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怎么看高考语文阅读题规律

慧良分享

  阅读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思辨、归纳总结、书面表达等综合能力。其中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从文本中提炼信息并提炼归纳的能力。这是选择题的出题规律,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规律

  -1-

  出题有规律

  阅读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思辨、归纳总结、书面表达等综合能力。其中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从文本中提炼信息并提炼归纳的能力。这是选择题的出题规律。

  下面说说问答题。高考语文试卷上阅读部分的问答题考察的莫过于人物(事物)形象、情节、主题、环境描写、表达技巧、语句(语段)赏析等等。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总之出题是有规律,绝对不是无厘头。

  -2-

  答题有规律

  高考语文阅读部分的选择题,答案写在文本中,考生们需要的一是耐心,耐心到文本中去找相对应的内容。二是思辨能力,把找到的文本内容跟题目的四个选项做比较,找出要选择的答案。

  当然,有两道选择题比较特殊,一道是文言文阅读里的断句题,一道是文言文阅读里的文学常识题。这两道的解答跟考生对文言常识的掌握、语感以及平时的积累有很大关系。

  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具体方法很琐碎,平时老师肯定也都讲过,我在这里教大家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终极方法:两点一线法!

  什么叫两点一线法??这个名字是我自己取的。考生们都知道,给一个点让你画直线的话,你可以画很多很多;给两个不重合的点,让你经两点画直线的话,就只能画一条了。答高考语文阅读题也能找到两个点,一个点是题目,另一个点是文章的主旨(或者作者的感情等等,总归是作者想说的东西)。这就是我要教给大家的一个方法。两个点找到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去文本中找依据,把题目往主题上靠拢,归纳总结出答案。

  这样出来的答案基本上都是八九不离十的。这就是解答语文阅读题最有效的方法。学生们即使是到了高三最后复习阶段甚至是高考前夕知道这个方法都不迟!这就是答题规律。

  -3-

  判分有规律

  阅过试卷的语文老师都很清楚主观题的给分标准:合乎要求,言之有理,就能给分。

  并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样必须跟标准答案一样才能得分。只要考生回答的合理,阅卷老师就会给分。那么,肯定有人要问什么叫回答的合理?这又回到我教给大家的方法上了:两点一线,即,合乎题目要求和文章主旨,就是合理的。

  给大家总结一下,三个规律就是出题有规律,答题有规律,判分有规律。一个方法就是两点一线法。祝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高中语文知识点]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还有一些字原本是古今异义,但不一定都是:“臭”在古文中原指“香”,但“朱门酒肉臭”此诗句中还是臭的意思。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

  古今词义的差别:

  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①词义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②词义缩小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③词义转移

  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④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⑤名称说法改变

  如,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

  ⑥词义弱化

  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⑦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除此之外还有:古褒今贬、古贬今褒、名称说法改变

  常考古今异义词:

  1.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子和子女。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3.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例如:或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4.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鸿门宴》)

  5.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古义:

  ①缘故(名词)。例如:余即所以(《狱中杂记》)

  ②表原因的虚词。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用来,靠它来。例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6.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7.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义:更不必说。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8.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9.稍稍

  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10.更衣

  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11.无日

  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服久;古义:不久。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12.殷勤

  今义:热闹,周到;古义:关切、问侯。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13.唧唧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古义:①织布机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②叹息声。我闻琵琶又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行》)

  14.豪杰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②英雄人物。例如:山东豪杰遂并起…《陈涉起义》)

  15.何着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若而不平!(《愚公移山》)

  16.肉食

  今义:肉类食物;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17.鱼肉

  今义:鱼的肉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18.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出师表》)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19.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古义:不超过。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

  20.其实

  今义:实际上(副词)古义:

  ①它的果实。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②那实际情况。例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李固与黄琼忆》)

  21.春秋

  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例如: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 ②一年。例如: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③书名。例如:孔子成春秋而知臣赋予惧。(《轩子·藤文公》)

  22.垄断

  今义:把持独占;古义:山川阻隔。例如: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23.美人

  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歌伎、宫妃。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24.左右

  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古义:侍卫人员。例如:王顾左右而言它。(《孟子》)

  25.结束

  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古义:整装。例如:婉贞于是集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26.约束

  今义:限制;古义:盟约。例如:秦自缨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7.大风

  今义:大的风;古义:麻疯病。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28.一切

  今义:所有的;古义:一律、一概、任何。例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梦溪笔谈》)

  29.宣言

  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古义:公开扬言。例如:宣言日:“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30.烈士

  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例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31.牺牲

  今义:为正义而死;古义:用作祭礼的牲畜。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判论战》)

  32.交通

  今义:来往和运输;古义:①交结。例如: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互相通连。例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33.扶老

  今义:扶着老人;古义:拐杖。例如: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

  34.秋天

  今义:秋季;古义:秋季的天空。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5.可恨

  今义,令人憎恨;古义:痛惜。例如: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马钧传》) 36.留意今义:当心、注意;古义:考虑。例如: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37.举手

  今义: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古义:①动手。例如:先生举手击狼(《中山狼传》) ②告别时的动作。例如: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38.老子

  今义:①父亲;②自我的粗俗称谓。古义:老人。例如:遥望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39.鞠躬

  今义:行礼;古义:①弯着身子。例如: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②恭敬地、谨慎地。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40.小生

  今义:古典戏剧中的一种角色;古义:青年人。例如: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

  41.虽然

  今义: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句;古义: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例如:王日:“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42.一毛

  今义:一角钱;古义:①一根小草;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一根汗毛。例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

  43.怠慢

  今义:冷淡、待人不够殷勤;古义:松懈、轻忽。例如: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44.口舌

  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古义:口和舌,指说明。例如:国事如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45.不好

  今义:坏;古义:不美。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人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46.丈人

  今义:岳父;古义:①老人例如:愿文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②长辈。例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47.风流

  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古义:①杰出、英俊。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例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例如:摇落深知朱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卿。(杜甫《咏怀古迹》)

  48操持

  今义:料理、筹划;古义:拿着。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

  49.开张

  今义:店铺开业;古义:广泛。例如: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50.学者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古今异义之词义扩大 :

  (1)把ba [古义]动词。握住,端着。 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今义]①握住。②把持。③介词,将。④量词。

  (2)股gu [古义]名词。大腿。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今义]①大腿。②事物的一部分。③量词。

  (3)竟jing [古义]①动词。完毕,结束。②副词。终于,最后 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②或竟成痼疾。(《狱中杂记》) [今义]①完毕。②终于。③居然。④全。

  (4)履 [古义]①动词。践踏,踩。②名词。鞋子。 ①足之所履,(《庖丁解牛》) ②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步履》) [今义]①践踏,踩。。②鞋子。③脚步。④实践。

  (5)再zai [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今义]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②继续,还有。 (二)词义缩小

  (6)夫fu [古义]①名词,成年男子。②丈夫。③夫子,对老师的称呼。④指从事体力劳动或奴役的人。⑤读fú,文言句首发语词、句中助词和句末语气助词。⑥读fú ,指示代词,这那种等。 ①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贮疏》) ②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口技》) ③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④渔夫、夫役 ③今若焉,悲夫。(《黔之驴》) ⑥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叶公好龙》) [今义]丈夫。

  (7)购gou [古义〕①动词。悬赏。②动词。购买。 ①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②于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 [今义]指购买物品。

  (8)或huo [古义]①不定代词,有人,有的。②副词,也许。③有时,间或。 ①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③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今义]①选择连词,或者。②副词,也许。

  (9)君jun [古义]名词。①封建帝王,一国之王。②对有地位的人的尊称。③对人的敬称。⑥[君子]指称有才德的人。 ①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原君》) ②今君与廉颇同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④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 [今义]对人的敬称。

  (10)劝quan [古义]动词。①鼓励。②劝说。 ①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论贵粟疏>>) ②肃劝权召瑜还。(《赤壁之战》) [今义]规劝

  (11)狱yu [古义]①名词。监牢。②名词。官司。诉讼案 ①狱中成法,质明启钥。(《狱中杂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今义)监牢。 (三)词义转移

  (12)科 [古义]①名词。法律条文。②名词。科举制取士的规格和年分。③动词。征税,判刑,摊派。④戏曲术语,多指元杂剧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搞的舞台提示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②登科。 ③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④卜儿哭上科(《窦娥冤)) 〔今义]①课程或业务的分类。②机关企业分职办事的部门。生物分类的等级之一。

  (13)熙xi [古义]同“嬉”,开玩笑。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宴子使楚》) [今义]光明。熙熙,和乐的样子。

  (14)爷ye [古义]名词。父亲。阿爷无大儿,本兰无长兄。(《木兰诗》) [今义]祖父,常重叠使用。

  (15)窃qie [古义]私下,私意,“我”的谦词。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 [今义]偷窃。

  古今异义的双音词释例

  1.中心:今义:①文章的主旨;②主要场合或指挥机构;②事物的重心古义:心里。例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

  2.中间:今义:当中。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例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3。束手:今义:没办法。古义:投降。例如:近者奉辞伐罪,族麾南指,刘琼束手。(《赤壁之战》

  4.指示: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古义:指给人看。例如:壁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荫相如列传》)

  5.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例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6.父兄:今义:父亲和长兄,泛指家长。古义:有时偏指兄。例如: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7.赤子:今义:小孩子。古义: ①百姓。例如:皆我东南赤子膏血也。(《方腊起义》) ②初生婴儿。例如:赤子之心。(《孟子?离篓》)

  8.以为:今义:认为。古义:以,把;为,当做。例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9.可以:今义:能够。古义:可,可以,能够;以,凭,。例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10.从而:今义:连词。古义,从,跟随;而,而。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之)而师之。(《师说》)

  11.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古义:终于达到。例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12.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刚开始。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13.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古义:祖辈和父辈。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14.会计: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古义:会,聚会;计,商议。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一会计事。(《陈涉起义》)

  15.不必:今义:用不着;不需要。古义:不一定。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16.作文:今义:语文中进行的写作训练。古义:写文章。例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7.以往:今义:从前。古义:而往……。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18.感激:今义:深深的感谢。古义:感,感动;激,奋激。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19.因:今义:表示结果的连词。古义:趁此。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0.具体:今义:明确,不抽象,细致。古义:具,具备;体,形体。例如: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21.智力: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古义:智,智谋;力,力量。例如: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22.前进: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古义:前,走上前去;进,奉献。例如:相如前进岳,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3.或者:今义:选择连词或副词。古义:有的人,有些人。例如:或者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封建论》)

  24.即使:今义:表假设性让步关系的连词。古义:即:就,让,叫。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25.弟兄:今义:①同辈之间;②[旧时军队称士兵。古义:有时偏指兄。例如: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省东南飞》)


怎么看高考语文阅读题规律相关文章:

1.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的答题技巧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高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能拿满分的答题套路

3.高考语文阅读占比90%,几乎所有题型都需要阅读能力!

4.2017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2017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

5.2018年高考语文如何考高分:阅读题解读

    56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