普通到我现在都记不住,只知道介绍上写:
“作家,妇科大夫,前麦肯锡合伙人" 下面又加一条:“古器物爱好者"。 喔,这个人很牛啊,我想。作家可以爱好古器物,妇科大夫怎么会跑去做麦肯锡合伙人? 在一个更加无所事事的晚上,我读完了这本书,打破了我对文学和笔法的世界观。 真正好的文学体系,不是诗歌,不是传记,不是散文,不是小说,而是随笔。真正好的写作笔法,不是华丽,不是阴郁,不是精致,不是煽情,而是简·畅。 冯唐(我去翻了翻书)的笔法,也正是如此。李敬泽写的序,笔法和他如出一辙。李敬泽说“冯唐的小说不是现实不是梦想,也不是梦想照见现实或现实侵蚀梦想。"我读了冯唐的随笔集,直觉的思想的浪潮汹涌澎湃,带着清新的海风扑面而来,把我淋了个透心凉。 我再看看,发现冯唐不太像情绪激动的人,他的文字嬉笑怒骂散逸不羁,但你就是知道这种酣畅淋漓的文字后面不是个易激动的人。他的文字很少失去控制,再挥洒浩荡敢怒敢骂还是失不去控制,永远在冷静的逗号与句号之间徘徊,让人畅快让人大笑,让人看不清这种平易近人的幽默文字后人是怎样。 唯一一篇激动的文章在第一卷,小猪大道。 冯唐写着写着就激动了,他写了他妈妈,写了那个年代,写了很多往事,灰蒙蒙的,有点忧伤。逗号和句号没变,但文字已然失去控制,他写“我眼圈红了",我在文章外差点哭出来。 原来文字可以这么简单,想什么说什么,只用逗号句号,我也要学冯唐,不矫情不做作不装忧郁,人有多简单文字有多简单,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大气磅礴得像幅泼墨山水。 我要记住两字真言,“简·畅”。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3
前序-许久不写字了,突然写起来心里面有些虚。我本是一个码字功底不强之人只能试着写一些心里话了。
说道读后感首先这本书得让我能读的进去,其次是读的懂,再牛逼一些就是能与作者的想法看法一致对待事物的方式不谋而合。这样才能读完这本书。读过了书才写的出读后感。
冯唐的这本散文 活着活着就老了 是一部让人读起来很愉快的很刺激的书,人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书也分,俗的书,真的很容易读的下去,太正派的书,读着读着就想放弃。比如四大名著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典,可是每次手里捧着不到10分钟就想放弃,又不想逼自己去看自己不感兴趣的书所以至今也没有完整读过四大名著。可能,这辈子上帝就让我做俗人吧。俗人与流氓一样不好当,做一次流氓容易,要想一辈子痞气不断,当一生流氓还是比较难的。毕竟人谁不想洗白呢,就想婴儿一样,急着从母体中探出头来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活着活着就老了一本用不正经的调调写的一部正经的书。
此书第一部分加第二部分说书,饭。第三部分说了古玉又说了电脑,话说的实在,话说的真。第四部用我的话是四处漂泊体验。书中文章太多,这里只简一篇《茶与酒》抒写一下个自己的内心骚动!
茶与酒这篇散文与全书风格迥异,超脱出整本小说的痞气,他用很沉稳平静的写法讲述着茶与酒。茶可以一个人喝。深夜兀坐,幽人首务。自古以来,一个人喝茶是做个好学生的基本功。一杯泛青的茶,一卷发黄的史书,便可以品出志士的介然守节,便可以体会秦风汉骨,魏晋风流。不用如孔丘临川,,看着茶杯中水波不兴,你可以感知时光流转,也可以慨叹:逝者如斯夫!酒是另一种生活。阳光亮丽,天气好的想唱想跳想和小姑娘打情骂俏想和老大妈们打架骂街。小酒馆不用装修的很富丽堂皇,但是得有音乐让你喝醉的时候可以想起很多事情。菜的量很足,酒的劲很大,窗外的人很吵,偶尔闪过的花裙倩影可以为之尽一大杯。人很多,店很乱,如果喝多了吐出些什么没人会厌恶,如果用指甲清清牙缝或是很响的打饱嗝没人会在意。这样的时候最好有朋友,可以一起大块吃肉大块喝酒,憧憬着将来可以一起大块分金银分骗来的小姑娘。高渐离是酒保,樊哙是屠夫,刘邦是小吏,刘备是小业主,朱元璋是野庙里面的花和尚,努尔哈赤是林子里面的残匪头目。杯中无日月,壶中有乾坤,我们也可以煮酒论英雄,说儿须成名酒成醉。看着窗外的门外汉想起自己的老板,想起自己建筑界的名流,唉,时无英雄,方使竖子成名!看着窗外的丑妇,说起办公室满脸旧社会的女孩,说起黄色边缘上的杂志封面,唉,时无美人方使竖子得宠。茶之与我,一个人的时候如果感到孤独会有很多种办法,品茶,读书于一米阳光之下,挑一个日清之晨。是一件绝好之事。接触茶时已是学生时代的末期。喝茶,能提神能明目能在无聊的敲打着键盘时端起茶杯品一口浓浓的茶香,醉了,再美好不过。能在久坐电脑面前之时因杯中无水,去接壶9分热的茶水而起身去活动活动筋骨,望一眼窗外的世界,醒了,再清醒不过。酒之与我,忽而独自一人寂寞难耐,忽而一群人齐聚一起傻high,一个人的时候酒是你的朋友,朋友可以陪你一起回忆儿时无忧无虑的时光,可以洞察你情窦初开时的暗恋,朋友亦可以陪你海誓山盟,战死沙场,衣锦还乡,可以和你一起,坐在黄埔江边吹着牛逼,谈到比尔盖茨说道马云时也鄙视到互相望着对方傻笑,在说道赖特时谈的是他的私生活,而不是什么草原风,一群人的时候,他是你们的催化剂,是释放你们内心囚笼的钥匙,在你们互相调侃着是房奴,车奴、卡奴之时旁边最真实的看官。
茶是一种生活,酒是一种生活。都是生活,即使相差再远,也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火做的水,茶是土做的觥筹之后,人散夜阑灯尽羹残,土克火,酒病酒伤可以用杯清茶来医。茶喝多了君子之间淡如水,可以再酒里体会一下小人之间的温暖及市井里不精致却扎实的活法。酒要喝陈,只能和你喝一两回的男人是不能以性命相托的酒肉朋友。茶要喝新,人不该太清醒,过去的就让她随风而去,不必反复咀嚼。酒高了,可以难得的放纵,可以上天摘星,下海揽月。茶深了了,可以有泪在脸上静静的流淌,可以享受一种情感叫做孤独。不是冤家不聚头,说不尽的茶与酒。愿你我在茶的道路上也能有酒的陪伴。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4
《活着活着就老了》,看完了,翻完了,半看半翻也就完了。从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起到现在,大约有一个月,发生了很多事情,如果这本书是一个时间轴,放下书的时间里发生的故事,大约可以写成小半本的《欢喜》。
每个作者最开心的是与读者的缘分,你写完了所有要写的,随手就把网都撒出去了,从此在茫茫人海,在各自的生活中,不同的人因着上天给的缘分,接到了你的网。如果把作者和读者的生活做分割画面放在一个镜头里,一边是你繁忙而琐碎的生活,另一边,你的读者们,正在地铁上,在桌子前,在沙发里,在睡床上,一点点看你的文字,读你的故事,或微笑或流泪,品出自己的感受来。用文字打败时间,意味也是如此。
冯唐是个妙人,在看他的书之前,我就已经听到了他的声音,读到了他的诗,看到了他的男色,并从此决定要做个文学的流氓。
冯唐的书,对小姑娘有着意外的吸引力,这点从冯唐的微博就可以看出来,充满了女色和欢乐,和老罗类似。原因很简单,小姑娘最容易对老男人说爱,时间已经把冯唐这个老男人的雕虫小技变成了牛逼哄哄,不爱都不行。具体的例子发生在我读这本书的那一个月里。
某次回寝室的时候,恰巧发现室友手里也握有一本,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破旧不堪,早就不知道被多少温软香玉的小手摸过了。看着室友手中已经卷边了的书,想到她看书时的微笑和抚摸书的表情,我想我大概知道冯唐写作的原因了,也明白了用文字打败时间的另一层含义。室友一边眼馋着我手里崭新的书本,一边感叹到:“冯唐摸胡子的样子真帅”。为了不让更多的小姑娘落入老男人的魔手,为了给更多的小男生摸小姑娘手的机会,我淡淡的回答:“也就这张可以看了,其他的都不怎么样”,室友惊讶和失望的表情,让我有点丧心病狂。
又某次在回家的大巴车上,一个漂亮的妹子看见我在读这本书,遂过来搭讪,想要借书一看。在接下来的一分钟里,妹子拿着手机狂拍书的封面,并且感叹这个男人真帅。想着不久之后她可能会出现在冯唐的微博上,并为这个世界增添一抹春色,于是我决定什么都不说。
冯唐在他的自序中自我评价他的文学努力,诗第一,小说第二,杂文第三。依着个人喜好,杂文,诗,小说,我是这么给他的作品排序的。我要承认我的脚步太匆忙,心理太着急,没有那么多的耐心读完一部小说,并且相对于小说,杂文的可读性更高,内容更直接也更丰富。杂文和诗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杂文短小而精悍,诗优美而哲理。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5
书中分为四卷,每一卷的标题都取得很有意思:用文字打败时间、饭局酒色山河文章、如何成为一个怪物和择一城而终老。除了第四卷,前面的每一卷看着都像这么一回事,里面的文章似乎都符合标题,但作者要是哪天得空了想把这几卷当中的文章换一下位置,我估计也会认为合适。书中的好文章实在太多了,看完每一篇文章我都想起来动手敲下一点感悟,但最终还是忍痛继续看完,现在因着庞大的内容却又写不出任何东西来了。如果小学的时候遇到冯唐的书该有多好,好词好句就不用愁了,够用整个小学的作文生涯了。
冯唐的文章充满趣味、正能量和哲思。随手摘一些我画了黑括号的句子,比如他说:“我日老天它妈,为什么是我”,“你不可能永远尿那么老高”;“工作上,过了三十,要相信淡定,没什么大不了的,80%的病,不医自愈。工作的九字真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远离老男人”,“人生观没有好坏,但是有的强大,有的弱小。没有被说服,坚持到最后,世界和人生就是你的。强大的小宇宙逻辑严谨、论据充分,在别人眼里,在风雨里,独自混蛋着,简单牛逼着”,“在我每月吃八十块人民币伙食的时候,我就知道,钱和幸福感绝对不是正比关系,一间有窗户的小房子、一张干净而硬的床、一本有脑子的书、一支可以自由表达的笔,永远和我个人的深层幸福相关”;“文人基本可以分为两类,说假话和不说话的”,“常年提茶壶的,一朝苦混出来,成了喝茶的,第一件事是不要浮躁,不要得意忘形”。
冯唐的文字色而不淫,即使用一些只有小黄书里才会大大方方出现的词眼时,你也并不会觉得龌龊,连基本的羞涩都没有,很平常很平静。我相信仓颉造字时,每一个字都是鬼斧神工,没有好坏,也没有特别的褒贬,只是人类在使用过程中,添加了太多的主观意向而已。当然这也和冯唐文章的魅力有关系,不论什么字眼,在冯唐的运用下,你会觉得就该如此,没有任何不妥。冯唐的文字不是为了色而色,在文章中你甚至会一瞥而过,并不觉得突兀和意外。我曾经读过某个很热门青年作家的文章,记得很清晰的是里面称女生的胸部为“奶子”,在全篇充满帅哥的背景下,女孩子们纷纷早恋,分手,怀孕,堕胎,自杀,“奶子”这个词也让我恶心的想吐。
冯唐的文字通俗又精妙,大俗即大雅,大雅也能大俗,适合很多人看,也让很多人能看懂。他的文字,有一种随意而自然的感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至于说的怎么样,纯属个人的本事,所以冯唐的文字功底很厉害。轻描淡写中才能见真功夫。
这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十八年的荒芜一个半小时的扯脱》,仅有一页,旁边的一页是冯唐平头的背影,盯着看了一会,翻过,才知道这已经是这本书的最后了,才知道已经看完了,享受这本书的旅程也已经结束了。有点像音乐在高潮中的戛然而止,又像生活,再不舍,也要站起来鼓掌,离开。所以我写下了这篇文章,用来感谢作者,感谢你分享了你人生中的感悟和体会,感谢你分享了你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感谢你让我看到了不同的风景,感谢你让我听到了精彩的故事,感谢你在某一时刻鼓励了我,感动了我,启发了我。感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