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文琼2分享

  散文因“散”而得名。散文家李广田就说“散文的特点就是散”,他还形象地描画了散文的行文它很像一条河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方法

  一、理清作者思路,把握结构线索

  散文因“散”而得名。散文家李广田就说“散文的特点就是散”,他还形象地描画了散文的行文:“它很像一条河流,它顺了壑谷,避了丘陵,凡是可以流处它都流到,而流来流去却还是归入大海,就像一个人随意地散步一样,散步完了,于是回到家里去。”(《谈散文》)表面看来,它的内容和形式往往很散。正如郁达夫所说:“散记清谈易为,并且包含很广,人间天上,草木虫鱼,无不可谈”(《〈郁达夫自选集〉序》)但每一篇散文都有一条线索作为组织材料的中心,即散文的“神”,它是散文的主心骨,没有它,一篇散文就散了架。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透过“散”的外部表现,掌握其内部的脉络,理出作者的思路。

  林语堂先生在《动人的北平》一文中,从不同侧面描写了北平的风物,看似一粒粒零散的珍珠: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

  北平是清净的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

  这些珍珠实则被一条主线串联起来,即北平的动人之处――宏伟、开阔、包容、舒适、平易。

  阅读散文要善于通过“形”准确地抓住“神”。总的来说,散文的线索反映作者的思路,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如何开头结尾,突出哪些重点,运用哪些艺术手法等,都与线索有关。教会学生把握散文线索,是理解作者命题立意和运用写作技巧的基础,对提高阅读鉴赏散文的能力很有帮助。

  二、帮助学生领会散文的意境

  “情”是散文的核心要素之一。散文的意境正是内情与外景的融合,深情与形象的交织。分析散文的意境,应从具体的形象分析入手,把学生带入到作品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领会作者的情思,把握文章的主旨。

  鉴赏郁达夫《故都的秋》时,透过细腻的描写,我们脑海中能涌现出“秋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鸣唱”“都市秋雨”“清秋果熟”五幅画面。阅读者在这些图画中,用心感受作者依凭一个普通平民的身份观察都市的秋、聆听故都的秋,不难体会到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

  我们知道所有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情”,但似乎散文的“情”显得更为真挚、执著和自然,可以说情是散文的命脉和魂魄。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使他们设身处地通过自己的感受、联想、想象去领会文中的感情,特别是那些言外之意、意外之情。做好这一点,将会丰富学生的感情,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增强其文学鉴赏能力。

  2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的方法

  1.发挥教材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不仅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还要在实际生活学习中发挥阅读优势,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关注身边事,锻炼学生阅读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从更全面的角度开发学生的潜力。例如在教学屈原的《离骚》时,可以运用互动或者其他方式引申屈原所在朝代的时代背景,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再通过屈原跳江引出该江现在所处地方、文化及与纪念屈原的活动和文化,让课内外知识更好地融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每天一名学生在班里播报一篇校内外贴近生活的正面新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营造能很好地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拥有从生活中提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素材的能力,多与学生进行阅读互动,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受到积极的阅读氛围的熏陶。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是事半功倍之法。

  3高中语文散文的教学方法

  1、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为此,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诸多教学方式泛滥的今天,应学会结合教学实际做到合理取舍,尽量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合理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其兴趣,从而实现“乐学”。因此,在高中语文散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选择、敢于质疑书本、自感自悟、自我 鉴赏、自我测评。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悟散文的意蕴,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给予自己更高的提升空间的同时,也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达到提升思维层次的效率。这样,散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效率就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2、善于借助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感悟

  散文的内容是散文最本质的凭借,无论是散文的语言美还是其它的意境美、“形散神聚”等特点,都要内容才能充分的展示出来。可以说,散文的文本的结构是骨架的话,内容就是它的血肉,有了血肉,散文才生动鲜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文本内容,积极地引导学生感悟,使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反思中渐渐获得思想上的升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使学生获得进一步的提高。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从散文中的景、物、人和事,文章的主旨等方面出发,它们是作者经过筛选后的产物,也是和作者内心情感表达相吻合的,散文的情感,一般都附着在这些实实在在的“物”上,才具有真实可感的力量,积极引导学生用“回溯”的方式,借助这些材料,去探求作品的感情、思想和意蕴,并逐步进入审美判断的精神境界。这样,通过利用文本的正确引导,不但促使了学生理解和把握内容,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4高中语文的散文教学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现代化的教育形势下,要想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满足教育发展对语文教学的客观要求,教师就必须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对此,在进行散文教学的顶设工作时,应该更多地将自己放在引导者的位置上进行思考。减少对课文的主观剖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发挥更好的课堂效果,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例如:在进行《荷塘月色》的教学时,教师应该着重营造荷塘的氛围,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主动地投人散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一方面加深厂其对散文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感受到作者的写作心情;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理解能力、联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切实的锻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综合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适应教师的授课方法、授课习惯等,这就在极大程度上消耗厂学生的精力,甚至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个体差异上着手,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以此发挥学生个体在学习方法上的灵活性,以此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例如:在进行《背影》的教学顶设时,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前向学生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此,一方面避免厂教师主体性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切实影响,另‘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方法有哪些相关文章:

1.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大全

2.高中语文最新教学方法技巧

3.学好高中语文的十个方法

4.2020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5.高中散文教学研究

6.高中语文散文答题模板

7.语文散文教学心得体会

8.高中语文课型讲授技巧有哪些

9.关于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44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