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劝学》教案大全

燕纯分享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这都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劝学》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语文《劝学》教案大全一

  【教学内容】《劝学》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背诵默写全文。

  ②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习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并学习掌握本文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背诵默写全文;

  2.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会本文比喻论证、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运用本文的比喻论证的方法;

  2.劝勉学生勤奋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疏通文意,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课前布置预习:

  让学生提前疏通文意并分类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有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在课本上。

  导入:

  古乐府诗《长歌行》 有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呢?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况 , 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有劝勉、鼓励之意。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疏通文意、整理文章重点文言知识点:

  1.?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槁 gǎo暴pù 砺lì 参省cān xǐng 知zhì明 须臾yú

  跂qì 舆yú 生xìng 蛟jiāo 跬kuǐ 骐qí骥jì 驽nú

  锲qiè 镂lòu 螯áo 鳝shàn

  2.?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 学生展示自己归纳的文言知识点,列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注意要“直译”: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10分钟后老师观察学生交流的结果,看是否还有疑难字词未得到解答,进一步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检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翻译情况)

  梳理文言知识点:

  ①通假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②古今异义

  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不真实

  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 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的简称

  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心思 今义:专心、认真

  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③重点实词:劝、学、青、中、极、致、假、绝、兴、功、强、用

  ④重点虚词:于、者、而(课堂上只讲解“而”,其他两个字要求学生课下归纳)

  而: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蟹六跪而二螯

  ⑤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名词作状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⑥文言句式:

  判断句:青,取之于蓝

  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冰,水为之

  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翻译重点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高三语文《劝学》教案大全二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基础版第五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散文欣赏,学生通过初中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这一类散文已并不陌生。本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这些论证方法对学生学习写议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学法指导】?

  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结合注解理解文意,把握全文的内容,并注意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作者、作品简介,释题:?

  2.正音,找出通假字;?

  3.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让学生找出文中采用了论证方法。?

  【课时重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也曾是雄心勃勃,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与荀子《劝学》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课文:?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2.学习的意义:提高和改变自己。?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4.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一。

  (二)有关《荀子》?(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三)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四)正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òng)绳輮.(róu?)以为轮

  虽有.(yòu?)槁.(g?o)暴.(pù)

  金就砺.(?lì)则利 参省..(s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yú?)跂.(?qì?)彰.(zhāng)

  舆.(yú?)马?生.(xìng)非异?

  跬.(?kuǐ)步 骐骥..(?qí)(jì)驽.马(nú?)?

  锲.(qiè)而不舍朽木不折.(zhé)

  镂.?(?lòu)螯.(áo?)蛇鳝.(?shàn)?

  (五)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再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剖析文章结构?。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论据: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学习的作用(拓展自己)?

  论证: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注重积累,贵在坚持,用心专一)

  四、根据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明确: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第一段:论证了学习的意义。从论证方法来看,属于比喻论证。?

  第二段:是用比喻的论证方法论述学习的作用。

  第三段: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且中心论点一直贯穿其中。?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论点鲜明,论证层次清晰,正反两个方面比喻的论证方法灵活生动,结构非常明了。另外本文的语句整散结合,语势铿锵有力,逻辑严密,雄辩而富有说服力。?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注释,做相关练习,并对文中的文言知识进行归纳(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字,特殊文言句式)?

  高三语文《劝学》教案大全三

  一、教案背景:

  《劝学》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聆听其中济世忠告,借鉴古人的议论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

  鉴于文言文读的训练重点是读准字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严抓学生读准字音的训练和文言基础知识(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外,另外结合本册书的“表达交流”模块中的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对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来讲,可以为学生就如何选取理论角度,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提供典型的说理材料。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

  2.背诵全文,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包括掌握“强、假、闻、”等实词的意义,积累通假字和“于、而”等文言虚词。

  3.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态度的论述。

  4.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

  1.结合江西教育出版社高中达标训练之《全程设计》语文必修三,学生可以了解有关荀子的基本常识和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养成诵读文言文的好习惯。

  3.通过讨论学生明确并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的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端正对学习的认识,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及明白学习必须要做到积累、坚持和专一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1.诵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文章行文脉络。

  四、教学难点:

  1.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正字正音、辨词析句、疏理文意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掌握全文比喻和对比论证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结合《全程设计》以及课后思考练习题预习课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齐背《三字经》的前面几句内容,进而由“人之初 性本善”的句子引出荀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性本恶”。顺势引导学生进入到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的学习环节中来。

  (二)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

  战国末思想家,先秦儒家代表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

  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即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善人性的恶

  所以他很重视教育的 作用,强调教育的功能,他的思想体现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是后人为其编,大部分是荀子的作品。(共32篇,前26篇为荀子所作。)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多用比喻排比,这些在《劝学》中有所体现

  (三)课文学习

  1.解题:“劝”:劝勉。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弥补自身不足,完善自己。

  2.学生听课文朗诵音频,边听边标上小节号,给生字注音,尝试标出节奏记号。

  听完后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然后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学生一齐朗诵全文,注意停顿和发音的标准。

  3.解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

  1)这句话告诉一个观点?(明确:学习不可以停止。)

  4.解读第二自然段:

  先让学生一起大声朗读背诵。教师解读第二自然段:

  1)字词:中(zhònɡ)绳、輮(róu)使之然、虽有槁暴(pù )、参省(xǐnɡ) 虽有(通“又”)槁暴(通“曝”)、知(通“智”)明 、輮,使……弯曲

  2)翻译第二自然段。

  3)荀子用了一组比喻的手法,请大家找出有几个比喻?

  (明确:共有“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五个比喻。即染料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取得的,但比蓝草更青;冰是水所结成,可是比水更寒冷;木材本是笔直而符合墨线要求的,但用火熏烤把木材制作成车轮,它的曲度就符合了圆规的要求,即使把它晒干也不再重新挺直;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属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锋利。)

  4)学生课堂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1.解读第三自然段:

高三语文《劝学》教案大全相关文章:

1.高三语文《氓》教案大全集锦

2.高中语文《师说》优秀教案设计

3.语文《木兰诗》教案大全

4.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5.高中语文《氓》优秀教案设计

6.高中语文《边城》公开课教案

7.初中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精选公开课教案

8.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设计范文3篇

9.七年级语文《风雨》教案设计大全

10.高中语文《氓》教学教案范文

    423937