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语录世集,那么这本语录世集的读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菜根谭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菜根谭读后感1
最近一向在看《菜根潭》,一向就从图书馆借来相关系列的书来看!它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三个字说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义理的一本书。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让你读过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钥匙让你开启烦恼之门。不仅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我说的决不夸张哦。那就听我细细道来。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这就说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就不急于展示自我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是要带面具的,带不一样的面具去应对形形色色的人,当然我们带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光,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仅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调些,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能够到达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好处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
想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
当然了,我还有很多的心得,就不一一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了,我推荐大家都就应去看看这本书!
菜根谭读后感2
笔者闲暇的时候喜欢翻翻书,或是在网站上读读书,特别是喜欢读些有关修身立业的书。修身,在专业上增进知识是立业的基础;而立业又为修身增进专业知识提供可靠的保障。
《菜根谭》是一本关于修身立业的书,借这次谈读书心得体会的机会,笔者想说说自己读过这本书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菜根谭》的作者是明朝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菜根谭》是一本格言体写成的集子,关于书名的由来,有人认为语出“性定菜根香”,有人认为由宋代儒者汪信民“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这句话化用出来,另外也还有一种说法,明朝孔兼为《菜根谭》所作的题词中有这么一句话:“谭以菜根名,固自清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这句话大概意思说:这本书以“菜根”命名,是因为作者在人生清苦历练中悟出道理来,而且悟出的这道理是作者经历风波、坎坷的体现。“菜根”是一种清苦的东西,而菜叶的苦味却全由菜根提供、生长出来,可见人生的乐境由苦境出来。
《菜根谭》这本书包含儒家、道教、佛教三家的思想,但主要还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中庸思想。所谓中庸思想,就是要提倡中正平和、通融豁达的精神。比如其中说道“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以。”就是要求我们要有理解包容的精神。再比如“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隐讽之;今日不悟,候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也是要求我们要有豁达、大度、平和的精神。
《菜根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影响深远。因为在中华民国时,日本就有对这本书不断刊刻的先例。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经济的发展,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在企业管理、用人制度、业务销售、市场开发、员工自律诸多方面,菜根谭都有很大鞭策、警示作用。
当你在苦恼郁闷事业不得意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菜根谭》。它会让你有豁达开朗的感觉,苦恼烦闷的感觉也伴随着你领略体会书中内容时而消散。
当你随心所欲放纵自己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菜根谭》。它会让你对事业前途有更清醒的认识,伴随你走向人生更辉煌的一个台阶。
《菜根谭》让你乐观豁达,正如有句格言所形容: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上云卷云舒。
总的说来,《菜根谭》在本质上是一本有关安身立命的书。正如《菜根谭》序文里头讲的一个故事:乾隆年间,有一个处于官宦仕途的人,在朝廷里边居于要职。他经历了许多人生世象,在不断的升迁与贬官过程中,得了一场重病。在病难中,回想往事,无论是人生险境,还是人生乐境,世事总是匆匆忙忙,最后悟通自己在人生追逐当中,总是随着外在事情的变化或高兴或愁闷,心事总被外物牵拌,不免心神疲劳,所以导致重病一场。这说明我们需要有一种达观甚至有些超脱的思想,常言说“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我们要做好计划,但当计划无法在经过努力后实现,我们当然需要反省;同时,我们还应有一种豁达从容的态度。
读一本好书,虽不花多少钱,也不花多少时间,但书读过之后,我们对于人生、事业、家庭会有更多独到见解,因而生活也更丰富多彩。
菜根谭读后感3
这几年随着百家讲坛的走红,不仅捧出了易中天、于丹等多位文学专家,更多的是让“国学”一词逐渐深入人心。而今,市面上所见的国学之书比比皆是,相较于《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品三国》等大热的国学作品,《菜根谭》这本薄薄的语录体却让我有着别样的体会:“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遍阅人情,始知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令人回味无穷、裨益无穷。《菜根谭》以它独有的中正圆活、冲虚淡漠之态,正是应了那句“布衣暖,菜羹香,诗书滋味长”。
明清两代近六百年作为封建社会的末期,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导致了各种文学思潮空前繁荣,于是有了很多经典著作问世,《菜根谭》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作者洪应明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道教无为思想和释家出世思想,结合自身官宦起伏后又隐居山林的经历,加之前人的智慧妙语,形成了一套出世入世的警语,以语录体的道德格言方式,教导人们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从中解脱出来。该书从修身,应酬,评议,闲适几个部分来阐释了作者那份大起大落后的恬淡,并树立了一个相对的处世观念,辩证的看待尘世变迁,跳出了世俗的眼光,但又不落于孤僻怪异的误区。
其实早在高中读书期间就看了蔡志忠的《漫画菜根谭》,幽默诙谐的简图配上醒世恒言的佳句,让大家在赏心悦目之余,又能将做人处事的道理领略于心,使我一直记忆犹新。现在重温了《菜根谭》(清刻版),因为年纪的增长,领悟的多了,感想也多了。看似简明的句子,有些甚至类似于白话文般通俗易懂,但是细细回味下则涵义深邃,隽永悠长。
通观《菜根谭》全书,说它“外儒”,在于书中内容不少是入世的言论,从做人、处事、做官甚至生财之道都侃侃而来;说它“内道”,在于从书的中心思想来看,作者似乎更推崇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讲求人之在世随意而安,道法自然;说它“禅意”,在于它宽忍宏大的待人接物之道也符合于佛家的教诲,即石语觉禅蒙,破石本相空。不少人就此评价《菜根谭》为三教合一的大成之说。
但是就如常言所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鉴于我的阅历和经历,可能无法深刻感知作者那种炫极始知平淡的心态,更别提大起大落后而归于大静大定的高远境界,但并不妨碍我对《菜根谭》的人生感知,无论是出世入世还是佛解禅意,在我看来可以说是一颗“心”的区别,有心才有色彩,有色彩才有五味人生,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态,一种心性,一种心情,得失贫富之事,荣辱悲喜之间,不过是过眼烟云般瞬急即逝的。
近百年来我们的世界以着前所未有的速度正在不断地发展,呈现出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的多重发展趋势,可是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也给我们带来了快节奏生活下的浮躁之态。这年头,看娱乐视频的多了,看好书品好书的少了;看暴力疯狂的多了,看平淡真诚的少了;听所谓流行之歌的多了,听稀世之音的少了;享一时之欢的多了,而平心中妄念的就更少了。就是想想自己,大学四年早已没有了高中读书的一股子拼劲一股子决心,实习、奖学金、考证、考研、工作等等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大学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的少了,多了分为求职为前途的急切心,也不是说这么做就是错的,应该说是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逼着我们必须成长起来,不前进必淘汰,那么浮躁之心就更重了。
宋人汪信民曾说“咬得菜根,则百事可为”,菜之根基的菜根即可作人生的根本,要想做事先要养心,调服身心后,往往条理自然来。一个“咬”字,形象的展示了慢慢咀嚼、细细品味之态,如此,才可品尝出菜的真滋味,才可领悟到处世的真滋味。
人常道“难得糊涂”,何为糊涂,不是做事无章法,而是把握心态上的一种衡平,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曲折磨难视作必然,糊涂一点反而会快乐一点或者更潇洒一点。文中的“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不正是“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最佳印证吗?无论多在意富贵荣达,财、名、权不过是一时的拥有,最后的结果何尝不是留不住也抓不住,只有把握好自己的心态,自己立世的根本,才能把握当下。何为失败,何为成功,外力环境故不可缺,心性之稳也是关键因素,“心静自然凉”,心净又何愁烦恼丛生,心定又何愁百事不顺!至于作为一名新入公职的我,面对新工作新体验新前途,茫然惶然之心不减,心定、心净更是我所必须的,只有把心态放正,立足于岗位好好完成我的工作职责,才能知其然、顺其然、搏其然,进而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使长”。虽然未必人人都能达到七十二贤之首——颜回如此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这样安平乐道、艰苦求索的境界,挣扎于生活、工作竞争中的我们,能抽出时间读一本好书,听一曲雅乐,好好想想如何放松自己、调整心态,进而重新投入到新的奋斗中去,这与“性定菜根香”不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菜根谭读后感4
翻阅《菜根谭》,第一范文网立即被作者豁达的胸怀,深邃的思想内涵所震撼,特别对其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段话尤为喜爱。寥寥数语,却深刻地道出了作者对人生,对功名利禄,对世间万事万物所持的心态。在这个充满了浮躁与诱惑的时代,《菜根谭》无疑是一剂安定的良药,让人们的烦恼纷乱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并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金钱的诱惑,财富的纷争,困扰着无数的追逐者,不少人感到越来越烦闷、焦虑、疲惫、失落。尽管物质生活日益充实,而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愈发空泛,……,那么如何看待,如何面对这些世事呢。用《菜根谭》中的这段话也许最能释惑。
闲看,大有站在局外的角度,悠闲自得地看待宠辱得失,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皆不在乎。庭前,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也不在乎别人的是非评说,始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漫随,大有不管世事的沉浮与变迁,也不管职位的升迁与贬降,一切随其自然,不加强求。天外,则显示了高远的目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不斤斤计较的豁达胸怀。而花落花开完全是自然的规律,没有必要感春伤秋,云卷云舒,是一种自然现象,也蕴含着处事的哲学,人生路上有平坦大道,也有崎岖小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能屈能伸,要学会忍耐和坚持。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生活的琐碎,柴米油盐,诸多不如意,都会让我们心生烦恼。但如果我们能淡泊名利,不计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过分看重成败,只要自己努力过,奋斗过,就是无悔的人生。
菜根谭读后感5
古人云:性定菜根香。毛泽东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菜根谭》关键一个“根”字,此乃修养、人生、处事、出世的根本。
书中《多喜养福,去杀远祸》写道: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意思就是说:人间幸福不可勉强追求,只要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就是追求人生的基础;人间祸害实在难以避免,只要能消除怨恨的念头,就是远离祸害的法宝。但是要如何平衡和缓减那些压力呢?我想这恰恰写出了我的心声!幸福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可以自产自除的!
《菜根谭》说: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意思是说:肝有病眼睛就会看不清,肾受病耳朵就会受影响。病发于人看不到的地方,却表现在人所共见的地方。如果君子想成为人上人,就要先在没人看到的地方做好自己。
如果让自己道德完善就要慎独,慎独就是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做好一切。做什么事都不能瞒天过海、蒙混过关,因为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的。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所以,人的一生做任何事,都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政治家可以从其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比如“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商人可以找到机智,一种进退的机智,一种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会发现博大和宽柔,深读《菜根谭》,体会作者的思辨和处世哲学。比如,“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这样的辨证,就有了柔度,在生活中才会适可而止,才不至于被逆境击得粉碎。用这样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才不至于轻得像一颗纤尘,随世风飞扬,而是始终保持一颗冷静的心。
《菜根谭》静静的读,细细的品,菜根才会越来越香,心智才会越来越高。可使人从浮躁到沉静,从肤浅到深刻,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菜根谭》也是改变命运的根本所在。
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