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政治>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

文琼分享

  浙江省已经开始备战高考,对于政治这个科目,高考考点有很多,最后阶段复习时不能平均用力,要抓住主干知识点来复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政治高考哲学知识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但这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②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③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

  一、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主权国家:

  1. 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2. 三种类型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

  3. 人口(基本)、领土(发展不可少的条件)、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4. 国家主权两个特性: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5. 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际组织

  6. 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处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由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7. 国际组织也使国际社会主要成员,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已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8、 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联合国

  9. 联合国: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191个成员国过,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0.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民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

  ④ 作为协调各国的活动中心。

  11.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12. 作用: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②有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

  13.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

  1. 国际关系:国家之间(最主要)、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 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 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国家利益

  4. 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属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

  5. 含义:国家在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6.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7.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过渐渐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国家力量

  8. 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 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坚定维护我国利益

  10. 国家利益主要内容:安全、政治、经济利益

  高中必修一政治知识点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③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④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

  ①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

  三、公司的经营

  1、企业:

  ①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分类:按所有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④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

  ①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②形式:特殊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③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

  ④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结构。

  3、公司的经营

  ①含义及目的(略)

  ②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

  第二、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公司经营管理不善会导致兼并或破产

  ①企业兼并是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其意义是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有益于减少失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企业联合——“强强联合”

  ③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其意义是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相关文章

1.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2.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3.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

4.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归纳

5.2017高考政治考前重点知识整理

6.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

7.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总结

8.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9.高考政治知识点整理

10.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

    43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