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
不管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往哪走,我始终有这么一个判断,就是说咱们中国人,每一个人,你必须要丰满起来。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
如何走出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
差距格局中的中国社会结构
记者:你是宪政学者。现在很多人都在说宪政。很多人理解,宪政就是限制政治权力,这种理解是比较完整还是仅仅是宪政的一部分?
王人博:宪政作为一种政治架构来讲的话,肯定有它内在的要素,还有它需要的一些条件。单纯来讲内在要素就是一个分权制衡的政治架构,分权制衡的目的就是为了限权,另一个就是一个独立的司法体系,处于一个中立地位不偏不倚,不能带有很浓厚的党派意识。这个独立司法体系的价值在哪儿这谁都知道。这肯定就是宪政本质的两个要素。当然,如何才能形成这样一种体制?实际上还有它的外部条件。比如宪政需要民主,而这种民主,按照现在人类经验来看,它就是一个代议民主,因为不可能是直接民主。直接民主已经从古代,从古希腊、古罗马转化成现在意义上的民主国家以后不可能了,因为领土范围和人数都增加了,只能通过代议制这样的一种民主形式。
中国的宪政之路,从哪开始?这个宪政大厦怎么建?地基在哪?先建一个符合当代这样一种政治文明的代议民主制,还是先建一个能够相对比较独立的司法体制?这些都是耦合在一块的,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宪政最终的目的干什么?实际还是为了保证人的权利。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都假定了,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人,都有他独立的人格、尊严,对他的人格尊严、生命都要尊重,这就是现代文明共同体一个最起码的价值。虽然人有穷富丑美。但在一个观念里面的人,法律意义上的人,大家人格上没有贫富,穷人也有尊严,生命是等值的,不能说因为你是富人,我是穷人,你的生命就比我值钱。但在中国这种理念也缺乏。
记者:可是尊卑贵贱,中国的传统自古以来一直都是这么相处的。一个人高高在上,许多人匍匐在地,有人富得冒油,有人还没解决贫困。而且毕竟儒家的一些思想里面也强调尊卑有序。
王人博:这个应该这样来看。我认为讲到中国的民主也好,中国的宪政也好,可能遇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给我们带来的负面的东西。我现在有一个感觉,当我们说弘扬中国文化的时候,似乎忘了它的缺陷。中国老是走在两个极端之中。
那么到底怎么反省中国的以儒家为本的这样一个中国文化的弊端呢?我认为儒家文化带给中国最大的影响就是消极的人际关系。中国人跟别人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从它的基督教文化里面发展出来的对人的理解,跟儒家对人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西方这样的一个人,从古希腊开始,就是一个原子性的人,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中国呢?中国自古以来是把人放在关系里面去理解,不是一个原子性的人,而是一个关系中的人。一个网,从那个网里面去看人。比如说人一生下来就被关系给包围了,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当然还有君臣,这就构成了五伦。这五伦实际上涵盖了我们中国所有的生活。如果咱们不是父子,也不是夫妻,也不是亲兄弟,也不是朋友,那怎么办?这个网络一直往外扩,扩到哪去呢?第一师生,第二同学,第三同乡,这就是差序格局。而且这种格局是中国人生存的主要支撑,在乡间是如此,在官场也是这样的。
这样一个关系最终讲什么呢?它只讲恩义,讲报答。我给你好处,你要一报还一报,这跟西方建立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对等。学法律的人都知道,法律就讲权利和义务。我们法学专业学生毕业了找工作,学的权利义务关系都没用了,只要走出这个校门就进入那个关系网络里面去了,找工作自己老爹不行,那就看看,再往下看,亲戚行也行,朋友行也行,如果朋友也不行,老师行不行?再看看同学关系行不行。说到底中国完全是一个关系网络。这就表达了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不一样,中国人喜欢把人分为生人和熟人,这两个字很能说明问题的。生熟本来是讲食品,为什么这个关系网层层在结网呢,就是说必须把生人变成熟人,就跟煮食品一样的,本来我跟你不认识,今天咱们通过这样一个接触,相对来说就变成一个熟人了。所以说这个网络一直在不断结网,咱们都进去了。官场如此,民间更是这样的。
记者:所以现在很多人对升迁很快的青年官员的预设前提就是他是靠关系上去的。
王人博:费孝通的一句话讲的很好。说中国这个社会构造,它像什么呢?一个石子扔在水里,一层一层的起来的一层涟漪,它不像个体集合的一捆稻草。
记者:费孝通说的差距格局就是拿这个比喻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整个中国就是一个乡土中国吧?
王人博:把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概念稍微放宽一点确实可以这样说。不管现在工业商业怎么发达,其实维持整个社会运行的还是这些东西。在这样一个网络里,要建成一个宪政、民主的机制,谈何容易!咱不能想当然地说民主西方用得很好,拿过来放在我们人际差距格局里面去,肯定运行得也很好,不是那么一回事。当然人际关系西方也有,但是西方那种,绝对不像中国这样渗透到社会上每一个角落,有人的地方就有这种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跟民主规则,跟宪政规则,是格格不入的。由此延伸出来,中国的关系核心是派系、利益派系。所以说咱们这种国民性也好,传统留下来东西也好,可能是中国向符合现代文明国家的政体迈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中国从近代转型已经一百多年了,我们现在用的东西可能比较现代了,但是整个社会内在的东西,还是非常古老的。
儒家能够帮得上共和主义的宪政体制
记者:其实传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比如包括道家、儒家、法家等等,在这么多的传统文化中,有没有可能挖掘出能够跟现代的政治体制对接上的文化因素?比如说现在一些人在呼吁的“儒家宪政”,如果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就是把儒家和宪政的问题对接起来了。
王人博:因为我不是儒家,更不是儒者,但我觉得在中国思考很多问题肯定离不开中国的这样一个传统,因为毕竟我们从那过来的。而且我觉得,不管是不是从儒家里面找资源,但有一点应该要很清楚,儒家对我们宪政的一个构建,到底是阻碍力大,还是促进力大?我们今天使用的语汇都是从儒家来的,因为没儒家,我们对西方的宪政没有办法理解。政是儒家提出来的,宪也是。那么民主、权利等很多都是从儒家典籍里面找到的,来翻译西方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化资源上来讲,肯定离不开儒家。
但我认为可能一个最重要的还是,到底儒家跟宪政体制怎么来接轨,能够接在一块?我觉得现在儒家提倡的儒家宪政是模糊的,按照我的看法,一个非儒者的看法,从“共和主义”这一派的宪政体制,儒家能够帮上忙。
英美这些国家宪政体制运行的一个基础是自由主义,宪政跟自由主义有一个内在的关联。自由是宪政一个最重要的价值,或者是最高价值,强调人权也是从自由主义来的。儒家在这方面帮不上忙。但另外一方面,现在这样一套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宪政体制确实也出了些问题,人的极端自私、物欲膨胀,庸俗化、娱乐化。在这种宪政体制下,大家活得差不多,都喜欢钱,喜欢《江南style》,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那么西方的有志之士看到了,背离了从古希腊以来的公民理念。
在自由主义之外,还有一个流派叫共和主义流派,共和主义从哪来的?从马基亚维利来的,从马基亚维利来寻找西方的传统文化里面的这个资源。那么共和主义强调什么呢?就强调公民,积极的公民。这个积极公民首先要有德,说到底就要有德性,要有责任感、勇敢、节制、理性。共和主义的公民不谈权利的,谈的是德性的概念。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话,儒家恰恰能为共和一派的宪政公民概念提供帮助。用我的话来讲,我说共和主义下的积极公民,跟中国儒家的君子特别相像,都讲德性,尽一个公民的责任。
记者:但是这样的看法也受到一些批评,说推崇儒家宪政的人士的这种提法,充满浓厚的精英主义,可一个民主的国家,可能更多地强调的是大众参与吧?
王人博:这一点我跟他们看法是挺接近的。我认为一个真正的符合人类的、有教养的、相对比较高尚的一种政治,它只能是精英政治。民主带来一个问题是什么?托克维尔早就说了,是平庸化。不是说精英有多好,关键这个精英应该成为儒家意义上的那个君子,就是贤人治国,贤人政治可能更符合人的本性。当然这里面就有一个线索了,贤人政治必须是什么?是普通大众参与政治,但真正主政的人就应该是有贤德的人。
梁启超当年到美国去,到新大陆去,他以前本来特别崇拜美国,结果去了半年以后,他发现美国有很多弊端,最让梁启超不能接受的就是,在美国喜欢政治的人,都不是梁启超心目中最有才华、最优秀的人,最优秀的人不玩政治,这些问题反映出来的就是,民主肯定有它的价值,这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它有它的弊端,这就是梁启超的看法,美国的民主带来一种平庸化的结果。
所以中国传统一直推崇贤良政治,叫“王道”。现在不管用不用这种概念,但我们底子里面还是这样的人。所以为什么说 “以吏为师”,官员就是父母官,不光管理着老百姓,还是老百姓的榜样,老百姓学着你、看着你,这就是中国传统一直强调的这一点,官要正。当然做到正很难,为什么难?因为儒家没别的办法,只能靠自己修身养性,而事实上这是靠不住的,没有几个人能管住自己。所以必须要配备类似于西方那种制度和规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管理这个社会,必须是有贤德的人才行,当然还需要普通大众的参与。这种参与既能体现民主,也是对精英的一种约束。
记者:其实美国政治里面众议院与参议院的并存,其实也是大众跟精英结合的感觉?
王人博:应该是这样的,但是现在有一个潮流,就是一直往下走,一直往平民化那走,太平民化就平庸了。它本来也不是一般的平民才能进去,主政那些人,既不是一般的平民,也不是最顶尖的精英。所以说,儒家虽然看不出宪政,但是儒家的很多东西,可以为移植这样的制度提供一些支持,不单纯都是阻碍,还能提供一个支援性的资源。
所有的改革都是一门艺术
记者:刚才我们说的中国有很多复杂性,但我就在想,在很复杂很分散的上面,是不是有更为核心与抽象的宏大构架框住复杂性,然后在这个主题框架内,慢慢解决下面的问题,把复杂性解决了。而不是总是认为中国太复杂,而拒绝大框架上的改进与建设?
王人博:这个肯定是的,你说的很对,首先必须需要一个大的框架,要设计好一个框架,然后在设计好的大框架内,慢慢处理那些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可解的,不是不可解的,但是现在问题关键在哪呢?就是说你怎么建造这样一个框架。
记者:对,现在大家都在愁这个问题。
王人博:怎么建,说到底,现在咱们这样一个国家体制,为什么那么多的官员把财产转移国外,为什么老板还在移民?因为他对中国未来的走向很担忧。要是看好的话,为什么要那样干呢?另外这个架构肯定不是一年两年、十年八年能搭起的,未来十年到底能做到哪一步?不动肯定是不行的,过激的大动好像也不行。所以说分寸感、火候肯定要拿捏得很准才行。不是说大刀阔斧改革就是好的,肯定不是那样。所以说所有的改革都是一门艺术,高超的政治技艺。
我认为确实需要一些专家、学者能够从实证性上、可行性上,提建设性的意见,技术性的建议。比如说建议废劳教,然后推动官员的财产申报等,另外,如果要建立一个这样的财产申报制度,那还有很多配套的技术性的东西,比如说怎么来评估,即怎么知道官员报的账目是真的,是客观的?这都需要一套技术操作,任何制度的建立,防止走过场是最重要的。这其实也是专家学者的责任。
记者:我接触的一些搞法律的,其实很多也都很熟悉的法学教授、知名律师等,这些法学人经常关注的东西,都是很大的概念,比如说宪政、民主、法律的信仰等,在他们心中都在梦想构筑一个完善的法制社会,以实现中国的真正的法治。这在中国当下的现实语境下,是不是感觉法学家都有点浪漫主义情怀?这种情怀有何积极意义?
王人博:是这样的。我不想评价别人,就我自己来讲,刚才你说的话很对,我特别不喜欢那种宏大的叙事方法,那几个词说实话已经不是耳熟能详了,而是听麻木了。说实话这是中国一个学者的责任,尤其社科类的学者,其中又以法学学者为甚,他们的一个责任与使命就是希望我们这个国家、民族能够往好的地方走。当然这个走,从目前的人类经验来看的话,那可能就是刚才我们谈到的这些关键词汇。
但是我本人的看法可能跟这个不太一样,不一样在哪呢?就是说人首先是为己的,为己是人的天性,不是自私。你怎么看这个国家,怎么看这个世界,怎么看这个民族?实际上是从你自己的眼光里出来的,我绝对不会借你的眼睛来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人都是很本我的,很为己的。所以你从这儿阐发出来的就是什么呢?就是说可能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可能比你天天喊着国家民族更有意义。不管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往哪走,我始终有这么一个判断,就是说咱们中国人,每一个人,你必须要丰满起来。如果这个人都没有丰满起来,咱们13亿人,你喊那个东西没用,都是口号而已,而且是廉价的口号。
政治生活易错题
28. 对于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分析:对于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反对诉诸武力。反对霸权主义和_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29. 权力与权利是一回事。 (×)
分析: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的对应方是服从,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它的对应方是义务;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权利为公民所享有;权力不能转让,不能放弃,而权利有的可以转让和放弃。
30. 民主选举的权利就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分析:民主选举是广义上的选举,其范围广泛,包括人大代表的选举、国家领导人的选举、村(居)委会的选举等。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31.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分析: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2. 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政权组织。 (×)
分析: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城市社区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都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
33. 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主要依靠舆论监督。 (×)
分析: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成为监督政府权力的一种有效形式。但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34. 区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和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
分析: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突出决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突出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的监督。
35. 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是一样的。(×)
分析:(1)政府的经济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此公共服务侧重强调的是“经济”领域,具体如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等。
(2)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作为与经济职能并列的四大职能之一,强调的是国家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3)可见二者有所交叉,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应更广泛,故把它单列为一项。
36. 中国共产党能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
分析:政党、社会团体、政协、爱国组织都无权行使或者代替政府行使职能。
37. 行政监督体系中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有人大、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 (×)
分析:行政监督体系中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有人大、司法机关、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人民政协和中国共产党不属于国家机关。
38.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分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39.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
分析: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在我国,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立法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但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不具有独立的立法权。所以不能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
40. 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 (×)
分析:各级人大代表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协委员的产生则是由民主协商决定的。
41. 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就是与中国共产党一起执政。 (×)
分析:参政议政不等于执政。参政议政是“参与、介入、商议国家事务”,但不进行决策,也不直接处理具体的事务。
42. 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 (×)
分析: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党的政治领导通过人大变为国家意志。
43. 当前,我国已建立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差别已被消灭。(×)
分析:各民族还存在大小、强弱、发展程度的差别,民族习惯、民族传统是没有必要消除的。而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逐步消除。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坚持党的领导。(×)
分析: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45.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分析: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6. 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分析: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47. 国家性质与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分析:要与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相区分。国际关系由国家利益决定,并受国家力量的影响,国家性质与国家利益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48. 我国政府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分析:我国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有原则的,是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基础的。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也绝不拿原则做交易。
如何走出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相关文章:
1.高考文综政治答题术语
2.考研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3.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4.高中政治答题术语
5.必背答题术语:《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